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筆記】認識動物倫理(Animal Ethics)
繼前篇提到了動物權主義(Animal Rights),是之前碩班上動物倫理課中提到的動物倫理五大道德價值觀中的其中一個,而其它四個分別是:契約主義(Contractarian)、效益主義(Utilitarian)、關係取向主義(Relational)與自然主義(Respect for Nature)。
什麼是動物倫理(Animal Ethic)?
在開始分析動物倫理五大道德價值觀前,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倫理道德吧。以最白話的方式來說,倫理道德就是一個人取決一件事對他/她來說是好還是壞、是對的還是錯的的那個標準(所謂每個人心中的那把尺?)。一個人的倫理道德價值觀也會影響他/她在不同情境下,決定自己應該採取或不採取什麼作為。最後,倫理道德價值觀必須要有合理的道德辯解,否則只會單純是個人的主觀感覺或偏好。
在了解倫理道德的基本定義後,動物倫理還涉及到了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 人類為什麼該在乎動物?
- 動物是否具有道德地位(moral status)?
- 人類對動物的義務是什麼?
- 哪些人類對待動物的行為是可被接受或不可被接受的?
舉例來說,動物園與水族館的存廢議題便是屬於動物倫理議題的範疇。
動物的道德地位
人類對動物義務發展最初期的第一種觀點認為動物沒有道德地位,人也對動物沒有義務,而這種觀點主要來自契約論。契約論主張道德地位是建立在契約(agreement)上,因此必須先達到可以訂定並履行契約的條件,才能有討論道德地位的空間。在這個理論裡,一個人事物必須能夠了解什麼是契約,並為自己的個人利益(self interest)作理性的考量,才被視為達到能夠訂定與履行契約的條件。在這個觀點中,動物沒有道德地位,更不用說權利(right),因為牠們無法了解契約的概念,也沒有個人利益考量。
第二種觀點則認為動物有實用價值(instrumental value),即是將動物視為「物」與財產,動物的價值來自於人,而人也對動物有間接義務。以最近的狒狒事件為例,狒狒是屬於某六X村動物展演單位的財產,由於目前尚未釐清獵人開槍的授權者,因此撇除授權這件事且先當作獵人是自行開槍,則根據這個觀點,那麼今天引起社會反彈的最主要原因便會是獵人任意毀損該動物展演單位的財產。人們經常說法律是道德底線,而事實也是如此,動物在多數法律裡的劃分是屬於物。
最後一種觀點,應該也是最貼近現代大多數人想法的一個,認為動物本身有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而人對動物是有直接義務的。這個觀點主要是建立在動物被認定是有感知(sentience)的(包含有自己的內心世界與感受),能感受愉悅(pleasure)與受苦(suffer),因而有個體利益。再拿狒狒事件來舉例,如果根據這第三個觀點,則社會大眾感到反感的關鍵便會是開槍打狒狒這件事本身就不可被接受,因為狒狒中槍會受苦,甚至死亡,然而這些都違背狒狒的個體利益,其便是避免感受到痛苦。
感知能力
由上述的第三種人類對動物的義務觀點可知,感知能力的存無是影響動物,甚至是人,是否有道德地位的關鍵,因為有感知能力便有個體利益可以討論(詳細關於動物感知與動物福利的討論,可以參考這篇關於動物感知、意識與認知能力的文章)。感知能力最初期的定義是「有能力能夠感受(having the capacity to have feelings)」,後來被額外增加以下幾點定義:
- 能夠評估他方行為與自己與第三方的關係(ability to evaluate the actions of others in relation to itself and third parties)
- 能夠記得自己一些過去的行為與其造成的結果(ability to remember some of its own action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 能夠評估風險與利益(ability to assess risks and benefits)
- 能有一定程度的意識(ability to have some degree of awareness)
動物個體利益
簡單來說,動物個體利益可以被形容成動物「想要的」,而可以大概被區分為生活品質與生命長度。生活品質與動物福利的正負向有關,而動物自然會想要避免負面並追求正向的動物福利狀態,然而生命長度又是另一回事。由至今紀錄動物自殺事件數量幾乎為零可推測,動物通常不會想要死亡,而至於牠們有沒有特別想要追求長的壽命,則還需要探討,畢竟這個問題將牽涉到動物的認知能力,像是動物對死亡與未來等概念的了解程度等等。
動物倫理的五大道德價值觀
契約主義
在契約主義裡,所有的道德義務考量都是建立在契約與個人利益之上,而動物並無訂立與履行契約的能力,所以人類對動物並沒有道德義務。因此,契約主義者基本上認為所有形式的動物利用都沒有道德上的問題。不過,在某些情況下,這個道德主義的人可能會覺得人類對動物有間接義務,像是因為消費者要求動物產品須符合一定的動物福利標準,使得賣方也跟著在乎動物福利。以契約主義來解釋,賣方對動物有間接道德義務並開始在乎動物福利,純粹只是因為賣方想繼續販售產品給消費者。
效益主義
效益主義主張所有具感知能力的人類與動物都有個人/體利益,而這些便是提升快樂、減少痛苦,而這些利益都應獲得同等的考量。這個主義相當注重結果,並且只要在計算所有成本與利益後的淨福利(net welfare)是好的,某些對一些人或動物造成負面影響的作為就可以被正當化。另外,效益主義論者在談論好壞時是會看重程度的。在動物倫理演進的歷史上,效益主義最有名的代表就是Peter Singer,主張所有具感知能力的人與動物在道德上皆視為平等。
然而,效益主義也存在以下一些根本性的問題:
- 只以綜合成本與利益為重。舉例來說,如果以49.9%的人與動物的悲慘,來換取50.1%的其他人與動物的快樂,在純效益主義裡便會是可以被接受的。
- 對於取走人或動物的生命在道德上並沒有明確的區別。最極端的例子會是,純效益主義論者道德上可以接受殺害一個無辜的人或動物,只要這個人或動物的缺能被另一個過得更好的人或動物填補。
- 「淨福利」究竟能怎麼被計算也是這個道德主義面臨的一大問題,像是所謂的利益該怎麼被定義,以及我們該怎麼預測並計算未來結果的好與壞。
- 效益主義跟動物福利科學最大的衝突點大概就是這個道德理論無法尊重每個個體的道德價值,意即只要有一方得利,效益主義論者便可以道德上接受另一個個體有所損失。這是個只要正負可以相抵就沒有道德問題的概念。
動物權主義
談到動物權主義,就必須提到美國哲學家Tom Regan,其主張人與動物本身皆有內在價值,而有不可被侵犯的尊嚴、權利。因此,動物權主義者認為任何形式的動物利用都無法在道德上被接受,因為動物利用侵犯了動物的尊嚴與權利,而不論所達成結果的好壞,都無法正當化動物利用這個手段之惡。
動物權主義,如同其他道德主義,也有一些自身矛盾之處:
- 所謂的「基本權利」的定義為何,而這個問題的答案依舊不明,卻能大大影響動物權主義人士進行動物保護的程度。
- 在多方利益往往互相衝突的情況下,動物權主義難以保全各方的權利與尊嚴不被侵犯,像是在同一個空間裡,一方為獵物,另一方為獵食者的狀況下,基本上是不可能在保護獵物的權利與尊嚴(生存、不受獵食者威脅等)的同時,維護獵食者的權利與尊嚴(進食、捕獵過程的愉悅等)。
關係取向主義
前面所提到感知能力的有無,可以影響一個人事物是否具有道德地位,是有例外的,而這便是關係取向主義介入的地方。關係取向主義強調人類對動物的道德義務來自動物與人的關係,道德地位的高低則是取決於動物與人關係的親疏,而以「社會動物階層(socio-zoological scale)」來定義普遍社會大眾對不同動物的道德地位高低之共識。以在台灣被討論半天卻依舊沒有個結論的浪貓浪犬安樂死事件為例,恢復浪貓浪犬安樂死的其中一大阻礙便是許多民眾的反彈,因為貓狗整體的關係與人類社會相當緊密,所以可以簡單推測貓狗處在社會動物階層的高處。反觀蛇類,每天不知道有多少蛇類在路上被路殺、以相當不符合動物福利的方式死去,就算如此,蛇類的路殺至今仍是屬於少數人關注的議題。
自然主義
自然主義相信凡事必須遵從大自然的運作,主張人類不只對動物個體有道德義務,而更對整個物種有道德義務,因此可以說是不少野生保育人士持有的主要道德價值觀。這個道德主義與動物福利科學有所衝突的點如下:
- 物種以一個整體來說,並不具有感知能力,照理說也不會有可以追求的個體利益,則保護物種這件事的道德正當性何在?
- 是否可以犧牲個體以造福整個物種呢?
- 非瀕危物種的道德地位是否也相對低呢?
最後記錄一點我當時上這門動物倫理課的小小心得。其實一開始我個人聽到這門課也是興致缺缺,想說可能八成是一門來說教的課,但想不到第一堂課一開始探討這些人對動物的義務與道德價值觀,就讓我很感興趣,因為很多時候自己不會這麼深入去思考自己做某些行為背後的原因。雖然在真實生活裡很難將這份知識做實際的應用,但我覺得這門課的所學可以幫助我在面對動物福利議題時,能夠更客觀、理性地分析自己的看法與他人的評論。
在結尾分享一個之前上課前老師請我們做的小測驗Animal Ethics Dilemma。它主要是一個國外設計給獸醫系所學生的線上學習資源,但一般人也可以來分析看看自己的道德價值觀百分比分佈。根據老師的說法,大部分的人都會有超過兩種的道德主義百分比,然後價值觀可能未來也會隨時間而有所變化。
參考資料:
Kirkwood, J. K. (2012).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apacity for sentience in the animal kingdom. In Animals, Ethics and Trade (pp. 38–52). Routledge.
Broom, D. M. (2006). The evolution of morality.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100(1–2),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