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博物館 暢游數據海(下)

George Oates
M+ Labs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Aug 6, 2019

設計師George Oates 與程式開發員Dan Catt在M+駐館兩週,她撰寫了文章分享這兩週進行數據工作的經驗。文章分上下兩篇, 本文為下篇。上篇可於這裏閱讀

展示與隱藏

在開始駐館前,我很想知道M+是如何看待二十一世紀博物館實踐所帶來的機會,比如開放數據、開放藏品圖像等,亦留意到其公共API未有包括藏品圖片鏈結,以及博物館公開了其藏品元數據的一個數據集。我對以上種種都感到很好奇,想知道更多。

文化機構即使有良好立意,希望開放數據和公開資料,但若沒有投放足夠金錢、時間、人力等實際資源,往往難以做得充分全面;尤其當藏品資料必須以雙語發佈,每項紀錄均需翻譯,工作就加倍複雜。這並不是將藏品資料直接放進公開的目錄那麼簡單,因為當中有關藏品價值、捐贈者或收藏家身分等,往往不屬於公開資料,還可能涉及保安風險。

由於以上兩個因素使然,M+開放數據的過程須循序漸進。現在每日都有實質的工作在進行,準備將藏品資料公開。令我們興奮不已的,一是博物館至今已大有進展,二是博物館踏上了一個現代的前進軌跡。目錄資料已上網,並在不斷更新變化,內容每日都在編輯、改良;M+上下各以不同方式參與貢獻,一起展望大樓啟用之日,期待博物館的數碼面貌。從數碼團隊成員努力推出新的藏品系列網頁測試版,足見他們的目標是最快的速度,展示最多的內容。

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博物館將其館藏的數碼圖片發放到公共領域,例如荷蘭國立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這亦是一個在全球日益普及的做法:這些機構為藏品拍攝照片,持有這些照片的版權,將照片放到公共領域,並貢獻到共享創意的資源。M+的情況卻並非如此簡單,因為館藏是現當代作品,版權仍是須顧及的重要因素,藝術家的權利亦須予尊重。

可是,在尊重版權的同時,亦須考慮到當代觀眾對參觀博物館的想法──我參觀,我拍照,我發佈,我離開。為此,以下是倫敦泰特美術館(Tate)所訂立的規則

主展廳內允許拍照,惟照片只可作個人及非商業用途;訪客有責任確保照片用途不侵犯任何版權。場內禁止使用閃光燈及三腳架。

收費展覽場內任何時候不得拍照,除非另行聲明。在許可拍照之情況下,照片只可作個人及非商業用途;訪客有責任確保照片用途不侵犯任何版權。場內禁止使用閃光燈及三腳架。

大眾對在網上獲取資訊的期望,亦隨之出現改變。時至今日,我們已可在網上看到很多由藝術家發佈的圖像,一些藝術家和博物館更是不落人後,而這亦帶來一些機會,就如在《紐約時報》的〈Masterworks for One and All〉一文中,荷蘭國立博物館現任館長Taco Dibbits在受訪時所言:

「我們是公共機構,所以,我們所收藏的藝術品和物件,可說是大家的財產。有了互聯網,要管理版權或人們對圖像的使用變得非常困難,因此我們決定,如果有人要使用《倒牛奶的女僕》的圖像,我們寧願他們使用的是荷蘭國立博物館提供的高解像度圖像,而非差劣的複製版本。」 他所指的是維梅爾約繪於1600年的畫作

照顧版權、滿足期望與經允許後發佈

對於一間擁有大量當代館藏的博物館而言,由於創作這些藏品的藝術家仍然在世,他們擁有的作品版權顯然仍生效,處理版權可說是頗為棘手了。他們或許可趁此機會,把當代人的預期和互聯網令資訊變得唾手可得的力量結合起來。

我們可否有新的做法,在數碼世界代表藝術家發放當代作品?藝術家現在對作品發放的方式,會否有不同想法?你可有問過他們?他們像從前一樣存有戒心,抑或態度正在轉變?現今收藏和管理新作品的手法,可以怎樣做得較為正面或積極?

我很欣賞藝術家具貞娥,她會於Instagram發佈自己的作品,而她在其專門網頁上就沒有那麼隨意。另一位我喜歡的藝術家James Bridle就在其網站記錄自己的作品,供人們欣賞:

這是否表示藝術家在呈現作品的方式上有所改變?又是否一場巨變的開始 ,而一間新博物館能藉提供支援服務來應對?

博物館分享的是甚麼?

這無疑是很複雜的事情!好在M+早就認清這一點,並正在構想積極處理的辦法。他們最近發佈的數據,添加了由電腦根據藏品照片生成的藏品顏色摘要,藉此嘗試開放版權仍有效之藏品內容。也就是說,你起碼可以知道藏品上有甚麼顏色。如果我喜歡粉紅色的話(我的確喜歡粉紅色!),就可以找粉紅色的東西看看。

截圖中可見M+藏品系列網頁測試版上的顏色選取器。

我想試試展示藏品的形態,而不只是其顏色分佈,於是就嘗試運用「打格保私隱」(pixelation for privacy)的概念,即是類似圖庫照片上將人臉變得模糊的措施。

利用這種使圖片模糊以防範複製情況的處理手法,是否仍能令人對作品的原貌領略一二?抑或只會變成一件令人感到受冒犯和侵害的衍生作品,剝奪了藝術家分享創作的權利或意欲?假如你可以瞇着眼看看以下圖片,約略猜出其原來的模樣,而不是完全無法看到作品,又覺得怎樣?

我所畫的草圖,代表着「保障藝術品私隱」的慨念。

你可以比較一下這些打格圖片與其原作:石家豪的《張愛玲與她的人物角色》、吳爾夫的 《粵劇名伶肖像 — 陳嘉鳴》和又一山人(黃炳培)的《爛尾49/絲路大酒店03/敦煌》

測試的結論是,想要獲得許可對整個M+藏品系列作這樣的處理是不可行的,此外還有一個有趣的顧慮,就是人們可能會誤以為這些圖片就是藝術品本身,於是我們就止打住。

取而代之的做法,是將原作打格後,以合乎顏色比例的格子重組出另一圖片.我們暱稱它為「碎木機」(Woodchipper)。

左:吳爾夫,《粵劇名伶肖像 — 陳嘉鳴》,2012年,UV彩色噴墨打印燈箱,M+,香港,吳爾夫捐贈,2012年,© 吳爾夫。右:作品的「木碎」版本。

Dan亦為「碎木機」添加了自動刷新的功能,每五秒圖片就會略為改變,藉此嘗試解決圖片或會被視為藝術品的問題。他亦以另外數個方式改良這個意念,以下我將為大家介紹。

在世藝術家有哪些?

我們建立並改良spelunker期間,將主要數據欄設計成可點擊閱覽,就像下圖所示:

簡單的使用者介面(UI),以方便探索數據欄。

博物館擁有藝術家和創作者的基本資料。我想以視覺方式呈現他們當中有多少人仍活躍於藝壇,於是就在深受時差之苦的清晨時畫下這幅草圖:

藝術家或機構壽命視覺化之草圖。

以下就是數碼化版本,顯示數據中所有人物和機構的資料:

橫線以上是已知生卒和始終年份的人物和機構,橫線以下是未有卒終年份的人物和機構資料。

我們亦可以收窄顯示範圍,只看172個來自香港的人物及機構:

香港藝術家與機構數據圖像。

或只顯示藏品系列中所有設計事務所:

設計事務所數據圖像。

我們可以一覽藏品系列內所有人物或機構的身分、地點、時期、類型,而這也是十分有趣的探索方式。

展示一切

這個原則並不只在於盡可能展出所有的元數據,亦關乎我們駐館時的運作模式,即如何坦誠開放地與客戶團隊(今次是數碼團隊)時刻溝通,並在合適時接觸機構內其他成員。數據小組、版權事務組、策展部、藏品組,你們好!與數據打交道就是他們的日常,每次得到他們對我們設計的第一反應,我都感到趣味盎然。

左:Diane、Ellen、Chris和Lara。中:Ben。右:Diane的手指。

在你駐館期間,有同事對你所設計的項目有所回應,是再令人興奮不過的事。比如,G,F&S之前為大英博物館Waddesdon Bequest 展廳所創作名叫「比例繪圖」(dimension-drawer)的項目,用來將物件的尺寸與網球比較,並在數碼空間呈現物件的大小。任職藏品數據庫助理的Ben Lau看到後,就着手準備「比例繪圖」工具所需的物件尺寸資料,並於翌日傳給我們!因此,我們就可以將這工具融入spelunker,並在Github儲存庫上現有用Ruby程式語言編寫的版本新加一個JavaScript版本。

比例繪圖運作過程截圖,顯示立體草繪──椅的大小。設計事務所:Front,立體草繪──椅,2005年,熱塑性塑料粉,M+,香港,© Front Design。鳴謝:設計師及Friedman Benda
比例繪圖運作過程截圖,顯示東海道新幹線開通紀念郵票的大小。發行商:日本郵政株式會社,東海道新幹線開通紀念郵票,1959年,紙本,M+,香港,© 版權所有

一件玩具

如前所述,「碎木機」其實不過是一件好玩的玩具,用來解決最初「打格保私隱」這個概念的問題。Dan更利用製作比例繪圖的經驗,將每項作品呈現為色彩繽紛的都市面貌,原因是我們兩人都深受香港的都市景貌和建築物啟發。

以下是吳爾夫作品 《粵劇名伶肖像 — 陳嘉鳴》以城市面貌呈現的模樣:

吳爾夫作品 《粵劇名伶肖像 — 陳嘉鳴》以城市面貌呈現的模樣。

接下來是石家豪的精彩作品《張愛玲與她的人物角色》

石家豪作品《張愛玲與她的人物角色》以城市面貌呈現的模樣。

Dan 還在城市中加入一兩個小公園,就像香港的實際環境一樣。

對任何博物館,尤其是規模大的博物館而言,同事間要做到清楚彼此的工作、目標一致都是很困難的。我也常看到同一間博物館內,不同的小組和部門不相往來各自工作。話雖如此,現在的M+實在令人興奮:約130人的強大團隊步伐一致,一同為博物館大樓落成開幕而努力,這個團隊現正迅速成長,博物館亦廣受注目。我喜見這間博物館上下一心為藏品目錄而協力,將所有內容翻譯再以兩種文字發佈,並互相鞭策提點,思考在此二十一世紀藏品應以何種面貌呈現於世人眼前。

我們的工作有助刺激博物館開展新的對話。當大家看見整體藏品的全貌,而非零零碎碎地看到單項作品,就會看到之前沒有留意到的問題,並得知接下來要投放心力到哪些環節,例如是填補內容的空白之類。即使是簡單如跟新同事分享spelunker,以助對方理解藏品系列的規模和面貌,也會對他們很有幫助;我亦樂見spelunker多了一個新用處。

在此謹致祝福,望大家事事順利。感謝Lara、Diane、Ruby、Angel、Hester、Jim、Tom、Doryun、Veronica、Winnie 、Ruby、Ari、Chris、Ellen、Amy、Karina、Diarne和Andrew張臂相迎我們這兩名來客。當然還有感謝Dan Catt這位最佳的技術支援同伴。

--

--

George Oates
M+ Labs

Designer interested in what Museum means. Loitering with intent. Director of @goodformand, CEO of @_museuminabox, thinking out loud at @thesmall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