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稱可換鏡頭版本的 x100v - X-E4

X-E4 一週測試心得

先要說聲抱歉的是,這次測試的時間只有短短一週,坦白說與一台相機相處的時間,一週是真的稍嫌短了一點。

但經過了很短暫的把玩,我能夠快速下的結論就是「這像是一台可換鏡頭的 x100v」。

由於我本身是 x100v 的用戶,我不得不多幫 x100v 講幾句話,以操控性來說,至少 x100v 還有 ISO 的轉盤,以及更好握持一些的機身,但體積上兩者並沒有明顯的差異,硬要說,x100v 因為不可換鏡頭,所以在鏡頭設計上,可以把體積縮得更小,所以兩者都以等效 35mm f2 的鏡頭來對比的話,x100v 明顯要比 X-E4 小上一些。

但不可換鏡頭這點對 x100v 來說既是優點,當然也是缺點,缺點也很顯然的 - 不可換鏡頭。

X-E4 整體非常的「簡潔」,如果說 X-S10 什麼都給你了,X-E4 就是只給你你應該用的上的,剩下的沒有。

基本的功能按鈕外,扣掉可以更改功能的自訂鍵外,居然就只給了一顆 c1。

只給一顆 c1 是什麼概念?就是現在隨便一台數位 DC 可能都不敢只給你一顆自訂義按鈕了,X-E4 就用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給了你「一個」自訂按鈕。

從 X-pro3 那極端任性的翻轉螢幕到 X-E4 簡潔的設計,都可以看得出來這兩個系列正盡可能地貼近當年底片時代的相機手感。

X-S10 相較之下可愛的像是不知道哪裡抱回來的孩子。

因為沒什麼參數可以設定,你可以慢慢的把心思放在控制光線上,穩穩的拍攝。

雖然我認為性能不是這台相機要強調的重點,但基本的對焦、反應都是沒問題的。

小巧的機身,簡潔的外型,他需要的是你分給他一些時間,帶著他細細的品嚐眼前的巷弄,跟隨著灑在遠方的光線,走過不曾抄過的捷徑。

在拍攝街上的車子時,有一次跟一群國外的街拍攝影師聊天,有人提到他會習慣讓快門速度不要太快,這樣移動的車子就會有微微的模糊,但又不至於拉出線條。

「因為街上的車子全部都靜止(包含輪框)感覺很怪」,他當時大概是這麼說的,然後我就一直記著這件事情,後來我有時也會刻意抓一下快門速度,找到一個剛剛好的速度。

富士 x 系統的對焦性能,每一代之間都有很明顯的進步,近期的機種,也幾乎都已經有很符合現代相機的性能了。

早期在使用 x-Proii 或是 x100s 時,因為對不到焦而需要重新調整構圖的狀況,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X-E4 的感光元件已經使用了許多代,從 XT3 開始,近期推出的機種都是使用同一塊感光元件,所以在選購富士的相機時,我覺得可以更為直覺一點。

「挑選一台自己中意的相機」

喜歡操控性能可以選 X-T 系列,喜歡復古情環可以選 X-pro 系列,而當然的,X-E 系列的簡潔也有它獨特的魅力。

從翻轉螢幕可以完美的收入機身中,留下乾淨的邊線這點,就知道「顏值」總是被擺在很前面。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恰巧想起來幾年前寫過的「Fujifilm X-pro2 — 回到攝影的原點」,當時下的註解是「生活隨拍可以,但工作無法。」

如今即便是偏向入門等級的 X-E4 ,在對焦等性能上,也完全可以勝任一般活動類型的紀錄。還記得當時購買 X-pro2 時,無反的系統還處於萌芽階段,毀天滅地的 A7iii 還沒推出,Canon 的 m 系列看起來好像也沒那麼認真,Nikon 1 則是早就涼透了,手上的 x100s 對焦介於有跟沒有之間,不要說拿來工作,日常街拍有時候都會對不到。

一晃眼,DSLR 半腳已經踏入了棺材,就跟我剛接觸攝影時的底片 SLR 一樣,尚有一絲氣息,但我們都知道,剩下的漸漸就只剩下情懷了,可能也要再過幾年,一波懷舊風氣起來,大家才會又想起那台笨重,帶有五稜鏡與反光鏡的 DSLR吧。

其實即便不搭配超級輕薄的 27mm 那顆鏡頭,X-E4 的體積跟重量也是足夠小的,但如果要跟 x100v 抗衡,那自然就只能選擇 XF27mmF2.8 R WR,搭配上後,整體的配置又更像了 x100v 。

我認為 x100v 有一個很清楚的目標族群,知道自己要什麼,於是選擇 x100v。反過來說,如果你很喜歡 x100v 的感覺,但你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X-E4 相對而言是一個安全一點的選擇。

我還想寫得更多一點,但短短一週的適用大概就只能擠出這麼多心得了,也讓人期待未來富士的相機又會走向哪,會不會更加任性呢?想到這還真有些期待。

想看更多 X-E4 介紹,可以看我們的頻道,請點擊「這裡

感謝 FUJIFILM Taiwan 恆昶實業 出借器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