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我刪除所有社群帳號的那一天

鹿魚
成為你自己
Published in
4 min readJul 21, 2019
Photo by William Iven on Unsplash

四月我刪除了facebook、五月刪除instagram,六月刪除了通訊軟體line,刪除這些社群的帳號使我體驗到恍若從人世間消亡的失重感,給了我難以言喻的勇氣。

不知道持有的理由

Facebook、Instagram、Line之於我不知覺成為和空氣一樣必備的日常,可是真的問我為什麼使用,卻說不出必要的原因。

是因為不能和朋友聯絡嗎?

可是除了羨慕他又去哪裡玩,我似乎沒有更了解對方。

是因為不能了解世界上發生了哪些大事嗎?

真正的大事會影響生活,就一定會知道,而如果不是會影響我日常的「大事」,就算再大,我真的有需要知道嗎?

就好像前些日子鋪天蓋地都是林志玲結婚的新聞,看完真感概,志玲姐姐都結婚了,但感慨完,那到底對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刪除,是想增加能讀書的時間

從三月停止更新改變日記之後,我又再度陷入和自己的戰爭。

讀書、讀書、讀書,二十七年來那讀不完、放不下的,令人迷惘痛苦的書。因為讀高考書的時光無趣又漫長,我的其他人生幾乎停滯,沒有出去玩、沒有讀小說、沒有和家人喝一杯茶。但在沒有我的世界,我經由社群媒體看見的除了我以外的世界,仍是如此的繽紛絢爛。

孤獨使我胡思亂想,一個人沒得比較的努力,居然會抵銷確實吸收知識的微小成就感。究竟能不能考上高考,成為我判斷自己是否值得存在的唯一指標,可是結果要在九月才能看見,太過漫長了。

那時是四月,與其觀看世界自我折磨後逐漸邁向憤世嫉俗,我先刪除了facebook,五月時也沒有任何人發現;緊接著又刪除了只是用來滋生羨慕的instagram,六月時也沒人發現;高考前兩週乾脆的刪除line,完完全全安靜下來了。

刪除觀賞別人生活的時間後,我迅速察覺日子變長了。

原來當我不沈浸在情緒裡喃喃自語,可利用的時間這麼多。

更重要的,是世界變得友善了。

當我停止去觀看發生在我3公里以外的事情,當我停止去在乎三個月內都不曾見面的所謂朋友後,我才知道自己到底站在哪裡。

沒有人演示「完美生活」該有的模樣,沒有人說明「失敗生活」又是怎樣,於是我只是依照自己設定的目標安靜地生活。

痛苦不用治癒就自然消散。

一開始只是不想再羨慕朋友,但刪除社群轉而去追蹤所謂的網紅或是智慧媒體,並沒有讓我變得比較好。我輕易地誤判觀看這些網站的自己是一個和他們一樣好的人,觀看有智慧的並不會使你變得有智慧,學習有智慧的並融會貫通展現在言語動靜間,才使你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刪除後的好處和壞處

幾乎是相同的,好處是不重要的人不會再聯絡你,壞處是你擅自認定不重要的人沒辦法聯絡你;好處是只會收到真正重要的訊息,壞處是只能收到你以為真正重要的訊息。

開放的社群媒體偶爾會接收到不同以往的資訊,有時候有趣、有時候無聊,這些以外,若是在我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時候,可以塞滿所有空白;但是在我知道自己是誰的時候,這些突如其來的事件或是情報就會打亂我現有的思考模組,而你並不想要這樣。

就像減肥很困難一樣,要進入理性的模式也很難,所以更要謹慎確認輸入的精神糧食,因為想減掉愚笨的思考因子也很困難。

真正重要的都會回來

刪除Facebook 或instagram 都沒有人發現,但刪除line後,老媽在10分鐘內立刻來電,最好的朋友在1小時後也緊張問我為什麼刪除他,而久未聯絡的,即使到現在應該也不會發現原來我不見了。

工作同事也在隔天早上發覺,原來真正在日常有接觸的人,都會回來。

而遠在他方的,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緊密連結,連不在身邊也想持續聯繫才使用社群的。一開始是那樣的啊。

刪除社群媒體也不會讓你變成聖人

最後我也想申明,不使用社群媒體並不會就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是你不使用他的理由、是你不使用他之後,多餘的時間做了哪些事。

只是我想要達成的目標並不仰賴社群媒體罷了。

如果你的目標需要,那使用也很好,不使用也沒關係,依照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來調整行為,不過只是這樣子罷了。

後來⋯

這禮拜我重新辦了line帳號,真的重要的都會回來,必要的也會回來。因為這是工作的主要聯絡方式,也主動加回幾個想約出門的朋友。

接下來想休息一陣子,卸除考試的負重,好好睡一覺,緩緩吃一頓飯,閒閒地聊天,鬆散的生活。

你呢?

百日系列文章將持續更新,你可以追蹤『成為你自己』的publication,或是加入我的訂閱列表得到mail通知,如果你想要知道我是否持續努力的話。

--

--

鹿魚
成為你自己

一切目的都在減少自我宇宙與客觀現實間的落差,加入我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