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門系列:進退兩難,愛國留港也謀後路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Jul 24, 2020

六四後,英國推出限量版居留權給港人。好些合資格夫婦各有想法,有立志留港貢獻中國,亦有對前景悲觀擔心局勢惡化。有夫婦共同進退,也有因兒女責任各自打算,說到底是盡力謀後路、避風險。

鏗鏘集 居英權(1992年8月16日)

鏗鏘集 居英權(1992年8月16日):

林醫生,37歲,去年11月獲得居英權,一家五口隨時可換取英國公民護照,他承認申請居英權是對香港政治前途失去信心:「我認為一定會改變,現在很多人開始不敢說心裡話,若真到1997年,相信變化會更明顯。當我覺得人人都不能暢所欲言,或做自己想做事情,就要離開這地方了。(即你有可能九七前離開香港?)有可能。」

林太也是醫生,移民風氣最盛行那幾年他們只申請新加坡居留權,卻沒考慮過澳洲和加拿大。

林醫生:「若以醫生身份,移民其他地方有很大困難。(投資移民呢?)那似乎要做很多申請工作,暫不想用這方法。」
林太:「不想做太空人或二等公民,如果中國好,無論去哪兒都過得好;若中國不好,那沒辦法,移民外國只像找避難所。」

過去幾年林醫生一家始終沒離開,六四也沒動搖林太留港決心。

林太:「六四後更不想離開,這麼多人願犧牲,更想做中國人。如果可以,讓中國稍微改善也好過完全不付出。一生人數十寒暑,何必去外國過平淡生活,即使有甚麼貢獻也不是為中國好。」

林醫生:「但另一方面,理智告訴我們,即使所有香港人加起來,我們所做到的也很少,因此更想替自己多留一條後路。」

結果,除了新加坡,還找到移民英國後路。

林太:「如果情況很不理想,逼不得已就離開,但我們會一起走,不會留下一人在這裡繼續賺錢。」

林太最後決定與丈夫共同進退,但有些夫婦在申請居英權時分道揚鑣。

盧龍光牧師:「與太太協議,她申請但別加我名字,我也不會申請。」

盧龍光牧師,六四後發起港人救港運動爭取居英權,但到英政府批准居英權計劃,他反而放棄申請:「這是所有香港居民應有權利,港人是否用這權利是港人的事,不是英國人挑選哪些港人可享居英權。英政府只批5萬個家庭配額,我們不滿意。我本人不需有居英權才有安全感。英國給這麼少配額,應讓有需要的人申請,因此我不申請。」

盧太無法說服丈夫,唯有自己單獨申請:「我覺得自己應享有這權利,他也鼓勵我去申請。另外我父母早已移民,他們早鼓勵我移民。六四後我覺得做決定適當。我當然很想他和我一起簽名,但他說不要填上也不會很驚奇,因為結婚時我們已說得清楚,他心願是留在香港。」

盧太是政府學校老師,她的申請已通過審核,相信很快正式得批准。盧太最初打算拿到居英權後,無論香港政治環境怎樣惡劣都留下來陪丈夫,但到首名孩子兩星期前出生就改變這想法:「責任感重了,以前夫婦兩個成年人較好商量,現在多了小生命要考慮較多。(若將來你不喜歡香港情況,會否擔心一家人要分隔兩地?)我也擔心,希望不會發生。一切視乎屆時局勢發展,最壞情況我沒居英權,留港也許夫婦倆也要分開;但有居英權我們有較正式路徑,我和女兒可離開香港,起碼有段安全時間,希望這路徑能幫我與丈夫復合。」

鏗鏘集 居英權(1992年8月16日)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太平門系列 #八九民運 #六四 #信心危機 #專業人士 #居英權 #工聯會 #六四 #新加坡 #盧龍光牧師 #港人救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