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筆記】認識動物感知(Sentience)、意識(Consciousness)與認知能力(Cognition)

HM Yeh
Notes on Animal Welfare Science
28 min readJun 7, 2024

其實在寫完認識動物福利科學的文章後,早就想好好整理與這門科學息息相關的幾個重要名詞與相關討論(但因為感覺要讀不少資料所以就偷懶了一年多?),包括動物感知(Sentience)、意識(Consciousness),以及認知(Cognition)。總覺得台灣近幾年動保界特別愛提出號稱與動物福利有關的言論,但似乎都沒認真思考過這些討論到底是建立在甚麼基礎之上,而單單把動物福利與「對動物好」、「愛動物」等不具科學理論的口號畫上等號。

總之,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的整理後,可以讓對動物福利有興趣的人人們了解相關議題討論的根據,並更加認識這門科學領域與其中的這些常見名詞。

什麼是感知(Sentience)?

覺得必須在開頭先說,目前科學界對於接下來要先釐清的兩個名詞「感知」、「意識」其實並沒有統一一個大家有共識的明確定義,主要因為科學家們對於是否能用科學證實感知與意識這類主觀感受的存在,都尚有存疑,而這也導致這些名詞的定義至今都處在一個持續被辯論、討論的過程。

「感知」這個概念的發展跟動物福利科學的發展有部分重疊,對這部分有興趣的人人們也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所以直接快轉跳到十八世紀,這個時代的哲學家開始特別去區分何謂思考的能力(ability to think)與感受的能力(ability to feel)。到了十九世紀的科學界其實蠻普遍接受動物能有感覺(sense)、情緒(emotion)、意識(consciousness)等等主觀體驗(subjective experience),便是類似感知 的概念。一些在這個時期的學者提出這些動物的正向與負面主觀體驗是有演化依據的,而這些感受之所以會存在便是來幫助動物個體能更有彈性地適應周遭環境的變化,像是一隻動物如果誤食毒果子而感受到身體不適等負面的體驗,那照理說其對這種果子的負面經驗,應該要讓這隻個體學會在未來避免再次誤食這種果實。

然而,到了二十世紀,行為學圈子開始流行起了一派心理學的理論,稱為「行為主義(behaviourism)」,其主張心理學應著重在可以被觀察與直接測量的行為研究,同時也反對研究難以被科學證實(因此對這個學派來說可以是說形同沒有科學根據)的意識概念,因此這個時期的行為學學者多半會避免與動物主觀體驗有關的研究。行為主義學派在二十世紀的北美盛行了許久,並甚至影響到了歐洲的動物行為學(ethology),使得歐洲動物行為學家的研究僅專注於可被觀察的行為上。然而,有學者指出這些歐洲的動物行為學家還是會使用如痛苦(pain)等字眼,因此推測這些學者還是多少有考量到動物的情感狀態(affective state)來進行動物行為研究,只是避免公開討論或深究這些情感狀態或主觀體驗的定義為何。

這陣行為主義的流行一直到美國哲學家Thomas Nagel發表了著作「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其點出了以號稱「客觀」觀察外在行為表現的方式是否真的能有效證實主觀體驗的存在這項難題(事實是,很可能無法,就像是身為人類,一個人可以透過「假設」自己處於對方的情境,來「試圖想像」對方對於這件事的感受,但除非是當事者,否則其實我們永遠無法考證我們所試圖想像出的感受是否跟當事人所感受到的一樣),更提議未來的研究找出能以科學方式量測主觀體驗的方法,而非透過外在行為表現等間接的方式驗證或直接否認它的存在。

PS. 在這裡感覺需要提到一個詞叫「擬人主義(anthropomorphism)」,其意思大概就是以人類的角度去詮釋其他物種的主觀體驗,像是一些人會用對待人類小孩的方式來照顧自己的寵物(動不動就摸摸自己的爬寵之類的),或是以人類認知能力的標準來決定另一個動物個體「聰明不聰明」。在動物福利科學中通常聽到這個詞,往往是在提醒做相關研究時要避免太過以人的角度去討論實驗結果。不過,矛盾地是,只要是人我們就無法完全擺脫擬人主義。

背景交代告一段落,總算可以來進入重點。其實上面多次提到的「主觀體驗」一詞跟這次想討論的感知、意識與認知能力,或多或少都有點關聯性。在閱讀過一些文獻後,我自己蠻認同英國牛津大學動物行為學教授Marian Dawkins關於「感知」的定義,其認為感知是一種最基礎層面的意識,而具感知能力的動物,除了能經歷一些感覺經驗(如視覺、聽覺等)外,也具備能感受正向與負面體驗的能力(如感受疼痛等)。

現今多數具動物保護相關法律的國家在法律所保護的對象一般的共識是脊椎動物,便是因為現有的科學證據跟社會共識決定這些動物具備感知能力,所以才有後續的動物福利問題、動保議題可言。最近比較重大的進展則是英國政府在2021年正式承認甲殼十足目(decapod crustaceans)(如螃蟹、龍蝦等)與軟體頭足綱(cephalopod mollusks)(如章魚、烏賊等)擁有感知能力,並增列了這兩類無脊椎動物為它們動物福利法(Animal Welfare (Sentience) Act)的保護對象。

對於感知、意識與認知三個名詞的簡易定義。

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動物要成長到什麼階段才具有感知能力。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The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簡稱EFSA)的專家共識,他們認為哺乳類在發育的最後第三階段開始有感知能力;魚類、兩棲類、甲殼類與軟體動物始於他們能獨立進食時;早熟的卵生物種則是在孵化前幾天。也就是說,雖然脊椎動物福利一般都在法律的保護範疇,但嚴格來說這些動物也還必須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有感知能力與法律所要保護的動物福利。

什麼是意識(Consciousness)?

根據前面對於「感知」的定義,就大概可以猜到「意識」的定義更廣泛,包含了較基礎的感知與較複雜的感受,後者像是能夠回憶並陳述過去或現在抽象的心理狀態等等(不過這部分也牽涉到一點關於認知能力的部分,下面介紹認知能力時會再說明)。

一篇由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的Jonathan Birch教授發表的文章,其主要闡明了作者不認為物種的意識應該單以「高低程度」做描述,並提供了一個架構、畫雷達圖的方式,來幫助建構不同物種專屬的「意識特質(consciousness profile)」,以表達各物種的意識程度特色。在閱讀一些文獻後,我認為這篇研究所提出的雷達圖的項目蠻能捕捉到現在學界普遍對「意識」這個概念一些主要特質上的共識。以下便是這篇研究所列出用來形容「意識」這個概念的幾個特質項目:

  • 感知能力豐富度(P-Richness) — 這個項目主要強調的是不同感官的感受能力,如視覺、聽覺、嗅覺等,並且註記表示這個項目不應該以綜合所有感官的方式評分,才比較能如實呈現該物種可能感受到的刺激。舉例來說,一些物種可能嗅覺都遠比人類敏感,但視覺上的解析度等可能都比人類視覺來低,所以這些物種跟人類能感知到的環境狀態,就已經有所不同。
  • 評估能力豐富度(E-Richness) — (項目名稱被翻得很不白話,我很抱歉但我盡力了嗚嗚)這個項目代表了情緒,包括了像是痛苦、恐懼(fear)、哀傷(grief)、焦慮(anxiety)、愉悅(pleasure)、舒適(comofrt)等,而評量這些情緒的一個有效單位就是以正向或負面來形容情緒狀態的效價(valence)。
  • 時空一致性(Integration at a Time (Unity)) — 這個抽象的項目所呈現的概念大致是說如果以人類為例,絕大多數健康的人類體驗事物的意識觀點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就只會有一個「我」的意識,並且在面對某件特定事物時,某人對這件事物某個當下的主觀體驗,包含了這個時空下這個人所能意識到的所有元素(類似一個人站在太陽底下讓「他自己」覺得熱,同時他可能也會覺得陽光很刺眼,並且有希望此時有涼風吹來的想法)。至於這個主觀意識是否都來自於一個「我」的討論之興起,撰寫這篇研究的作者們推測是近年關於動物睡眠的研究發現一些鳥類、海豚與海豹等,可以讓左右半腦輪流進行睡眠,另一個沒在睡眠狀態的半腦則同時保持清醒,因此讓一些科學家開始懷疑是不是有些動物不具單一主觀意識(或許對這些動物來說有兩個「我」的存在也說不定)。
  • 時空連續性(Integration across Time (Temporality)) — 這個也蠻抽象的,所以也一樣用一般健康人類的狀態來說明,可能會比較好想像。以一個健康的人類來說,人的主觀體驗是具高度連續性的,像是我們可以透過回憶過往的經驗來推測事件在未來的發展(又稱「心理時間旅行(mental time travel)」,屬於較長時間的時空連續性,也與認知能力相關,所以後續再討論),而並非僅有片段性的主觀體驗(關於這部分作者以觀看落葉這件事為例,說人類可以意識到落葉從樹上脫落,經過一段在空中的時間而最後墜落至地面,而非將此現象理解成「葉子長在樹上」、「葉子飄在半空中」與「葉子在地面上」這種片段的事件)。
  • 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 (Selfhood)) — 最後這個項目應該容易理解一點,簡單來說就是有能力可以有意識地覺察(conscious awareness)到自己與外在發生的事物是有區別的,因此可以在某些程度上區分某些事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而另一些則屬於外界發生的事。這項能力來到更複雜的程度,便是能夠覺察所謂的「我」是一個獨立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個體,而一項知名的測驗叫做「鏡像自我認知測試(mirror self-recognition test)」就是被設計出來測試不同物種是否具有這項能力(一樣涉及到認知能力,所以也留到後續解釋)。
Birch教授的研究中所提出的雷達圖範例,其中感知能力豐富度的項目被拆分成了視覺與觸覺兩項,並以藍色代表大象的意識檔案、橘色代表鴉科,灰色則代表頭足綱。

總結來說,作者基於現有的科學文獻,不認為像「高度意識」這類的用詞適合用來詮釋一個個體或物種的意識狀態,因為高低這類形容詞套用在意識上似乎也不是很合乎邏輯,而應該分析其意識的多元特質才較為恰當。

至於,現在一般認定哪些動物具有意識呢?近年來,關於動物意識之存在的重大事件,包括最為出名的 2012年「劍橋意識宣言(The Cambridge Declaration on Consciousness)」象徵著科學界正式公開承認動物具有意識的這份共識。其中,文件除了特別點名出所有的哺乳類與鳥類具有意識外,也表示許多其他物種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意識。另一個則是現在進行式、於2024年4月發布的「紐約動物意識宣言(The New York Declaration on Animal Consciousness)」,其主要強調的概念包含:

  1. (應該算是重申劍橋意識宣言的部分)強調現在有充足的科學根據支持,證明人類之外的哺乳類與鳥類具有意識。
  2. (或許是基於劍橋意識宣言隊除了哺乳類與鳥類外的其他物種之聲明其實頗模糊?)雖然還有部分不確定性,但現有的科學證據顯示所有脊椎動物(意指除了哺乳類與鳥類外的爬行動物、兩棲類與魚類)與部分無脊椎動物(特別是甲殼十足目、軟體頭足綱與昆蟲)都具有意識的可能性相當高。
  3. 當一隻動物的主觀意識有存在的可能性時,在做出會影響這隻動物的相關決策時,若是忽視其意識,便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行為。(白話文翻譯:動物如果有意識,那就必須審慎考慮任何人類行為對其動物福利的影響。)

什麼是認知能力(Cognition)?

由上面的內容應該可以體會到認知能力與一個個體的意識狀態,有著近乎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其實不少認知過程是在沒有被意識到的情形下就進行完成的)。認知能力可以被定義為動物如何汲取、處理與保留周遭環境的資訊,以及他們如何根據這些資訊做出相對應的反應,而這大致包括學習(learning)、記憶(memory)與決策過程(decision making)等。一般多數人應該會同意「人類是具高認知能力的物種」這類的敘述,因為一個健康的人類可以了解「我」存在的這個概念、創造了語言、會使用工具(tool use)、能進行「心理時間旅行」,並且具「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能力等,而人們也經常將認知能力特質與人類的相似的物種視為「較聰明、高智慧」的動物,並且往往會給予這些物種相對多的關注。

  • 自我意識 — 先前有提到一個檢測一隻動物是否具有自我意識的方法,叫作鏡像自我認知測試,而這個測驗簡單來說就是想看被測試的動物是否認得鏡中的自己,通常會透過以無味的顏料點在動物身上,並觀察動物是否能在鏡前意識到顏料是在自己身上,而非有另一隻被塗上顏料的個體在鏡子中。雖然以一般人類的標準要通過這項測驗不難,但目前能意識到「我」的存在的非人動物卻不多。目前科學界普遍較有共識能夠通過鏡子測試的動物包含了巨猿、大象、海豚與喜鵲等,而貓、狗、多數鳥類、猴子、魚,以及多數其他物種則無法。雖然鏡子測試的這個實驗本身在設計上就帶有不少缺失,像是受測動物必須要看的到顏料劃記、受測動物的反應必須是人類可以解讀的等,而這些條件也確實造成了測試物種的限制,但近年的研究成果、透過重新設計過的鏡子測試則顯示出裂唇魚與襪帶蛇均通過了這些相似的測試,展現出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識。
荷蘭有名的動物行為專家Frans de Waal博士曾經檢討過學界解讀鏡像自我認知(圖中簡稱為MSR)測試的結果之問題,他表示不少學者的解讀方式是像圖A中那樣,以完成或不完成MSR的二分法,斷層式地將動物分成高或低認知動物族群。不過,他認為自我意識根據MSR的完成度,應該是有許多不同程度之分的(如圖B)。他也認為裂唇魚的案例並不完全構成通過鏡子測試的條件,雖然不具原本預期的自我意識能力,但確實展現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識。
  • 語言 — 不少人認為語言是最能直接顯示人類具高認知能力的證據之一。不過,構成語言的關鍵要素並不是只有字詞、文句、文法結構等想像中這麼簡單。一些科學家認為語言必須同時具備包含功能專門化(specialisation,語言必須是專門用來溝通)、有語意(semanticity,語言的某些訊號必須與特定意義有固定連結)、任意性(arbitrariness,語言的訊號與符號與其表達的事物沒有必然的關係)、可學習性(learnability,語言是需要被學習的,並且人類可以學習多種語言)、傳統性(cultural transmission,語言是需要被已經學會該語言的人所教導)、創新性(productivity,語言應該要能透過小單位不同的排列組合來重新建立出新意)等幾項特質,才足以被定義為語言。基於這些條件,目前還尚未有研究有辦法證實有非人動物能以與人類「語言」系統相似的溝通系統來傳遞訊息。根據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專攻鳥鳴研究的Michael Beecher教授在一篇討論動物溝通的文獻之結論,他認為雖然目前一些研究顯示部分非人動物照理是有能力可以以語言來進行溝通(像是倭黑猩猩Kanzi,還有一些海豚跟非洲灰鸚鵡的實驗案例),但在野外的行為觀察結果卻是沒有哪個物種在自然情形下自動發展出語言來溝通的。Beecher教授後來反過來思考為什麼人類是唯一發展出語言的物種,而他認為在發展出語言前有三個罕見的條件需要被滿足:該物種必須具備能使用語言系統的認知能力、訊號的發送者與接收者必須長期有相似的利益關係、個體間須有傳遞多樣化訊息的強烈需求,只有這三個狀況都被滿足,才有後續演化出語言的可能(他推測也由於其他物種在自然情形下很少有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的狀況,所以其他非人動物才沒有發展出語言這項溝通系統)。
非洲灰鸚鵡Alex應該是動物界中數一數二最接近人類語言使用的案例。這隻鸚鵡可以聽懂100個左右的英文單字(聽懂指的像是他可以懂「鑰匙」這個詞所連結到的是鑰匙這個物品),並可以聽懂一些問題來做出相對應的回答(當Alex被問到某個物品是什麼顏色時,他可以說出該物品的顏色,代表他不但能理解問題,也知道像「紫色」這個詞對應到的紫色看起來的樣子)。(圖片來源:https://alexfoundation.org/the-birds/alex/)
  • 工具使用 — 使用工具的能力曾經一度也被認為是具高認知能力的人類才有的專利,但這件事早早就被推翻了。雖然科學家對工具使用這項行為的定義也沒有一致的共識,但跟「動物是否有用語言來溝通」的問題分岐相比,目前多數人應該是比較傾向認同部分動物具有使用工具的這項認知能力。舉例來說,新喀裡多尼亞烏鴉(Corvus moneduloides)會用枝葉等作為工具,來挖出樹洞裡的蟲來吃,或是一些黑猩猩族群會用石頭敲開果實、以樹枝取食白蟻,甚至一些還會用磨利的樹枝去射殺在樹洞中睡覺的嬰猴。有被現今科學研究證實具有工具使用能力的動物物種大多集中於哺乳動物的靈長類與鳥類的雀形目(Passeriformes),且使用工具的頻率剛好與動物的腦的大小呈正相關,但這個能力跟什麼樣的認知能力有關連卻還是未知。
新喀裡多尼亞烏鴉會把露兜樹屬(Pandanus spp.)的葉子撕成他想要的形狀,並以此為工具去掏樹洞裡的食物。
  • 心理時間旅行 — 心理時間旅行可以簡單解釋為有意識地回想過去或預想未來情境中what、where、when的主觀體驗之能力,而其中回想過去的能力又稱為「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預想未來的則是「情節式未來思考(episodic future thinking)」。關於這項能力,在動物界中最有名的例子應該就是西灌叢鴉(Aphelocoma californica)儲藏食物的行為(確切叫caching behaviour,但不確定通常中文怎麼翻)了(雖然能不能被證實為就是心理時間旅行還有些爭議,但無疑是數一數二能展現出相似能力的物種了)。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提供了這種鳥他們喜歡卻易腐壞的食物A與他們比較沒那麼喜歡但易保存的食物B,然後讓不同組的鳥在不同時間去藏這兩種食物。最後,結論是這些鳥在實驗中不但可以回想他們把不同食物(what)分別藏在哪裡(where),甚至能記得藏食多久後(when)食物A就會壞掉,因此過了這段時間後應該要改去找藏食物B的地點。至於在預測未來的部分,西灌叢鴉在有另一隻個體的觀察下藏食時,更常在事後更換藏食地點,所以研究人員推測這些鳥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預想到自己所藏的食物可能會在未來被偷,才因此重新再藏一次食物。

PS. 在目前介紹到的幾項認知能力中,心理時間旅行應該是最與動物福利相關的特質之一,因為動物能不能認知到過去或未來的情境,將會影響動物可能會有的主觀體驗。舉例來說,缺乏心理時間旅行能力的動物照理是不太可能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的影響,因為他們缺乏再次體驗過去負面經驗的能力。不過,缺乏這項能力的動物也比較容易陷入不知道事情為什麼發生的不確定與害怕等負面情緒中。

似乎展現出心理時間旅行能力的代表物種之一:西灌叢鴉。(圖片來源:https://www.audubon.org/field-guide/bird/california-scrub-jay)
  • 心智理論 — 心智理論能力讓人類可以推測他人的想法,進而讓我們可以解讀、預測與影響他人的行為。雖然跟上面提及的幾項認知能力一樣,目前尚未有實驗真的能完全證實有哪個非人動物物種具有心智理論的能力,但還是有一些研究在部分動物身上發現類似的認知能力。目前關於動物心智理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討兩大類能力,一個是動物是否能認知到別的個體的動機或目標,另一類則是動物是否能得知別的個體所獲得的資訊。針對前者疑問,科學家曾以松鴉(Garrulus glandarius)在野外會分享食物的行為來做過實驗。他們發現這種鳥在吃了比較多食物A且沒吃食物B的情形下,想要再吃食物A的程度就會降低,而想吃食物B的程度會維持不變。接著,他們先餵食其中一隻鳥食物A(所以照理說等一下他就會比較不想吃食物A)並讓另一隻鳥觀看這個過程,再讓剛才觀看的鳥選擇要帶食物A還是B給剛剛進食的鳥,並發現有觀察別隻鳥進食的個體比較會選擇另一隻鳥剛剛沒吃過的食物,因此研究人員推測松鴉能一定程度猜想到別的個體想要什麼。關於第二個問題,科學家們則是有對巨猿進行過錯誤信念測試(false belief test),並發現這些動物能得知別的個體所獲得的資訊(個人覺得其中一項實驗設計蠻有趣的,但要看圖比較好懂,所以對實驗內容細節有興趣的人人可以參考下圖)。
巨猿的錯誤信念測試實驗示意圖。這個實驗主要透過視線追蹤技術,並讓巨猿全程觀看一齣戲,最後來看巨猿的視線是否透漏出他能得知別的個體(演員)所得知的訊息。這齣戲是一個飼育員在追逐一支由人扮演的猩猩,而在圖a飼育員看著猩猩躲到右邊的稻草裡。接著,圖b裡的飼育員又看著猩猩跑到左側稻草堆,並在這之後就跑回去拿東西(如圖c)。圖d顯示在飼育員不在的期間,猩猩又偷偷從左側換躲回右側,然後圖e飼育員就帶著棒子回來要來打猩猩。最後,圖f就是要看被測試的巨猿是否會看向左邊的稻草堆,得知飼育員只知道猩猩最後在左邊稻草,所以飼育員照理會要想往左邊打。

關於人們經常不自覺會將與人類認知能力相似的物種視為高智慧動物並因此給予較多關注這件事,我自己覺得我比較認同之前書單分享文章中提到的一本書If Nietzsche Were a Narwhal: What Animal Intelligence Reveals about Human Stupidity所想傳達的觀點,而那就是不應該有所謂聰明或笨的動物(到底怎樣才夠格被認定為聰明,而這樣單以人為主的觀點與標準有合理嗎?像是一些候鳥可以以磁場為地圖找到遷徙路徑,那做不到這件事的人類,以這些鳥的標準不就其實很笨嗎?),應該是每個個體只要能適應其身處的環境,就算不靠那些人們視為「高智慧」的特質(因為動物們可能也不需要,就像人類不需要讀懂磁場地圖去尋找遷徙路徑),能適應就是一種成功。雖然無可否認認知能力會是影響一個個體主觀體驗的重要因素,但它絕對不會是解讀、詮釋這些主觀體驗的唯一指標。(雖然著重在爬行動物,但對動物認知研究與其在提升動物福利的應用有興趣的人人們,可以參考這篇關於爬行動物認知研究學者的演講整理

動物感知、意識與認知能力與動物福利科學的關聯性

在介紹完前面一大堆抽象概念後,想在簡單以聊聊這些名詞跟動物福利科學到底有什麼關係來作結。

首先,根據以上的定義與討論,應該蠻明顯的是單用認知能力來判斷動物是否有動物福利可言,會是一件蠻不合邏輯的事,像是反對物種歧視(Speciesism)的澳洲效益主義哲學家Peter Singer教授就有舉例說過如果一隻普遍被認為不具高認知能力的動物就沒有動物福利疑慮也不需要被善待,那同此邏輯,一些具身心障礙而喪失一般常人認知能力的人類,就也沒有會體驗到負面感受之可能,也不需要被善待(關於效益主義可以參考之前關於動物倫理的文章)。不過,認知能力確實會影響動物的需求,進而影響動物的福利狀態,像是安樂死一隻無法了解死亡且不具「未來」認知的動物,其面對死亡這件事本身可能就比較沒什麼動物福利疑慮,但假設對有死亡概念且能夠思考「未來」的另一個物種,光是想到自己會死這件事可能就會引發恐懼等負面主觀體驗,導致其福利受到減損。

最後,前面就有提過關於感知、意識與認知能力的討論至今仍尚無定論,也是個不斷地持續被討論的主題,而簡單來說就是三者息息相關但互不相等。現階段的結論大致是現代多數國家的動福、動保相關法律的保護對象主要都設定為脊椎動物,其原因是社會普遍認定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些動物類群具有感知能力,能感受到至少像是痛苦等負面的主觀體驗。不過,根據上文所討論到的文獻所提供的定義,只用是否具備感知能力這件事來討論動物福利,似乎有些不符合當代動物福利科學「鼓勵正向主觀體驗」的發展趨勢,因此科學界則是正在推動從寬認定、希望改以「是否具備意識」(而具備甚麼樣的意識特質又與認知能力有關)的標準。畢竟我們應該會需要先知道不同物種甚至個體的意識特質,而這又也涉及到需要了解其認知能力,才有辦法有科學根據地了解這個物種或個體可能會感受到什麼、經歷到什麼樣的主觀體驗,進而推測出該物種或個體的動物福利需求為何。

現今法律與科學界探討動物福利的主流根據。

參考資料:

Duncan, I. J. (2006). The changing concept of animal sentience.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100(1–2), 11–19.

Nagel, T. (1974).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83(4), 435–450. https://doi.org/10.2307/2183914

Dawkins, M. S. (2006). Through animal eyes: What behaviour tells us.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100(1–2), 4–10.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 Rural Affairs. (2021, November 19). Lobsters, octopus and crabs recognised as sentient beings. GOV.UK.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lobsters-octopus-and-crabs-recognised-as-sentient-beings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 (2005). Opinion of the scientific panel on animal health and welfare (AHAW) on a request from the commission related to the aspects of the biology and welfare of animals used for experimental and other scientific purposes. EFSA Journal, 3(12), 292.

Birch, J., Schnell, A. K., & Clayton, N. S. (2020). Dimensions of animal consciousnes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4(10), 789–801.

Mascetti, G. G. (2016). Unihemispheric sleep and asymmetrical sleep: behavioral, neurophysiolog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 221–238.

Birch, J., Broom, D. M., Browning, H., Crump, A., Ginsburg, S., Halina, M., … & Zacks, O. (2022). How should we study animal consciousness scientifically?.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9(3–4), 8–28.

Andrews, K., Birch, J., Sebo, J., and Sims, T. (2024) Background to the New York Declaration on Animal Consciousness. nydeclaration.com.

Snyder, A., Bossomaier, T., & Mitchell, D. J. (2004). Concept formation:’object’attributes dynamically inhibited from conscious awarenes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euroscience, 3(01), 31–46.

Shettleworth, S. J. (2001). Animal cognition and animal behaviour. Animal behaviour, 61(2), 277–286.

Broom, D. M. (2010). Cognitive ability and awareness in domestic animals and decisions about obligations to animals.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126(1–2), 1–11.

Kohda, M., Bshary, R., Kubo, N., Awata, S., Sowersby, W., Kawasaka, K., … & Sogawa, S. (2023). Cleaner fish recognize self in a mirror via self-face recognition like huma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0(7), e2208420120.

Freiburger, T., Miller, N., & Skinner, M. (2024). Olfactory self-recognition in two species of snak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91(2020), 20240125.

de Waal, F. B. (2019). Fish, mirrors, and a gradualist perspective on self-awareness. PLoS Biology, 17(2), e3000112.

Beecher, M. D. (2021). Why are no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imple languag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602635.

Barón Birchenall, L. (2016). Animal communication and human language: An over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29(1).

Bentley-Condit, V. & Smith, E.O. (2010). Animal tool use: current definitions and an updated comprehensive catalog. Behaviour, 147(2), 185–32A.

Seed, A., & Byrne, R. (2010). Animal tool-use. Current biology, 20(23), R1032-R1039.

Mendl, M., & Paul, E. S. (2008). Do animals live in the present?: Current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welfare.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113(4), 357–382.

Krupenye, C., & Call, J. (2019). Theory of mind in animals: Current and future directions.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Cognitive Science, 10(6), e1503.

Singer, P. (1979). Killing humans and killing animals. Inquiry, 22(1–4), 145–156.

Mellor, D. J., & Beausoleil, N. J. (2015). Extending the ‘Five Domains’ model for animal welfare assessment to incorporate positive welfare states. Animal Welfare, 24(3), 241–253.

--

--

Notes on Animal Welfare Science
Notes on Animal Welfare Science

Published in Notes on Animal Welfare Science

A Taiwanese Animal Welfare Science, Ethics & Law (AWSEL) graduate from University of Glasgow who is passionate about animal welfare related issues. 一位關注動物福利議題的台灣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動物福利碩士畢業生。

HM Yeh
HM Yeh

Written by HM Yeh

The first Taiwanese to graduate from MSc Animal Welfare Science, Ethics & Law, University of Glasgow 第一個從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動物福利科學、倫理與法律碩士班畢業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