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現場 073:退休水警憶述偷渡潮,放生等於送死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Mar 31, 2018

當年深圳河邊境,曾是無數飢餓民眾逃生門。 昔日把關香港水警駱德志表示,大部份同僚會預備食物接濟被捕偷渡者,但絕不會放生。曾有水警隊長抓到自己表弟,照樣送交遣返。

星期日檔案 大逃港(上)(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檔案 大逃港(上)(2012年11月11日):

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先後出現多次大型逃港潮,估計成功偷渡來港者有70萬到超過100萬。

深圳河分隔深港兩地,當年來自全國各地偷渡者匯集深圳,逃港方式分走路、游泳和坐船三種,路線有東線、中線和西線。東線從大鵬灣游水過去,灣裡鯊魚多,不少偷渡者被咬死;西線從蛇口、紅樹林一帶出發游過深圳灣,到香港新界西北元朗;不懂水性的通常選陸路中線,由深圳梧桐山、沙頭角,跨越邊防線逃往香港。

「刀片全部要棄掉。」
「從哪裡來?」「東莞,走了十天。」
「沿途有甚麼糧食?」「餅乾。」
「你怎樣逃避邊防軍?」「晚上走路。」
「都看自己運氣?」「對,看運數。」

退休水警駱德志,1970年代初把守大鵬灣一帶。他說偷渡客多利用物件幫忙:「譬如吹氣枕頭、波膽、汽球,甚至有避孕套,那年代計劃生育,拿避孕套很容易,把避孕套吹脹集中,浮力很大。」

偷渡者日間躲藏入夜行動,有人體力不繼葬身途中,成功偷渡只佔少數。駱德志說,當年大部分水警都刻意預備額外食物接濟被捕偷渡者,但絕不會放生他們:「氣力不繼可能浸死,遇鯊魚會咬死,倒不如我拘捕他,起碼尚可生存,真要解他回去還有機會下次再來。」

星期日檔案 大逃港(上)(2012年11月11日)
鳳凰衛視 冷暖人生:逃港者(2013年1月8日)

鳳凰衛視 冷暖人生:逃港者(2013年1月8日):

駱德志,今年70歲,退休水警,平時工作和海上偷渡客打交道,2007年和中文大學合作出版介紹香港水警圖冊,引起巨大迴響。此後駱德志遍訪媒體記者和當年同事,搜集更多逃港珍貴資料:「偷渡者從後海灣游過來,遇水退是一片蠔田,以為陸地站下來,浮泥束住腳,水漲時淹死很多,很恐怖。」

2012年10月,駱德志受邀參加無線「逃港潮」節目錄製,現場一名當年逃港者認出他。這人叫張宇德,他表哥徐繼興與駱德志是同一條船水警同事,5年前去世。雖然駱德志不記得張宇德,但同事抓到表弟情形仍記憶猶新。

1973年張宇德偷渡逃港,將游到岸邊時被香港軍艇發現:「媽媽說有表哥在香港當員警,我就問那些員警,原來表哥是指揮官。」身為隊長的表哥為避嫌將張宇德送到警署,當天下午遣返大陸。

鳳凰衛視 冷暖人生:逃港者(2013年1月8日)
鳳凰衛視 冷暖人生:逃港者(2013年1月8日)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逃港潮 #打造繁榮美景 #深圳灣 #大鵬灣 #梧桐山 #沙頭角 #香港身份證 #張宇德 #計劃生育 #避孕套 #退休水警 #駱德志 #抵壘政策 #即捕即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