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鏽物件藝術家陳穎亭》採集腐朽的靈魂,喚醒迷失的記憶 _(2)

OwlStay 故事所
OwlStay 故事所
Apr 12, 2021

--

與鐵鏽有了連結的這七年間,穎亭對於鏽的理解,早已不只是停留在腐朽記憶的再利用,更看見了鐵鏽與時間之間的微妙關係,「鐵鏽染過一次之後,是可以重複再染印的。只是鏽會隨著時間走得越久,變得越少。」這就像是我們回溯往事的記憶力,會依循時間的更迭,而變得越來越稀薄與無力,只能期望在未來的某天,會有某份感官刺激,喚起那段塵封已久的記憶片段。

在創作的這些年間,穎亭總有個習慣,例如會在走路的時候,特別留意馬路邊不起眼的事物,或是往某個充滿廢棄物的荒蕪之地,撿拾鐵鏽物件和乾燥的植物,以作為創作的靈感帶回工作室。

於是,走進她的工作室,來回穿梭在樓與樓、房與房間,或多或少都可以瞥見各種大小物件的殘影。好比說在頂樓的右側空間,堆積大量她從路邊採集來的落葉,準備把它們曬乾以製作植物染;左側則是放置數個大片的長方形鐵板,它們安靜的或站或躺,任由濕氣與溫度的侵蝕,任由空氣進行氧化作用。

雖然我們人身在台中,一座座高聳的山岳阻隔了此地與花蓮的直線途徑,但是站在陳穎亭的工作室內,卻有一份與花蓮相似的感受 — — 時間緩慢淡化的氛圍,我徹底忘卻時間的存在,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過去,直到開啟手機螢幕,才發現自己又不小心把時間都留在這裡了。

在接下與「鹽花」的合作創作計畫前,穎亭就曾創作過以海為主軸的作品 — — 《鐵鏽物件─罐系列》。

《鐵鏽物件─罐系列》/陳穎亭提供

身為一個迷戀於廢棄物的採集者,除了市井街道是激發他創作靈感的地帶外,海邊,也是她不會錯過的地方。所以在募集大眾的鐵鏽物件後,隨即在2015–2017年間,把視野聚焦在海邊散落的鐵罐上,並透過鐵鏽染的方式,為這些鏽掉的鐵罐留下肖像。

「在撿拾鐵罐的時候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因為每個罐子的鏽化程度不一樣,所以當他們匯集在一起,就會看見『鐵罐』在不同時間累積下的狀態與質地。」她津津樂道地說。

2020年,「鹽花」的邀約又把穎亭拉回至海身邊,只是此次她探尋故事的方式,是回溯「鹽花」所處地帶的前世今生 — — 漁村。她想像舊時代下漁人手中的漁網,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物件。雖然在時代的洪流下,漁村終究是消聲匿跡,但關於這片土地的種種過往,卻漸漸濃縮在這個物件上。

為了將漁網的意象再現,穎亭利用方塊折布的方式進行鏽染,染出一個個方格線條。接著,這些鏽染布會置入到「鹽花」的每一間房間裡,任由海風吹拂,任由光線穿透,以和諧的姿態融入於空間,靜靜地看著旅人來來去去。

無論是從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裡的嗅覺與童年回憶,到陳穎亭《鐵鏽物件》裡的視覺與日常記憶,我們都不可否認,哪怕是無生命的物件,還是一幅真實的場景,都能與人類的過往記憶緊緊牽連,甚至足以觸動到我們的情感。

普魯斯特曾寫過:

「我們記憶最精華的部分保存在我們的外在世界, 在雨日潮濕的空氣裡、在幽閉空間的氣味裡、在剛生起火的壁爐的芬芳裡,也就是說,在每一個地方, 只要我們的理智視為無用而加以摒棄的事物又重新被發現的話。 那是過去歲月最後的保留地,是它的精粹, 在我們的眼淚流乾以後, 又讓我們重新潸然淚下。」 — — 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關於溫潤或冷淡的記憶,如今都轉換成鐵鏽的形象,附著在由一絲一絲構成的纖維上。這些故事已經不再需要文字的解構,而是透過長久的凝視與觸摸,就足以參透故事之後的故事,然後不知不覺間,你我都成為花蓮的一部份。

《鐵鏽物件藝術家陳穎亭》採集腐朽的靈魂,喚醒迷失的記憶 _(1)

--

--

OwlStay 故事所
OwlStay 故事所

挖掘台灣土地上的故事 ✍︎ ∕ 精選精選特色旅宿 ⟰ Instagram.com/owlstay.travel/ 一起跟我們在九份山中夢遊 。 ☁︎z z Z 訂房 : booking.owlting.com/flipflophostel-jiuf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