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 落地應用:Capture 瞬時影像

撰稿:Sofia Yan

台灣新創 Numbers 團隊自 CAI 計畫從發起階段即積極參與技術架構的設計與新技術實作支援;2020 年底支援 Adobe 首個示範案例,2021 年初協助〈78天〉專案執行,也在 2021 年初推出嵌入 CAI 架構的首個應用程式 Capture App,透過 Capture App 即可拍出符合 CAI 來源標記標準的瞬時影像。

前導閱讀:
〈CAI 內容真實性計畫 Ⅰ:從理念到倡議〉
〈CAI 內容真實性計畫 Ⅱ:從倡議到落實〉
〈CAI 內容真實性計畫 Ⅲ:示範案例〉
〈CAI 應用案例:Starling Project (椋鳥計畫)-〈78 天〉專案〉

什麼是 「Capture 瞬時影像」?

如果看過先前我們發布的 CAI 內容真實性計畫系列文章,應該就能了解目前數位照片的問題;一般數位照片是使用數位相機、手機拍攝的照片,由於易於創作、複製、重製與分享至各大媒體平台,所以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但是也因為易於複製、重製與分享,閱聽眾往往無法分辨照片的原始訊息,包括時間、地點、拍攝者、所有者等資訊,也因為過於氾濫而丟失了影像可能帶來的價值。

「Capture 瞬時影像」是透過擷取時空資訊及封存至區塊鏈保存數據完整性的照片,經擷取的時空資訊包括拍攝時間、地點與拍攝設備、拍攝者等訊息,由於保存了完整的資訊,且每一張照片在區塊鏈上都有獨一無二的地址,讓「拍攝者」與「所有權」能夠跟著影像被顯示,創作者即可輕鬆地證明所有權,在轉移 (被贈送或被交易) 的過程中,所有權也換跟著移轉,降低照片被誤用、濫用的機率。

一般數位照片與 Capture 瞬時影像的區別

導入 CAI 標準,讓資訊被影像帶著走!

為了確保使用 Capture App 產生的照片的真實性,Numbers 團隊在 App 中導入了 Adobe 的 CAI 標準框架,將元數據 (包括時間、地點、拍攝者及所有權者) 都嵌入瞬時影像中,並使用區塊鏈技術確保資訊不易被竄改及確立「所有權」,讓瞬時影像能夠「資產化」,就算被分享、轉傳、交易,也不會丟失原始的來源訊息。

有了工具之後,下一步呢?

Capture App 是 CAI 內容真實性計畫的落地應用工具,如果說「定義與達成共識」是完整一個生態系的第一步,我們相信工具會是讓小苗得以長大、重要的第二步。Capture App 是一個非常簡易使用的「真實影像工具」,除了 Capture App,Numbers 團隊也推出了 Capture Service API,提供給想加入生態系的內容創作平台、電商應用平台能夠簡易串接,產生數位創作、商品照的 Capture 瞬時影像。

Numbers 的願景是與 Adobe 共同建構真實的媒體網路,從定義協議、打造簡易使用的工具、建構市場,一步一步讓網際網路上的數位內容回歸真實、重塑信任,也在讓數位內容資產化後能夠找回價值。

Numbers Authentic Media Network 願景圖

這是 CAI 系列文章的第五篇介紹,如果你對 CAI 目前的進展有興趣想了解更多,歡迎造訪 CAI 官網 閱讀原文進程,我們之前也寫了一系列的中文介紹,歡迎參考前文列出的前導閱讀清單。

一個完整的生態系除了共識的取得與技術的協助,也需要每個人有意識的參與,如果你對 Authentic Media Network 有任何問題或想法,都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

--

Numbers
Numbers Protocol - 主張數據

https://numbersprotocol.io ;Decentralized Photo Network for Web 3.0 For creating community, value, and trust in digital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