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產品經理課程系列 (4)— 梁寧 《產品思維30講》, 設計產品的「用戶體驗」,找到使用產品的第一隻羊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16 min readApr 11, 2020

前言

這是「梁寧 《產品思維30講》」系列學習的第四篇文章,這次我們來談談「用戶體驗」。

什麼是用戶體驗呢?簡單說,在網路商城上買東西、到一家十分有情調的餐廳用餐、或是使用一款App,當我們在享受商家提供的產品服務時,接受到的整體感覺就是用戶體驗。

想像奇奇是個喜歡喝咖啡的少年,今天他想要獨自一人到咖啡廳喝咖啡家看書,他會選擇燈光明亮、安靜、廁所不能太臭、咖啡還不錯、座位舒服的咖啡店,像是 「咖啡實驗室(Coffee Lab」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但如果他想要和朋友大聲聊天,可以放肆地講講垃圾話,他需要的是位置便利到達、座位舒適、店內可以說話但不過於吵鬧的咖啡店。

從上方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用戶體驗代表的是在咖啡店用餐的 “整體狀態”,而不只是 “產品或服務”,因此 “使用產品或服務” 的前/中/後的流程都是用戶體驗的一環,下方的網購流程也說明了同樣的概念:

圖片來源:WEB 設計職人必修:UX Design 初學者學習手冊 P.12

這篇文章將以下方順序來介紹三個重要的知識點。

用戶畫像

在進行「用戶體驗」分析前,我們得先知道一個基本但重要的問題 — 我們的用戶是誰,他為什麼要使用我們的產品?他想要什麼?

以《產品設計的「系統思維」,以ATM提款為例》中提到的例子來說:

比如我們要生產打孔機。但仔細一想,用戶真的是需要這個嗎?

其實用戶需要的不一定是台打孔機,而是想要在牆上鑽一個孔。如果用產品角度想,我們只會想到怎麼把打孔機設計的更省力、更漂亮;如果用服務角度想,我們則是思考如何提供用戶在牆上鑽一個孔。

或是以餐廳服務來說,用戶來吃飯到底是吃飽?還是想要營造氣氛?又或者是想要有一次交流機會?

搞清楚用戶的目標與預期是分析用戶的課前作業,透過調查我們可以描繪出產品/服務的用戶可能長成什麼樣子、有什麼樣的習性,描繪出來的結果之為「用戶畫像」。

梁寧分享了兩套經典的電商網站用戶畫像,「羊和狼」與「大明、笨笨、小閒」,可以有效幫助我們理解電商的發展模式。

用戶體驗地圖

「用戶體驗」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如果我們單純聽取用戶的反饋,可能會是一團雜亂的描述。因為體驗對於用戶只是一種感覺,而感覺是事件刺激後的結果,兩者並存的狀態下很容易讓一個人東說一塊、西講一塊。

有沒有一項工具可以觀察用戶在使用產品/服務的過程中,事件與每個情緒觸發點的關係呢?

有的,那就是「用戶體驗地圖」。

「用戶體驗地圖」是將用戶在接觸服務的前/中/後,每個“觸發情緒的服務點”與“當時的情緒好壞”,用一條曲線描繪下來,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用戶的爽點與痛點在哪些地方。

用戶體驗地圖範例,圖片來源:《Journey-mapping pain points & success moments

用戶體驗設計「五要素模型」

如果說「用戶體驗地圖」是描述用戶使用產品/服務時,多個事件點的情緒狀態,那「五要素模型」就是針對單個事件點的情緒狀態做深度分析的工具。

我將分享Jesse James Garrett在《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用戶體驗要素)》提出的「五要素模型」,用五層架構來剝開用戶內心混沌的感覺 ; 有意思的是,這套模型也可以用來解釋人際間的交往。

這三個知識點將幫助我們釐清三個問題:

  • 用戶是誰,怎麼描繪用戶?
  • 用戶體驗是什麼,怎麼形象化地描繪用戶體驗?
  • 如何有架構的看待用戶體驗設計?

讓我們逐個問題來看。

一、用戶是誰,怎麼描繪用戶?

曾擔任中國百度搜索的產品經理-俞軍曾經說過:

用戶不是人,是需求的集合。

這句話聽上去有點偏激,但仔細一想還真有道理。

我們習慣講說:「這個產品/服務的用戶有上萬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是代表擁有這個產品的 “自然人”有上萬個嗎?還是在某個特定場景下,使用這個產品/服務的“需求數量人數”有上萬個呢?

用戶是需求的集合

假設有一款線上學習App只提供兩種功能- 「閱讀電子書」和 「作家專欄訂閱」。用戶數量如下:

  • 總下載人數共20人
  • 有下載App但沒使用的有12人
  • 有閱讀電子書需求的有4人
  • 有閱讀電子書 且 訂閱專欄需求的有4人

如果問說:「這款App的用戶有多少人呢?」,下載數據會說有20位用戶,但實際上真正有需求而使用產品的人數只有8人。

如果問說:「訂閱專欄需求的用戶有多少人呢?」,純看下載數據一樣會有20位用戶,但這明顯不合理,有12位用戶根本沒在使用App。因此我們加入“用戶活躍”條件來篩選,數據會顯示8位用戶,但需求細分程度還是太粗了,真正對“訂閱專欄需求”的人數是4人。

如果問說:「閱讀電子書需求的用戶有多少人呢?」,從上圖可以發現是8個人,其中有4個人是同時對兩個功能都有需求的人。

有趣的事情來了,如果從“自然人”的角度來看,這個產品的用戶有20個人 ; 但如果從需求數量來看,這個產品的用戶為12人:

  • 閱讀電子書:8個人的需求
  • 訂閱專欄:4個人的需求

也就是說,一個 “自然人”在不同的場景下,可能同時會有多個需求。

這個例子只用了20位用戶來舉例,如果等比例放大產品使用人數,就會發現使用“自然人”的數量來統計需求是明顯不合理的。

從個體來說,每個“自然人”都是不同的,就像我們一樣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 ; 但從需求來說,每個人的需求是極其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這就是俞軍說的:「用戶不是人,是需求的集合。」

描繪同類需求用戶的畫像

既然需求是極其相似、甚至相同,那麼我們就可以對這個需求做一定程度的敘述,甚至描繪出一個虛構的人來當作這個需求的代表,這就是所謂的「用戶畫像」,或是「人物誌」。下方是一個範例:

圖片來源:《Persona人物誌攻略!套入9個問題抓出目標消費者》by gogo partners

梁寧在課程中分享了兩套經典的用戶畫像。

羊與狼

中國YY直播的創始人-李學凌曾說過:

如果我有一片草地,我就在我的草地上養羊,所以我先要有第一隻羊。

如果這隻羊能夠在我的草地上活下來,玩得很好,那麼我的草地就是沒問題的,我就可以引入更多的羊。

羊多了,你就會發現頭羊才是關鍵的,因為一隻頭羊可以管一大堆羊,你就不用管了,頭羊都會管。只要有頭羊,羊群就可以聚集。

羊多了就會有狼,狼多了,我就把羊圈起來,然後向狼收費。

這裡談到了三個用戶畫像:第一隻羊、頭羊、狼。

根本上產品/服務的核心要滿足需求才能留住第一隻羊。我們可以為了留住第一隻羊而動用許多外部資源,比如從外面買草買料(行銷),可以暫時把這隻羊留下來,但這其實是靠額外付出,才能撐住場面。

如果有一片草地,迎來了第一隻羊,這羊吃了一口草沒死,但是玩得不開心;這就像是我們有一個產品,來了一個用戶,然後這個用戶用了產品覺得也還可以,但是沒那麼爽。這個時候我們要開始推廣產品了嗎?當然不行,因為草地還有問題,我們的產品還有問題。

所以第一隻羊非常重要。我們找到了這個用戶,他可以在這裡得到即時滿足,玩得很開心,那麼針對這隻羊,針對這個用戶的同類用戶去做推廣,產品就可以被快速地推開。

李學凌說整個生態發展到最後,最核心的就是 “頭羊”,比如論壇版主、重度用戶、有廣大粉絲群的網紅。用行銷術語就是所謂的KOL(Key Opinion Leader)。整個企業的資源核心就是要去維護頭羊,只要有頭羊就會有羊群。有時候小羊叫一叫表示不滿,我們根本不用管,因為企業的資源有限。

當草地上出現了頭羊,頭羊開始自己管羊群的時候,這代表了自組織的開始,產品/服務開始擁有網路效應。所以要評估一個產品或者一家公司的網路效應有多大時,一個非常簡單的評估方式就是數一數它有多少隻頭羊。

至於狼就是企業,將羊毛賣給狼的意思,就是將用戶流量賣給其他的企業。

大明、笨笨、小閒

這套用戶畫像是梁寧自己總結出來的,聽名子就感覺挺有趣的。

▶︎ 大明

主要特點:對自己的需求非常了解、非常清晰範例:男人買襯衫

大明畫像代表的是一群非常了解自己需求的人,這種人會去研究需求的候選產品,並且進行規格的比較與分析,最後精準的選擇自己需要的產品/服務。

在互聯網產品中,大明用戶最依賴的工具是「搜尋」,因為他對自己要找的東西是非常清晰的。在線上購物的場景,大明用戶主要做兩件事情:

  • 搜索自己要的
  • 比價格

大明用戶沒有忠誠度,誰便宜他選誰。在業界之中,專門服務大明用戶的產業有旅遊業(賣機票、賣飯店)、電腦業(賣組裝零件),這些都是標準品,比的是產品CP值。所以像國際型企業HotelsCombined、本地型公司光華商場的店家,都屬於這種「你要什麼說清楚,我幫你找」。

▶︎ 笨笨

主要特點:有大概的需求,但是還沒有那麼明確範例:女人買裙子

就像女孩買衣服,目的不是要有效率快速地找到自己要的東西,而是想四處看看,看看有什麼她不知道的,有什麼她沒見過的。最後買的東西和她最初想要的東西相不相關,這不重要。

笨笨有可能會逛10家店、看200條裙子,最後買了一頂帽子。但笨笨如果決定要買什麼產品,下一秒有70%-80%的機率會變成大明,然後開始去追求價格。

代表企業如淘寶,沒什麼事你就上來逛逛,有層出不窮的東西讓你看 ; 我認為Pinterest也是服務這類型的用戶,你選幾個想看的項目,然後就開始隨便看看、自由探索。

▶︎ 小閒

主要特點:沒有消費需求,就是來打發時間的範例:閒閒沒事的人刷IG、看YouTube

這類型用戶閒著沒事的時候,就打開產品來打發時間,所以將小閒用戶往遊戲或影片去導流,轉化率就會非常高。因為用戶玩遊戲、看影片,其實都是因為閒,是沿著小閒既定的心理需求發展下去,繼續打發時間。但如果讓小閒流量轉化為購物的電商,效果就很差,因為場景不對。

代表企業如YouTube、Facebook、IG、抖音,平台上面總是有看不完的內容,可以讓小閒用戶消耗時間。

二、用戶體驗是什麼,怎麼形象化地描繪用戶體驗?

說完了用戶,接下來我們來看「用戶體驗」是什麼。還記得文章開頭說的咖啡店例子嗎?

我們去咖啡廳的時候,雖然腦中都想著:「我要喝咖啡。」但是最後讓我們評價咖啡廳好壞的因素,不全然是咖啡,還包括燈光、咖啡店的便利性、空調、環境、氣氛、店員的服務、廁所、顧客的種類…等等,這些因素加總起來,才讓我們得出「這家咖啡店真是不錯呢/爛透了」。

對咖啡店的體驗,是由環境、咖啡、服務、氣氛…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要將用戶在使用產品、服務的前/中/後,一條曲線描繪每個“觸發情緒的服務點”與“當時的情緒好壞”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工具就叫做「用戶體驗地圖」,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用戶的爽點與痛點在哪些地方。

實際上在繪製時,研究者先定義出要研究的產品、服務,找出此類型需求的用戶後,採用類似訪談的方式,一邊請用戶描述使用產品的過程、一邊詢問在當下用戶的情緒是開心還是不爽。

下方是百貨公司針對“有小孩的客人”所做的「用戶體驗地圖」分析:

《WEB 設計職人必修:UX Design 初學者學習手冊》P.135

關於「用戶體驗地圖」的製作細節與找到潛在問題的方法,可以參考下方文章,這邊就不贅述。

三、如何有架構的看待用戶體驗設計?

從上方的「用戶體驗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用戶在不同的服務場景都會產生相對應的情緒,如果滿足需求就會爽,如果不滿足就會不爽。但這個不滿足到底是指什麼東西呢?

讓我們以Yahoo的「搜尋」頁面當作舉例。如果一個使用者今天說:「這個搜尋按鈕不太好用。」請問這個用戶到底是在指什麼呢?

1.是他不喜歡紫色?還是他覺得按鈕的形狀不好看,或者尺寸太大了,還是按鈕的位置不合適?

2.還是他要的搜索结果没有按照他希望的方式陳列?

3.又或是搜尋結果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這個案例基本上可以套用到任何具有「前端網頁」的產品上,因為使用者是很難說清楚自己的感覺的,他的表達是混沌的、完全沒有條理的。

而好的產品設計,應該是讓使用者連「意識有問題」這件事情都不會發生,為了挖出使用者問題背後的根本,這套用戶體驗設計「五要素模型」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Jesse James Garrett在《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用戶體驗要素)》提出:

產品設計可以拆成五要素,由外層向最重要的內核依序說,分別是「感知層」、「角色框架層」、「結構層」、「能力圈範圍層」、「戰略層」。

下面我們依序來看。

《用戶體驗要素》

用戶體驗要素分別是什麼?

▶︎ 感知層

使用者能感知到的一切,即所謂的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

▶︎ 角色框架層

我們可以拆成兩個部分來看,用於網站是框架,用於人身上是角色。- 框架就是框定每個頁面需要有多少元素,它们的連結關係、互動規則分別是什麼- 角色可以理解成一個人的 "職業"。例如你和一個空姐在飛機上说话,或者和一個銀行職員在銀行里說話,她的反饋方式很大程度是她的角色框定的。

▶︎ 資源結構層

同樣可以拆成兩個部分來看:- 資源: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也就是在能力範圍內能夠調度的資源範圍 。- 結構:指產品怎麼組織功能,怎麼跟使用者做互動。

▶︎ 能力圈範圍層

對一個產品來說,要確定兩件事情:- 我們要做到哪些事,具體要提供什麼樣的確定性給使用者。- 我們不做哪些事,對這些事情堅決不碰。產品能做到的事情,就是能力圈的範圍,而能力圈是會變化的,只有當「戰略存在層」是清晰的時候,能力圈就會朝戰略的方向變化與擴展 。如果沒有清楚的戰略,那麼能力圈的變化就會是隨機。我們常看到許多企業在本業做不起來時,又去做一個完全不相干的副業,這就是戰略不夠清晰的緣故。例如想賣豬肉就不要去做租車,想做線上教育就不要去做網路聊天。

▶︎戰略存在層

產品設計最核心的部分,要確保產品成員都知道以下兩個問題的答案:- 我们要透過這個產品得到什麼?(商業目標)- 我們的使用者要透過這個產品得到什麼,他們為什麼會依賴我們?(使用者目標)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根本地決定產品存在與否。產品能存在,不是因為產品厲害,而是别人需要,別人能持續依賴。

了解了這五個層級之後,回頭看Yahoo按鈕的案例就有依據了。用戶說按鈕不好用,可能是:

  • 「感知層」問題:他可能不喜歡紫色、他覺得按鈕的形狀不好看,或者尺寸太大了、或是按鈕的位置不合適
  • 「框架層」問題:他要的搜索结果没有按照他希望的方式陳列
  • 「結構層」問題:搜尋結果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是哪一層級的問題,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詢問使用者、或是透過假設檢定的方式來推測,但至少我們有了架構,可以一層層的剝開問題。

人際關係也可以套用,看人的五個要素

接下來我們來看人。

如果是淺層關係,那我們看到「感知層」就夠了,可能是長的漂亮/帥氣 ; 而如果是深層關係、戰略關係、長期關係,那我們最好向下了解其他四層:

  • 他/她的内心是什麼?什麼是他/她想要的存在感?(戰略存在層)
  • 他/她為了自己的存在感,一直在怎樣積蓄、打造他/她的能力圈?(能力圈範圍層)
  • 他/她在怎樣積累和建設自己的資源(資源結構層),才會擁有今天的角色?(角色層)

梁寧說了一段話我很喜歡:

做一個產品,就是我要做一個東西,讓它成為某些人生活中、工作中可以確定性依賴的存在 。

看一個人,则是我知道對方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存在,我是不是認同他想要的存在感。並且站在這個人的立場,接纳這個人的瑕疵,幫助他,成就他。

著名女作家三毛的丈夫 — 荷西,曾說過自己的存在戰略:「我沒什麼追求,不太可能有個大房子,我就想有個小公寓。有個你這樣的太太,下班給我煮飯。」

很多女人聽到這句話就驚呆了,這個男人這麼沒追求,再帥我也不嫁!

但三毛在這句話中,聽到荷西對未來的規劃,聽到了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存在感,聽到了荷西對她的接納與依賴,這就是他們婚姻或關係維繫的基礎。

你說他們在其他四層會有衝突嗎?肯定的,兩個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生活條件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怎麼可能會沒衝突呢?但是他們的關係基礎始終保存在,就是彼此的存在感,相互認定與依賴。

我感覺這句話對男性同胞的啟示是:當另一半清楚聽到自己在男朋友/丈夫戰略存在層中,這就是直接傳達一種確定性的依賴感。因此,當自己在追求外顯的能力培養、資源擴張、角色升級時,別忘了定期提醒女朋友/老婆一直在自己最核心的存在感中。

結語

這篇文章講了三個知識點,我很快的幫大家複習一下:

  • 用戶是誰,怎麼描繪用戶?

1.用戶不是人,是需求的集合。

2.使用「用戶畫像」來描繪用戶

3.兩套好用的用戶畫像:「羊與狼」、「大明/笨笨/小閒」

  • 用戶體驗是什麼,怎麼形象化地描繪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因為體驗對於用戶只是一種感覺,而感覺是事件刺激後的結果,兩者並存的狀態下很容易讓一個人東說一塊、西講一塊。

要將用戶在使用產品、服務的前/中/後,一條曲線描繪每個“觸發情緒的服務點”與“當時的情緒好壞”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工具就叫做「用戶體驗地圖」,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用戶的爽點與痛點在哪些地方。

  • 如何有架構的看待用戶體驗設計?

產品設計可以拆成五要素,由外層向最重要的內核依序說,分別是「感知層」、「角色框架層」、「結構層」、「能力圈範圍層」、「戰略層」。

這章我們講了「用戶體驗設計」,從中我們可以發現:用户研究,重要的不是零散地收集數據,拿數據證明自己的對錯,而是建立一個有代表性的故事。

一個好產品,是從一個好故事開始的。

我是朱騏,一個渴求新知、熱愛學習的產品經理。也是一個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熱愛將專案管理知識應用在魔術學習上的魔術愛好者。如果有任何疑問、想聽的主題,歡迎留言給我 📒如果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給我 10–40 個拍手;
如果有興趣看其他「軟體產品經理課程系列」相關的分享請給我 40+ 個拍手讓我知道 👏🏻
最後,謝謝你的閱讀!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下方「Follow」我~|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

--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