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 〈香港人的意識死結與出路〉(1978)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Nov 15, 2017

1978年5月,麥理浩訪京前一年,政評人史嘉娜拆局說,香港地位在於中英港三方均勢,呼籲港人積極自謀出路。

《信報財經月刊》第14期(1978年5月):

究竟世界上那裡有一個像香港般成功的地方,甘心情願將其前途寄託於一個思想、政治上完全南轅北轍的政權手中?!倘若以色列、南斯拉夫、羅德西亞、南非、新加坡、波蘭、瑞士等國家亦採取香港身不由己的態度,這些國家早就不復存在了。當此風雲急變的年頭,香港四百多萬人實應重新檢討「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這種聽天由命的奴隸思想…

香港在租借問題陰影下蓬勃發展近卅年,其公開秘密是既存體系對中英港三方有利 — 香港的繼續存在是典型的巴列圖最有效點(Pareto Optimum),在這均衡下中英港三方面都有好處,任何脫離均衡的行動都會傷害三者的利益…故此維持這個利益均衡的關鍵將是決定香港出路的主動因素…

中國當前的政治局面不容許國家決策人訂制長遠的「香港政策」,他們對香港的態度,基本上是被動的、觀望的,極其量亦是消極的「保持對港供應」;主動積極地謀取行動去決定香港的前途,並非他們能力所及的事。在國勢日益衰弱,內部經濟日薄西山下的英國,亦絕對不可能有什麼全盤積極主動的「香港政策」。對香港人而言,既然「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的思想根深蒂固,其被動消極之理至明。在這情形下,利益均衡是唯一的主動因素…

要統籌運用處於主動領導地位的均衡因素該從思想上入手。香港人必定要摒棄「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這個意識死結,建立起「吾土吾民」的精神,放開「香港始終是中國的」的感情包袱,在行動上積極求生存。香港人必讀認識到中南海及唐寧街都不知道香港出路的答案!!從李強於1978年1月發表在「紅旗」上的文章,及麥理浩的延任,香港人應該徹底認識到北京及倫載的香港政策的精粹是一個「拖」字…「自謀出路」是保存香港人利益的唯一辦法…

《信報財經月刊》第14期(1978年5月)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前途問題預警 #香港政策 #李強 #羅弼時 #麥理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