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民運雜憶:港人義憤滿腔,幾與北京決裂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May 10, 2019

那些年,港人目睹中國政府血腥鎮壓,激起滿腔義憤。支聯會發動全港罷工、罷市、罷課;有北上設廠港商考慮轉往別國投資;大量民眾擠提中資銀行,過萬人簽名抗議。但抗議聲沒維持多久,就換成平穩過渡、夾縫爭民主,期盼開明領導自我完善的務實旋律。

有線新聞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 第4集(2011年1月6日)

有線新聞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 第4集(2011年1月6日):

司徒華(1989年6月4日下午,黑色聲討大會):「我在這裡作數點呼籲,首先呼籲全港教育工作者,參與星期三全港罷工、罷市、罷課大行動。能夠起義的起義,能夠辭職的辭職,能夠抵制的抵制,我們一定要打倒這個李鵬的法西斯血腥政權!」

有線新聞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 第4集(2011年1月6日)
有線新聞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 第4集(2011年1月6日)
有線新聞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 第4集(2011年1月6日)

支聯會呼籲解放軍倒戈保護人民:

「我們堅決與上述法西斯政權劃清界線,不承認它代表中國人民及國家,並對其法西斯兇殘行徑嚴加譴責!」我們並呼籲:
…全世界各國及聯合國通過提案,譴責上述政權,並訂出制裁辦法
…各國政府立即禁止向中國大陸現政權售賣及運送一切武器和軍用物資
…全國有良知的人民軍隊立即動員起來保護人民,並倒轉槍頭與人民共同打倒鄧楊李法西斯政權。
[1989年6月7日《文匯報》廣告]

1989年6月7日《文匯報》廣告

主張民主回歸的政團匯點呼籲左派、中資、黨員劃清界線:

匯點則指中華民族已到達最危險、最緊急的關頭,要求所有中國官方駐港機構和中資機構全部人員、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香港區代表、全國政協和地方政協香港區委員、基本法草委會香港委員、所有中國共產黨員在此時刻,與北京的反人民統治集團劃清界線,堅決站到正義和人民的一邊。
[〈團體繼續發表聲明 呼籲停止鎮壓行動〉《大公報》(1989年6月7日)]

《大公報》(1989年6月7日)

6月5日中資銀行擠提後,有大專生登報呼籲全港各中資機構與中共政權劃清界線,以平息風波。

1989年6月6日明報廣告

有報稱過萬市民表態決裂:

「我堅決不承認現今與人民為敵、公然屠殺人民、以李鵬為首的中國政府。並強烈要求現今的殘暴政府下台,重新組織符合人民意願的政府。」10,000香港市民(至7/6/89)
截至六月七日下午為止,已超過一萬名香港市民作出以上聲明。具真實姓名簽署之聲明函件已由一串串尼龍草,以旗海形式串連起來,於香港新華社門外及九龍火車站行人天橋懸掛。這種懸掛聲明的形式是讓市民公開地、旗幟鮮明地表明與當今殘暴李鵬政府決裂的態度。
[1989年6月8日《明報》廣告]

1989年6月8日《明報》廣告
1989年6月7日《快報》廣告
電影《我未成年》原訂在6月4日舉行宣傳記招,監製高志森、導演林德祿等決定臨時取消,改為即場拉橫額抗議中共鎮壓。 [圖:1989年6月8日 娛樂新聞眼]

1989年6月8日 娛樂新聞眼:

記者:「為何你突然停止《我未成年》的記者招待會?」
高志森:「原本我們今日記者招待會是希望做些電影宣傳,但今早北京當局屠殺北京市民和學生,我覺得現在不是做電影宣傳的時候,應該與全港市民一起團結一致為爭取香港將來自由民主,以及反對北京政府暴力鎮壓學生和市民盡一點力。」

1989年6月8日 娛樂新聞眼

1989年6月6日 無線六點半新聞:

金融從業員支持中國民主靜坐人數比預其多,超過一萬人,左派銀行機構像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都打著銀行名字參加靜坐行動。他們原定趁午膳時間在遮打花園靜坐、叫口號和唱歌,但集會後群眾情緒非常激動,要求上街遊行,一時間秩序較混亂。

「李鵬下台!」「請各位肅靜,保持冷靜!」

後來在警察協助下,他們步出遮打花園,高舉「血債血償」等橫額,沿德輔道中中國銀行、匯豐銀行遊行,中區一帶交通一度受阻。群眾來到置地廣場後折返,到大約下午二時,很多人因為要上班陸續離開,並無任何意外發生。

1989年6月6日 無線六點半新聞
1989年6月6日 無線六點半新聞
1989年6月7日《經濟日報》
身兼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的地產界人士梁振英與包括梁錦松等財經界人士先後登報向六四死難者致哀,同時譴責北京當局進行血腥鎮壓。[圖:1989年6月6日《文匯報》]
1989年6月7日《快報》

各種反共言論俯拾即是。

1989年6月6日《快報》評論
1989年6月6日《新報》社論
資深報人陸鏗文章。[圖:1989年6月13日《經濟日報》]

好些北上設廠港商一度打算撤離中國。

1989年6月6日《星島日報》報道,香港工業總會研究科主管表示部份北上設廠港商考慮撤離,貿發局則強調會繼續開拓中國市場。

1989年6月11日《新報》訪問香港工業家周錦光,其集團中國開放時頭一批北上設廠港企,由於六四變局影響,已擱置好些在大陸廠房的擴充計劃。

周錦光:

作為一個工業家,坦白說,如果有機會,不少人會去移民。投資工業以前必定會考慮中國,一來語言上溝通容易,也可以叫做對祖國有點貢獻,雖然我們已準備國內會有些腐敗的問題,但無論如何想不到他們會向無辜的市民開槍;現在即使再考慮增加投資,也會選擇泰國、菲律賓、大馬等地方…長遠來說,如果中國不安全,香港也不會安全,香港無論怎樣好,也只是幾年間便要回歸中國…中國不可能一下子變成美式的民主,我們希望見到是一個強大的中國,有起碼的人權,例如說話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寫作的自由。香港人無論有錢與無錢,擔心的並非是九七後做多少生意,而是這些起碼的自由能否維持…

1989年6月11日《新報》
周錦光、蔣麗芸、錢果豐、王敏剛等本地工業家早在北京戒嚴前已表態支持學運。 [圖:1989年5月19日《文匯報》廣告]
1989年6月11日《南華早報》文章形容商界抱觀望態度,若中國開放政策有變,投資珠三角的港商和充當中國跳板的金融、運輸、法律等各類服務行業將首當其衝受影響。
1989年6月12日《華僑日報》社論一度認為中國變局是重振港本地製造業的時候。
1989年6月14日《信報》林行止卻分析,港商大陸投資不會變。

當時民情洶湧,各行各業,包括中資機構都表態響應支聯會發起的罷工罷市罷課。

大公報(1989年6月7日)
左: 明報(1989年6月6日);右:成報(1989年6月7日)。
左: 明報(1989年6月6日);右: 南華早報(1989年6月6日)。
左: 文匯報(1989年6月6日);右: 明報(1989年6月6日)。
左: 香港時報(1989年6月6日);中:成報(1989年6月7日);右: 快報(1989年6月7日)。
左、右:明報(1989年6月6日)。
左:明報(1989年6月6日);右: 文匯報(1989年6月7日)。
左: 成報(1989年6月6日);中:快報(1989年6月7日);右:明報(1989年6月7日)。
左、中、右:明報(1989年6月7日)。
1989年6月7日 無線六點半新聞

1989年6月7日 無線六點半新聞:

今日是全港市民支援愛國運動聯合會發起的死難同胞哀悼日,很多工商團體都響應罷工罷市,教育署亦宣佈全港學生今日停課。另外,由於旺角昨晚發生過騷亂,很多團體都取消今天的遊行。今日有數以萬計人群到新華社香港分社外的臨時靈堂弔唁在北京軍隊鎮壓群眾時死亡的學生和市民。

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對開,今日不斷有大批市民來致哀,他們多是年青人,三四人一排很有秩序。由今早時開始,已有幾百人來到新華社對面伊館後門靈堂弔唁,到下午人數更多。在直升機上看,周圍街道全是人,糾察不斷叫人向前行,不要鞠躬。有外國人抬著寫著「劊子手之靈柩」的棺材放在這裡。

市民A:「我們支持罷工,但也是老闆同意的。」
市民B:「全體員工請假來。」

雖然聯委會呼籲市民今日不要上街遊行,不過在新華社對開這裡,由於弔唁行列延綿不斷,看來跟遊行沒分別。

「我萬眾一心哪懼怕艱辛,衝開黑暗!」「十年改革,是誰鎮壓!」

1989年6月7日 無線六點半新聞

外匯市場方面,外匯從業員利用傳遞資訊的儀器表達哀悼。在路透社的金融機上,副金融司任志剛和首席助理金融司鄺其志,在港府外匯基金所屬的畫面以個人名義表達哀悼;其他銀行的畫面,包括匯豐和渣打亦有同樣訊息。

在路透社的金融機上,副金融司任志剛和首席助理金融司鄺其志,在港府外匯基金所屬的畫面以個人名義表達哀悼 [圖:1989年6月7日 無線六點半新聞]
金銀業貿易場開市業亦默哀一分鐘。 [圖:1989年6月7日 無線六點半新聞]
銀行照常營業,一些中資銀行職員一早在門口掛起橫額。[圖:1989年6月7日 無線六點半新聞]
中港貨車慢駛抗議北京武力鎮壓平民。[圖:1989年6月7日 無線六點半新聞]

全國政協香港區委員也呼籲中國大陸各階民眾抵制當權者。

1989年6月5日 無線十一點廿分新聞報導:

中國全國政協部份香港區委員下午舉行緊急會議,討論北京目前局勢,他們會後發表急聲明,強烈譴責北京當局用軍隊、機槍和坦車武力鎮壓平民。會議下午4時在文匯報大廈舉行,與會政協委員有30人,他們在會後發出緊急呼籲,包括叫全國人大、政協委員用盡一切方法,動員全國人民支持愛國民主運動,制止屠殺。又呼籲全國工人、農民、幹部和知識分子運用憲法賦予的權力,抵制並對抗當權者的暴行。委員將用傳真機把呼籲通傳全國各省市人民。

1989年6月5日 無線十一點廿分新聞報導
1989年6月5日 無線十一點廿分新聞報導
1989年6月6日《文匯報》
新華社員工悼念六四死難者。[圖:1989年6月5日 無線十一點廿分新聞報導]
新華社員工悼念六四死難者。[圖:1989年6月5日 無線十一點廿分新聞報導]
六四屠殺翌日禮拜,中國銀行外掛起橫額反對中國政府武力鎮壓。[圖:1989年6月5日 無線十一點廿分新聞報導]
新華社退休職員何銘思亦宣佈退黨。[圖:1989年6月5日 無線十一點廿分新聞報導]

主流以外,還有各式各樣自發行動。

當年港人自發行動,企圖突破中國被聞封鎖。[圖:1989年6月12日《新報》]

有呼籲國際關注聲音,甚至求經濟制裁中國。

何俊仁等一班律師就北京屠殺向聯合國申訴。[圖:1989年6月13日《英文虎報》]
1989年6月6日《星島日報》報道,演藝界人士包括向華勝、王晶、岑建勳、劉德華等發起簽名表示不認北京政權,又呼籲各國制裁中共。據悉,聲明和收集得來的簽名將遞交聯合國。
學聯呼籲各國經濟制裁中共。[圖:1989年6月13日《新報》]
有團體更逕自去信英美元首及國際特赦組織要求對華貿易制裁並杯葛北京亞運。[圖:1989年7月16日《南華早報》]

1989年6月12日《明報》吳靄儀文章透露,有人提組織「香港人敢死隊」行刺李鵬等北京領導人。

1989年6月12日《明報》

隨著中共政權對港壓力增加,港人越發擔心能否保持謹有區隔自保空間。傳媒人秦家聰強調,中國繼續反對資本主義、港人繼續反共,才體現「一國兩制」精神。

1989年10月27日《信報》

那邊廂,政壇大老鍾士元認為香港認採取一貫政治中立政策,成為區隔政治制度的絕緣體,才能繼續做「金鵝」保持安定繁榮。

1989年11月7日《大公報》

鍾士元強調,港人應避免以實際行動干涉中國事務,早前港人捐錢北上有機會變成買軍火活動。

1989年11月20日《快報》

理工講師李明堃則以「中心與邊陲」框架分析中港關係消長,跟「中國好,香港好」唱反調,認為狹縫下港人只能盡量祈求被中國「包容」。

1989年11月27日《經濟日報》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八九民運雜憶‬ #八九民運 #六四 #支聯會 #民主回歸 #匯點 #擠提 #三罷 #陳文鴻 #馬時亨 #梁錦松 #黎則奮 #司徒華 #劉迺強 #李子誦 #周錦光 #蔣麗芸 #王敏剛 #錢果豐 #林行止 #陸鏗 #葉知秋 #何俊仁 #任志剛 #鄺其志 #馮永祥 #秦家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