【 iCHEF 設計分享會 】產品設計師的進化之路:官方筆記(上)

Kathryn Wang
iCHEF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Jul 4, 2023

--

歷經一個半月的籌備,iCHEF 設計團隊順利的在六月中舉辦首次對外設計分享會!感謝所有前來參與的聽眾們,首場分享會獲得的 NPS 淨推薦值 是 72 分,Soking 說講座活動有達到 40~50 分就是不錯的分數了。

這次的分享會主題是「產品設計師的進化之路 —— 告訴我該如何 Level up!」,談論 junior / mid-level / senior 設計師分別該具備哪些思維和能力,以及各自面對的職涯難題。

會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觀察到目前大部分的設計講座主要聚焦在整段職涯旅程,或者是面向海外設計師,較少著墨於「不同階段」的成長方向,剛好我們團隊內就有這三個不同等級的設計師(總共九人!),所以能以較全面的視角提供多種觀點。

當天由於時間緊湊,Q&A 環節無法回答所有聽眾提問,因此我們會在本文補充較完整的回應,如果你對講座內容有興趣,歡迎閱讀這位聽眾用心撰寫的心得文章:

以下問題的回答者為:Kat (Mid-level Designer) 和 CC (Lead Designer)

一、自我專業成長

Q1:想知道在職場上,一人設計師要怎麼持續檢討與優化自己的設計?

🔸 Kat:雖然團隊裡只有你一位設計師,不過你還是能從其他工作角色身上取得回饋,例如產品經理或專案經理可以給予設計規格、時程、迭代方面的建議,工程師可以給予開發、維護、文件交付方面的建議。

不過,如果要取得「設計思考」層面的建議的話,還是會建議加入擁有 3 位以上設計師的環境,因為你能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看見自己的思考死角、汲取他人的思考模式,這是一人設計師難以獲得的。你現在所面臨的困境,可能也會成為讓你想進入不同環境的動力。

🔹 CC:首先,想要對一人設計師說聲加油,請你持續相信與探索自己的價值,我也曾任一人設計師約 2 年左右,可以了解那股不安與徬徨的心情。現在回頭思考那段歷程,其實會發現在獨自探索的道路上,恐懼是很好的學習驅動力,促使自己往內心深處探索根源,進而試圖採取行動,尋找資源。

根據過去的經驗,有 3 個方法可以分享給各位。

  1. 探索自己的不安 ➝ 找方法破解 ➝ 追蹤效益:因為有些恐懼,只是假設,尚未經過證實,例如:我擔心自己的資歷,要找外面工作不好找。
  2. 透過「專案」探索進步空間,並依需求排優先序 ➝ 找課程、講座、社群等資源學習 ➝ 運用在工作並持續優化:強烈建議排序想進步的項目,因為我們時間有限,透過架構性的學習,一點一滴的成長。
  3. 參與社群或讀書會,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因為有些議題(例如:合作溝通、向上管理等)是上課或獨自想破頭後,依舊會陷入盲點,透過互相討論,更有機會找到關鍵問題 ; 同時,還可以互相吐苦水、取暖,身心靈都滿放鬆的 XD。

Q2:想知道如果想在設計職涯不斷向前,且走比較遠,比較重要的會是多能(比如會設計,剪片,寫程式)還是是專精在 UI/UX 相關的技能?

🔸 Kat:不太確定你指的「遠」是多遠,但我們要意識到現在的設計環境仍不斷變動中,一直有新技術和新概念出現,所以在職涯前期可以專注在那些「不變」的底層能力上,例如專案管理、溝通能力、提問能力等。就算你轉換到不同產業、擔任不同設計角色,這些能力都可以移轉。

再來就是要讓自己保持彈性、能夠接受並持續學習新事物。至於要學習多個技術還是專精於特定領域技能?這需要問自己「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設計師」,這題沒有標準答案。

🔹 CC:這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有很多角度可以思考並找出交集點,我先列舉兩個:

  1. 外在雇用者思考:「未來變動的環境中,你會比較想要雇用怎樣的人來做事,才會令你相信專業,提升公司收益?」。換個生活的例子來思考,當在選擇一間餐廳時,大多數會傾向選擇「賣很多不同類型的餐點」或是「專心在幾樣餐點」的餐廳?
  2. 內在自身思考:「斜槓」與「工匠」,哪個是我有熱情且一直持續的?我會建議勇於嘗試,並嘗試過後勇於放棄那些「以為必須做」或「認為社會需要會的事」,因為要走的遠其中一個條件就是「持續且穩定的喜愛」。我也曾經被社會風氣影響過,認為設計師需要學會寫程式,所以曾去學過 python 語法,過程中發現一點興趣都沒有,而且執行效率很差,因此毅然決然放棄,不過仍獲得「工程邏輯思維」,對工作也是加分效果。

最後,別怕做錯選擇,既然都進來產品設計行業了,應該很懂的運用迭代跟敏捷精神吧。

Q3:雖然有底層能力,但從 to C 跨到 to B 難度感覺還是有點高,如果目前從事的是 to C 想要轉到 to B 端,除了做 side project 之外,有什麼 know how 或是更需要去練習的?

🔸 Kat:就算你原本就是做 to B,要轉換到其他 to B 產業時,也會因為 know how 不同,而需要學習不同領域知識,所以企業不一定是看重你已有的專業知識,而是你的學習能力,還有文化契合度 (culture fit) 的部分。

另外如果你要做 side project 也需要注意這個專案是否具備真實性,因為 side project 通常是基於很多假設之上去進行的,除非有經過實際驗證、開發等等,不然說服力相較於真實專案來說,會低一些。

🔹 CC:坦白說,每個產品都會有其脈絡與挑戰,與消費型產品或企業型產品沒有太大關係。因此,幾個重點提供你思考:

  1. 你想去哪間 toB 產業?
  2. 列舉你現在工作和 toB 的產品設計的差異點,找出相異與相同點。例如:產業脈絡、使用者、情境、底層技術、開發方式(敏捷或是瀑布式)等。
  3. 補足你想要去的 toB 產業需要的能力,例如:Domain Knowledge。

反過來想,想要到一間公司去上班,怎麼做你才會比較輕鬆勝任工作?那這些事就是你需要預先準備的。以我自己為例,是一定會先去了解 Domain Knowledge,規劃一系列需要學習的清單,否則在沒有一定基礎點上,很難跟團隊合作與溝通,甚至面試還會因無法使用對方的語言而氣餒呢。

如果你沒有相關經驗,你也可以展現既有工作的「解決問題能力」 。剩下,我會建議你多面試,多吸收資訊,補足不齊的部分囉!

Q4:要怎麼自己做設計的覆盤呢?會問自己哪些問題?

🔸 Kat:我覺得不太可能有時間跟精力,像寫日記一樣每天覆盤,所以我會針對一些關鍵事件 (Critical Incidents) 覆盤,例如專案結束的時候、發現讓我情緒特別敏感的事件的時候。很推薦使用 ORID 這個框架來覆盤,透過它的提問,你能更瞭解自己的價值觀與感受,並做出下一步行動。

延伸閱讀:〈如何用 ORID 框架,記錄心得、內化學習〉

🔹 CC:我只會針對「自己在意或學習中的事」做覆盤,並問自己四個問題:

  1. 發生什麼事了?
  2. 為什麼發生?
  3. 我的感受與學習?
  4. 下次要如何行動?

Q5:有碰過從工程師轉職設計師的人嗎?想知道通常這樣背景的人有什麼樣的特長或優勢嗎?

🔸 Kat:目前 iCHEF 設計團隊沒有前工程師,不過我有認識一位設計師,他學了前端技術後,短暫去當前端工程師,又回來當產品設計師。比起特長或優勢,我認為更重要的應該是要「知道自己為什麼想走這條道路」。

二、前期規劃與設計決策

Q6:有點好奇在和 PM 合作時,senior 會如何和 PM 合作拆分主題與功能?在前期規劃就會邀請 senior 討論嗎?那如果是junior,對已經定義好的問題有疑問或想法,會如何與 PM 討論和合作?

每間公司的職責劃分、溝通風格、工作流程都不一樣,因此這題會以 iCHEF 的情況回答。

🔸 Kat:我們跟 PM 很緊密協作,也會根據專案性質、彼此的工作狀況彈性的互相協助,所以設計師在 PM 做前期探索時,就會先加入討論,大致了解專案目標,後續會再根據功能範疇、工程資源、deadline 等等,拆分出多個設計階段和開發階段。

不論是 junior / mid-level / senior,只要你對規格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討論,當然,要能有清楚的脈絡,說明為什麼要討論、預期討論結果能帶來什麼好處、你有先做過哪些充足的調查。推薦閱讀產品三眼怪的〈產品策略怎麼做?〉,相信你能更瞭解 PM 是如何訂定產品目標的。

Q7:能分享一個 Senior 考量設計與商業價值後,所做的一個決定或判斷嗎?

🔹 CC:產品設計中往往有大量決策需要判斷執行,舉個一簡單的例子,RD開發時,最常跑來問設計師「使用者用 A 分頁,再用 B 分頁,這個情境會需要特別考慮和設計嗎?」,此時就要判斷這個情境發生頻率,與商業目標相關性、影響度,團隊會盡量避免花大量人力處理僅符合工程 Edge Case 邏輯,但對商業與產品目標沒有任何影響的項目。

三、在作品集中說出好故事

Q8:當 PM 把決策和規格都做得很好了,設計師可以在作品集裡如何講個好故事呢?

🔸 Kat:就算你在這個專案中沒有太大的決策權,僅能作為執行端的角色,但還是可以說出「好故事」,故事好不好,取決於你的觀點全不全面,以及內容有沒有深度。所以日常中就能多跟 PM 請教各個決策背後的原因,這些決策如何影響自己的設計?如何帶動產品發展?

當你了解每個選擇的前因後果,你才能在講述作品時,清楚說出產品的主要目標是什麼、自己擔任什麼樣的角色、怎麼將 PM 的決策轉化為實際的設計方案。

Q9:想請問如果在公司都是做比較小的功能,較缺乏一個完整的脈絡、研究的話,可以在作品集或面試呈現自己在公司做的事呢?

🔸 Kat:不太確定這題指的「比較小的功能」是什麼,但這就像是你手上握著四散的樹葉,忽略這些樹葉是什麼時候從哪棵樹落下來的,當然會覺得沒有完整的脈絡。事出必有因,再小的功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建議多和 PM 請教規劃的原因為何,找出主要的那個「樹」,這就會是你要找的脈絡。

🔹 CC:沒有完整的脈絡與研究,都僅是假設,建議可以的話要記得問脈絡,或者上線後驗證假設,驗證假設方式有多種,例如:數據、訪談、用戶回饋等,逐漸累積數據與脈絡,小功能也能長出大故事。

四、公司內部設計文化

Q10:想知道 iCHEF 是否遇過公司資源不足,對「用戶前期探索」的重要性不夠理解的階段,你們是怎麼推動讓這塊得到重視,並變成工作的流程之一?

🔸 Kat:iCHEF 體質算是滿好的,很能理解用戶研究的重要性,也願意投注資源在這塊。不過一年半前,我們倒是還沒有建立完整的 Design System,直到今年才有專職部門在處理設計系統相關工作。要讓組織願意改變,是件很困難的事,如果你想推動一些事,可以掌握這些原則:

  1. 累積信任感:改變要從自己做起,如果其他人對你想推動的事不夠瞭解,或是對你這個人沒有足夠信任感,那麼改變一定遙遙無期。所以可以先專注於自己的本分,到了有餘力的時候,再來思考如何改變組織。
  2. 從小處做起:改變一定要一步一步來,才能積沙成塔。最初在導入設計系統文化時,也是先從基本元件做起,再陸續建置其他元件,再延伸到各個產品線。如果能找到戰友,其他人對這件事的重視度也會再拉高。
  3. 改變非易事:不要預設自己一定可以成功改變組織,有時候是自己能力還不足,有時候是組織可塑性還不夠大。如果現在的環境讓你不滿意,可以思考要怎麼提升自己,前往制度更完善的環境。

🔹 CC:基本上並非所有專案都要執行「用戶前期探索」方法,做一個專案最有趣的挑戰就是在資源有限下完成目標。因此,我會建議反過來思考:

  1. 哪些專案為什麼「不採用」跟「採用」前期探索方法?
  2. 前期探索可以獲得什麼?可以協助我們哪些策略輔助?

與其直接跟公司說我要做探索,更建議你先問清楚自己探索的價值,才能去影響他人。

Q11:公司曾經主動發起給設計師的內訓活動嗎?(除了讀書會或分享會)如果有,成效好嗎?

🔸 Kat:我們曾經邀請過 Soking 在 iCHEF 舉辦一日的訪談工作坊!當天所有的設計師和產品經理都有一起參與,雖然我們日常就有不少訪談機會,但還是從 Soking 身上學到了有關游擊訪談和需求訪談的重要觀念。

🔹 CC:我們是自主發起內訓需求,如果沒有發出需求,那公司不會知道內訓對公司的好處。發動方式如下:

  1. 口頭詢問 keyman,並理解其態度
  2. 提出需求申請書:目的、價值、價格
  3. 經費管道募資、參與成員確認、日期確認
  4. 追蹤成效

個人在日常觀察中,參與的成員在溝通與產品研究方法都更為順暢。

感謝看到這裡的你!

最後想送上分享會的簡報內,引述自〈產品思維 30 講〉的一段話:

今天你在一個什麼樣的點位上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未來的幾年裡,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持續迭代。

期待你們都有能力可以形塑出屬於自己的職涯答案。

🔗 iCHEF Yourator|最新職缺都在這裡
🔗 iCHEF Medium|不定期分享設計文章
🔗 iCHEF Q 報|最真實的團隊幕後記錄

--

--

Kathryn Wang
iCHEF

先好好過生活,才能好好做設計🌞 ig: @read_and_re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