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筆記】認識動物福利科學(Animal Welfare Science)

HM Yeh
Notes on Animal Welfare Science
20 min readMar 28, 2023

由於近幾年台灣社會對動物保護的意識越來越高,而許多動物相關議題都被國內目前最主要的兩大聲浪,也就是野生動物保育人士(簡稱「野保人士」)或是動物保護團體(也就是所謂許多人口中的「動團」),鬧得沸沸揚揚,而「動物福利」這四個字也經常出現在雙方的說詞之中。不過,以我個人偶爾充當社會觀察家的經驗,台灣多數的一般民眾根本搞不清楚動物保護、保育、動物權、動物福利等等幾個詞的差別,而在野保與動團兩大勢力的存在下,自己身為動物福利科學碩士畢業生,雖然不敢說自己是專家,但至少是從個相對客觀中立的角度讓人了解到底什麼是動物福利,或許還能加減增進一些對動物議題有興趣的人人們的思辨能力,也順便當作一個機會來好好整理自己碩士所學的相關筆記。

什麼是動物福利?

動物福利一詞的出現是用來形容在某個特定時間點,一隻動物可被測量的生命品質,而動物福利也因此是一門科學。(至於到底哪些動物有動物福利可言呢?可以參考這篇關於動物感知、意識與認知能力的文章

英國劍橋大學的Donald Broom教授將動物福利定義為:一隻動物個體適應其所在環境的過程狀態(The welfare of an individual is its state as regards its attempts to cope with its environment.),而這也是目前科學家們最有所共識的定義。

上碩班的動物福利科學課時,老師提到後續有出現了另一個更簡單粗暴(?)的解釋,那是:動物福利是動物福利是當一隻動物處在身體健康的同時,擁有牠所想要的的狀態(Welfare is the state where an animal is both in good health and has what it wants.),並以「身體健康」來呼應五大自由(Five Freedoms)有關生理狀態的兩項、「擁有牠所想要的」則呼應有關心理狀態的兩項與代表自然天性(telos)的一項。(後面會再詳細提五大自由理論)

動物福利議題通常會以動物與人的關係區分為:經濟動物(Farm Animal)、實驗動物(Laboratory Animal)、同伴動物(Companion Animal)、野生動物(Wild Animal)、展演動物(Exhibited Animal),還有多被台灣包含在展演動物的類別而比較少見的分類-娛樂動物(Animals in Entertainment)(娛樂動物包含賽馬、賽犬、休閒打獵、鬥牛、生態旅遊、影劇拍攝等活動中利用的動物)等議題。

*老師當時在課上有分享在討論動物福利議題時,可以從以下幾點切入來進行討論:

  1. 效價(valence),即為主觀體驗的正負向。
  2. 喚起(arousal)則為主觀體驗的強度。
  3. 該主觀體驗所持續時間長度(duration)。
  4. 該議題所影響的動物數量。

動物福利科學的興起

動物福利科學興起的歷史跟以下幾個事件有關:

  1. Jeremy Bentham首先在1789年對於在當時被理所當然的動物利用(當代盛行Rene Descartes將動物視為沒有感知的機械的觀念,來合理化人類對動物的利用),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問題不在於動物能不能辯駁,也不再於牠們會不會說話,而在於牠們會不會受苦(The question is not, “Can the they (animals) reason?”, nor “Can they talk?”, but “Can they suffer?”.)」,進而影響了後續人們對動物利用的反思。
  2. 在19世紀,由於當時動物實驗盛行,社會大眾對動物的關注逐漸提升,Charles Darwin也表示對當時流行的活體解剖(vivisection)的厭惡,而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oy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簡稱RSPCA)也在1824年成立。
  3. 到了1964年Ruth Harrison出版了「動物機器(Animal Machines)」一書批判了集約化的近代畜牧業,其中三個重點便是:經濟動物利用中不符合動物自然天性(unnaturalness)的動物馴化(domestication)過程與飼養方式、動物在人類利用下所受的苦(suffering)、動物產品的品質。
  4. 「動物機械」的出版後來引起了社會大眾對經濟動物不人道利用的抗議,使得英國政府組成了布蘭貝爾委員會(Brambell Committee)來調查經濟動物的處境,以及這些問題可以如何被改善。這個委員會後來提出了布蘭貝爾報告(Brambell Report),其主要結論為:動物應能享有站立、躺下、轉身、自行清理(grooming)與伸展四肢的自由,然而該報告當時還沒有定義動物福利一詞。

*根據碩班老師上課時的說法,當時英國政府其實是抱持著應付大眾跟看戲的心態組成布蘭貝爾委員會。政府認為一個同時由免疫學家、農學家、獸醫科學家與動物行為學家等截然不同領域的專家所組成的小組,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在經濟動物利用這個大議題討論達成共識,更不用說得出什麼有建設性的結論。

5. 隨著動物福利一詞越來越常在科學與法律文獻中出現,Broom教授才終於在1986年給了動物福利正式的名詞解釋。

6. 後來的農場動物福利諮詢委員會(The Farm Animal Welfare Advisory Committee,後改稱為The 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便根據了布蘭貝爾報告提出了有名的五大自由理論。

五大自由(Five Freedoms)與五域(Five Domains)理論

五大自由理論:

  1. 免於飢渴的自由(Freedom from hunger and thirst)
  2. 免於不舒適的自由(Freedom from discomfort)
  3. 免於痛苦、傷痛與疾病的自由(Freedom from pain, injury and disease)
  4. 免於恐懼與憂慮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 and distress)
  5. 表現正常行為的自由(Freedom to express normal behaviour)

其中第1.與2.強調的是動物的生理狀態(即為身體健康與機能),第3.與4.則是心理狀態,而第5.著重的是動物符合自然天性(白話文版:動物是否在做動物會做的事)的這個想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五大自由理論的前四項都只著重在避免負面的情況發生,只有第5.提到正向狀態。

五大自由與Fraser教授所提的三大動物福利概念。

五大自由理論(延伸版):

動物能自由適當反應:

  1. 飢渴狀態或不正確的飲食;
  2. 溫度上與生理上的不舒適;
  3. 受傷或疾病;
  4. 恐懼與長期緊迫;因此能
  5. 享有展現自然、物種特定行為模式,以及適應生活環境改變的自由。

由於五大自由理論不夠精確、較適合給一般民眾當作最粗淺的參考指標,也因此現在五大自由已經逐漸被一些更具科學性、更符合動物需求的理論所取代。動物福利理論也越來越從單純避免動物處於負面狀態,到鼓勵牠們達到正向狀態。

動物福利品質計畫(Welfare Quality project):

這項計畫提出了影響動物福利的四大項目與12項指標因素。根據這個理論,如果要達到動物福利的四大項目,就要分別滿足它們各自的指標因素,像是:

  1. 不受長期的飢餓(Absence of prolonged hunger)+不受長期的口渴(Absence of prolonged thirst)=良好的飲食(Good feeding)
  2. 享有溫度上的舒適(Thermal comfort)+舒適的休息狀態(Comfort around resting)+正常的活動能力(Ease of movement)=良好的圈養環境(Good housing)
  3. 沒有讓動物受苦的管理操作(No painful management procedures)+沒有疾病(No disease)+沒有傷痛(No injury)=良好的健康狀態(Good health)
  4. 表現社交行為(Expressing social behaviour)+表現其他行為(Expressing other behaviour)+良好的人與動物關係(Good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正向情緒狀態(Positive emotional state)=適當的行為表現(Appropriate behaviour)
Welfare Quality Network

五域理論:

五域理論是由紐西蘭梅西大學的David Mellor教授提出,比起五大自由理論更強調盡可能減少動物福利的減損,也更重視動物的心理狀態對動物福利的影響。

  1. 營養(Nutrition)
  2. 環境(Environment)
  3. 健康(Health)
  4. 行為(Behaviour)
  5. 心理狀態(Mental State)

其中前三項代表了動物的內在生理狀態,第4.則是外部挑戰(如動物的社群結構),而這四項動物的主管體驗會影響第5.動物的心理狀態,進而綜合影響動物福利狀態。

在2020年,Mellor教授將第4.「行為」調整為「行為互動(Behavioural Interaction)」,而這項更新是為了不再將動物行為局限於動物與環境、非人動物間的互動,如今的「行為互動」更考量到了動物與人類的互動行為。

「動物福利」相關名詞

動物福利與自然(Naturalness)的關係

雖然許多一般人的觀感會覺得讓動物活得越「自然」,動物便理所當然享有越好的動物福利。曾經也有學者提倡動物應能盡可能追求貼近自然狀態的生活(Animals should be able to lead to reasonably natural lifes.),然而這個觀點後來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David Fraser教授與其他學者重新詮釋為了解動物需求的重要性。其實回頭去仔細看當時Broom教授所提的動物福利定義,其中也並未強調追求自然這件事,因此「自然」並不是達到動物福利的必要條件,就算是人工的環境,只要動物能夠適應且能滿足動物的需求,便也能提升動物的福利。

*如果這個概念如果很難理解的話,就想想野生動物生活在野外原棲地,也會面臨到挨餓、受傷或時時警惕掠食者的攻擊所造成的緊迫,就可以知道野生動物的福利未必是好的,反而在動物園這類的圈養環境中,牠們可以享有醫療資源與安全的環境。

動物福利與健康(Health)一詞

動物福利與健康一詞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動物福利加入了對動物觀點的考量,意思是動物福利除了考量到客觀的健康狀態外,更重視動物的主觀體驗。

動物福利與福祉(Wellbeing)一詞

動物福利與福祉基本上可以共通使用,而多數人在使用後者時多強調正向狀態。由於動物福利一詞不但經過明確定義,更被大多數科學家與法律相關人士使用,因此動物福利一詞較受到國際上的共識,其使用也被視為比福祉來的更加精確。

*這裡用福利與福祉分別區分「welfare」跟「wellbeing」,但「Animal welfare」在台灣可以譯作「動物福利」或「動物福祉」。

動物福利與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一詞

根據Broom教授對生活品質一詞的定義「生活品質即為多於幾天的一段時間之動物福利狀態(Quality of life means welfare during a period of more than a few days.)」,可以推斷生活品質是可以用動物福利指標來做測量與評估的。

*提一個在英文上可能蠻容易跟生活品質一詞搞混的名詞: 生命長度(Quantity of Life),在上碩班的動物倫理課時有進行關於生活品質、生命長度與動物福利的討論,不過這可以等之後有閒時間整理動物倫理筆記時再討論。

動物福利與保育(Conservation)

台灣目前可能因為還沒什麼人有動物福利科學的相關學歷,所以常常在討論動物福利議題時會請一些生態或保育學家給予專業意見,但動物福利跟保育基本上還是蠻不一樣的兩個領域。動物福利科學關注的是人類的行為如何影響動物個體的健康、心理狀態與生命品質;然而保育學則是重在保護物種與族群的存續,以及尊重自然生態的運作。

動物福利科學與保育學最顯而易見的不同便是動物福利著重在個體,而強調個體這件事也延伸出了一個有趣的研究主題:動物個性(Animal personality),其定義為動物個體行為在經過長時間後仍保有該個體特質(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behaviour that are consistent across time and ecological context.)。這些行為特質通常可以用幾個維度來作為個性指標,分別是:勇敢性(boldness)、探索性(exploration)、活動力(activity)、攻擊性(aggressiveness)與社交性(sociability)。

由於動物福利科學與保育學觀點經常在一些議題上出現分歧(像是是不是該犧牲一隻動物個體來保全族群等等),近年興起了一個新名詞叫「同理保育(Compassionate conservation)」,試圖來縮小動物福利與保育間的隔閡,而這概念有四個主要原則:

  1. 首先不傷害(first do no harm)-指的是盡可能避免對動物造成任何傷害,不論這傷害是有意或無意的。
  2. 每個個體都是重要的(individuals matter)
  3. 和平共存(peaceful coexistence)
  4. 包容性(inclusivity)

同理保育同時也批判傳統保育學的三大核心:

  1. 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這個核心價值使得傳統保育學多只注重動物實用功能上的價值,往往忽略了個體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
  2. 集體主義(collectivism)即是將整個物種、生態系看得比個體價值來的重,因此在傳統保育學中,是可以接受為了保全物種而犧牲一隻動物個體。
  3. 本土主義(nativism)堅信外來種是「不自然」、「具傷害性的」,但有學者指出這樣的核心價值並不全然來自這些外來種實際對生態造成的影響,而是外來種的存在挑戰了保育學根深蒂固對「自然」觀念。然而,現在也有一些案例是外來種族群豐富了本土生態,並保護物種免於瀕臨絕種。

動物福利與動物保護(Animal Protection)

另一個經常被拿來與動物福利劃上等號的名詞是動物保護,在台灣也常常會聽到動團,跳出來吵動物福利議題、説某某做法不符合動物福利等等,所以導致不少人覺得動物保護就是動物福利。

根本不一樣!!!

動物福利是指動物的狀態,而這個狀態是可以透過經科學驗證的方法來評估出來的。動物保護則是指人的行爲,跟動物本身的狀態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出發點就單純是「人」,不論理由為何,是人自行決定要去做保護動物這件事。

動物福利與動物權(Animal Rights)

促使人去做動物保護的理由可以有很多種,可以是出自科學角度發現動物福利不好,也可能單純出自一人所信的道德價值觀,而其中一個最有名的便是動物權觀點。

動物權觀點相信動物像人一樣有生來不可被剝奪的權利,同時也相信動物有不可被抹滅的尊嚴,而這些權利與尊嚴都應受到人類尊重。這個價值觀認為就算出發點立意良善也不能合理化動物利用之惡,因此反對任何形式的動物利用。

說到動物權就必須提一下Peter Singer後來被許多動物權人士拿來引用的著作「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裡面一個中心思想便是反對物種歧視論(Speciesism),認為人類不該再以單一物種至上的態度去利用其他非人動物,而這個論點便常被動物權人士拿來使用。另外,有趣的是Peter Singer根本是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的哲學家,其著作卻意外成為動物權發展的墊腳石。

*在「動物解放」一書出版的年代同時也有一門重要科學誕生:認知行為學(cognitive ethology),而這也是首次動物心理狀態研究開始獲得科學重視。

最後,動物福利不同於動物保護與動物權,而是一門正式的科學領域,因為真的太多人搞不清楚了(像是一些動團與動物權團體仗著捍衛動物福利的口號招搖撞騙,然後所提的觀點不是毫無科學根據或是到處斷章取義的例子就不多談了唉唉),所以重複三次:

動物福利不等於動物保護,也不是動物權,是一門獨立科學!

動物福利不等於動物保護,也不是動物權,是一門獨立科學!

動物福利不等於動物保護,也不是動物權,是一門獨立科學!

雖然是一門相對新興的科學領域,但動物福利依舊是一項專業,而不是隨便一個保育學家或獸醫師或動物權人士跳出來談動物福利就全是正解。即使動物福利是很年輕的科學領域,甚至很多部分都還要case by case、以個案的方式來分析與討論,但在我個人認為是相當有發展性的領域,相當期待它未來的進展呢。

參考資料:

Broom, D. M. (2011). A history of animal welfare science. Acta biotheoretica, 59, 121–137.

Bentham, J. (178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London: Athlone.

Harrison, R. (2013). Animal machines. Cabi.

Broom, D. M. (1991). Animal welfare: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69(10), 4167–4175.

Dawkins, M. S. (2021). The science of animal welfare: Understanding what animals wa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Broom, D. M., Johnson, K. G., & Broom, D. M. (1993). Stress and animal welfare (Vol. 993). London: Chapman & hall.

Dawkins, M. S. (1998). Evolution and animal welfare.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73(3), 305–328.

Denton, D. A., McKinley, M. J., Farrell, M., & Egan, G. F. (2009). The role of primordial emotions in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8(2), 500–514.

Ohl, F., & Van der Staay, F. J. (2012). Animal welfare: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science and society. The Veterinary Journal, 192(1), 13–19.

Mellor, D. J., & Beausoleil, N. J. (2015). Extending the ‘Five Domains’ model for animal welfare assessment to incorporate positive welfare states. Animal Welfare, 24(3), 241–253.

Rollin, B. E. (1989). The unheeded cry: Animal consciousness, animal pain and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aser, D., Weary, D. M., Pajor, E. A., & Milligan, B. N. (1997). A scientific conception of animal welfare that reflects ethical concerns. Animal welfare, 6(3), 187–205.

Fraser, D. (2008). Understanding animal welfare. Acta Veterinaria Scandinavica, 50(1), 1–7.

Kirkwood, J. K., Sainsbury, A. W., & Bennett, P. M. (1994). The welfare of free-living wild animals: methods of assessment. Animal Welfare, 3(4), 257–273.

Broom, D. M. (2007). Quality of life means welfare: how is it related to other concepts and assessed?. Animal Welfare, 16(S1), 45–53.

Sekar, N., & Shiller, D. (2020). Engage with animal welfare in conservation. Science, 369(6504), 629–630.

Coghlan, S., & Cardilini, A. P. (2022).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compassionate conservation debate. Conservation Biology, 36(1), e13760.

Bell, A. M. (2007). Future directions in behavioural syndromes research.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4(1611), 755–761.

Ramp, D., & Bekoff, M. (2015). Compassion as a practical and evolved ethic for conservation. BioScience, 65(3), 323–327.

Wallach, A. D., Bekoff, M., Batavia, C., Nelson, M. P., & Ramp, D. (2018). Summoning compassion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32(6), 1255–1265.

Wallach, A. D., Lundgren, E., Batavia, C., Nelson, M. P., Yanco, E., Linklater, W. L., … & Ramp, D. (2020). When all life counts in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34(4), 997–1007.

Singer, P. (1996). Animal liberation (pp. 7–18). Palgrave Macmillan UK.

Broom, D. M. (2003). The evolution of morality and relig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HM Yeh
Notes on Animal Welfare Science

The first Taiwanese to graduate from MSc Animal Welfare Science, Ethics & Law, University of Glasgow 第一個從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動物福利科學、倫理與法律碩士班畢業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