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門系列:地產經紀大學教授,多謝港資帶動就業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Jul 31, 2017

1980年代末,港人移民加國投資數以億計,大部分放在房地產。加國人抱怨炒風令他們買不起樓,但有地產經紀和大學教授認為,投資移民確是恩主。

鏗鏘集 第三類接觸(1989年4月6日):

近年移民溫哥華的部分香港人令當地人不滿的現象,加拿大傳媒非常重視。在加拿大廣播公司舉辦的論壇上,香港人炒熡幾乎成為眾矢之的。

溫哥華居民:「這裡每星期都有全版售樓廣告,賣溫哥華西區和北區的房地,這做法鼓勵更多香港人炒樓,因而使本土人負擔不起樓價。」

伍惠芬(地產經紀):「把屋賣給誰有甚麼關係?」

溫哥華居民:「這不重要,但屋是必需品,不應如此買賣,世界任何地方都是,我不是要針對某人。但你常掛在口,就只有種族主義者這幾個字。」

伍惠芬:「當你們歡迎香港人來時,便說來投資吧,我們喜歡你的資金,你不能同時又說,我不想這些人住在隔鄰,這是關鍵。」

溫哥華居民:「你去年賺了多少錢?我見你出入豪華房車,購置二、三十間屋。」「你的錢何來?誰給你錢?」

香港移民:「當我移民加拿大,就視自己為加拿大人,希望成為社會一份子,盡其本份,現在有人把香港移民和本土加拿大人兩極化,我覺得被隔離,很難融入加拿大社會。」

香港移民投資在英屬哥倫比亞省的三億七千萬加幣,大部分放在房地產,外資去年為英屬哥倫比亞省製造57,000個就業機會。

Michael Goldberg(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大家都說新移民使樓價暴升,使下一代沒有能力買樓,但如果新移民不來投資,製造就業機會,我們的下一代便會失業,到時哪有錢買樓?」

移民到別人的地方,好多香港人仍堅持過各家自掃門前雪的港式生活,令一向注重睦鄰的加拿大人看不過眼。

Callman太太:「香港人通常不應門,有些則用對講機,或找人應門,表示不懂英語或不感興趣。」

Callman太太熱心公益,經常冒風雨上門募捐。她說敲盡香港人的門,十居其九吃閉門羹。香港人住的屋窗簾通常拉埋,小朋友甚少出來玩耍,鄰居之間甚少來往,學校家長會亦甚少有香港移民參加。香港學校一般不鼓勵家長參加校政,港人移民後加上言語隔膜,自然無法養成參與的習慣。

歷史告訴我們,溫哥華曾發生排華,當時華人不准買屋,不可以做律師,也無權投票。今天,溫哥華雖然是個多種族文化城市,但香港移民是否應該防止歷史重演呢?

Jans Wall(西門菲莎大學文化溝通學者):「中國人有俗語:到甚麼山上唱甚麼歌,入鄉隨俗,減少磨擦、摒除隔膜。」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太平門系列 #前途問題‬ #信心危機‬ #聯合聲明 #過渡期 #移民潮 #溫哥華 #炒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