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何時結束?QE、鎖國有用嗎?AI能否扮演關鍵角色?

Jimmy Fu
綠光森林
Published in
Apr 1, 2020

2020年的今天我們面對百年難得一見的疫情,見證美股單月三次熔斷。連巴菲特都說活了89年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近年吵得沸沸揚揚的AI人工智慧,人們都說可以預測未來,但倚賴過去數據的AI能預測到今日這般的場景嗎?

這篇文章我想談談關於COVID-19關於下面的主題,若有興趣就看下去吧~

1.疫情何時會結束?QE、鎖國有用嗎?如何對經濟造成衝擊?
2.世界目前疫情狀況評估,各國疫情未來的發展預測
3.AI能否協助醫藥人員抗疫?能否扮演關鍵角色?
來源:Pixabay

疫情何時會結束?

坦白說我非常悲觀,我認為至少明年初才有機會完全結束,但世界疫情約在今年的7~8月會受到控制,前提是要犧牲經濟來交換。
首先COVID-19早已大幅超越當年的SARS,緊追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難被偵測、高傳染性是他最可怕的,但最讓他停不下來的是「全球化」。現在全世界幾乎都鎖國,甚至包括台灣僅有6個國家沒有停課,但這能撐多久呢?

政府發錢、借錢能撐多久?

不少國家的人民每天都是靠著每天的零工錢過生活,不同於亞洲人,歐美人沒有存錢的習慣,因此政府開始直接發錢給人民,只要疫情一天沒有停止,就必須不斷地發下去,除了人民以外企業怎麼辦?政府必須透過QE、降息等貨幣、財政手段至少讓企業「活下去」,但借錢總是要還的,未來企業們還得起嗎?

早已「全球化」的世界,鎖國能撐到何時?

現在各國之所以有部分控制住疫情,最大原因就是鎖國、封城、隔離等強硬措施,只要有國家疫情未趨緩,解除鎖國就可能再度爆發,但「全球化」早已讓世界在同一船上,斷一截的供應鏈有替代方案,但斷很多截就算找到成本也太高,但支撐經濟的最大支柱「消費信心」崩潰才是最可怕的,失業率飆升讓每個人連下一餐都不知道在哪,還會願意去買新的iPhone嗎?

經濟是由供給、需求面所構成,當兩邊都逐漸潰堤時,經濟也很難轉好。「消費信心」最重要,沒人買做再多也沒人要,所以政府才不斷發錢給人民,但發再多錢生產力若跟不上,就只是把東西變貴而已。現階段的最佳方案就是「鎖國、封城」,但就要犧牲人們賴以維生的經濟。

別輕忽經濟問題,戰爭、革命都是源於經濟

疫情所造成的死亡固然可怕,但沒錢引發的社會問題,治安會受到嚴峻考驗,歷史上的革命、戰爭幾乎都是源於經濟,不要小看經濟問題,疫情可以透過科學來解決,但經濟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事。

來源:Pixabay

世界疫情評估

目前疫情控制相對較好的國家,有包括中國、韓國、德國還有台灣,除了一開始靠圍堵就控制的台灣,其他都是靠大量篩檢、隔離才稍微控制下來,但確診數仍是節節攀升。

爆發中的國家:義大利、美國等

目前處於爆發階段的國家,包括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美國等,這些國家皆已採取了大量篩檢、封城的嚴厲措施,因為醫護人員、物資都不足,短期內應該很難結束,但時間拉長來開,至少往正確的方向邁進。

最憂心的國家:日本、印度、非洲等

最後是我最憂心的國家,包括日本、印度、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國。
首先是日本,從東京奧運宣佈延期那一天開始,確診數不斷破新高,人口密集的東京更是大爆發,但仍未大量篩檢,台灣都快控制不住了,更何況禁止外國人政策更是晚了台灣好幾步、都是柔性勸導的日本?我認為東京遲早必須封城,但希望日本人良好公衛習慣能讓日本度過難關。

再來是印度,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很多人民都是依靠打零工過生活,且醫療資源嚴重缺乏、衛生習慣也不佳,他還是美國最大的移民來源國。即使印度總理莫迪已宣布鎖國三週,但我認為遲早得仰賴其他國家的援助。其他非洲、東南亞等相對沒有篩檢能量的國家,疫情更是完全未知,確診暴增不可怕,但不驗產生的不定時炸彈才是最大的恐懼。

抗疫三元素

快篩、解藥、疫苗是對抗流行病的三個希望,快篩目前各國皆有研發不同的版本,相信很快就能普及,也是醫療資源不足的國家最急需的武器。目前解藥最大的候選人瑞德西韋估計近期就會有人體實驗的結果,就算有效也必須等量產,而疫苗最快也要等到年底,沒有疫苗疫情就很難完全結束,

來源:Pixabay

AI vs COVID-19?

人類近年來最大的發展就是AI、大數據,目前最理想的解決方案就是「老藥新用」,像是近期被炒熱的奎寧。大幅降低量產、副作用的問題,由過去預測未來也是AI最擅長的領域。AI不可能直接解決問題,最終還是得仰賴科學家的專業,但AI能幫助科學家更快找到「老藥新用」的方案、疫苗,近期AI發展最快的影像辨識更早已被用來協助快篩。

各國能否共享數據?

病毒仍在不斷突變,人類必須借助數據的力量才能追上病毒突變的速度,但AI極度仰賴優質的Data,不然「Garbage in, garbage out」也無用,世界各國能否合作共享數據是重要關鍵。

AI+醫療是未來一個趨勢,更是台灣未來有機會走向「世界第一」的領域,這是自然界對人工智慧發展的一次考驗,AI vs COVID-19的戰爭究竟誰會獲勝?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是我第一次寫投資理財、未來趨勢相關的文章,很多都是我個人主觀的觀點,若有錯誤也請多包涵,也歡迎回應,謝謝!

之後會寫一篇我對下面問題的觀點:
「究竟這次疫情對產業帶來什麼「長遠」影響?未來哪些產業值得關注?」

若有興趣關注我的文章可按左邊Follow!

由於這是我第一次寫「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希望透過拍手(Claps)做個調查,也希望透過留言了解大家的看法!若反應不錯我也會繼續寫相關的主題,謝謝您!
拍 1 下: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勵
拍 3 下:希望我多寫「投資理財」相關文章

你可能還會想看:

阿里巴巴 vs 亞馬遜,電商巨頭的下一個十年之戰:雲端

投資好難?會不會賠很慘?大學生必須開始學投資的三個理由

What is 2019-nCoV? “Black Swan” in 2020?

--

--

Jimmy Fu
綠光森林

文章未來都只會更新在方格子,歡迎追蹤https://vocus.cc/user/@jimmyfu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