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 說說產業 — OTT 服務 Disney+ 看圖說故事之背後隱含的產品策略

Mr.T
Mr.T • 塵思產品人
15 min readJun 5, 2022

本篇文章會延續上篇文章聊到 Netflix 財報出來後的產品策略淺談(文章連結),來對比 B2C 串流服務世界巨頭的較勁,這一個多月來財報相繼出來後,不乏有許多專家進行比較,但也記得,財報就是針對「過去事實」的「故事拆解」,未來的行動更加關鍵。

網路上開始有各種專業的分析文不斷比較 Disney 與 Netflix 的差異,這邊文章只會做些簡單的前言,財報分析就不多做贅述,會聚焦在以產品經理的角度如何看 Disney 的產品策略。由於 Disney 帝國擁有眾多事業群,其中跟串流服務相關平台更區分為 Disney+、Hulu、ESPN+,文章更是或著重於 Disney+ 的分享。

本篇文章重點內容如下,不包含任何投資建議,我也不是財經專家,如果針對解讀有誤,歡迎指教。
一、現況分析:Disney 與 Netflix 比較
二、產品策略觀察
三、機會與挑戰
四、總結

至於為何要寫這篇文章呢,當然也是滿足我在相關產業的私心,雖然不到專業,以下內容也多半淺談,期望藉由文字的輸出伴隨思考的梳理,漸漸地培養自己的敏銳度。

一、現況分析:Disney 與 Netflix 比較

分析 1 — 用戶現況:優
Disney 所有串流平台總訂閱人次高達 2.05 億,逼近 Netflix 2.21 億。其中 Disney+ 佔比 67%,其次是 Hulu 與 ESPN+。

用季度作為比較,相較於 Netflix 不增反減的負成長減少 200 萬訂閱戶,Disney 倒是很爭氣的 920 萬訂閱戶,其中 Disney+ 更是增加了 790 萬訂閱戶,真的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呢。

這僅代表泛串流平台的市佔,為什麼多加一個「泛」呢?原因是 Disney+ 與 Hulu 嚴格說是影視娛樂,而 ESPN+ 則是屬於運動賽事,不能完全歸因同個目標客群。同時,擁有再多的用戶數,沒辦法透過各種渠道變現,再大的巨人也有崩塌的時候,單從用戶數只能看出平台對於消費者的吸引能力,變現能力請讓我們看下去。

Source: Disney 官網財報 (2022 Q2)
Source: Disney 官網財報 (2022 Q1)
Source: https://www.notion.so/imtianchen/Disney-ce6b57443f0b4940a168b365669bf869#aa2def5910244c6598e295ee573039b7

分析 2— 盈利現況:需加強
Disney 所有串流平台營收年增 9%,主要來自於串流平台收入。營業利潤年減 32%,主要也來自於串流平台支出從 2.9 億美元增加到 8.8 億美元。與 Netflix 相比無論是營收還是獲利,都還是遠遠不及。

如果我們單看事業群的「賺錢能力」,以串流服務還是滿有潛力與成長空間,收入(Revenue) 相比去年有所增加,無論在有線電視、OTT 串流平台(可用 Direct-to-Consumer 來看以下簡稱 D2C)都是有所成長。但看不出為何獲利能力(Operating Incom) 大副降低,還需要一部部拆解。

接下來發現罪魁禍首是 D2C 和 Content Sales/Licensing and Other,根據官方解釋來自於幾個原因

  • D2C:高的製片成本、行銷費用、技術費用,打造個 IP 或是要有好劇情、效果都是需要各種不斷疊高的成本。
  • License:終止或減少對於內容的授權,說白話點就是將主控權從各個平台拉回到自己的主流 OTT 串流平台。令人意外的是,部分歸因於兩個強大 IP 的授權 — Modern Family(摩登家庭)、How I Met Your Mother(老爸老媽的浪漫史)。
Source: Disney 官網財報 (2022 Q2)
Source: Disney 官網財報 (2022 Q2)

分析 3— 產品現況:優
Disney+ 的 ARPU (每位訂閱戶的平均月營收)稍微下滑至 4.35 美元,綜觀美加與非美加地區的 ARPU 都拉到同個水平。相比 Netflix ARPU 在美國仍然有 14.91 美元的高水平,勝過 Disney

剛剛我們已經知道 Disney 串流已經有賺錢能力,且 Disney+ 訂閱又佔比大半以上,那各個產品線的佔比又是如何呢?很有趣的是 Hulu 居然是最賺錢的產品線,至於原因為何可就ㄅ誤得而知,另一方面,成長幅度還是 Disney+ 最高。

Source: Disney 官網財報 (2022 Q2)

<小結>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不過就是看圖說故事,網路上有更多專業分析,會放在文章末端供大家參考。

Disney 串流的確賺錢能力遠不及 Netflix,落後者也不會永遠是落後者,其次是不能單單只是從財務狀況評比,畢竟 Disney 串流平台只是個事業群,而 Netflix 則代表公司幾近全部的事業,用一個事業群去比一整間公司不是那麼單純。加上影視內容、銷售策略都有所不同,並不能完全一概而論的說 Netflix 就會一掘不振、Disney 潛力無限等等。財務面就是佔比整間公司產銷人發財的一個部分,

因此,讓我們從產品面來看 Disney 策略猜想(接續主觀發言)

二、產品策略觀察

產品面:IP 影響力具有跨國性、跨年齡層性、延伸性,比你我想像中的更宏大與深不可測

成也內容、敗也內容。內容的特性是你推出前永遠不知道消費者的接受度、普及度如何。畢竟,不但是消費者最主要入口,也可從每個財報看出直接點名某些內容的影響性,包含觀看時長、哪些國家可以觀看等等。

有別於 Netflix 不斷的購買授權上架、或是近幾年來很辛苦製作原創電影也僅限於曇花一現,這就是 Disney 有別於各個平台的最大差異化(說起來真廢話),有哪些特色呢。

  • 夠廣泛:無論是是幼孩愛看的卡通動畫、成人喜好的電影與影集、甚至是追求即時賽事的觀眾們,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觸及到每個心理。此外,也不像是很多內容有地域限制的喜好程度,Disney 的很多內容似乎擁有輕易跨國界的魔力。
  • 可延伸:如果只是可以銷售到各國家、各年齡層,那 Netflix 近年竄紅的紙房子、魷魚遊戲以外就不會那麼辛苦。重點在於 Disney 還可以做二次銷售,導入到線下迪士尼樂園、音樂劇、周邊商品,真人轉動畫、動畫轉真人等模式、影集轉電影、電影轉影集,這也難怪 Netflix 想要製作遊戲創造額外營收。
  • 獨家性:這也是讓迪士尼的製作成本居高不下原因,每個新製作都是鉅額的投資與風險(畢竟不知道會不會紅),這也可以從財報看出將版權收回給自家用,導致營收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似乎,Netflix 上次財報看來,也逐漸朝向獨家製作,導致製作成本居高不下,當然這也就考驗「一個內容、多次銷售」的能力。

銷售面:適當的拆分主產品線與次產品線,再用捆綁銷售的方式讓你一次享受,其實就是讓你吃到飽、吃到撐,甚至是消化不良的過度眼球消費

如果你是產品經理,你會怎麼做呢?其實我還滿想拆解三個平台在不同國家的銷售程度,以及不同綑綁或單獨銷售模式的效果,可惜這些都僅限於內部機密數據吧(笑)。

  • 產品線:一開始就將 Disney+、Hulu、ESPN+ 三種分別渠道的串流平台,然後就如同 Disney+ 再貼心的幫你拆出入口為 Pixnet 迷、Marvel 迷等等嗎。當然也有可能是 CEO 下的指導棋,這就不得而知,畢竟就很多國家的習慣是,管你是什麼迷,就是通通把你塞在同一個入口就對了。
  • 定價策略:更有趣的是像是 ESPN+ 這樣的直播賽事根本沒有免費試用 (Free Trial),根本不怕你不訂;或是還用捆綁銷售讓你一次享受三個平台,當然在某些國家是只有特定的兩個平台作為綑綁銷售。暫停想想,每人每天就固定的時間,還不算你可能去玩遊戲、運動等其他娛樂,是有多少時間可以黏在螢幕前花在串流平台上呢。無論如何,這也是 Disney 長久以來獨有培養品牌的能力,才有辦法達到的銷售效果。還是說國外的閱聽人真的只是很閒,好辣說個玩笑而已。
  • 銷售模式:串流平台有區分 SVOD (高價/低價訂閱制度)、FVOD (免費模式)、Pay-Per-View (PPV 單次觀看模式)、AVOD (廣告模式)。雖說我們可以看出 Disney 基本上都是 SVOD, PPV,由於有線電視趨於弱勢而逐漸轉往線上,從財報導向產品可以看出獲利能力還是一大苦惱。你如果高價則增加訂閱阻力、低價可能獲利能力不足,這也是為何開始要邁向 AVOD 的原因。畢竟消費者也不是省油的燈,可以這個月訂閱然後下個月退訂,之後再訂閱回來。
source: https://www.hulu.com/welcome?orig_referrer=https%3A%2F%2Fwww.google.com%2F

技術面:IP 產品內容與銷售策略勝過一切,被大家噓到爆的串流技術做得差真的會有影響嗎

每間公司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你內容差但體驗還是不好,消費者憑什麼待在這平台,這也不能說 Disney 有理把串流做的「相對沒那麼好」,或許只是把優先次序把比較後面(好吧,可能在幫他找藉口)。一個好的串流使用者體驗可能包含下列項目

  • 串流平台再整合:
    每個用戶消費習慣不同,以前是 PC 時代,前陣子是 Mobile 時代,現在更有可能轉變成機上盒 、Chromecast、Apple TV 等各種機型整合,尤其在家觀看媲美劇院等級或是方便程度等消費習慣都在逐漸轉移。想想看你在看足球賽,應該不太會在那小小小的螢幕觀看,多麽不過癮吧。可以看出 Disney 在這方面的普及程度,真的是想盡各種方法打進每個人的眼球,到處可見整合程度。
  • 串流內容的支援程度:
    這的確是大家最詬病的地方,在機上盒體驗、行動裝置選片的方便性、觀看影片的操作性就顯得不夠用心,即使如此,還是看得出來大家還是吃得下去,不得不接受,或許真的不擔心用戶跑掉吧。
    畫質支援到 4K?音質支援到 Dolby?字幕有支援到哪些國家?配音有支援到哪些語言?現在用戶一個比一個挑(可能這也就是為何現在盜版影片抵不過正版的關係)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會影響用戶的使用者體驗。如果是獨家,那就真的不得不接受。
    另外版權保護機制(DRM)也是關鍵,例如你不能隨便截圖、錄影內容,當然如果你保護過甚,就也不會有那麼多 YouTuber 的各種素材幫你宣傳了(說笑的)。
  • 其他我們看不到的成本:前面我們說的都有關乎獲取客戶能力、賺錢能力,成本這就是每間公司不能說的秘密,Netflix、Disney 居高不下的製作成本,相信包含內容製作特效製作、雲端機器運行與儲存成本、影片轉檔與再製作成本、穩定性播放等等。

<小結>

Disney 以品牌獨特性跨足 OTT 串流平台,即使是後進入市場,表現在疫情的加持之下,更是扶搖直上,創造出屬於自己在於產品上、技術上、銷售上的獨特性。至於 Disney 未來還有什麼樣的機會呢?

三、機會與挑戰

前面我們用財報說故事後,也從其他面向來淺談 Disney 帝國在不同產品策略的佈局。接下來就來更主觀的微微思考,Disney 未來可能可以怎麼走。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如果只是從產品功能來看說應該要在串流加上什麼功能、新增什麼內容,就過於狹隘了,可以從宏觀開始思考目標的拆解,要先看可以達到什麼目的(WHY),再去看數據如何定義(WHAT),最後再來談用什麼手段(HOW)。

用戶面:串流整體市場趨勢在於人數有限、眼球時間有限,後疫情時代或許該追逐的不是訂閱人次

用戶的眼球瓜分不乏還有 YouTube或是小紅書影音平台、任天堂 Switch 或是索尼 PS5 等等可能,後疫情時代造就未來用戶的旅遊也會影響用戶黏著度。以及不同季節被體育賽事佔滿版面(接下來的世足賽)都會是關鍵,畢竟不是每天過年,人口有限也不會永遠的成長。

目前 Disney 訂閱人次已經來到 2 億左右,或許還有成長空間,接下來或許該來探討的是:如何留存這些既有用戶、讓現有用戶可以掏出更多的錢更多的時間在平台上(很有趣的是 Disney 對於「觀看時間」的重視程度沒有 Netflix 重要)。Disney 該事業群的成長固然重要,如何打破穀倉效應,協助其他事業群成長或許也是個可以關注且創造差異化的策略。

產品面: IP 內容佈局與串流平台服務的加強

內容面我就沒什麼好說,各種宇宙以及 IP 吸粉力就樂觀其成。畢竟同步片很少二刷三刷的情況,Disney 總可以用其他方式讓你二度消費。

對於 Disney 的在地化深耕真的還要再加強,就是翻譯能力真的很不行,或許只有台灣的問題。在推薦制度也永遠是串流平台的謎,就是 Disney 沒有做得比 Netflix 好的原因,常常造就「已經不知道看什麼」,或是「找不到想看的片」情況,Netflix 反倒就是一個問題想看的片太多、花太多時間在選片上。

很期待如何推廣共同觀看、評論等功能,畢竟在多數人都不在同個空間情況,加強與朋友、情侶、家人間的情感甚為重要,

source: https://www.disneyplus.com/en-gb/movies/polar-bear/uqIP6i4c3Tu1 (趁機放上私心很愛的一部片)

獲利面:成本與銷售結構的改善,或者是說 ARPU 的單位提升

個人認為砸大錢在內容製作上很難避免,畢竟好的製作還是要有好的劇情、好的行銷來帶動成長,但這要怎麼更精簡成本就不得而知。一方面也滿支持 Disney 將內容收回給自家平台,或許也只是實驗性策略而已就不得而知。既然如此開如何開流就可以透過幾種方式

  • 提高訂閱單位售價:當然這不單單只是提高價錢,而是在於分享帳號中在每個帳號堆疊上多收費,以及限制同個影片或是同個時段可觀看的人次。
  • 加入廣告營收 AVOD:這其實官方已經有釋放消息,但我覺得有趣的是如果迪士尼大膽的開發出自己的廣告系統,而不是仰賴 Google 平台,那初期的開發成本必定上升,至於營收與用戶留存會不會跟著成長,值得觀察。
  • 加入更高品質 Pay-Per-View:如同運動賽事 Live 直播的特性,在轉換成回放 (Catch-up) 再銷售、或是特定影片支援劇院般的享受模式、讓特定區域採用付費下載的觀看(畢竟不是每個地區都能享受即時串流),都可能是創造營收的方法,但是這能不能有「量」的提升,就不得而知。
source: https://la.eater.com/maps/best-food-dishes-disneyland-eats-anaheim-los-angeles

四、總結

其實我很欣賞迪士尼長久以來的品牌形象與轉單能力,小時候不懂事還以為不就只是卡通,長大後才發現根本是大到不型的巨型企業,雖說有時候對於過於巨型企業有些反感,畢竟市場上有多些競爭者才是好事。

其實對於 OTT 串流服務還有滿多題材可以寫,目前也就只是針對 Netflix、Disney 顯而易見的 「B2C」的 「娛樂產業」,其實還有很多例如 B2B、日本市場、運動賽事串流、教育串流、醫學串流值得我們關注。有機會的話,再來不負責任的寫寫,主要是給予自己的一點反芻空間,也有可能過幾個月被市場打臉、被自己打臉都有可能。

各種參考資料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多拍拍手👏,讓我們多多互動。
1. 👏[1個拍手] — 如果你單純路過
2. 👏👏[2-N個拍手]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3. 👏👏👏[50個拍手] — 如果你希望看到類似的內容
有任何互動或想法,歡迎寄信聯絡我:ctianchen886@gmail.com

--

--

Mr.T
Mr.T • 塵思產品人

Someone who loves technology, design, business trend. To be a well-rounded person. Mail: tianchen.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