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成為你自己的五個步驟

鹿魚
成為你自己
Published in
33 min readMar 9, 2020
2019拍攝自高雄科工館的廁所XD

我本來想以發現自己到成為自己寫一百篇文章,因為以前的我喜歡寫作卻從沒寫過十萬字。後來發現真正改變我的並不是寫作,而是為了寫下有趣歷程而特地去嘗試的生活。

我開始邀請你當觀眾的那一天,大概是我最討厭自己的時候。二十三歲那一年,我幻想中的自己應該要有美好的伴侶、美好的居所,過著人人羨慕的美好生活,但是實際上二十三歲的我,從來沒有戀愛、暫時寄居在不歡迎我的親戚家,國考落榜第二年,當然稱不上什麼美好的生活。

當時我身邊最美好的事物,是小說,確切的說,是網路小說,是那種百萬字只是開場,主角從被人看不起到鹹魚翻身衣錦還鄉的幻想小說。背景最好是虛構的,武俠或者奇幻,百年後的未來或者千年前的過去,我所沈迷的都不是現在。

因為我清楚知道「現在的規則」,而真實的我在這樣的規則下,屬於連做夢都無法精彩的階級。如果活在自己的幻想裡比較幸福,真的有必要活在所謂的現實嗎?

以前的我就是這樣生活的。

1992-2019

2015雖然開始修正自己,但又要過了兩年才考上普考,開始月薪三萬六的生活。這份薪水幾乎是媽媽收入的一倍,極大改變了我家的生活。

第一個月的薪水就舒緩了我和家人緊繃的關係,第二個月的薪水第一次為自己買了破千元的衣服,半年的薪水可以修整家裡老舊的電器和漏水多年的天花板,工作一年後,才辦了人生中第一張信用卡,雖然是刷郵局存款的visa卡,我還是很興奮,感覺像是過上了電視上的生活。

當你終於能支撐自己的生活,甚至能夠為家庭付出時,才能相信自己的存在是必要的,在此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就像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所描述的,是一顆壓著我母親衣角,使他無法飛翔的沈重石頭。

能為家人實際的付出,治癒了我所有敏感的情緒,也消滅所有曾經對幻想的熱愛,現在的我享受現實。

我從七歲父母離婚開始寫日記,一悲傷就寫,一生氣就寫,被朋友排擠寫,小說退稿寫,考試失敗寫,一本又一本,一年又一年,開始在medium連載改變日記後,我打開封箱的陳年往事,想從其中找到有價值的思考或是議題,才發覺多達十公斤的日記裡,只充滿沈重的悲傷和責備世界的怨恨,而我一直拖著這個箱子生活。

2019高考又落榜之後,我正式開始清理這些日記,跟著那個痛苦的女孩又活了一次。悲傷和貧窮並沒有磨練我的精神,只讓我變得自卑自憐,我寫下繁雜押韻的新詩描述悲慘童年,寫下情緒激昂被國中同學排擠的怨恨,寫下對高中同學漂亮成績好家庭又美滿的嫉妒,寫下只讀這種等級大學的不甘心,寫下這個社會遊戲對我多麽的不公平。

我邊讀邊哭,心中仍然贊同世界真是不公平。

因為如果世界真的公平,應該也要給我健康的家庭,健康的社會系統,讓我擁有健康的生活,成為健康的人。

我記得看見爸爸和小三做愛,看見外公聚賭被警察壓在地板,我聽見老師說單親家庭就是教養不好,我記得國中沒有錢去畢業旅行,記得高中躲在廁所吃午餐,記得大學期中考組讀書會沒人約我,記得當我在工作中學會討好被善待之後,同事說他真佩服我,他學不來我這樣賣笑。

在我的日記裡,我真是個身世可悲的角色,在我越讀越難過覺得不如歸去的時候,突然發現2016年寫下的「護法現身的方法」,那是我因為逃避考試而重讀《哈利波特》時寫下的。

召喚護法的方法是想起美好的回憶,我當時肯定只是隨手一寫,只寫下三個:

  1. 妹妹每次路過我房門口時會說姐仔,而我會回妹仔。
  2. 媽媽有一次臉不明原因發紅,他堅持不看醫生抹了自己種的蘆薈,三天後腫成豬頭才送急診。(事件本身蠻嚴重,但堅持抹蘆薈的媽媽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想笑XD)
  3. 玉米濃湯。

當時寫完,應該是去喝玉米濃湯了。

前兩個回憶我都忘了,讀著想起卻又笑了。之後整理日記的過程就變快了。

這個意外的插曲讓我發現,我雖然在日記裡只寫下悲傷,但真正在過的生活日常中其實不乏樂趣。

對,我爸出軌是事實,但我也記得他曾帶著我買了塞滿衣櫃的布偶;外公寡言少語,但在老媽忙著工作時會為我們準備三餐;有因為單親就低看我的老師,也有把我拉到一邊告訴我補助資訊的老師;我在學生時代的各個階段都被一些人討厭,但也交到了幾個聯絡至今的朋友;那個說我賣笑的同事,也許不認同我的作法,但是公事上仍助我良多。

即使是我自己寫下的日記,也不能完整代表我的生活。我只在痛苦時記錄,所以才只留下痛苦的紀錄。

我把重複抱怨生活的文字都直接捨棄,留下珍貴的日常互動和反省。最後一整箱的日記只剩下一本,我混沌的精神,彷彿也被清理出了空間,連呼吸都覺得暢通。

如果把這些日記都寫成文章,至少可以寫一百篇,可以寫我如何從內向變外向、如何學會閱讀空氣、如何看美劇考到多益滿分、如何停止每天痛哭、如何用一個月瘦十公斤,和如何持續每天踏實地做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這些草稿已經沒有被寫下來的必要了。

所有「如何」都曾經造成我的痛苦,我以為提供給讀者解決辦法會是解答,但是這些都只是表徵。我可以學會釋懷痛苦,可以短暫維持理智,可以間或感覺幸福,但是卻經常重新墮落。

對,我是變得外向會和人聊天,但聚會時總是期待結束的獨處;我學會了閱讀空氣當有梗的開心果,卻更加恐懼空白的尷尬;我多益是考了滿分,但是卻不敢開口說;我是學會停止每天痛哭,但是下班路上卻會突然落淚;我用一個月瘦了十公斤,卻又在三個月內胖回來;我擁有理智時可以持續每天踏實地做理所當然的事情,但經常仍被情緒覆蓋,又開始怨天尤人。

我治療錯誤的生活所造成的症狀,卻沒有真正重塑導致問題發生的系統。

我又花了一些時間,連最後剩下的一本日記都清理乾淨之後,得到了五個解方,修正了系統。

過去曾發生的問題不能定義我,而從此,我也不再運作導致問題的系統。

我成為自己的五個步驟

所謂的系統就是你之所以成為現在的你的理由。以現在的生活習慣,就只能得到現在的人生。如果現在的自己並非真正的自己,就該修正系統,不在產生相同的輸出。

當我清理日記得出這個結論後,重新閱讀medium改變日記的內容,才發現2017年的我其實就得出類似的解方:

清理房間、不暴食、行動、保持耐心,2020新增精神安定,擴充對我幫助最多經常重複閱讀的書籍,以下的五個方法,就是現在的我過上安靜生活的心得。

一、保持乾淨的環境

二、保持健康的身體

三、保持安定的精神

四、保持連續地執行

五、保持堅定的耐心

我成為自己的五個方法真的很簡單,所有真正的道理都很簡單,就像所有真正的幸福都很簡單。

但是簡單並不等於容易。

我最想要的幸福,是像每年冬天都會有的火鍋廣告:一家人,在溫暖的房子裡,圍著一張大紅圓桌熱呼呼地邊吃邊聊。

廣告裡好像很簡單,但實際上想擁有那樣的生活卻很困難。

首先假設你的家人都仍活著,然後彼此相親相愛,再假設你有房子,然後還要所有人都願意吃火鍋。第一個步驟就很困難,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家人,少有的幾個家人間也很難都認同彼此的生活;第二個步驟更加困難,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房子,也許能租在矮小的宿舍,或者寄居在不熟悉的親戚朋友家,但基本上都不能開伙;最後一個火鍋的步驟應該最簡單,但仍要有一個廚房或卡式瓦斯爐。

最後,你還需要時間,因為準備材料和等火鍋滾都需要時間,而你的生活很可能沒有這樣奢侈的閒暇。

你很可能像我家一樣,家人為了工作四散各處,就算見面也是厭煩的討論失智外婆的看護費誰應該多出。

那則火鍋廣吿裡,我唯一能擁有的,就是主打的火鍋料。但它再漲價我也是吃不起了。

我所歸整出的五個方法,適用於我發現自己,先把外在環境整理乾淨,再把內在身體也調理好,腸胃連接大腦,內外在的輸入都穩定了,精神才能安靜,精神安定了,你才能從緊繃的生活裡抽出一絲閒暇,用以執行修正後的系統。

成為你自己的五個方法

一、保持乾淨的環境

Photo by Philipp Berndt

1.只留下喜歡和需要的東西

不用捨棄物慾到完全家徒四壁,重點是要擁有一個完全屬於你的空間,就算是微小的只在書桌上或是棉被邊也沒有關係,但必須乾淨的沒有灰塵,一個你可以空白的角落。

我雖然貧窮卻擁有很多物品,2012年第一次閱讀《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9在netflix上還有影集),才發現以前的我所擁有的從來都不是自己真正渴望的東西,因為當時我根本負擔不起自己真正渴望的,只能購買廉價的仿製品,以至於我雖然擁有了,卻仍然感覺缺乏,而這樣的東西,只是損耗我已然稀少的資產。

當我狠下心將這些物品捨棄時,暢快感無以倫比。

2013年,從大學宿舍要搬回家時,又讀了《斷捨離》,打開了我捨棄的大門,走上極簡生活。

2020的現在,我可以計算出擁有的物品數量,沒有一定要在哪個數字以下,但這是第一次我完全掌握自己擁有的物品。(兩件短袖,兩件長袖,一件牛仔褲,一件洋裝,一件薄外套,一件羽絨外套,一雙涼鞋,一雙布鞋,一雙高跟鞋,一台電腦,一台手機,一隻手錶,一個水壺,一條項鍊,三對耳環,兩個枕頭,一件薄被一件厚被,一個升降桌,一個椅子,一個椅墊,一個頸枕,一個氣炸鍋,一個快煮鍋,一個飯碗一個湯碗,一雙筷子一支湯匙,一支水果叉,一個水桶,十支衣架,一組折疊衣櫃,一組吸塵器,一支吹風機,一台電風扇,還有一個裝滿雜物和衛生消耗品的收納箱。)

我現在的房間像你搜尋極簡主義會出現的圖片一樣,這種空白讓我安心。

你不用這麼極端,但是試著捨棄一些不必要的東西,能帶來一些快感,而有時候生活鬱悶到很需要這樣微小的快感。

一個乾淨的空間,是最能改變你生活系統的開始。

像是大考前會想要整理抽屜一樣,在畫上新的圖樣之前,你需要乾淨空白的紙張。像是那個求道的寓言,你必須先把面前斟滿的茶杯喝乾或是倒空了,才有餘裕接下新煮的茶。

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紀錄片〈塑料王國〉、〈東西的故事〉讓我停止購買,用關鍵字declutterzero wasteminimalist也可以在youtube上搜尋到很多清理的影片。

2.決定你理想房間的模樣

擁有空白房間之後,你才能重新設計能支持你生活的最佳空間。

紀錄片〈極簡主義〉可以導引你徐緩的清理身心,導演Matt D’Avella的youtube頻道也非常有趣。

3.以清水和布擦拭地板

清潔:照顧空間與人的需要》和《小僧大掃除》能幫助你保持乾淨。物品是為了支持你生活而存在的,相對應的,你需要為物品付出同等的尊重,珍惜的使用他,感謝他,是你至少力所能及的感恩。

4.只留下能幫助你達成目標的事物

零雜物》、《我決定簡單生活》和《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能幫助你進一步刪減物品,從同類書籍裡你可以找到更多資訊,也可以搜尋他人整理的部落格,光是看著髒亂變乾淨就能給予人力量,在生活無法控制的一路失序時,我很喜歡看這些書和影片,清掃地板的頭髮和皮屑,更換床單,拍打枕心,將看過的書歸位,刷一下洗手台,擦一下連身鏡,一個明亮乾淨的空間會給你重新開始的光。

5.容易維持的才是長久之道

最後我想要提醒你的是,自己是隨著時間改變的。想要修正生活系統的你,還沒有發現真正的自己,所以現在令你心動的物品,也許一個月後又成為負擔。甚至其實你並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被留下的也許只是價錢比較高的物品。

所以在你捨棄任何物品之前,可以學習我的媽媽,他五十歲才第一次有餘裕整理人生,當然沒辦法一口氣捨棄,他把所有不適合現在自己的全部裝在黑色的大垃圾袋中,堆在房間角落,雖然礙眼,但是一年以來,確實會斷續地拿出一些東西,又塞入一些東西,又過了一年,他幾乎不再打開那些袋子之後,才又重新整理所有的物品,將他們回收或者捐贈。

相較之下,一口氣丟棄所有的物品的我,又花費不少錢買回類似的物品,又丟棄,又買回,然後才終於接受無法預測自己,跟老媽學習,先放著,然後再慢慢成為。

本章統整:
1.只留下喜歡和需要的東西
2.決定你理想房間的模樣
3.以清水和布擦拭地板
4.只留下能幫助你達成目標的事物
5.容易維持的才是長久之道

二、保持健康的身體

你其實知道健康的身體應該是什麼模樣。

你知道要運動、要吃健康的食物,你小時候也跳過健身操,知道台灣國民健康署建議你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且每次運動後的心跳速率需達到每分鐘130次以上;你其實也知道健康的食物是什麼樣子,要有乾淨的土地來源,少吃加工食品,油炸燒烤重口味都不好,其實保持健康的方法你都知道。

知道但是做不到,我以前也是這樣。

也許是習慣,也許是周邊人也這樣吃,反正就是做不到。這樣的狀況已經持續太久,你的身體慢性發炎到毫無知覺,你甚至沒有體驗過健康的身體是如何充滿活力能輕鬆動作的。

外在擁有了乾淨的房間後,你需要內在也擁有乾淨的身體,這是連環扣的,當你完成第一個步驟,擁有和過去相對乾淨的環境後,嘗試新的飲食習慣,就會變得輕易,有時候甚至不用提醒自己,就會自然選擇更加健康的飲食,這是乾淨的力量。

1.只吃你認識成分的食物

以前的我每個時刻都在想著食物,想吃雞排、章魚燒、小火鍋、大麥克、奶油捲、紅豆餅、雞肉串、花生糖、捲心酥、炸黑輪,每天都吃的皮膚泛油,即使刷完牙,喉嚨深處依然有未消化的腐臭。

2010年大學時的飲食習慣是最糟的,2015年在家當考生反而開始注意健康。我改變飲食的第一步,是紀錄片〈美味代價Food Inc〉,像廉價衣服一樣,我也不知道廉價飲食背後的真實。

看完紀錄片都會改變一陣子,但是如果沒有先改變環境,飲食習慣就又會恢復。乾淨的房間是第一步,飲食是第二步,當你發現飲食習慣又回歸混亂時,通常房間早就髒得一塌糊塗,第一步要先踩穩,持續保持乾淨的環境,就能持續保持乾淨的飲食習慣,我一再重複乾淨環境的重要性,是因為自己幾乎沒有意志,總是受環境系統的控制,我至少能做到的,就是保持環境的乾淨。

我開始只吃那些一眼就知道成分的東西,例如鳳梨、香蕉、花椰菜、牛排或豬大腸。不吃餅乾,因為我只大概知道有麵粉和糖,但是不知道面粉是怎麼製作的,也不知道糖是怎麼來的。

從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到會想一下這些食物會怎麼影響我,就至少花了五年,乾淨的飲食比乾淨的房間還困難。我寫下真實花費的時間,是不想讓你因為沒在一個月內翻轉癌症或瘦下十公斤就放棄。

我沈重和虛弱的身體是二十幾年的錯誤生活習慣導致的結果,我要修正他也同樣需要時間。

2016年接著看完紀錄片〈That Sugar film〉、《糖、脂肪、鹽:食品工業誘人上癮的三詭計》、《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糖質戒斷法》和《體質大崩壞》裡吃糖對齒列輪廓的改變,讓我大開眼界,從思想開始慢慢修正,即使不特別宣示要戒糖,日常也會逐漸減少攝取加工食物和糖製品。

不斷去閱讀健康的人寫的書,不斷地去嘗試健康的飲食,模仿健康的人的生活習慣,那麼逐漸成為健康的人也是理所當然的。

2.在固定的時間吃

紀錄你的飲食,從持續的紀錄中獲得自己的數據,才得以修正設定。

我一開始只是紀錄時間,接著限制進食的區間段,嘗試間歇性斷食,這個特定的名稱會讓你覺得是特定的方法,其實只是不吃早餐或晚餐罷了。不要特地為方法取名字,反而可以輕鬆的嘗試。

只在固定的時間吃,是為了限制自己的選擇,像是會在早起想吃早餐,午休想吃午餐一樣,限制自己只在特定時間進食,就能斷絕特定時間以外,不去想要吃什麼。食物能幫助你,別讓他控制你。

3.一週一肉食足夠

意識到乾淨的飲食是怎麼樣的之後,我再讀了《吃動物》(同紀錄片〈Eating Animals〉),第一次嘗試素食,並沒有從此吃素,但是第一次去素食餐廳,體驗到和一般便當店不同的安靜感,只夾蔬菜,不夾豆製品和素肉加工物,可以吃雞蛋,多夾一些深綠色的蔬菜,價格會比較貴,但是可以察覺吃完之後和吃自己平常的飲食有所不同。

漸變到素食是為了進一步降低飲食中複雜食物的佔比。

4.只做力所能及的運動

我曾經從完全沒運動,直接嘗試高強度的瑜伽,上完課後雖然很痛快,但每次要去上課之前都很痛苦。我一口氣購買了三個月的課程,最後36堂課只去了20堂。即使錢已經花了,感覺痛苦就是痛苦,只要痛苦就會想要避免,了解大腦運作的方法,順其自然才能長久。

我目前選擇的運動是散步,甚至不是快走,最簡單的每日一萬步,一開始能體驗到夜間公園的涼爽,聽著音樂也可以無視人群避免尷尬,後來發現清晨五點左右人最少,世界很安靜,每次出門前都很輕鬆,散步過程也很輕鬆,一開始走一萬步至少要兩個小時,現在也沒感覺自己走得快,但只需要一小時了,時間大概是一個月。

你可以決定你想要的運動,訣竅就是現在就開始。如果覺得現在立刻做會有困難,或感覺麻煩,還是降低強度或選擇其他運動,因為只要現在感覺麻煩,就總是會感覺麻煩。

清晨比晚上更好,安靜的世界希望你也能體驗一次。

5.想停止就停止

一但覺得累,停止也無所謂。當我在閱讀健身書籍或youtube影片,大部分都宣傳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甚至說痛苦表示你才剛開始。

在你尚未擁有基本生活時,必要的痛苦也許是不得不忍受的,等到擁有基本收入後,避免痛苦是睿智的。

即使你有強大的意志力,都無法對抗亂序的宇宙,讓自己的每一天都能過的游刃有餘般的輕鬆,是我嘗試生活後的結論。

關於身體,你還可以閱讀《運動改造大腦》、《肥胖大解密》、《斷食全書》和《不吃的人們》,他們展現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原來可以不吃東西這件事,跟原來可以丟棄物品一樣,明明是理所當然的事,但確實不曾想過可以這樣做,讓我大開眼界。

我先嘗試不吃晚餐,因為減肥不吃晚餐我試過很多次,但是當你理解背後的原理再去做,比單純挨餓容易許多。一睡醒就很餓,但是多喝水和忙碌工作就可以忘記。讀書的時候為了增加讀書的效率曾嘗試早上只吃容易消化的水果,也確實感覺到思考的清晰度。

慢慢變成一日一餐的現在,一週吃一次肉,但是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期間想吃什麼,就會去吃,可是和過去暴食完全不同。

我昨天才買了一條oreo,以前的我吃兩大包在喝整整一公升的牛奶都無法滿足,但是睽違至少三年的這口餅乾,吃第一片時就感覺到濃厚的加工味,虛假的合成牛奶餡和過重的香精,我吃了兩片,就整包丟棄。

其實一如記憶中的味道,只是現在的自己不再感覺好吃。

本節統整方案:
1.只吃你認識成分的食物
2.在固定的時間吃
3.一週一肉食足夠
4.只做力所能及的運動
5.想停止就停止

最後關於健康的身體,我喜歡搜尋weightloss和fasting影片看變化結果,看著他人虛弱的身體逐漸健康,和看髒亂的房間逐漸乾淨是一樣的治癒感。在你失去耐心時,也許能從他人的經驗裡獲得動力。

三、保持安定的精神

Photo by Ving N on Unsplash

如果你的工作必須接觸媒體也沒關係,下班的時候想要玩遊戲或是看影片沒關係,但是如果真的想要保持安定的思緒,我個人認為最好的方法還是同飲食一般:

1.只吃你認識成分的食物=只攝取你知道來源的媒體

2.在固定的時間吃=只在特定時間攝取資訊

3.一週一肉食足夠=一週一次娛樂訊息足夠

試著保持一陣子不攝取新的資訊,這包括常見的娛樂新聞和內容農場,甚至是你不可不知的抗癌妙方也一樣,新聞幾乎不需要看,甚至不用看天氣預報。

如果我熱愛故事這件事真的讓我學會什麼,就是世界上真正重要的事,會影響你的事,會影響你的人,其實都只在腳下三寸地。

1.先從關機開始

無論手機或者電腦,試著在等捷運時看著遠方發呆怎麼樣?

大腦無時刻都在搜集資訊,用來應對生活中的複雜,但是你的生活其實很單純。捨棄掉錯誤的,生活安靜的讓人痛快。

也許是我比較孤僻,不攝取網路資訊對我來說輕而易舉,刪除facebook或instagram也不是問題,如果不是工作需要,line也很想刪除。

我最大的資訊來源是書,各式各樣的書,整理房間有書,捨棄物品有書,潔淨飲食有書,安定神經也有書,除了學習方法的書籍,還有各式各樣的小說故事。如果你是重度網癮者,我其實沒有很多經驗能分享,但是說到過載的資訊,其實本質都相同。

我停止買書和借書已經三個月,從前很喜歡的影集和電影也刻意避免,取消nexflix之後,也就不把Dave Chappelle的脫口秀當作散步的背景音了。

先擁有乾淨的空間,才有空間營造健康的身體,擁有健康的身體後,安定的精神才有空間棲息。

精神受飲食的影響之大出乎我意料。攝取了垃圾食物就會接著攝取垃圾資訊,攝取乾淨的食物,也必較容易拒絕不必要的垃圾訊息。

關於閱讀,在沒有比Lynne Sharon Schwartz的《讀書毀了我》寫得更真實的了。

精神斷食(多巴胺斷食)要持續多久呢?
直到你的腦中浮現真正想做的事情為止。
你知道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你一直都知道,當你去做你不應該去做的事情時,你其實都知道,但總是拖延,像去了龍宮的蒲島太郎,回到人世已經失去青春。停止接受資訊之後,你會發現時間變得非常非常的多,甚至會精力充沛到睡不著,因為你沒有多餘的訊息需要大腦不斷地消化。但這些精力充沛的無聊,可能反而導致你覺得疲憊,因為你已經很久沒有和自己相處了,有時甚至會認為這種無聊很痛苦,為了消除這種痛苦又重新開始涉入大量的訊息混淆腦袋,處在那種混沌的狀態下也許很輕鬆吧,我曾經也是這樣子認為的,但那並不是我想要成為的自己,所以我停止了。當你感到精力充沛的無聊時,你可以用一下這些方法排解:自己去散步、自己去動物園、你可以在大街上走來走去,你也可以自己去逛街,不能去看電影,因為電影也是訊息。最重要的是,你必須自己一個人去做這些事情。我第一次開始搜尋爬山步道,然後發現有一大群人每天都在爬山每天都在運動;或者搜尋陶藝,自己去參加教室捏了一個昂貴又醜陋的盤子,但是因而見識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而那世界裡居然有那麼多的人。隔絕網路或故事,目的只是為了擺脫虛擬,回到現實。因為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要盡可能地去嘗試很多事情,從確實的經驗裡得出自己。

2.清理網路活動紀錄

過去的自己都搜尋什麼會讓你大吃一驚。

有一天goole跳出更新,建議我查看自己的活動紀錄,從曾經搜尋的內容到youtube觀看的瀏覽紀錄(你可以由此說明頁面進入),我從2007年開始使用網路,還記得當時是為了搜尋喜歡的漫畫,小心翼翼的將圖片存到磁碟片。

漫畫早就回收,磁碟片也消失無蹤,但是搜尋紀錄依然存在。在我點開之前,其實也完全不記得,甚至特意再次搜尋漫畫內容仍懷疑自己有看過。但是當時多喜歡,看長長的瀏覽紀錄就知道。

清理過去的紀錄不一定必要,但是我從2007–2020的記錄裡可以看出生活的起伏。國中喜歡漫畫、高中喜歡小說、大學喜歡影集,畢業後喜歡電影,國中只有興趣,高中開始在乎別人,大學喜歡出去玩,畢業後才煩惱工作,體現在所有瀏覽紀錄上,比自己寫的日記還誠實的紀錄生活,甚至同樣的問題也會以相同頻率反覆出現。

整理這些搜尋紀錄斷續花了我兩個月,重溫自己曾經搜尋的事物,也是再次緬懷過去,並提醒自己不再犯重複的錯誤,你清理的目的是為了前進,發現過去的自己和現在完全不同,你現在的自己和想達成的自己也需要不同的搜尋結果。

3.清理私人文件

你也許沒像我多年來累積那麼多呢喃碎語,但也許有國小留下的交換日記,有匆忙寫下的便條,有別人送的的卡片,所有紙本文件都建議和瀏覽紀錄一樣,找到過去的規律,寫下曾經面對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留下能讓你感覺幸福的。

建議掃描存擋然後捨棄紙本,但就像我任何其他的意見,取你適用的去用就夠了,即使我說要捨棄,你想留下的就留下。

4.清理人際關係

安定的精神是為了讓你活在現在。你可以將他人的生活當作目標,以他們的顯性當作成為的標準,但是他們本人不應該成為你羨慕的偶像。每個人都過著我們無法全面看見的人生,所以我不會假定他很完美。

清理人際關係並不是遠離朋友或從此遠居鄉村,是審視自己對待朋友的方式,是不是變成自動導航,是不是已經很長一陣子只有他人是非,卻沒有真正的關心。

我現在還在努力的目標,是連在心裡也不要說別人的壞話。

這是我在日劇〈高嶺之花〉看到的。有光就會有陰影,雖然想誠懇的待人,有時也會憤恨不平,發生這種情形時,即使是在心裡也不要想,連壞的思考也避免,就能保護善良。

言語之碗》、《整理想法的技術》可以提供方法,《零極限的美好生活》能提供心法。我以前覺得默念『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很愚蠢,但是有一次工作上突然的委屈憤怒又要落淚時,決定放棄思考,可是腦袋又需要「想」,當時不斷的在心裡唸著這幾句話,眼淚就縮回去,氣憤的心也慢慢靜下來。那是第一次我能控制這份情緒,所以印象深刻。

關於朋友,我非常認同散文〈最貧窮的哈佛女孩〉裡說的,有友誼的幫助很好,但要記得「朋友不能幫你付房租」。

另外關於對羨慕的治癒,Lynn Barber的《這堂課:愛過的人,教我的事》(同名電影〈名媛教育〉)幫助我擺脫對他人的響往。我曾經就像主角一樣,渴求著那股行有餘力般的圓滑世故,我覺得其他人都有,只有我沒有,所以格外羨慕他人,但是每個人都不只有一個面貌,每個人都有能力過上你所看見的,截然不同的生活。

你閱讀我的文章,也只看見了我的一部分,甚至是經由我述說的這部分,我究竟是誰,只有相處能知道,但是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沒有自己和自己相處的久。我從前很喜歡故事,是因為討厭自己,我喜歡看別人生活,是因為對自己的生活沒有興趣,我曾經為了避免和自己相處,願意做任何事,別成為這樣的自己。

本章統整:
1.先從關機開始
2.清理網路活動紀錄
3.清理私人文件
4.清理人際關係

四、保持連續地執行

Photo by Jill Heyer on Unsplash

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裡,說了很多很基本的話,例如「告訴我我會在哪裡死去,我就不要去那裡」,但凡人如我,即使讀完了整本書,知道了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還是很容易放棄。

像這篇文章其實寫了兩個多月,因為我突然又想看哪部電影,或者聽誰的podcast,下午想吃炸雞,宵夜想吃蚵仔煎,先累積一堆衣服沒洗,後來就買了新衣服,房間掉了滿地頭髮,然後就疊上午餐的便當。

我遵守自己的建議,又再次嘗試,利用《輕鬆駕馭意志力》、《子彈思考整理術》和《原子習慣》(如果你英文聽力可以的話,也可以購買由作者親自唸的英文版有聲書),重新整理房間,乾淨飲食,運動,靜坐。

我還是反覆犯錯,但是現在重新開始的速度逐漸加快,套用電影〈Rocky〉的梗,不管人生出拳有多重,更重要的是你重新再站起來的速度。

It is about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1.只是閱讀不會改變生活

保持乾淨的房間、保持健康的身體,和保持安定的精神,以上提供的三個方法請先嘗試一個月吧。一個禮拜一天,或者一次,怎樣都好,想要做的事情從當天就立刻開始執行,只要有明天再開始的想法,就是你的計劃太困難,或者那並非當務之急。

感覺困難就容易放棄,當天不能立刻做到的,就要重新規劃,將任務分成更小塊的細節,或者是重新反省,我究竟是怎樣的自己,我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

也許是因為熱愛閱讀,我大膽假設讀到這裡的你也相同,和我一樣是紙上談兵的高手、規劃行程的達人,但卻是執行上的逃兵。我甚至曾經設想最適合我的職業應該是秘書,由我規畫完美行程,交給自律的老闆去執行。

只是規劃不會改變生活,執行你的規劃才能影響人生。

像我喜歡的電影〈醜女大翻身〉,雖然變身的情節吸引人,但你是輸入-輸出-執行-反覆修正後才能成為自己的,如果主角只是在紙上反覆規劃他將要怎麼做,你會願意花錢看他坐在書桌前的背影嗎?

2.能證偽的才是真理

失敗的力量》和《決斷的演算》是你的好朋友,即使不相信重力存在,你也穩穩踩在地表,不因你相信與否而改變作用的,只有真理。

閱讀大量同類型的書,是為了改變習慣過去思考系統的腦袋,不用把書背起來,光只是讀過,就會影響精神。情緒沒有不好,但理性的大腦更容易執行任務。

人月神話》雖然像是寫軟體才需要的書,但是對於把人生當專案研究的我也提供很大的幫助。

3.只為自己做不到任何事

寫下你和家人的年齡,為你想為他們所做的事情標明期限。將摯愛的人的年齡寫出來,才會迫使你正視時間正飛快的流逝,這是我從《每天只要30分鐘》裡學到的。書中有些激動的言論,例如「不想努力的人就乾脆地成為他人的墊腳石」之類,當時身為考生深受鼓舞,現在讀來卻覺得疲憊。

但是我曾閱讀的每本書都很有用,終究書的意義只取決於讀者想成為怎樣的自己。

人生的八個關鍵字》像是勵志書架上會擺的那種俗套書名,但是八個關鍵字對我都很有用。

梅棹忠夫的《知識誕生的奧秘》是我的愛書「技術,就是任何人只要按順序練習下去,總可以得到一定水準的方法」、「個體的發生只是反覆的系統發生」,裡頭的文字就算過了五十年也一樣醍醐灌頂。

17歲的我認為27歲就能退休環遊世界, 27歲的我其實一步也不想踏出溫暖的家,你對幸福的定義就和自己一樣會隨時間改變,想做的事情也是。

寫下想做的事情,標上家人的年齡後,刪除在10年內都排不上行程的事件。

不用擔心,真正重要的事情就算現在刪除,10年後也會浮現,人生不是一蹴可及,而是漸漸形成的。

4.離開你的房間

我是意外讀到《我的未來,自己寫》,原來有人十七歲就很努力,如果我早點認識理性的好處,就不用在自己的情緒裡反覆受折磨。但「如果」真是毒藥,讓你深陷幻想流沙卻無法自拔。

當你安定精神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之後,也許會發現過去的世界狹窄的幾乎讓人無法呼吸,這時候要持續呼吸,繼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點一點的擴大腳下所踩的三寸地,能前進的道路就顯明一些。

電影〈不存在的房間〉我至少重看了五次,建議不要看有劇透的預告片,直接進入故事的世界。

過去的我雖然不是被實質困在一個空間,但是卻將自己鎖在窄小的思維世界裡,痛苦的近乎享受。我嘗試過自殺兩三次,這真是沒什麼不能說的,當時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件,就只是覺得,這個人生究竟要持續多久呢?感覺不耐煩的時候,身邊有工具,就會嘗試,有時候生活就只是這樣。

寫到這裡,我才發現自己已經很久不再那麼痛苦了,像是寫作書《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巨大的事件在當下,也是只微小的日常,我不記得有什麼魔法妙方讓我從此感覺幸福,我只是整理房間,吃乾淨的食物,在清晨散步,捨棄錯誤的精神糧食,偶爾靜坐,有多餘能量就去嘗試沒做過的事情,感覺痛苦就停止,然後有一天,我發現自己已經不在那房間裡了。

5.擴大你的世界

世界上各式各樣的人,過著各式各樣的生活,閱讀《人類大歷史》就和他的文宣保證的一樣,會震撼你的世界。

乾淨的房間、健康的身體和安定的精神,都是為了支持你探索世界的前置作業。探索新世界並不容易,我第一次爬沒有階梯的山路,腳踩在起伏不平的山坡上,一會被樹枝絆到腳,一會被藤蔓打到臉,還有沾滿身體的蜘蛛絲和花粉葉屑,即使走到山頂,看見的景色其實不如網路上專業攝影師的分享。

光可能不美,角度也不對,身邊還有路人在高山上仍閒話家常,我當時其實很失望,我花了三個小時,才這樣嗎?

這樣是哪樣呢?

我覺得那趟路不值得,是因為夥伴不是佛羅多或楊過,也沒有需要保護魔法石或採集靈芝製藥的任務,路上沒有從天而降的熱氣球或機械人,沒有機智趣味的對白或意義深遠的箴言,走到盡頭也沒有寶箱可以開。

這是我經常覺得現實沒有價值的理由。是沈迷故事的後遺症。

但無論我如何感覺,真正走過的那趟山路才是我真實的人生。

故事只是生活的調味料,精彩冒險雖然灑滿鹹甜辣苦香,其實令人著迷的,是其中親情、友情等人與人的交流,才蘊含真正的營養。

故事不能取代真實的人生經驗。我走過的山路雖然平凡無奇,但真正走過了的這個事實,給予我勇氣,原來爬山也不是那麼困難的事,原來我也可以爬山,我也是愛運動的人,一點一點的,成為想成為的自己。

本章統整:
1.只是閱讀不會改變生活
2.能證偽的才是真理
3.只為自己做不到任何事
4.離開你的房間
5.擴大你的世界

五、保持堅定的耐心

Photo by Jeremy Bishop on Unsplash

1.接受你一定會失敗。

這話沒有人想聽,我也不想對自己重複,但是你一定會失敗,因為你是第一次成為自己,所以一定會失敗,希望你能在失敗的時候仍然保有耐心,重新站起來,反覆修正,重新輸入,重新輸出。

想像你從沒蓋過房子,下定決心要蓋房子,看了幾本關於蓋房子的書,去買了一堆木頭和磚塊,你可以蓋出房子嗎?

答案是,可以,但蓋出來的第一棟房子應該不會讓人想住,第二棟還能改進,第三棟可以裝修,第四棟賣便宜點也許會有人買,只要資源足夠,不斷嘗試,你總會逐漸進步,但是第一次就完美,並不現實。

剛開始執行時,總是很容易喪氣。因為你總會失敗,站起來又跌倒,站起來又跌倒,前期的所有準備,就是為了跌倒,為了跌倒可以再站起來,繼續嘗試。

萬一吃了棉花糖》和《刻意練習》能幫助你跌倒七次就爬起來八次。

2.接受修正需要時間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讀了十幾次都不膩,疲倦時就算不讀,拿起來翻一翻也能找到幾段安撫精神的句子。

真正重要的事其實很簡單就能達成,但就像前面說過的,簡單不等於容易,任何事情想要達成都需要時間。

我曾經很猶豫要不要寫這篇文章,因為這些道理都太簡單,像是老媽會說的話,整理房間、吃健康的食物、少用電腦、出去運動,要有耐心。可是詳細列出方法背後的理由,才發現簡單背後真的很不容易。

也許是我的生活一開始就走錯方向,繞了很大一圈才回到原點,但是我很珍惜那些困難,正因為自己走過,下次遇見相同錯誤,就不會害怕。

我雖然盡量希望助你避開困境,但是生活總不在人的計算之中,犯錯也不是那麼可怕,因為真正艱辛的生活,都不是能寫這篇文章和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我所過的。

我只在紀錄片裡見識過那樣的世界,我希望有一天能幫助改善那樣的世界,但首先,我需要先改善自己。

3.接受過去只是過去

我不知道你度過怎樣的人生後來到這裡,也不知道你之後想去哪裡,但是關於過去,已經發生的,我只有接受。

接受那曾經是我,接受那已經不是我,接受我正在不同。

過去會一直影響你,直到你珍重的和他道別。在第三章保持安定的精神裡,清理日記和網路瀏覽紀錄,就是為了保持乾淨的心靈,當你在執行新生活時,不可免的會被過去糾纏,當你誠懇的面對過去,就能在未來不受心魔打擾。

蔡志忠的《漫畫金剛經》和禪說系列幫助我穩定神經,編輯郝明義的《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也有直面自我的心得。

4.發現真正的自己

你執行,失敗,修正,重新輸入,執行,失敗,修正,重新輸入,執行。

你想過的人生也許很多種,但是時間有限,閱讀《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和《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可以幫助你從中釐清自己的選擇。

如果你跟著我的書單一路走到這裡,會發現我不斷的推薦各式各樣的書,因為我想說的話都在這些書裡,經由我重複描述只會失真,推薦你去閱讀,就是我能做到最有價值的事。

本章統整:
1.接受你一定會失敗
2.接受修正需要時間
3.接受過去只是過去
4.發現真正的自己

後記

我不知道你想成為怎麼樣的自己,也許是善解人意,也許瀟灑大方,也許你外向想變內向,口拙想變銳利,也許你為了更快地寫程式成為了冰冷的人,為了成為大廚長了肚腩,你自己的人生目標只有你知道需要的技能,無論你想過怎樣的人生,都只有你可以去過。

你可以一直滑手機,也可以讓房間髒亂,吃造成腦霧的食物,觀覽垃圾資訊,那其實都沒有關係,只要你真的享受其中。而你總是知道何時是真的享受。

我回來更新這篇文章,是因為自己最討厭故事沒有結局,我既然開始了改變日記,也該好好畫下句點。雖然紀錄總是沒頭沒尾的寫一些生活煩惱卻提不出解方,卻仍然能被閱讀,我很難敘明這份感動,謝謝你閱讀至今。

我本來以為真正的故事應該要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自己在過的時候,無論多巨大的故事,在裡頭生活的角色,每一天也不過像我一樣吧。

要吃,要喝,要拉。

是日常,但我很喜歡每一天的日常,不用起承轉合就很安心的日常。

我曾經想當小說家,但我成為現在的自己之後,已經不再想要寫作,至少不是從前想寫的那種故事,目前的我認為故事唯一的價值,是緩和他人對於現實的落差,而我真正能夠做到的,是拿我過去的故事和我現在的自己作比較,提供達成的方法,因此誕生了這篇文章。

大部分的方法都值得嘗試,無論你想成為哪一種自己大概都已經有一本書能夠幫助你,請將這篇文章當作旅行指南使用吧!

想像如果自己到陌生國家旅遊,事前一定會準備好翻譯和地圖,或者乾脆聘請導遊加入旅行團,你不想在半個字也不認識的街頭,飢餓的尋找想去的餐廳吧?

我提出的五個方法,也許算不上導遊,只算是自助行後的心得,但能按圖索驥的時候,為何非要吃苦受罪呢?並不是露宿街頭才能成就偉大探險,也不是吃得苦中苦才能成為人上人,(不管他押韻壓得多順),能盡快地從苦中得到教訓,迅速擺脫困境才是前進的唯一解答。

成為自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也不一定就是好事。身上有責任的人不能成為自己,如果身為家長,成為自己卻是想當搖滾歌手,請好好的當一個家長吧。你的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能被需要,就是存在的最高價值。而多少人如我奮力一搏,就是為了得到這樣的價值呢。

我多年來第一次不需要用他人的故事填滿空白,在需要努力時擁有空間,在出現該做的事情時能竭盡全力,能不再耗費時間猶豫和痛苦,能好好的生活。

如果我有其他的方法也許會再次更新,但如果你是想看改變的日記,可以暫時在此告一段落。

因為就像我很喜歡的美劇〈how i met your mother〉裡有一集,編劇將劇中時間快轉,因為當時主角幸福的戀愛了,配角們也幸福的戀愛了,所有人都很幸福,而幸福的人是沒有故事的。我現在就很幸福,我沒有更多故事要說了。

雖然還是會有懷疑自己的時候,但不再感到痛苦,在任何問題造成困擾後,我會先檢查房間是否乾淨,身體是否健康,通常前兩個條件滿足了,我起伏的情緒就又穩定了,而擁有安定的精神,想達成的目標就能輕鬆被執行。

更新了系統,就不再反覆因為相同錯誤受苦。

我本來打算執行一年都沒有復發問題再更新,但這樣輕鬆的日子,我希望能盡快讓你體驗到,這五個方法不一定是正確的,也不一定對你有效,只是如果你和從前的我相同,也許能夠嘗試,修正目前的系統,輸出一個不同的生活。

最後,就算你讀到這裏已經忘記所有內容,希望你還能記得下面這個人:

在日本的〈可以讓我跟著去你家嗎?〉這個節目裡,主持人會隨機挑選路人跟著他們回家,其中一集是前田良久先生,他的家塞滿垃圾,他沒有朋友,沒有可以說話的人,因為家人相繼過世,未婚,一個人獨居了二十年,一個人喝酒看電視就是全部的生活。我已經忘記大部分的內容,但是一直記得主持人訪問他的故事時,他勸主持人結婚成家,他說他現在雖然活著,但只是在等死而已,「人間人間,在人之間才叫人間啊。」

祝你在人間擁有很不錯的生活,成為很不錯的自己。

鹿魚 109/03/10

短期內都不會更新了,但如果你希望更新時能獲得通知,可以追蹤『成為你自己』的publication,或是加入我的mail訂閱列表ps.本篇文章的外部連結於我沒有任何利益收入。隨時間可能會出現無效連結,讀者可另行搜尋書名。

--

--

鹿魚
成為你自己

一切目的都在減少自我宇宙與客觀現實間的落差,加入我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