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社交恐懼症!找到聊天話題、和陌生人聊天聊到心坎裡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10 min readFeb 29, 2020

想像一下這兩個場景:

“你參加一場非常有興趣的演講活動,抵達現場時發現距離演講開始還有15分鐘。你坐定位、拿出筆記本準備開始接下來2小時的學習,此時你旁邊恰巧來了另一位聽演講的朋友,你想要鼓起勇氣和他/她攀談幾句,但怕尷尬還是打消念頭,拿起手機滑了15分鐘…”

“朋友邀請你/妳參加一場Party,但因為遲到必須晚30分鐘才能趕到現場。主辦單位此時安排了30分鐘來賓自由交流時間,你/妳只好拿起了一旁的飲料與餅乾,小心翼翼的觀察現場的其他來賓。可惜的是,過了10分鐘沒有人主動找你攀談,你正在思考是否要主動當那位「破冰者」…”

聊天是可以學習的

在許多生活場景中,我們難免要和陌生人聊上幾句,聊得開算幸運,聊不開就尷尬,大家還特別取了個名稱 — 「尬聊」。可別小看尬聊發生的頻率。如果你仔細數,只要我們有和陌生人、不太熟悉人接觸的機會,就可能發生尬聊的狀況。

英文裡有個名詞特別貼切 — 「Small talk」,專門指這些時間簡短的社交場景,我們可以翻作為「聊天 / 閒談」。

聊天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要和不熟悉的人在沒有特定主題的狀況下聊天,簡直難上加難。我自己在生活上也時常碰到這樣的狀況:

  • 在活動開始前、中場休息的10分鐘,不知道要和隔壁的人聊什麼
  • 在電梯裡碰到不熟悉的同事,兩個人要從 10F 坐到 1F,這電梯的氣氛真是安靜的讓人起雞皮疙瘩

拿起手機滑起來或許是個避免尷尬的辦法,但有些時候總是希望和其他人交流,總不可能永遠都是當那個被動的人吧!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幸運的是,聊天這件事是可以學習的。

這星期在 “得到App” 上看到了小課程《有效提升與陌生人社交的能力》by 戴愫 (下均稱作者),學習完後覺得太實用了,因此整理成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同時附上在生活中實際應用的心得。

聊天就像在練習一門武功,在正式學習招式之前,必須學習基本心法(內功)。

聊天的基本心法

1.建立心態

讓我們換個角度想:

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好玩的大party。在這個party上,没有陌生人,只有還沒認識的朋友。在這個party上,資訊大交融、樂趣大冲撞。

2.三條技能

  • (發問)問一個開放式問題

不要問一個詞就能回答的問題,例如:

我:「你讀過《與成功有約》嗎?」朋友:「沒有耶」我:「那你讀過《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嗎?」朋友:「也沒有耶」

避免讓對方覺得自己很笨,什麼話都接不上,其實責任有時候出在問話者身上。我們可以這樣說:

(X) 「你去過日本嗎?」(O) 「如果你可以去日本,你想去哪個城市?」(X) 「你喜歡看恐怖電影嗎?」(O) 「你喜歡看哪種類型的電影?」
  • (回答)一問二答

如果對方發問,現在換我們來回答問題了。除了單純給出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多說一句話,接著再回問對方一個問題,增加聊天話題的延展性。例如:

朋友:「你去過日本嗎?」我:「去過呀!」我:「我去年年底才剛帶我爸媽去日本九州自由行。你知道自由行其實不會很困難,但是帶著兩老可就困難了...有時候不受控就會一下不見人影。你曾經帶過爸媽出過國嗎?」
  • (兩者交互)仔細聆聽,擴展話中的訊息

聊天的本質就是 「雙方問答的來回」,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替。延長聊天的訣竅是不斷擴展對方的話,例如:

朋友:「你去過日本嗎?」我:「去過呀!」我:「我去年年底才剛帶我爸媽去日本九州自由行。你知道自由行其實不會很困難,但是帶著兩老可就困難了...有時候不受控就會一下不見人影。你曾經帶過爸媽出過國嗎?」朋友:「有耶,之前也曾經帶他們到“東京”去玩,人潮一多就不受控了!」我:「東京呀!我之前也去過竹下通、淺草這些地方,人真是多到爆炸。你那時候是去東京哪裡呢?」朋友:「我去了“新宿、涉谷”,人真的好多呢!不過他們似乎不太喜歡這兩個地方。」我:「新宿、涉谷都是年輕人去的居多,爸媽可能比較喜歡去鄉下一點的地方,例如河口湖之類的。」

仔細聽對方說的話,抓到裡面的名詞,並且以自身的經驗或是問問題來做擴展。

以上就是聊天的基本心法(內功)。

但在這複雜的世界,如果我們還可以學習一些 “外功” ,更能夠掌握聊天的狀況。我會以三個常見的聊天問題來說明:

  • 如何破冰來開啟一場閒談?
  • 如何維持聊天的節奏?
  • 如何結束一場閒談?

一、如何破冰來開啟一場閒談?

「破冰」就是當那位最先開啟話題的人。許多閒聊無法順利進行,往往是在第一關就卡住了,腦袋不斷想著:「我到底要跟對方聊什麼啊!!!」

破冰的關鍵是:冷讀 + 熱捧。

冷讀是展示你冷静的观察力,讓第一句破冰的話顯得不唐突 ; 熱捧是展示你十足的善意,此次談話以给對方制造愉悅為己任。

課程提供三個破冰的方法,都是用「冷讀 + 熱捧」的公式組成:

1.用周遭的道具找話題

直接看例子:

看到對方手裡拿著一杯飲料,可以說:「這杯飲料看起來很好喝,那哪家飲料店的呀?」
->你冷靜的看到對方飲料的選擇,並稱讚這個選擇不錯。
對著活動中坐在你隔壁的人,可以說:「你帶的裝備真齊全,可以跟你借隻筆嗎?」
->你冷靜的觀察對方的物品,並稱讚他“裝備齊全”。
在咖啡廳看到鄰座的人,可以說:「你這台電腦是今年新出的Macbook pro吧!我一直都想買,請教一下這款的價位大概是多少?」
->你冷靜的觀察他的電腦,並表示自己的羨慕與嚮往。
看到正在遛狗的人,可以說:「好可愛的狗狗,是科基嗎?」
->你冷靜的觀察狗的外表,並直接給予稱讚。

2. 從對方的身上找話題,例如身體、服裝、配件、個性

直接看例子:

你身體很壯耶,常去健身吧!
->從對方的身體找話題
你這西裝看起來很合身,是訂做的吧!
->從對方的服裝找話題
你襯衫上的袖扣很精緻,是特別挑的吧!
->從對方的配件找話題
你很幽默耶,是雙子座的吧!
->從對方的個性找話題

3. 從當時的狀態、心情找話題

一個人當時的心情、表情,以及做一件事情時的狀態是認真,還是疲憊,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觀察出来,並能用這個來作為話題切入点。

例如:

看你們聊得很投機,我猜你們認識很久了?我注意到你剛才聽課聽得很認真,今天的演講你最喜歡哪個部分?看你今天特別開心,發生了什麼好事情嗎?

二、如何維持聊天的節奏?

如同上方所說,聊天的本質就是 「雙方問答的來回」,掌握基本心法的 “一問二答” 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了。再複習一次:

針對對方的一個問題,先回答答案,述說自己的觀點,最後反問對方一個問題。

雙方一問一答的過程,就像是互相拋接球,難免會遇到落接球的時候。如果冷場了該怎麼辦呢?

冷場的處理方式

作者提供三個思路:

1.另開話題

如果真的講不下去了,那就直接轉換一個聊天主題吧!發問的方式跟破冰時相同。

2.正反回應

意思是根據自己是否對這個話題有共鳴,来選擇做正面回應或是反面回應。正面回應,代表我和你很有共鳴 ; 反面回應,代表我很有興趣探究你的世界。

看個例子:

朋友:「我剛從希臘回來」(正面回應) 我上週剛看完《愛在午夜希臘時》,真正的希臘和電影的希臘有什麼區別嗎?(反面回應) 我從來沒去過希臘,希臘有哪些地方是直得一去的嗎?朋友:「我朋友是牙科醫生」(正面回應) 我國中同學最近要回去繼承家裏的牙醫診所,你們肯定很有話聊,下次我們一起約吃個飯吧。(反面回應) 我對牙醫的印象就是拿著電鑽的恐怖記憶,你們在大學都念些什麼內容呀?

3.扮演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喜歡用 “問問題” 來帶領他人思考,這個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可以有效的將話題帶的更深入。

當然實際聊天可以換個說法,並且加入自我陳述,否則會很像在拷問對方。看個例子:

朋友:「最近在YouTube上花了好多時間。」我:「現在大家好像都用Netflix看影集,你在YouTube上看些什麼呀?」朋友:「就看些歌曲的MV呀,一不小心時間就過了」我:「但歌曲聽完之後,下一首也未必是你喜歡聽的呀?」朋友:「其實,影片的右方推薦列表都會有很多沒看過的影片或歌曲,我點了一首還有一首,甚至到後面在看YouTuber介紹一些開箱...啊!這就是為什麼我都會花2、3個小時在YouTube的原因啦!」

三、如何結束一場閒談?

在經過雙方一陣你來我往後,難免我們會想要切斷話題,轉而來開或找其他人聊天,此時我們應該怎麼優雅退場呢?

有五個可選擇的方法:

方法一:最誠實的方法

這是我在學習這堂課之前,最常使用的方法。老實的跟對方說:「很高興認識你,讓我學習到很多,希望我們後續繼續保持聯繫。」通常會接著加個Facebook或是Line。

方法二:我要撤了,是我的錯,不是你的錯。而且,我是個潜力股,我願意持續為你增加價值。

告訴對方你必須做什麼,也就是說,不是對方的原因,而是你的本來就有的計劃讓你不得不退出。例如:

我來之前下決心,今天要認識三位前輩,您是第一位。讓我們保持聯繫,我相信在Fintech分享這一塊,我以後能幫上您。我想看看今天還會不會遇到別的同行?我們加個Facebook吧,很樂意今後能在任何方面幫到您。

方法三:兩杯酒法

這個方法很有趣,美國演員George Plimpton曾透露過他慣用的兩杯酒法。他每次聚會都是手端兩杯酒。當想退出某個對話時,他會託辭說需要把這杯酒送過去給他的朋友。

方法四:假裝緊急

這個方法我認為屬於暗示類型。例如:

比如,你看一眼電話,突顯焦急狀:“現在幾點?噢,我需要給家裏打個電話。” 或者你做出內急的樣子:“不好意思,需要用一下洗手間。是那個方向嗎?”或者你一邊伸長脖子,一邊張望廚房:“有點餓呀。我過去拿些食物。你們需要什麼?”

方法五:將對方託付給別人

這個方法是我認為最成熟的方法,可以順勢展現自己的社交魅力。

帶著對方朝你的朋友走過去,把他介紹給你的朋友。要牢記對方的名字,在介紹的時候,把他的亮點稍加誇張,用些溢美之詞。例如:

“這是某某,Fintech產業的資深工作者。”“這是某某,FMCG(快速消費品產業)的專家。”“這是某某,在專案管理上很有兩下子。”“這是某某,知名軟體產業的UX設計師。”

總結

作者在課程中講到:

“我們東方人在閒談這個溝通技能上是個弱點,為什麼呢?東方文化是椰子文化,你想像一下椰子的構造,殼裡面又大又軟,但外殼硬。

也就是說,東方人擅長熟人社會的社交規則和技巧,卻不擅長和陌生人打交道,缺乏對陌生人表達友善和愛的能力。…(中略)

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正處在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的快速轉型中。我們需要在短時間裡和大量陌生人建立淺度關係,收集訊息並為以後產生更多交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訊息關係重過人情關係。

不論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當我們將「聊天」視為一項技能學習時,就能在需要用到的場合即時用上。或許在剛開始被我們認為很難聊的人,之後意外地在人生的路拉了我們一把。

最後讓我分享一段小故事:

前陣子我參加 邱韜誠 (Frank Chiu) 的「SEO幼幼班:不懂程式也能聽的懂的SEO入門課」並且加了臉書。Frank非常喜歡使用meme(迷音)圖,從他的簡報風格就看得出來這種惡搞風格,後來他在臉書上Po了一篇「圖片管理工具Eagle」的團購文,看完當下我立刻就加入購買,現在真的幫我節省非常多找圖片的時間。

只要多一點跟他人主動的連接,有時候會獲得不可思議的驚喜呢!

我是朱騏,一個渴求新知、熱愛學習的產品經理。也是一個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熱愛將專案管理知識應用在魔術學習上的魔術愛好者。如果有任何疑問、想聽的主題,歡迎留言給我 📒如果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給我 10–40 個拍手;
如果有興趣看其他「課程學習」相關的分享請給我 40+ 個拍手讓我知道 👏🏻
最後,謝謝你的閱讀!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下方「Follow」我~| LinkedIn @ Chi Chu

--

--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