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凶殺案的激烈鬥爭:《第四名被害者》讀後感

Netflix電視劇《誰是被害者》原著小說

Lily Cheng
Lazy Lily廢文女孩
Mar 24, 2022

--

2020年看過 Netflix影集《誰是被害者》之後,深深覺得編劇很厲害,演員跟拍攝也都很厲害,對於它的原著《第四名被害者》感到有興趣。

在閱讀之前就已經知道這會是兩個不同的主角、不同的故事,但可能是因為太喜歡影集的安排,沒有那麼喜歡《第四名被害者》(屍體的處理倒是......在我意料之外的恐怖)。

據說本小說已售出韓文版,韓國改拍電影中,期待看到《第四名被害者》後續翻拍的電影表現!

《第四名被害者》故事大綱

知名裝置藝術家,方夢魚,由於涉嫌殺害三名女子遭逮,但他自始至終不肯透露被害者遺體下落。他在法院一審被判死刑後,吞下乾電池自殺。臨終之前,暗示還有第四名被害者,並把線索轉交到周雨潔手裡──她曾是方夢魚的學生、亦是唯一從他魔掌下逃脫的倖存者。

陷入職涯低潮的唐人全球電視臺當家主播徐海音,位升職而開始以這難得的題材開始製作記錄專題,在周雨潔的協助下,找出三名女子的遺體。然而,想要靠這起案件向上爬的媒體主播也不只有徐海音......

隨著媒體撲天蓋地的攻勢,真相究竟是慢慢被發掘,還是被掩蓋?幕後的真凶到底是誰?

與《誰是被害者》的不同

看過《誰是被害者》的人,可能跟我一樣,心疼於各個角色與親人之間的痛苦,在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平常可能沒有關注的社會層面:亞斯伯格症、疾病的照護、第三性別以及老人的陪伴等等。

在《第四名被害者》中,也是在找被害者,但被害者的背景不像《誰是被害者》那樣一一交代。以我讀完的感覺,《第四名被害者》重心在於媒體對於熱門新聞的追查,新聞台內部的勾心鬥角,台灣媒體生態;其次是殺人兇手的動機、如何操弄媒體;最後是病態的行凶、屍體安排。

可以看到作者在「台灣媒體呈現」這一塊下足功夫,故事進行中不時書中會以灰底的頁面呈現新聞台目前的內容、政論節目不同名嘴的觀點、觀眾在FB留言的反應、鄉民在PPT上爆掛,讓台灣讀者會有十足的帶入感。(感覺如果在書中呈現網路資訊如FB和PPT時,可以用橫書的形式應該會更有感,就像真的在讀網頁內容。)

(有雷)《第四名被害者》的犯人揭露手法

如同一些推理小說,或是真實社會案件,讀完《第四名被害者》你可能會覺得不舒服,因為正義沒有獲得伸張,真正的兇手沒有得到懲罰。

一邊在讀的時候,就會發現周雨潔這個角色怪怪的,但一開始還說不上哪裡怪,直到她住進徐海音家,這邊真的會讓人心中警鈴大響:這樣不對吧?!不管是徐海音或是周雨潔都不該做出這種決定。救不回徐海音的那一段讓人非常心碎,她只是一個想要救女兒的媽媽,怎麼樣都不會想到慘遭兇手的媽媽陷害。

而最後透露周雨潔是兇手的手法也很特別,先是用新聞時間軸紀錄的形式,交代徐海音死後,家屬對於周雨潔母女的控訴,但周雨潔完全沒有被法院困住,因為無法定她的罪,所以是透過徐海音的同事阿唐來集資製作該案件的紀錄片,而後該片被下架,因此阿唐決定要拍一部劇情片電影,去隱射這個事件的全貌,在敘述這個劇情片時,把周雨潔完整的犯案動機揭露。可惜還是很多細節沒有沒有證據,如同很多現實生活中的罪犯,周雨潔毫髮無傷的繼續生活著。

我對於徐海音的死覺得蠻心痛的,而且也不太確定她的死的必要性在哪裡,就為了要完成第四名被害者嗎?但對於後續這段兇殺案揭露的手法感到佩服,作者把現實中各種媒體平台都用上了!連集資平台這樣的發聲平台也不錯過!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新聞媒體、採訪節目、社群平台、匿名平台等等的影響力被操控了會有多可怕,但透過《第四名被害者》整個故事會讓人覺得真的對於我們接收的資訊,都要好好的懷疑、檢視,同時也覺得,在媒體業工作的人很辛苦,不管是追求吸睛題材也好、追求真相也好,都是相當累人的工作。

小結:推薦《第四名被害者》給喜歡新聞媒體為題材、病態屍體處理的推理小說愛好者。

莉莉的其他閱讀心得:

《The Spy 女間諜的告白》:生不逢時,卻勇敢做自己的女人
跟在病態殺人魔背後的潔癖殺人魔:《獻給殺人魔的居家清潔指南》
《正常人》小說讀後心得:一輩子只要有你懂就好

好文推薦:

【劇評】《誰是被害者》:社會底層的弱勢聲音與終極控訴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我拍拍手吧!
↓↓↓幫我按5下拍手,這可以讓我收到來自LikeCoin基金會的獎勵,謝謝你!
我是莉莉
出身於內容農場的文章寫手,摸索未來的夢想中,接下來也會持續在Medium分享生活記事/閱讀心得。請多指教!
【粉絲專頁】廢文女孩。
【很隨意的IG生活紀錄】lazylily_eat

--

--

Lily Cheng
Lazy Lily廢文女孩

內容運營|內容行銷|專案管理|不想再寫廢文了的廢文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