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3E14 文化饗宴‧俄羅斯篇

Noel Lu
Mom's Murmurs
Published in
Sep 24, 2021

藝術點:多元文化

蛋黃5y5m
課程長度:依狀況
內容難度:★★★★☆

俄羅斯在文化上有許多淵源可以探討,讓我在備課的過程陷入了追根究柢的求知慾中,捨不得結束這個篇章。從認識地理與歷史開始,特別是那些與我們條件差異很大的國家,更深刻感受到文化與民族性如何受這些因素影響而養成。例如俄羅斯的冰天雪地的氣候,料理受到能取得的食材限制、建築考量到排雪問題,文學家的長篇鉅作與藝術家畫裡的風景,也是身處環境賦予的必然。這讓我更想放慢腳步,享受多元文化帶來的精神滿足。

藝術教室・壹・俄羅斯娃娃

說到俄羅斯,大家一定不會遺漏這個傳統手工藝吧?關於俄羅斯娃娃的起源有許多說法,其中一個是說,千年以前有位小男孩的妹妹在牧羊時走散,思念妹妹的男孩遂刻了一個木頭娃娃帶在身邊。幾年後覺得妹妹應該長大,又刻了一個大一號的套住小的,就這樣刻了一共七個,想妹妹時就一個個打開。真的是很動人的傳說呢!

俄羅斯娃娃後來就演變成玩具、甚至是男孩向女孩表白的禮物,迄今則變成許願用的娃娃,許願後一層層套回,未如願前都不打開。俄羅斯人相信最小的木娃為了重見天日,會努力實現許願者的願望。

碰妞的台灣女孩版俄羅斯娃娃

頭巾用了復古的海棠花玻璃圖案,群身則是傳統時尚的茄芷袋條紋,臉蛋是用我的審美觀去畫的。帶蛋黃做十分鐘,媽媽的前置工作超級多。

藝術教室・貳・聖瓦西里主教座堂刮畫

聖瓦西里主教座又稱聖巴西爾大教堂,位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場,緊鄰克里姆林宮。是伊凡四世(恐怖伊凡)為了紀念擊敗韃靼人的喀山汗國而建造的。八座圓形小塔樓包圍了中央高塔,高低與大小不一的洋蔥圓頂,從不同角度看都有美麗精緻的層次感。傳說建築師完工後還被伊凡四世弄瞎,只為了讓他無法再建出更美的建築,若這是史實,伊凡四世肯定對這個教堂滿意極了。

這種洋蔥形圓頂一開始盛行於伊斯蘭建築,常見於中東或印度的清真寺,與俄羅斯的洋蔥圓頂都是受到羅馬與拜占庭建築的影響。但圓頂的技術被俄羅斯汲取之後,將圓頂抽高、底部往內縮,以避免建築因漫長寒冬產生的積雪。此外,俄羅斯也發展出異於其他東正教國家的「多圓頂」形式,加上鍍金和明亮的色系,像極了一隻隻燃燒的蠟燭。

美食饗宴・壹・布林餅 Blini(Блины)

先介紹一下謝肉節(Ма́сленица)。謝肉節是古斯拉夫多神教所流傳下來的重要節日,西元10世紀東正教成為國教後,這個節日就跟基督教四旬齋之前的狂歡節有了連結。每年大齋戒前,也就是東正教復活節前第八週,約莫是新曆的二月底、三月初前後,俄羅斯人會盛大歡慶一整週,每天都有特定的不同活動。除了象徵送走冬天,喜迎春天,也是大齋前的放縱。儘管隨時代演變,許多戒條都簡化或佚失了,焚燒稻草玩偶煎烤布林餅的習俗依然延續至今。

布林餅是俄羅斯人在這段時間大吃特吃的傳統料理,煎成黃金色的圓形薄餅就像春天的太陽,帶來暖意與好運。鹹口味可以搭配燻鮭魚、烏魚子,甜的可以加蜂蜜、優格、果醬或水果,變化無窮。《世界的節慶!》和講述俄羅斯傳統童話的多元文化繪本《雪國之心》都可以看到這道料理。作法跟食材都很簡單,參考《世界的節慶!》附錄的食譜製作,蛋黃還蠻喜歡的。

除了謝肉節,「白夜節」也是俄羅斯著名的景觀。位在西北部的聖彼得堡,從夏至開始的幾天都會化作有有23小時的白晝的「日不落城」,剩下的1小時夜晚也還維持著一點光亮。音樂與戲劇表演、藝術、節慶活動等輪番上演。另外凌晨的涅瓦河還有吸引大批觀光客朝聖的「開橋秀」,河上大大小小的橋會輪流開橋讓船隻通過。

美食饗宴・貳・羅宋湯(борщ)

講到羅宋湯,會連結到童年的味覺,不吃牛的媽媽煮給我們喝的,有濃郁蕃茄味的牛肉蔬菜湯。後來才知道這道料理的起源地是烏克蘭。然而曾被波蘭、俄羅斯佔領的歷史,還有從東歐西逃的猶太民族,讓這道菜也在波蘭、白俄羅斯、立陶宛以及猶太人的區域各自發展出不同的風味。

至於我們熟悉的版本,是俄國十月革命後隨著沙俄難民傳入中國的。譯成「羅宋」是因為舊上海地區將「Russian」發成不標準的洋涇浜英語。除了譯名在「音」與「意」都走味了之外,道地的食材甜菜根因為不易取得而換成了番茄,湯原來鮮豔的紫紅色也變成了橘紅色。

另外羅宋湯的原文「borscht」是中歐及東歐猶太人的意第緒語,追根究底是來自斯拉夫語的豬草(bursci),以至於羅宋湯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十世紀左右,斯拉夫人使用醃製過的豬草所熬的湯品。但在這道湯加入了甜菜根的是烏克蘭人,可說是最重要的食材,甚至連牛肉都是後來才加入的,所以要煮素湯也是合理範圍。

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後,兩國之間的局勢一直都很緊繃,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後入俄,引發武裝衝突;前年俄羅斯外交部高調宣稱羅宋湯是俄羅斯國菜,引起網戰風波。去年烏克蘭憤而以羅宋湯向UNESCO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雖然主題是俄羅斯,我認為東斯拉夫三兄弟的恩怨情仇必須一起帶進來,這個禮拜都在努力釐清這三個國家過去的歷史與近代的情勢,才能對蛋黃做最基本的介紹。這一道豔紅的湯有這麼多故事能說,湯喝起來可不是更有味道?

為了盡可能接近正宗的做法,我跑了好多家店才終於買到甜菜根,摒棄了烏克蘭版本不一定會放的番茄。上桌前除了有定色作用的檸檬汁外,能加一些 酸奶油更好,但甜菜根花掉我太多時間跟力氣找,我就放棄酸奶油先用優格代替了。之前吃到甜菜根都是在冷菜沙拉,不是太喜歡那個土味,本來有點擔心湯的味道自己能不能接受,結果清甜帶點酸,實在好喝。加上甜菜根的營養價值,以後勢必還會再上吾家餐桌。

魚子醬

至於遠近馳名的俄羅斯的鱘魚卵魚子醬,也要讓愛吃鮭魚卵的蛋黃認識一下魚子中的貴族,只是這個太奢華了,我們看圖片跟照片「視吃」就好。

認識藝術家・夏卡爾(Marc Chagall)

誕生於白俄羅斯的夏卡爾是我最喜歡的畫家,儘管以前也帶蛋黃認識過,勢必要規劃一堂課複習並做更多介紹。

夏卡爾成長背景並不優渥,成為藝術家的路上遇到許多貴人,除了支持他的父母、惜才的恩師、收藏他畫作並贊助他在巴黎發展的伯樂、幫忙打開知名度的詩人好友們⋯還有為他的生命帶來幸福與靈感的愛妻蓓拉。

《The Birthday》 — Marc Chagall, 1915
《Bella with White Collar》 — Marc Chagall, 1917

儘管因家境懸殊遭到對方父母反對,愛情長跑多年,從巴黎返鄉後這對愛侶終於如願以償結為連理,生下女兒伊達後更是濃情蜜意。無奈因為遇上俄國爆發革命,重回巴黎的計畫破滅,接下來幾年都在故鄉盡已之力,創辦美術館、擔任美術學院的校長,都做得有聲有色,卻被邀來任教的藝術家政治鬥爭,讓他憤而離職搬至莫斯科。

《The couple at Eiffel Tower》 — Marc Chagall, 1938–1939
《Peace》 — Marc Chagall, 1964

夏卡爾沒能免除猶太人身分的流浪命運,除了一生中有兩次被捕,戰火逼得他數度移居。第二故鄉巴黎的旅居生活本已漸入佳境,又因為二戰戰火延燒法國而避難紐約。蓓拉卻在此時病逝,夏卡爾悲痛到長期無法執起畫筆。後來的情人也無法讓他忘懷亡妻,最終被情人與好友雙雙背叛,直到定居南法,遇到同為猶太人的第二任妻子娃娃,相知相惜,相偕至生命盡頭。儘管娃娃在夏卡爾過世後竟為他辦基督教婚禮,正如她過往的身世一樣充滿謎團。

《I and the Village》 — Marc Chagall, 1911
《The Fiddler》 — Marc Chagall, 1912
《The Circus》 — Marc Chagall, 1964

在夏卡爾的畫中可以看到大量重複的元素:家畜、花朵、小提琴手、故鄉維台普斯克的風景、猶太人、婚禮、馬戲團⋯⋯,反映了鄉愁、愛情、信仰和生活。除了油彩,他也畫插圖、壁畫、版畫和彩繪玻璃,甚至是芭蕾舞劇的舞台設計。各種狀況導致顛沛流離、畫作或遭騙走或被扣押、情感層面的挫敗,還目睹了戰爭的無情與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雖然一生過得並不順遂又歷經滄桑,他卻保有堅毅的樂觀,畫作更是充滿著愛與溫暖,極具感染力。

面對作品帶有超現實風格的評論,夏卡爾堅定表示,這些不是幻想也不是夢境,而是他內心世界的真實。多年前走了一趟他的畫展(還是跟蛋黃爸爸去的),深深被原畫的顏色、溢於言表的幸福感震懾。夏卡爾的那句話也不斷敲響我的心鐘。

從淺白的繪本、傳記到厚重的畫冊,甚至還能挖出兩雙襪子。說完夏卡爾的近百年人生、賞析了經典的作品之後,備了三年的活動書《走進大畫家的世界:夏卡爾》總算派上用場,著著色、貼上貼紙,蛋黃也說得出畫裡的故事。

童話與傳說

多虧有《多元文化繪本》支援,不然家裡的俄羅斯繪本收藏真的不多呀!

《雪國之心》改編自俄羅斯民間傳說《雪姑娘》。俄羅斯版本的聖誕老公公有一個孫女兼助手:雪姑娘,她的誕生與消殞有許多不同版本的故事。《金魚金魚我要》則會讓人想到伊索寓言的《金斧頭與銀斧頭》。

芭芭雅嘎是俄羅斯傳說裡會吃人的巫婆,可能就類似我們小時候對虎姑婆的印象。但在《芭芭雅嘎奶奶》裡的芭芭雅嘎卻真心渴望有個孫子疼,完全顛覆了巫婆的形象。這個故事可是讓蛋黃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呢!

《手套》是從19世紀流傳下來的烏克蘭民間故事,小小的手套簡直像異次元空間,打破認知藩籬的設定非常有趣,是蛋黃很喜歡的一個故事。

《Ivan Tsarevich Riding the Grey Wolf》 — Viktor Vasnetsov, 1889

《伊凡王子、火鳥與灰狼》,在俄羅斯是家喻戶曉的童話,是一定要認識的俄羅斯童話,1889年曾被巡迴畫派的畫家取材留下一幅美麗的畫作。1910年首演的芭蕾舞劇《火鳥》,也有伊凡王子和火鳥,但劇情完全不一樣。《伊凡王子、火鳥與灰狼》中的王子其實有點廢,全靠散發聖光的灰狼賣命幫忙。《芭芭雅嘎奶奶》也有提到這個故事。

《彼得與狼》是1936年(謝爾蓋·普羅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在莫斯科首演的帶旁白的兒童交響樂,後來成為兒童音樂的經典,也有許多改編作品與圖書。

《公主的奇幻旅程》的改編故事中,化身天鵝的公主和沒什麼實力的王子,也有幾分其他童話的影子。

芭蕾與交響樂

芭蕾起源於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宮廷。1533年,因為麥地奇家族的凱薩琳‧德‧麥地奇(Catherine de Medici)嫁到法國,成為亨利二世的王后,把義大利的禮儀、美食、時尚、藝術,甚至是女性地位,都帶到法國去。「宮廷芭蕾」就是此時在法國發展起來的芭蕾舞劇雛形。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更是芭蕾發展的重要推手,年輕時就是舞者的路易十四,以最為人所知的角色「太陽王」自稱。他創建皇家舞蹈學院,確立了芭蕾的五個基本動作與舞步標準,是「古典芭蕾」的創立者。本來限制只能由男性演出的芭蕾舞,自此也開始有了女性的參與。

《Marie Camargo》 — Nicolas Lancret, 1730

到了18世紀,女舞蹈家瑪麗·卡馬戈(Marie Camargo)不僅將舞裙縮短至小腿長度,也發明了去掉後跟的平底舞鞋。讓-喬治·諾維爾(Jean-Georges Noverre)出版了《舞蹈與舞劇書信集》,提出的芭蕾革新帶來很大影響。他主張舞蹈不是歌劇的附屬品,需與音樂和諧,但不只是炫技,而是呈現劇情與情感的工具。他廢除面具、提倡放棄宮廷服飾,也使芭蕾與歌劇分離。

《Ballet Rehearsal》 — Edgar degas, 1873

浪漫芭蕾

後來的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掀起浪漫主義思潮,19世紀早期開始盛行浪漫芭蕾,題材多為凡人與仙女或幽靈的愛情故事,如1832年的《仙女》與1841年的《吉賽兒》,滿足人們在戰亂中逃避現實的心理需求。舞衣多為充滿仙氣的白紗吊鐘形長裙,又名「白色芭蕾」,詮釋空靈、優雅、飄渺卻又情感強烈的角色,女舞者的技術要求與地位已經壓過男性。

吉賽兒觀賞段落:
Act I: Variation
Act II: Scene des Wilis
Act II: Pas de Deux

古典芭蕾

17世紀開始輸入西歐文化的俄國宮廷也風行芭蕾。安娜女皇在位期間(1730-1740)創立了帝國芭蕾舞校,學生從沙皇僕從的子女開始,這股風潮後來蔓延到民間。19世紀中,浪漫芭蕾式微,聖彼得堡聘僱許多芭蕾舞蹈家、教師或編舞家轉往俄羅斯發展,芭蕾舞劇的首都遂由巴黎遷都至聖彼得堡。其中法國芭蕾大師馬里斯.斐提帕(Marius Petipa)影響力與知名度最高,他巧妙融合了俄羅斯舞蹈中的民族性格與法國芭蕾的纖細浪漫,編舞完美搭配交響樂又能表現出劇情,與音樂家柴可夫斯基合作的三大舞劇《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鉗》將古典芭蕾推升至世界舞台並達到巔峰時期。排場盛大的俄羅斯古典芭蕾將長紗裙改為短蓬裙,強調修長身體線條,舉腿、旋轉等動作。

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舞劇有許多童書作品,例如台灣麥克出版的《世界名家音樂繪本》、格林文化的《世界音樂童話繪本》還有水滴文化出版的《紙上管弦樂團「音樂故事」》等都是不錯的參考書。當然我也挑了幾段經典的演出影片讓蛋黃欣賞一下。

《天鵝湖》觀賞段落:
Scène: Moderato
Dance of the Little Swans
Black Swan Pas de Deux

《胡桃鉗》觀賞段落:
March of the Toy Soldiers
Russian Dance
Dance of the Sugar Plum Fairy

現代芭蕾

20世紀初期,伊果·史特拉汶斯基(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作曲,1910年首演的芭蕾舞劇《火鳥》讓他一炮而紅,與後來1911年創作的《彼德魯什卡》和1913年的《春之祭》被列為史特拉汶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劇。20年代創立了新古典主義後,他就將重心轉往歌劇與室內樂,有音樂界畢卡索的美名。1928年與史特拉汶斯基合作《阿波羅》的編舞家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於1933年定居美國,創立美國芭蕾學校與紐約市立芭蕾舞團。謝蓋爾·普羅高菲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灰姑娘》也是經典之作。20世紀後,芭蕾的形式更多元,風格更多變,呈現的重點或造型也反映了更多表演者或編舞者的思維。

《火鳥》的故事發想跟民間故事有關,其中重複的角色與元素被認為取材自《伊凡王子、火鳥與灰狼》,在俄羅斯是家喻戶曉的童話。照片裡的繪本《火鳥》說的其實是《伊凡王子、火鳥與灰狼》的故事,跟芭蕾舞劇的劇情完全不同。我們搭配舞劇的影片在故事的情節方面做個對照。

水上芭蕾

20年代起源於英國、德國的水上芭蕾,後來傳到加拿大與美國。一開始只是水中動作的表演,還沒搭上音樂,1934年的芝加哥萬國博覽會上的首次演出一舉成名,再加上1940年歌舞電影《出水芙蓉》的推波助瀾,水上芭蕾的魅力席捲世界泳壇,1948年成為奧運表演之一,1984年列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2000年開始,水上芭蕾的雙人賽及團體賽金牌都被俄羅斯壟斷至今,今年奧運我也帶蛋黃欣賞了俄羅斯選手優美、技藝高超又氣勢非凡的舞姿。

Vitas

最後還是要補充一下這位傳奇歌手,兩度來台開唱我都有參戰,甚至為了唱他的歌學過俄羅斯文。結合古典聲樂與流行樂的獨特風格與魔性的嗓音,極具個人魅力與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