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產品經理課程系列(3) — 梁寧 《產品思維30講》, 產品設計的「系統思維」,以ATM提款為例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14 min readMar 26, 2020

前言

這是「梁寧 《產品思維30講》」系列學習的第三篇文章,這次我們來談談「系統思維」。

讓我們先來想一個生活問題:

“你覺得一個人的身材體態,是由甚麼決定的呢?”

飲食嗎? 運動習慣嗎?生活作息嗎?這些因素都有可能,甚至你還可以舉出更多的因素,但我們都會同意一件事情:結果必定是所有因素累加,最後呈現出來的整體成果。

在產品的世界、甚至是商業的世界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看到的所有結果,實際上都是系統的產物。

因此產品經理在規劃產品時,不能只關注產品本身,而是「產品 + 背後的支援系統」,講的通俗一點就是「服務」。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

比如我們要生產打孔機。但仔細一想,用戶真的是需要這個嗎?

其實用戶需要的不一定是台打孔機,而是想要在牆上鑽一個孔。如果用產品角度想,我們只會想到怎麼把打孔機設計的更省力、更漂亮;如果用服務角度想,我們則是思考如何提供用戶在牆上鑽一個孔。

以用户得到這個孔為目的去提供服务,而不是想著我要做一個打孔機然後賣出去,這就是產品和服務的區別。

這篇文章想要和大家分享「系統能力」這件事情,主要有三個重點:

  • 產品背後的系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如何判斷系統的好壞?
  • 甚麼是迭代,有商業上的案例嗎?

一、產品背後的系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前面我們說過,產品經理在規劃產品時,應該關注「產品 + 背後的支援系統」,但這個系統到底是甚麼東西?

我們用生活中常見的ATM來舉例。

ATM是一個最簡單的產品或服務

ATM可以說是最簡單的產品或服務,它的功能很簡單,就是領現金。同時ATM也給用戶提供確定性:「驗證你的身分正確,問你需要領多少錢,把現金給你」。

這裡有兩個重要概念:「確定性」與「依賴」。

為什麼確定性這麼重要?我們都是有感覺的,人生如此不確定,所以當你看到有一個東西非常確定的時候,是讓人留戀的。也因為有了確定性,才能讓用戶持續性的依賴某樣產品。

ATM機提供的確定性就是驗證身份之後給現金,圍繞ATM機系統能力的設計和建設,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保證這個確定性。所以如果問ATM機有什麼特點?怎麼設計?從答案你就可以分辨出,這個產品經理的功力如何。

如果一個產品經理花過多的時間在ATM機的顯性特性上,例如這個ATM機長什麼樣子,是長的還是寬的,界面是紅的還是藍的,是先出卡還是先出鈔…等,這個產品經理所有的觀察和興奮點,還只是在表面的一部分。

ATM的核心服務是領錢

一台ATM機裡如果放50萬的現金,一個銀行提供100台ATM機的話,就意味著要把5000萬的現金放到外面去。這5000萬的現金要如何管理,相關配套要怎麼做,才是服務核心需要考慮的事情。

基於這個服務本質我們需要有五個流程:

第一步,首先需要有一個戰略判斷,戰略部門需要做出一個決策,為什麼要提供這個服務?提供這個服務對於企業,對於用戶的價值是什麼?這個時候ATM機有兩個價值點:

  • 第一個是放在營業據點的旁邊,分流領錢的壓力,我們看到所有銀行的營業據點旁都會有ATM機。
  • 第二個價值點是放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可以服務用戶,增加企業的曝光,增強用戶黏著度,提高好感度。

第二步,營運部門要對每一台ATM機有沒有實現戰略訴求來做價值評估。例如,錢放了很長時間都沒有被取走,那可能說明人流過少,這個點就應該拆撤;這個營業據點旁取現壓力過大,一台ATM機不足,那就應該增加一台。

第三步,在營運部門對每個點的戰略價值做完數據分析和價值評估之後,需要哪個點存在,產品經理就要保證它的服務可用。

我們想想服務要有保證,必須做哪些事情呢?

  • 最首要的肯定是現金,一台取不出錢的ATM機就是個鐵盒子,是毫無意義的,就像無數個App都做得很漂亮,但用戶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個漂亮界面,而是滿足他們需求的App。
  • 用戶需要的是即時滿足。我要取現馬上給我錢,有源源不斷的錢,這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四步,維護ATM機還要做很多其他事,例如說硬體管理。要保障ATM機不能間斷電源,影印機要能影印明細收據。

第五步,要有客服管理。例如機器突然吃卡了,出鈔有問題了,用戶要投訴,這需要有人處理。

所以ATM機是一個最簡單的產品,因為它提供的確定性就是出鈔。錢是最簡單的產品,因為它沒有用戶區分,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拿到錢,他就是滿意的。

除了錢之外的任何一種商品,可能都是有用戶區隔的。男性需求、女性需求、老人需求、孩子需求可能都不太一樣。所以ATM機是不需要有用戶區隔的,只需要有確定性的供給,用戶就會滿意。

只要領到錢,大家都開心

但這樣簡單的產品,要能夠保證服務,提供完整的系統能力需要七個負責職位:戰略、營運、現金、密碼、硬體、客服、技術。我們可以發現到,這就是整體的服務成本。

這邊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

當我們準備做一個產品的時候,可以把ATM機這個最簡單的產品拿出來對照一下。

1. 產品在”點線面體”的什麼位置?(參考《怎麼選擇?每個人都該有的「機會選擇」思維》)

2. 產品提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確定性?

3. 為了保證確定性的穩定提供,產品需要的系統能力包括哪些環節?公司有足夠的資本和能力來支撐所有的環節嗎?

很多新創企業的問題其實出在這裡,公司想提供領現服務,知道一台ATM機價格是20萬,但是沒有把它要用到的資金成本(前面提到的5000萬),以及它七個職位的營運成本和能力充分地計算在內。

二、如何判斷系統的好壞?

知道了系統之後,你肯定會問個問題:我怎麼知道這個產品背後的系統,到底是好是壞?

直接說答案,「效率」。

組織效率

這邊的效率指的是組織效率。前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 — 衛哲,在一次演講中所說的:

互聯網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效率。

在互聯網時代,組織效率的提升需要四個“在線”。什麼是“在線”呢?在PC時代,人和手機是分離的,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在哪裡手機就在哪裡,每個人都是“在線”的,這四個“在線”分別是員工在線,產品在線,客戶在線以及管理在線。

舉個例子,中國嬰兒用品電商平台 — 孩子王,就很好地利用了這四個在線。

  • 員工在線:孩子王的每一個員工都用手機輔助工作。
  • 產品在線:通過手機,每個員工都可以接觸到有七千個商品的龐大資料庫。
  • 客戶在線:員工每接觸到一個客戶,都會把他發展成電子會員,拉入自己建立的對話群組。
  • 管理在線:每個分店的店長都會在所有員工創建的對話群組裡,這意味著員工不能在群組裡和客戶亂說、或者銷售不是孩子王的產品,

做到這四個在線,組織效率就有了很大提升。如果你想看衛哲的此篇演講,可以點擊下方的連結:

從其他領域學習效率 -航空產業的「三級火箭」

談到「效率」這件事情,不止在商學領域,我們甚至可以借鏡其他領域的經驗,其中中國的張雲帆 “互聯網三級火箭”理論特別有意思,在許多商學的書也逐漸能夠看到這樣的分析模型。

火箭升空的原理是這樣的 (以下摘錄自《縱橫文學CEO張雲帆在私人董事會上的分享》):

我們通常看到的交通工具都只有一節:飛機是一節,機翼裡裝了很多航空燃油 ; 汽車也只有一節,汽油在車身裡 ; 火箭如果只有一節,裡面又裝燃料,又裝要發射的衛星,會怎樣?

結論是:飛不起來。如果火箭只有一級,其燃料和箭體的重量太大,現在的燃料效率則無法將其推出大氣層。

人類很快明白:燃料不停噴射,火箭殼還保留,等於燃料在不停地推巨大的空殼。如果噴射一點燃料,丟掉一部分火箭殼,行不行?算出來是可以的。如果有一個動態系統,不停地噴射燃料拋出火箭殼,它的推重比就能夠達到最優。最優是多少? 50噸的火箭可以推1噸物質。

但新的問題來了,人類目前沒有可能發明一個不停地動態丟燃料的火箭。所以只能把火箭分級,最少二級,最大無限多級。我們來看二級火箭。如果火箭只有二節,燃燒完第一級丟掉,然後第二級再飛上去,需要多重呢?以1噸衛星為例,需要149噸重的火箭(包含燃料) ; 三級需要77噸、四級65噸……。

看到這個數字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我們要考慮綜合性價比,不僅僅是燃料的重量和火箭的重量,還要考慮火箭的安全。因為火箭每增加一級,危險度可能都是1倍,甚至更多。

如果只做二級火箭,149噸才能推1噸。三級只需要77噸,如果用三級火箭能夠省一半重量,價格差不多低一半,故障危險超過一倍,實際上還是能夠接受的。到了四級火箭,危險程度變成四倍,重量僅僅省了10噸,就缺乏性價比了。

結論來了,二級火箭雖然更簡單,更安全,但是耗費的燃料太多,燃料和火箭殼都很貴 ; 而四級火箭的成本雖然下降了,但它的複雜度增加了。所以三級。火箭是最優選擇,成本和複雜度剛合適。

這就是火箭三級原理。這個世界很多東西可以進行跨行業借鑒,三級火箭是能夠把衛星發射上去的最有效的方式,最優性價比的方式。

圖片來源:《壹讀

將「三級火箭」應用到商業領域

如果將此理論應用到商業領域的話:

🚀 第一級火箭:做工具

做工具的本質就是「解決用戶的需求」。

先不要去想要賺錢,先想用戶需要點什麼。例如說,你想做小額貸款,應該先做一個讓大學生很方便貸錢的工具,這種人人都喜歡用,人人都不想付錢的工具,往往是能夠成為一級火箭的工具產品

因為大企業不屑於做,小企業做這個不掙錢會倒閉,沒人和你搶。看得清楚後面二級、三級的人,只要未來能賺錢,就會有人投資你。

🚀 第二級火箭:篩選有價值的客戶

通過工具(第一級火箭)我們獲得了很多用戶,但用戶裡不是每個人都能讓我們賺到錢。

例如賣數位內容,其中70%、80%的人是不付費的,不論是玩遊戲還是看影片,他就是不付費,或者付很少的錢。因此提供內容的過程實際上是在篩選用戶、留住客戶,因為最終不論是to C還是to B的生意,都需要好的客戶。

🚀 第三級火箭:使用成熟模式變現

如果我們有先進的變現方式,當然很好;如果沒有,就只能用以下的三種老方法:

  • 第一種:做數位內容。例如做網路遊戲、串流音樂和文學,因為是數位的,所以邊際成本接近零。
  • 第二種:賣流量廣告。只要有流量、用戶,我們可以把廣告版位賣給第三方。
  • 第三種:做電商。用戶要買賣,我們就建立平台幫忙撮合,只要能夠降低交易成本的生意都是能夠賺錢的。

「小米」的三級火箭

讓我們看一個實際案例 — 小米,它先靠手機搶流量,接著靠背後強大的立體化銷售通路,小米小店、小米雲等互聯網業務,來支援整個小米業務。

  • 一級火箭: 小米手机,也是頭部流量,先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為主。我們知道一级火箭是不賺錢的,所以小米手機的利潤極其低。
  • 二级火箭: 小米手機拉動的立體化零售通路,進一步篩選對小米有價值的客戶。
  • 三级火箭: MIUI(小米自行開發的韌體應用)、小米雲等互聯網業務,真正支撑起小米的利潤以及它智能化的未来。

三、甚麼是迭代,有商業上的案例嗎?

最後我們來說說產品設計中非常重要的觀念 — 「迭代」。

「迭代」這個詞常出現在電腦科學領域,近幾年盛行的「敏捷式開發(Agile Development)」書籍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但它到底是甚麼呢?

簡單來說,「迭代」的目的是為了不斷接近需求目標,而進行小步快跑的意思。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一種做事的方法,當一件複雜的事情需要做得很久、花費很多的力氣時,我們將整件事情拆成非常多的階段來做,而每個階段都會產出一個小成果。

迭代中重要的是次序,前一個動作都是後一個動作的預備動作。

這個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好用。例如我的人生目標之一是出版自己的書,如果要直接連絡出版社並且出書,對於毫無經驗、作品的我是一件難度非常大的事情;但使用「迭代」的概念,我可以先從寫作部落格來培養寫作習慣、學習排版軟體(例如Adobe Indesign)、發表文章在FB社群上試水溫,一步步的朝目標靠近。

在產品設計上使用「迭代」,以微信為例

應用在產品開發上,產品經理會把產品最内核的部分先製作出来,透過小範圍試錯來不斷優化,梁寧說到:

讓互聯網產品在互聯網上生長,讓用戶回饋告訴你該往哪裡改進。

判斷一個產品經理是否厲害,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判斷他設計的產品第一個版本有多簡單、直接、切中要點,能不能直指人心。

讓我們來看看中國市佔率最高的通訊軟體 — 微信的迭代歷史。

  • 微信1.0版本:就是一個在熟人之間可以免費發文字訊息和圖片的工具。
  • 微信的2.0版本:增加了微信的語音功能和”查找附近陌生人”的功能。到這裡,微信成為了陌生人語音社交的工具,但還是個工具。
  • 微信3.0版本:推出了”掃一掃”、”服務號”(類似Line官方帳號),從這個點開始,微信開始連接世界。
  • 微信4.0版本:推出了”朋友圈”,從通訊工具開始進化,變成了社交平台。
微信在推出”朋友圈”功能之前,做了兩個前置工作:1. 3.5版本加了掃描二維碼
2. 3.6版本加入了微信的公眾號。
這兩個動作的價值在於,一個正常人的生活沒有那麼多可供朋友消費的內容,沒有這兩個前置功能,用路直接打開朋友圈會非常無聊。
  • 微信5.0版本: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個版本加上了”綁定銀行卡”的功能。這邊有個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微信是如何讓用戶心甘情願的升級呢?
一般App的升級有很多是帶著恐嚇意味,例如 “你不升級我就不讓你用”。微信此時做了一個執得學習的營運手法,它推出了一個小產品 - "打飛機"的小遊戲。讓用戶在玩這種稍嫌無腦,但又可以和朋友比拼分數的小遊戲時,默默地就完成了此次重要的升級。
  • 微信6.0版本:就是今天熟悉的樣子

這邊我們可以學習到:

我們不需要憋大招,沒有必要把所有功能全都做好再放出來。而是透過迭代的精神,一點一點的對產品進行優化。

結論

讓我快速幫你複習這篇文章所學到的東西。

  1. 這篇文章的重點在於「系統思維」。不能只關注產品本身,而是「產品 + 背後的支援系統」。
  2. 衡量系統的指標是「效率」 ; 張雲帆的「三級火箭理論」可以有效幫助我們分析企業的商業決策效率。
  3. 設計產品時不需要一步到位,透過迭代逐漸優化,逐步向目標靠近。

最後我想跟你分享一段自己很喜歡的話: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管我們今天看到的是微信這個產品,還是騰訊這家公司,抑或是深圳這座城市,都是迭代的產物。

我們自己的人生也是迭代的產物。從一個最好的內核開始,一個一個動作地持續迭代和一次一次微小的選擇,就會成就你的產品以及你的人生。”

我是朱騏,一個渴求新知、熱愛學習的產品經理。也是一個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熱愛將專案管理知識應用在魔術學習上的魔術愛好者。如果有任何疑問、想聽的主題,歡迎留言給我 📒如果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給我 10–40 個拍手;
如果有興趣看其他「軟體產品經理課程系列」相關的分享請給我 40+ 個拍手讓我知道 👏🏻
最後,謝謝你的閱讀!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下方「Follow」我~|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

--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