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什麼?哲學系在做什麼?

一個哲學系學生的喃喃自語

Nissen Yeh
nissenlab
Sep 11, 2018

--

身為一個哲學系的學生,我一直都想談談我覺得「哲學系」或「哲學」對我的意義是什麼。就我的觀察,哲學在大眾的眼裡通常是兩種情況——要麼被過度低估,要麼就是被過度高估。一派人覺得念哲學沒有用處,讀哲學會餓死;另一派人覺得哲學很有用,可以訓練邏輯思考能力。

恩….我必須說,兩種說法我都同意。一來,哲學確實很沒用,市面上哲學偶爾有被過度吹捧的現象。二來,哲學確實也很有用,哲學訓練確實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面對許多問題。

所以我要怎樣才能同時同意兩個矛盾的立場?這留到文末再進行描述。

首先,我想先從一些常見的現象開始。

我想哲學系的學生多多少少都會被問到「哲學系在幹嘛?」、「學哲學有什麼用?」而我最常聽到的答案是「哲學系會帶領學生更深入思考許多問題,並且很注重鍛鍊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

此時,雖然自己身為哲學系的學生,但內心還是會有許多吐槽飄過去,像是「難道其他科系就不訓練學生邏輯和分析能力了嗎?」、「說的好像除了哲學系之外,其他領域的學生都不會訓練大腦。」

然後,好奇的人可能會繼續追問「所以思考那些沒有答案的問題有什麼用啊?」此時認真的哲學系同學就會說「哲學重要的是思考過程,不是那些答案。」

然後我內心就會難過地在內心想「唉…感覺就是因為哲學太沒用了,所以只好強調過程。」「就像比賽輸了很丟臉,所以只好說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然後內心默默為哲學系難過3秒。

好吧,其實以上說法都是沒有錯。確實,在哲學系當中是更有機會訓練到邏輯分析的能力。也確實,在哲學的思考中,過程也比結果重要。只是說每當有人問我「哲學系在幹嘛?」我自己並不會想這樣回答,一來,邏輯分析能力應該是每個領域的理想教育模式下要培養的能力,非哲學系的專利,二來,過程重於結果是有理由的,這並不是理所當然的特性。

所以,我會怎麼介紹哲學或哲學系呢?

如果對方是真的好奇(不是隨口找話題問問,而內心沒有真的很想知道),我就會直接跟他們講哲學的歷史——因為我認為只要解哲學的歷史,基本就會知道現在的大學哲學在幹嘛,還有為什麼哲學有那些奇怪的特性了。

哲學的起源——從繁榮到哲學之死

對現在人來說,一提到「哲學」可能就是直覺想到艱深、邏輯、抽象、困難…等形容詞。但回溯到哲學的原始含意,哲學的概念其實再單純不過。

從字根來看(我知道哲學系的同學肯定聽過100遍了,但我還是要這樣切入),哲學(philosophy)的原始意涵是「愛智慧」,是兩個古希臘字「愛」(philia) 與「智慧」(sophia)的集合,因此在一開始——「任何關於對智慧、知識的追求,其實都可以算是哲學的一部分」。從這個定義出發,即使是「晚餐吃什麼比較不會胖」之類問題,廣義而言也可以是一種哲學問題。

認真回顧哲學史,就會看到古代哲學家所思考的許多問題,放在現代而言根本不太像是哲學問題。比如說畢達格拉斯(Pythagoras)研究幾何學、畢氏定理,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主張重的物體會比輕的物體更快落地。這些問題,放在現今都會被認為是數學、物理範圍的議題。但在那個時代,這些各類知識都被泛泛的稱作為哲學。因為只要是對智慧的追求,其實都能算是一種「愛智慧」的表現。

在古代,哲學的守備範圍包含了世間萬物的知識

這個現象維持非常久,直至17、18世紀,科學也還未從哲學中完全脫離出來,在當時,「哲學研究」跟我們以為的哲學研究很不同,它是包含了數學、光學和各種科學。比如說知名哲學家笛卡爾有一本書叫作《哲學原理》(Principia philosophiae),書名雖然有哲學兩字,但內容跟哲學並沒有關係,基本都是光學研究。

另一個可能更熟悉的例子——牛頓(Sir Isaac Newton),他最偉大的著作叫做《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除了書名中「自然哲學」,書中除了連「物理」這個詞彙都沒有。在當時,數學、物理、生物….這些對學科最簡略的分類方式的都還未出現,而是通通統稱為自然哲學。

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必須往後到19、20世紀,現代所熟悉的學科,才逐漸明確地被劃分出來。

但隨著細分領域的興起,哲學探討的守備範圍也逐漸被瓜分。

許多原本屬於哲學的問題,開始被其他領域瓜分出去:

「人類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可以由生物演化學家接手,「宇宙的源頭是什麼?」可以由物理學家接手,「意識與靈魂是什麼?」可以由心理學家接手。

「人們一直以來就在尋問ㄧ大堆的問題:我們怎麼理解我們身居其中的世界?宇宙怎麼行為?實在的本質是甚麼?所有一切從何而來?宇宙需要一個創造者嗎?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去操心這些問題,但幾乎我們所有人都會在某些時候為它們發愁。

在傳統上,這些問題是哲學問題,然而哲學死了。哲學已經跟不上科學尤其是物理學的現代發展。在我們探索知識的進程中,科學家已成為發現的火炬手。」

——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霍金的《大設計》

霍金在大設計宣稱「哲學已死」,引起了許多人的批評。先不論他的觀點是否過於偏激,原本大包大攬的哲學領域,到了當代確實只遺留了那些未被其他領域接手、無法由科學方法解決的問題。

舉例來說,「什麼是道德?」對於這個問題,演化學家可能會從演化的視角探討人類道德的概念的是如何慢慢發展出來的。但愛智慧(狡猾)的哲學家永遠可以追問下去,他們可能會問「為什麼這樣就可稱為道德呢?」、「道德的準確定義是什麼?」。一直問,一直問,問題終究會停在ㄧ個點上讓科學家再也無法回答,而只能透過純粹邏輯辯證探討。而這些純粹智性的領域——就是現代意義哲學發揮的空間。

因此,如果有人要我用一句話描述大學哲學系在教什麼?我會很直白的說,我覺得大學哲學就是——「那些被撿剩問題的集合,然後再加上哲學史。」

回答問題時間

了解了哲學的歷史,就可以開始回答一些常見的問題

為什麼很多人說學哲學可以幫助人鍛鍊邏輯、分析能力?

這背後並沒有什麼特別高尚的理由,其實任何領域的學習,像是寫程式、念醫學、寫歌曲都可以(也應該要)鍛鍊學生的邏輯和分析能力。只是哲學特別的地方在於,比起實際的知識,哲學思考更仰賴純粹的智性推理。並且,由於哲學問題缺乏標準答案。因此思考過程的精緻和準確程度,就更是成為這個思考行為是否有價值的重要判准。

以科學理工領域來說,在課堂上,許多問題,像是水的沸點、純金的密度….都有正確答案,因此不管學生到底是用死背或其實根本不懂原理,但凡他只要有能力把正確答案寫上去,就可以獲得分數。但哲學課堂中,由於問題很少有標準答案,因此唯一能幫助學生獲取分數的方式,就只有他主張的支持理由究竟是個好理由還是爛理由。

因此為什麼在哲學系上更能訓練邏輯、分析能力?因為哲學問題許多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在哲學課堂上,學生就只能在分析和論述能力下更多的功夫。

為什麼說哲學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理由也是一樣的,因為哲學的探討範圍,已經限縮到基本只能用智性探討,而沒有客觀的標準答案。當一個問題,可以藉由科學方法持續進行拆解,那它基本就還不能算是哲學問題,而會是心理學、物理學….等科學問題。

真正的哲學議題上,基本就只能用智性和邏輯思辨來進行分析。而至於科學結論本身,雖然有可能變成分析過程中所使用的例子或分析的對象,但就僅僅是作為手段而不是知識追求的終點。

既然哲學問題更多依賴邏輯思辨的問題,因而沒有客觀的標準答案,那重要的就自然不會是結果,而是推導出這樣結果的過程,這就是「哲學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的緣由。

研究沒有標準答案的哲學有什麼好處

雖然在前面我把哲學形容的像是廚餘ㄧ樣,認為它是知識界中的剩餘物。這一方面反映了我的真實想法,但這不等於我否認了哲學的價值。哲學的沒有答案或許讓人覺得很空虛,但反過來說,這世界上許多重要的問題正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從近的看,許多生活的難題就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比如說「畢業要念研究所還是去工作」,對於這類問題,在不同人或不同的前提前就會有100種答案。對於一個家中經濟困難的人來說,可能適合去工作。對於一個有錢有閒愛學習的人而言,可能適合去念研究所。而哲學就是這類問題的典型,在研究哲學時,學生時常需要像這樣大量拆解各種前提和假設,並藉此尋求一個較好的解答。

從遠的看,更多至關人生重要的議題也是沒有標準答案,比如說「人生的意義」、「怎樣算是幸福的人生」,這些哲學的老生常談也是完全沒有任何人或是客觀證據可以提供標準答案,只能透過自己的分析和判斷去進行決策。

當然,對於以上問題,即使不讀哲學系也可以很好的進行思考。我只是想說,沒有標準答案可能反而是世間常態。而正是在這樣模糊的世界,對於哲學問題的思考,可能有助於對我們尋找方向提供一點幫助。

如果重念哲學系,會給自己的建議

以下是如果我重新念哲學系,我會給自己幾點提醒(說得好像我已經畢業了)

1・念哲學系最重要的不是學哲學知識,而是去學背後的思考方式

除非要走學術,不然課堂上那些具體的哲學知識對未來的就業跟生活其實沒什麼幫助。至少於我而言,光知道笛卡爾的二元論、柏拉圖理型世界在講什麼,除了聊天時可以裝一下,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什麼實際運用這些知識的機會。因此,除非能真正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不然閱讀《理想國》跟閱讀市面上《一年炒股100萬》之類的書是其實沒什麼區別的(後者可能更有用)。

在哲學系四年裡中,如果最後只學到一堆具體的「哲學知識」(知道某某哲學家講了什麼理論),但最後卻無法把這些背後的思考模式抽象出來,並且應用在未來生活中,那不如去讀一些擁有更實用知識的學科,例如醫學、資工…等。

2・要培養其他技能

除了學習背後的思考方式,課餘一定要花更多時間培養其他的技能。所謂邏輯、分析能力終究是一種隱性能力,我相信其他科系的畢業生也沒有人會在求職履歷上註記自己沒有邏輯能力。因此,不管再如何的會分析問題,如果缺乏真正的具體實踐或創造,那所謂上思想的優勢根本就只是一種嘴砲。

再來,在學習新技能上,即使哲學的訓練對於思考、分析問題有些許幫助,這也不等於可以少下苦工。即使對於思考問題有點小優勢,但人家本科生好歹也是花了四年培養的技能,不太可能輕易的被一個外行人隨便超越。因此我這裡所謂的「學習其他技能」,絕對不是那種「假日來去上個才藝班吧」那種等級的學習。我覺得如果不希望在鄰近畢業之際遇見求職窘境(這是自我告白嗚嗚),那在就學時也應該把自己真正當成那個領域的本科生,和他們用相同的標準投入學習和付出。

哲學到底是被高估?還是被低估?

回到開頭我提到的那個論述:

哲學在大眾的眼裡通常是兩種情況 — — 要麼被過度低估,要麼就是被過度高估。一派人覺得念哲學沒有用處,讀哲學會餓死;另一派人覺得哲學很有用,可以訓練邏輯思考能力。

我說,我同時同意這兩個觀點——這表面上看起來很矛盾,但其實我這對兩句話當中「哲學」解讀是不一樣的。

對於「哲學沒有用處」,這裡的「哲學」我的解讀是「哲學知識」(這邊不討論走學術或是在一些特別離奇的情境)。具體的哲學知識確實沒有用處,與其知道笛卡爾、柏拉圖的在說什麼,不如去研究哪種食物的卡路里比較低。

對於「哲學很有用處」,這裡的「哲學」我的解讀是「哲學思考」。雖然哲學知識本身沒有用處,但正是由於知識本身沒用,因此思考過程中對於推理的訓練就很有幫助的,它於我而言像是一種「腦力訓練」,可以幫助我在其他問題上用更有趣或是清晰的角度進行思考和決策。

一些總結

・在歷史當中,哲學是一個逐漸被瓜分的領域,哲學的定義一直隨著情境和歷史不同而變動。因此古代哲學、大學哲學跟一般人口中的哲學,指涉的對象可能完全不同。

・「哲學知識」跟「哲學背後的思考模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比起學習、背誦具體的哲學知識,最重要的其實是學習後者。如果搞混了這兩者的區別,可能會造成許多精力上的浪費。

・我覺得哲學要麼被過度高估,要麼就是被過度低估:

(哲學被過度高估)很多人看到哲學經典或理論就很崇拜,覺得這些知識肯定很厲害。但我認為「哲學知識」反而是哲學中最無用的部分,它不僅複雜難懂而且離生活很遠。因此如果好不容易讀完《理想國》,卻僅僅只學到當中的故事細節(說真的知道什麼叫「洞穴諭」又能怎麼樣),而沒有產生自己的思考和觀點,那其實不如不要讀。

(哲學被過度低估)雖然比起更加實用的醫學、電腦科學,哲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用處,但這些知識的價值其實是體現於當人思考該問題的過程。比起其他知識領域,哲學的學習更能有效的讓學習者進行思維上的訓練,而這些被訓練出的思考能力,絕對能夠是面對其他難題的強大武器。

總之,作為一個實用主義者,我覺得如果花了心思去學了哲學卻無法因其受益(像是培養出適合自己價值觀、獨特的視角或是擁有更好的人生)。那即使知道了那些複雜艱澀的哲學知識、名詞又怎麼樣呢?還不如去研究那些有標準答案且更靠近生活的實用知識。畢竟,學習應該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而不是變得複雜。

最後,感謝你的閱讀,希望本篇有幫你從另ㄧ個層面更認識哲學。對於我的觀點,我敢說很多人未必會同意,但還是希望我可以提供你一些啟發。:)

*2021.2.23更新:作者(aka 我本人XD)畢業了,想知道對於這五年的反思,可以參考《我的哲學,我的世界觀》 裡面記錄了我大學五年,思考的三件事「這是個怎樣的世界?」、「怎麼跟社會相處?」、「怎麼獲得幸福?」。

--

--

Nissen Yeh
nissenlab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future is to desig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