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比起氣候變遷,大家普遍更在意911事件?當覺得身旁人沒Sense時,「提升意識」的4I模型
關於「危機意識」的提升一直以來都是個好問題,而哈佛心理學家有提到一個4i架構——蓄意的、不道德的、湧現的、立即的,並透過911與氣候變遷的差異進行說明,幫助我們理解要怎麼樣協助自己或是他人提升「危機意識」。
我們「真的」在意氣候變遷嗎?
我們口口聲聲說在意氣候變遷、地球只有一個。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的行動卻沒有太大的改變,頂多是偶爾帶免洗筷,仍是照常會買外帶便當、沒有仔細清洗就把便當丟垃圾桶。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有意識但仍不足」,那要怎麼提升意識?這邊分享4I 的架構。
4I 是源自於哈佛心理學家 Daniel Gilbert 體出的架構,主要是在一個演講中,分享為什麼比起氣候變遷,大家更在意911。延伸討論的是怎麼樣能創造大家的「在意」,在這次疫情中也扮演很關鍵的角色。本篇文章分享透過4I 來建立危機意識。
剛好疫情間看到連加恩學長與郭文華老師的對話[01]中,引起我最多興趣的除了在H1N1時開始的防疫實演外,另外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對危機不怎麼感到害怕。如果從心理學來探討,4i是一個切入角度 :蓄意的、不道德的、湧現的、立即的[02]。
什麼是4I 模型?
4I的提出者背景
最初提出這樣理論的哈佛心理學教授:Daniel Gilbert,是個研究領域很廣的教授,除了探討快樂[03][04]、滿足[05],還討論我們是怎麼相信,及其跟理解的關係[06]、怎麼樣更好做情感預測[07][08]。
而 4I 主要是他在一個演講中,分享為什麼比起氣候變遷,大家更在意911,因而有的架構,相對目前還沒查到正式的論文研究,但仍將現有資料進行整理。
什麼是 4I?
而今天的主題是 4I[09],由Gilbert提出的「提升意識」架構,分別單字是 Intentional 蓄意的、Immoral 不道德的、Imminent 湧現的、Instantaneous 立即的,適用於討論為什麼人們對於外在事件會怎麼反應。
- Intentional 蓄意的:是誰的責任、有沒有可以被責怪的對象?
- Immoral 不道德的,有沒有觸犯「道德」底線?
- Imminent 湧現的,下一波影響的間隔長是短?
- Instantaneous 立即的,事件發生後,是不是會立即對我們造成影響?
而佐以911與氣候變遷的範例一一列舉。
ㄧ、蓄意的(Intentional)——有沒有人故意去做?
911事件來說,我們很明顯有個「可以責怪」的對象,不管是恐攻方抨擊、責備資本帝國,或是從我們百姓的角度看到那可怕的恐怖份子們,雙方都有感覺對方是「故意」做的。
然而,就氣候變遷而言,工業時代不時會大量用電,才能造就我們方便的生活,每個人都會開冷氣暖氣,或是去享受有冷暖氣的地方,我們每個人、企業都有責任的時候,除了有特別誇張的行為,變的是好像沒有特別可以被責備的對象。
這也可用於解讀共同敵人,是個能讓大家提高意識的方式之一。
二、不道德的(Immoral)——這觸犯什麼程度的道德底線?
而就道德面來說,從美國百姓的視角,911事件很明顯觸犯了「無故殺人」的道德。儘管從另一個視角來說,或許人們也造成了許多無辜人士的死亡(呼應上一個「蓄意的」——好像沒有個特定對象能被「責怪」)。而沒有(聽得懂)理由的屠殺,算是個普世的道德底線,觸犯了確實會引發眾怒。
然而,氣候變遷雖然也會造成很多的死亡,目前大多都是生物的死亡,但老實說「人類的大量死亡」是未來、許久以後的事。而從人們的道德來說,並不是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動物死亡」很不道德,而當人們死亡還沒有大量發生、或是被證實,那對應就比較踩不到我們很在意的道德底線。
對應來說,「死亡」是個從有人類以來就底層的觀念、思維,相對「氣候變遷」的意識是比較「年輕」的,勢必會需要花點時間去深入人心。
三、湧現的(Imminent)——事件可能發生的間隔是否不長?
911攻擊是一個「隨時可能發生的」事件,雖然間隔不確定,但是立即的恐懼是有的,而且恐怖事件的再次發生很可能不會在太遠的未來,進而造成會很有意識的去防範與恐懼。
而「氣候變遷」雖然未知時間會「發生」,但「感覺不會太快發生」導致大家對這件事比較容易有一搭沒一搭的反應。而如果今天氣候變遷的大後果接連而至(可能在幾週內),那大家就比較會意識到「這不是很久以後才會發生」。
簡單說來,要創造「湧現感」會需要不斷地將一些後果浮現到大眾眼前,但要要怎麼樣抓倡議之餘,又不至於造成恐慌的邊界是會需要注意的。
四、立即的(Instantaneous)——後果是不是會馬上顯現?
911事件造成的影響,包括建築物倒塌、人員死亡是立即發生的,而且恐懼瞬間席捲了全世界,進而導致經濟的震盪。不管是不是美國人都會有感。
而氣候變遷卻是緩慢的,今天真的冰山融化了、海平面緩緩上升了,在非沿海地帶的人們其實相對不太有感,因為每天的日常生活還是照樣在過。
而要造成「立即」的影響老實說很不容易,我們只會感到物價慢慢變高,以及越來越多在倡議環保的。身為廠商,也會考量如果多把碳足跡考慮進去,成本效益上會要怎麼評估。
4I總覽與應用
4I在「為什麼大家比較不在意氣候變遷?」ㄧ文的應用我很喜歡,所以才這邊分享,並做出這份對照911的表格來幫助理解[10][13]。如果想練習,也可以試著用Covid-19來做應對[11]。
工作坊的應用場景
自己的經驗或許也可以解釋,在工作坊中…
- 之所以「時間限制」會有效,是因為創造了急迫性(instantaneous)
- 而要創造另外的危機感,可用遊戲規則創造道德底線「錯的、壞的、不好的事件」(Immoral),像是大風吹透過「沒坐到座位」定義成「失誤的」
- 把在未來的失意感、沮喪感拉到現在,消除感覺很久後才會造成的影響(Imminent),舉例來說透過「下週的未知」來拉近中年危機
- 抑或是拉出、創造共同敵人(Intentional)、該負責的人創造團結。拉遠來說,就是創造危機、意識感的方式,目的都是促進反思[12]。
生活周遭的使用案例
可以把四個I想像成光譜,透過調整四個I,我們能創造些影響。
舉例來說,如果要說服長輩在意健康,可以創造個更不道德事件(immoral)或急迫性(instananeous)開始讓他在意;這也可以用來理解為什麼時間象限:緊急-重要會不一定創造行動,對應來說是因為要「危機事件」才會促進行動。
4i能「促進意識」,但不一定能「造就行動」——以石虎為例
而台灣貼切的案例或許是石虎了。石虎在台灣是跟氣候變遷類似的存在,有人在意,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好像不是那麼重要。
但也不代表都達到就會創造行動,而以石虎為例——
- 蓄意的(Intentional):棲息地的開發、相關利害關係人,算是有但好像有點大。
- 不道德的(Immoral):石虎的死亡,好像有,不過「石虎」的死亡相較不是大多人會在意的議題。
- 湧現的(Imminent):石虎相關的新聞,個人體感大概一兩週,或是每個月大概都會有些議題的湧出,算是能或多或少看到。
- 立即的(Instantaneous):好像不太會對整體台灣人,造成立即的影響。
四個 I 中佔了三個,但卻還是難以造成大幅度的「行動」,或許每個I都可以有再更大力的推廣。
同時最後提醒,這麼操做一個不注意就會操控到「危機感」,使用過頭會創造另外一個未知的焦慮。我們之所以要創造危機,是為了提升意識,讓大家之後能有對應的免疫力。分享我們之前的案例,但僅供參考——一堂「危機疫識」課 — 用課程幫助防疫,提升班級的恐懼免疫力。
結論
總結來說,四個 i 主要應對的是對事件意識,儘管有非常多的援引與實例,但仍有兩個要注意的點:(1)不要濫用於創造危機感(2)相關根源的證明還在尋找中,可以再多加留意。
參考資料
[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Mvpr2coQ6w
[02]: https://youtu.be/HMvpr2coQ6w?t=1494
[03]: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30/6006/932.full
[04]: Stumbling on happiness(中翻:快樂為什麼不幸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51209
[05]: Your life satisfaction will change more than you think: A comment on Harris and Busseri (2019)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9265662030026X
[06]: How mental systems believe. https://psycnet.apa.org/record/1991-17453-001
[07]: Affective Forecasting 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04-12431-006
[08]: Affective Forecasting: Knowing what to want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11/j.0963-7214.2005.00355.x 上面這幾篇都相當有趣,很推薦閱讀。
[09]: 我查到的大量文獻都指出,最早的內容來自於 Harvard Thinks Big 2010 https://vimeo.com/10324258 ,然而好像沒有看到相關的引用資料,如果有查到的大德再麻煩。
[10]: 這篇內容提到的Cameron Brick應該不是原本的提出者,https://brenwriters.wordpress.com/2013/11/13/intentional-immoral-imminent-instantaneous/
[11]: https://www.beatricetulagan.com/blog/coronavirus-and-climate-how-do-you-talk-about-a-crisis-in-midst-of-another
[12]: https://medium.com/moodwide/6ef628fd340c
[13]: 教授被訪問的內容,我用這邊的理解來調整表格中覺得不適合之處。
https://www.npr.org/2019/12/12/787552712/why-climate-change-threats-dont-trigger-an-immediate-response-from-human-brains。
如果這篇文有提升你對「危機意識」的意識,可以給我一些掌聲讓我意識到,大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