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談談來何謂真正的正向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不只是正向思考

--

在開始討論什麼是正向心理學之前,我想要談談什麼「不是」正向心理學。首先,單純的正面思考不是正向心理學;不斷自我肯定(例如:我是很棒的。)不是正向心理學;盲目地對於快樂的追求也不是正向心理學;所謂大眾心理學裡的許多使人「快樂」或「達成生命目標」的小技巧,也不是正向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它不該只被化約為一枚黃色的笑臉。

事實上,美國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在談及他出的第二本書Authentic Happiness時,也特別和出版社提到,希望封面不要出現這種黃色的笑臉符號,因此,在原文書的封面上,是看不見這個符號的。但是在台灣翻譯版本時,他不願見到的笑臉又再度出現了。

他會這麼對於這個笑臉感到反感並不是因為他反對快樂(anti-happiness),相反的,正因為他深切的關心人們的幸福,他知道這樣子的表徵只會讓人離幸福愈來愈遠。

根據作家Emily Esfahani Smith以及她所做的研究,對於快樂的追求,事實上會讓人更不快樂。這樣諷刺的現象其實深藏在我們每個人心裡的運作機制,但若由於我們沒有意識到,又不斷一昧地追求快樂,其實我們最終得到的,不會是快樂,反而是空虛。

而這樣的結果其實也不算新穎,早在2011年,柏克萊大學的Mauss教授的團隊就已經提出「過度重視快樂會導致不快樂」這樣的想法。在這篇劃時代的研究中,Mauss等人發現,當一個人太過重視快樂(valuing happiness),他會因為不快樂而對自己感到失望,因此這種對於快樂的過度追求,反而是為自己設置了一個更高或甚至是達不到的標準,進而導致不快樂。而同樣的團隊也在2014以及2015年也陸續發表了兩篇研究指出這樣重視快樂的傾向和憂鬱以及雙向度情緒疾患(俗稱躁鬱症)有高相關。

而後續在2015年,Mauss教授的學生,現在任教於多倫多大學的Ford教授也做了一個大型的跨文化研究,研究招募了集體主義國家以及個人主義國家的人來比較「重視快樂」對於幸福感的影響。其中,集體主義的國家就包括了台灣。研究發現,「重視快樂」在個人主義國家並沒辦法預測幸福感,但是在集體主義國家,例如台灣和日本,若人們是透過「與社會連結的方式」(socially-engaged ways)去追求快樂,那麼「重視快樂」就能夠預測幸福感。

這樣的結果表示「重視快樂」本身並不是絕對的惡,重點是我們如何去追求快樂。如果我們追求的是自我享受型的快樂,為了自己的快樂不擇手段,甚至傷害他人,那麼這樣的追求注定達不到真正的幸福。相對的,若我們是透過與社會產生連結的方式去追求快樂,例如做志工等,重視快樂反而能夠使我們更加快樂。

舉一個我個人的例子,我在國高中的時候,閱讀了大量的「吸引力法則」相關書籍。這些書基本上就是使人相信人可以藉由自己的內心想法來掌握生命,也就是說,快樂的心情可以帶來快樂的事物,悲傷的心情則招來沮喪的事物。

我成為這法則的信徒有約莫六、七年之久,直到後來,我漸漸了解到所謂「真正的心理學」以及其中的「正向心理學」是什麼,我才停止盲目的信仰。

先說說我那時候的樣子吧,我認為快樂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做什麼決定之前,都要考慮這件事可不可以帶給我快樂,就連念書時,我都先要求自己要在心情好的情形下才可以念,否則我就不念。另外,當我心情不是非常好時(不到難過,只是沒有開心),我甚至會想盡辦法讓自己快樂,我連一點點的忍受平靜的能力都沒有,因為我相信,唯有激動的快樂,才是生命本該有的樣子。

這樣的結果有好有壞,好的部分是我具有了Rotter所說的內在控制觀(internal locus),使我對於自己更為負責。壞得部分則是我開始對自己的情緒進行監控,而無時不能放鬆。而奇怪的是,隨著我對快樂的追求,我反而感到一股極大的空虛。我不感到快樂,也不感到悲傷,一種麻木潛伏於我,使我對於外界漸漸冷感。

在接觸正向心理學之後,我發現我之前追求快樂的方式是不對的。

(參考:我們的認知阻擋了我們的快樂)

關於正向心理學,首先要澄清的,就是他是一門「科學」。既然是科學,就具有實徵性,以及可驗證性。他是一門客觀的學問,而不只是主觀的信仰。

他不是日常生活的簡單觀察,更不是個人的生命經驗。

雖然以上這兩者都可以教會我們一兩件事,但科學的精神並不再此。所謂的「科學」,就是要能夠透過嚴謹的方式得到一個可靠的結論。

第二點,正向心理學不單單是研究快樂的科學。引用一句正向心理學學者吳相儀老師所說的話:「正向心理學是零度以上的心理學」。所謂零度以上,便是在非病理的生活之中尋求正向發展,更白話來說,就是正常人該如何有更幸福的人生。

但是,可別把幸福(well-being)與正向情續(positive emotions)搞混了。

根據Martin Seligman提出的幸福五元素PERMA,快樂只是其中的一個元素,還有其他的元素是能夠讓我們感到幸福的。

最後,延續著第二點,其他包含在正向心理學研究領域內的主題包括像是心流(flow)、最佳體驗(optimal experience)、情緒擴大增強論(broaden-and-build theory)、恆毅力(grit)、正念練習(mindfulness)以及復原力(resilience)等等。

簡單來說,正向心理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而不單單只是所謂的「大眾心理學」,而他所包括的範圍相當之廣,但所有正向心理學家的共同目標,便是使人們可以更積極正向的生活。

關於目前正向心理學內的大宗理論,將在後續文章中一一介紹,敬請期待。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開啟一道門,引領你進入這正在興起的領域。或許更好,這可以成為一道曙光,成為一座燈塔,成為一盞明燈,帶給你一些方向,帶給你一些希望,使你可以更勇敢地邁開前往幸福的步伐。

References:Ford, B., Dmitrieva, J. O., Heller, D., Chentsova-Dutton, Y., Grossmann, I., Tamir, M., Uchida, Y., Koopmann-Holm, B., Floerke, V. A., Uhrig, M., Bokhan, T., & Mauss, I. B. (2015). Culture shapes whether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predicts higher or lower well-be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4(6), 1053–1062. https://doi.org/10.1037/xge0000108Ford, B., Mauss, I. B., & Gruber, J. (2015). Valuing happiness is associated with bipolar disorder. Emotion, 15(2), 211.Ford, B., Shallcross, A. J., Mauss, I. B., Floerke, V. A., & Gruber, J. (2014). Desperately seeking happiness: Valuing happiness is associated with symptoms and diagnosis of depress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3(10), 890–905.Mauss, I. B., Tamir, M., Anderson, C. L., & Savino, N. S. (2011). Can Seeking Happiness Make People Happy? Paradoxical Effects of Valuing Happiness. Emotion (Washington, D.C.), 11(4), 807–815. https://doi.org/10.1037/a0022010Seligman, M. (2018). PERMA and the building blocks of well-being.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3(4), 333–335.Smith, E. E. (2013). There’s more to life than being happy. The Atlanti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