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隨筆其一,關於讀書與KPI

小步隨心,大步往前

朗諾德 Ronald
R先生視聽室
Dec 10, 2020

--

這些年愈來愈找不回閱讀沈浸的感覺。每次說自己「喜歡閱讀」的時候,心裡總是有點怪怪的 — 好像沒有真的很享受。

2012那年開始刻意建立讀書習慣,每年初都為自己設下閱讀目標,一年總數幾本之類的,後來發現為了達標,我不敢拿起很厚的書。

於是我換了個方式,改用每年/每月閱讀時數來當目標,剛開始效果不錯,後來發現我看書之前一定先對錶

而且,不管哪一種目標,都會想好好利用完整空白時間。例如過年、連假,就會想好好衝刺,超前進度,卻發現閱讀當下並不開心。

上回搭高鐵的時候,正在嗑一本精彩但很硬的書,不管怎麼讀,就是讀不下去。心有旁騖的想著是不是有什麼更適合這段時間做,還有什麼更有效率的運用方式?

嗯,任何人看到這種狀況都知道有問題。

我也很清楚,這是目的本身被KPI控制了。

可是不設個目標又覺得不行。

前幾天看著自己的年初目標寫著「解放時間焦慮」,結果完全沒有進展啊哈哈哈哈。

讀了《原子習慣》,結果全世界都來狹持我的零碎時間。

我:「我想來安排幾個習慣,誰要來+1?」

閱讀:『+1』
靜坐:『+1』
重訓:『+1』
有氧:『+1』
寫作:『+1』
瑜伽:『+1』
氣功:『+1』
冥想:『+1』
影集:『+1』
爬山:『+1』

幹⋯⋯

每件事都宣稱只要花每天20分鐘,就可以有美好人生啊。

我去抽根菸🚬

而且還發現自己命格J30,實在是hen有事。

2012年在工廠,當時軟體PM一句「你好well organized 喔」(我其實只是剛好記得那條問題的序號)。我後來近乎偏執的走向well organized 之路。

軟體PM踹共啦!

近來,總算有一點契機。

每天午休慢慢讀完《黑天鵝效應》的經驗,讓我發現,把閱讀安置在前後固定的短時間,似乎能有效的靜下心來 — 反正這麼短的時間,不需要擔心自己在浪費時間。

接著,我覺察到自己有時候讀起書津津有味,但同一本書下一刻又乏味無比,也許這時候隨心之所欲會更好。

隨心之所欲,這麼簡單,嗎?許多人早就做得到,我卻要費好大一番力氣。你說奇怪不奇怪。

好吧,今天看到一篇非常有感的文章。節錄一段作結:

「許多看似徒勞的努力,最終也只是為了歸零,回到原點。賺是為了花,瘦是為了胖,上山是為了下山,離別是為了歸來,失敗是為了成功。得到的,全部給出去;借來的,最終都得還。」(感謝Lear Ho授權轉載)

我很清楚,機械式並不是我嚮往的生活方式。只是多年來的慣性,也只能小步小步調整。

小步隨心,大步往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