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鄭雯芠:人生沒有一個時間表

Nissen Yeh
nissenlab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Nov 27, 2019

從電影特效化妝師、鋼管舞者到工程師

本篇為《2020臺大人職場手冊:大學無用論?》的採訪稿,分享給那些「覺得自己在人生中落後的人」—— 因為,你的人生有自己的時間表。

鄭雯芠大學就讀臺大政治系。畢業後首先成為一名電影特效化妝師,近年透過線上課程轉行成為軟體工程師。擁有豐富經歷的她,在人生路途上是一個勇於不斷踏出舒適圈、追求強大的女性。面對刊物主題「大學無用論?」,鄭雯芠認為大學對她來偏向「無用」,她表示在這個時代,總有各種方式可以學習,未必需要大學課程這個媒介。

在人生中,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時區

在一般人看來,鄭雯芠擁有一段較長的自我探索時期。高中時,因為崇拜公民老師,她選擇了臺大政治系。但真正到了大學,她發現自己對政治並沒有太大熱情,因此課餘時間都花在大量閱讀、看電影、聽音樂。畢業後,她旅居過澳洲、英國,從事過電影特效化妝師、網頁工程師等職業。

在生涯的各個階段,她時常聽到「為什麼要做這個?」或是「是否會害怕轉換跑道失敗?」等問題。面對這些疑問,鄭雯芠表示:

「我希望自己不斷踏出舒適區,做不擅長的事,這樣舒適區就會越變越大,像打遊戲時開地圖一樣。」

「這是我這輩子一直在跟自己玩的遊戲。」

她指出 — — 人生沒有一個標準的時間表,並分享了網路上廣傳的一首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內容提到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一個好工作!
bu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卻在50歲去世。
and died at 50.

也有人直到50歲才當上CEO,
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然後活到90歲。
and lived to 90 years.

有人依舊單身,
Someone is still single,

同時也有人結婚。
while someone else got married.

….(略)

大意思是在說,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旅途。有人年輕就登上高位,卻不久後離開人世;有些人年老才完成夢想,但幸運地能長命百歲。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但其實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有著自己的旅程

鄭雯芠說:「在人生這條路上,沒有一步是白走的。」「有些人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麼,有些人的興趣多元,花了很多時間尋找方向;有些人活得長,有些人離開得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依照個性和經歷的不同,路也不會一樣。」

雖然看似繞了遠路,但是鄭雯芠知道自己沒有白白地浪費光陰,她盡可能追逐感興趣的夢想,並嘗試讓自己擁有著更沒有遺憾的人生。

心理學研究也顯示,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放棄投入多年的職涯、時間和心力,而是在死前發現自己沒有嘗試實踐內心的夢想。此外,正是因為每個人的時間表不一樣,所以只要自己還有夢想、還未放棄,就沒有人可以說自己失敗。同時,也因為所有人的時間表都不一樣,所以沒有一種類型的人的可以代表「最好的人生

成為電影特效化妝師 — — 在片場中認識了自己的能與不能

進行特效化妝工作的鄭雯芠

談及「如何成為電影特效化妝師?」,鄭雯芠分享當初接觸的契機是大學畢業後去澳洲時,遇到熱愛特效化妝的朋友並一起看了《特效化妝師大對決》的實境節目。當時,影片中血腥、鬼怪的特效妝吸引了她的注意,讓她覺得可以「創造」類似的效果是很有趣的事情。

回臺之後,恰巧遇到臺灣特效化妝師開課,她便去報名上課。課程一結束,才剛學會特效化妝兩個月的鄭雯芠,就主動詢問工作室是否有相關工作機會,並開始了她特效化妝師的職涯。

後續幾年,她開始在片場工作,協助前置作業如製作假肢,以及替現場演員進行特效化妝。她曾經幫警匪片《綁架者》製作受傷、彈孔、瘀青的特效,一個人負責了整部電影的特效化妝設計與執行。

雖然喜歡化妝,但鄭雯芠卻很不習慣在劇組生活。在工作的同時,她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個性沒有那麼喜歡與人接觸。她很享受「創作」的感覺,卻不太習慣應付人 — — 但為了要拍攝好一齣戲,化妝師時常要和一群人綁在劇組數個月,緊密地朝夕相處。

一個成功的化妝師,除了化妝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察言觀色、與人交際的能力。

在團體活動中,一個安靜、不愛說話的化妝師,很可能會被他人貼上難相處和孤僻的標籤。因此鄭雯芠表示「劇組的工作經驗,使我認識自己個性上的能與不能。」

除了個性以外,業界對女性不友善的氛圍也讓鄭雯芠感到不自在。她表示,臺灣的電影界是一個性別意識有待加強的場所。她曾遇過借「按摩」之名,隨意碰觸女性身體的導演,也遇過收工後硬邀女性去喝酒的工作人員。

有一次,鄭雯芠遇到一位錄音師不停用訊息騷擾她,無視對方以後,對方改由把信塞到房間門縫,甚至打電話到飯店房間、到門口堵人等等。然而,當她嘗試反應和求助時,化妝組長的回應竟然是訕笑。組長不僅不幫忙,甚至還會在騷擾者出現時,開玩笑地對她說「你老公來找你了」。長期生活在這種對女性不友善的環境,使鄭雯芠時常感到不舒適和被霸凌。

學習鋼管舞、修習服裝設計 — — 鍛鍊身體,平靜心靈,追求極致的美

在劇組的負面經驗,使鄭雯芠消沉了一段時間。當時的她,待在家中不停地閱讀,躲避與外界的接觸。

然而,在鄭雯芠的內心,卻始終不甘心就這樣被社會現實打敗。因為貫穿她人生的,是一個始終想要追求所謂「女性的強大」的慾望。大學的她,曾當過機車研究社社長、參與劍道校隊,期望可以克服自己的弱點、打破性別的界線,不受拘束地做任何想做的事。

「她一直想變強,但不是以陽剛的路線去和男性硬碰硬 — — 而是以具有美感、女性化的方式,溫柔卻有力量。」——這是訪談時,伴侶對她的評價。

因此,在那段消沉的時間中,當鄭雯芠無意間於 YouTube 上看到鋼管舞的演出紀錄,頓時就被鋼管舞這項美麗又需要強大力量的運動所吸引。

「一直覺得舞者使用自己身體的方式,跟普通人不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每個動作都有自己的韻律感、節奏。」

學習鋼管舞,讓鄭雯芠重新看待自己的身體。鋼管舞不僅是一種表演,更是一個挑戰極限的運動,舞者會時常在運動中受傷、留下瘀青,但於此同時,也會鍛鍊舞者心靈和肉體上的堅韌,這正是鄭雯芠所尋求的強大。

鄭雯芠透過學習鋼管舞找回對自我的自信

「我總是被美麗的事物吸引。」

鄭雯芠認為:美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態度,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各個選擇,都能實現這種態度。

鋼管舞讓她擁有強壯的肉體和堅忍不拔的心智,這是一種身體與心靈層次的美。

此外,鄭雯芠從小就喜歡塗鴉、做手工藝,她非常欣賞注重細節的工匠精神;在時尚風格方面,她偏好的「美」則是屬於五、六零年代的設計,經典又優雅。

因此除了學習鋼管舞之外,她還報考了實踐大學開設的服裝設計全修班,想親手製作喜歡的服飾。由於在縫紉的時候必須安靜下來、有耐心地做,才能縫得漂亮、不車歪,當時的鄭雯芠花了所有的精力、專注力來創作。她形容那時的日子「洗滌了身心靈」,讓她重新享受獨處的樂趣,並沈浸在自己的成長之中。

經歷了這一段「復原期」,鄭雯芠逐漸意識到「人其實根本不需要畏畏縮縮地活著」。

因為這世界上大家都是一樣的,煩惱著自己的煩惱,沒有人會一直盯著你看,也沒有誰是特別的。

她表示:「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樣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決定你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成為工程師 — — 在社會上找到舒適的定位

為了尋找自己在社會中合適的位置,鄭雯芠在復原期之後,決定再給化妝工作一個機會,她希望能繼續從事喜歡的創作工作,脫離較惡劣的劇組環境,轉而朝向時尚、美妝領域發展。

鄭雯芠前往英國進修,拿了倫敦 Academy Of Freelance Makeup 的證照,去了紐約時裝週,跟隨彩妝大師學習。此外,她也試著在不同的領域找尋更多的可能性。

2018 年初,鄭雯芠無意間發現臺灣工程師胡立所開設的「程式導師實驗計畫」線上培訓課程。在加入計畫之前,鄭雯芠並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或適合寫程式,但她還是決定嘗試看看。

「反正先試再說,大不了就像愛迪生說的:I have not failed. I’ve just found 10,000 ways that won’t work.」

雖然當時課程已經結束招募,她還是積極地寄信給計畫的負責人,負責人也受到她電影特效化妝師身分、英國留學的背景所吸引,提供她加入計畫的機會。

然而,兩年前的她,不僅沒任何程式背景,對電腦甚至不是很熟悉。因此,一學期課程結束後,鄭雯芠覺得自己能力仍不足,於是又主動報名第二期的課程,並且把前一期的作業,全部重做一次到滿意的程度。

全力衝刺的時期,她甚至每天花超過十小時學習,從早上六點起床,一直研究到晚上睡前。在一年的努力下,鄭雯芠帶著自己精心完成的作品,開始尋找工作,並在面試時充分展現了她在學習上的野心和積極。最後,她順利錄取許多公司,連課程導師都相當驚喜她找工作的過程如此順利。

目前的鄭雯芠,在優拓資訊擔任軟體工程師,而對渴望挑戰自我的鄭雯芠來說,瞬息萬變以及需要不斷學習的網頁開發領域,是一個相當夢幻的工作。此外,因為大部分都在解決電腦的問題,這也使得不喜歡與人接觸的鄭雯芠,可以既享受創造的快樂,但又不需要處理太多的人際煩惱。

面對自己性格上的獨特之處,鄭雯芠認為,一旦接觸到不擅長的事物,應該要特別投入、嘗試去做,並把它處理好。經過這些年,她覺得自己已經盡力地去克服過,並幸運地找到一個順應自己個性的舒服方式。

「我花了很大的努力去面對挑戰,也逐漸學著接受自己。找到以上兩者的平衡,我覺得就可以了。」

大學只是人生旅途的一環

回到刊物主題「大學無用論?」,擁有豐富學習經驗的她,認為大學的用處,其實僅僅是讓學生在脫離義務教育後至工作之前,擁有一段自我探索的過渡時間。因為在大學以前,學習內容都已經被體制決定——直到大學後,人們才擁有一些決定學習方向的自由。

然而,習慣自主學習的鄭雯芠同時也覺得,在這個資源豐富的時代,即使沒有大學,學生也可以輕易接觸各種學習資源。因此對於那些已經有明確方向並了解自己的學生,鄭雯芠覺得其實不一定要讀大學,並鼓勵學生「可以直接去學你想學的東西」。

鄭雯芠認為,大學就是一個探索自己的過渡時間,但對人生的探索,卻也不會因為大學的畢業而結束。因此對於那些在生涯上,時常覺得焦慮並且害怕跟不上他人腳步的人,鄭雯芠溫柔地說

「這是你自己的旅程,好好看著自己就好。」

因為人生沒有時間表,沒有人能跟別人擁有同樣的世界。

每個人都會走出自己獨一無二的道路。

《2020 臺大人職場手冊》以「大學無用論?」為主題,訪問了 20 名畢業多年的臺大學長姊們

--

--

Nissen Yeh
nissenlab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future is to desig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