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六四後互揭舊帳,英方指港人同意聯合聲明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Feb 18, 2019

《蘋果日報》[1] 引用1990年英國解密檔案顯示,當時不少保守黨議員反對居英權計劃,擔心無法接收香港難民潮,有人更表示對港人不惜一切向國會施壓的手段甚為反感,潛台詞是港人早知主權移交事實,卻未嘗真箇異議:「香港人假設英國對他們有特別及凌駕性的責任,我對這種想法感到厭惡。他們早已知道香港1997年後要交回中國」。

蘋果日報(2019–2–17)

查實類似說法早在六四後已廣為流傳,當時仍在任的外相賀維在電視上重申當局一貫立場:「當我們在1984年達成協議後,得到一致歡迎,認為是香港將來最好的前景…如果從我們的移民政策發展看,戰後的大英帝國以權利來說,在世界上有數以億計人士可以來英國定居。下議院早在協議訂立前1981年已清楚決定我們不可以給香港的英國護照持有人有在英國安置或居留的權利。在我們這樣擠迫的海島裡,這是必須做法,目的是避免因為大量增加不可預計數目的少數民族而引起緊張。同時我們必須想像,增加的數目可能比原先少數民族的總數更多。這是引起社會緊張的潛在因素,不容忽視。」[2]

昔日中英簽署聯合聲明確認主權移交既定事實,港人被動接受,結果到危急關頭,港人翻舊帳要求英方負起道義責任給予居英權,就被大造文章說「你哋當日有份同意」。更諷刺是,這邊廂英國朝野甚至一般民眾都擔心數百萬港人湧入,那邊廂香港彈丸之地卻被迫接受英國安排做越南船民「第一收容港」的責任。

電影《浮世戀曲》(1992)劇照,錄自黃德偉編(1996) 《浮世戀曲:劇本及評論》。
電影《浮世戀曲》(1992)劇照,圖為演員馮建中與陳令智。
電影《浮世戀曲》(1992)劇照,圖為演員黃耀明與顧美華。

就在那時候,有瑞典女演員Liv Ullmann公開批評港府強行驅逐51名越南船民,香港導演陳耀成即以此為題材拍成電影《浮世戀曲》(To Liv[e], 1992),回應西方社會人道指控,同時帶出港人在九七陰影下自身難保,恐怕也會變難民的惱人苦況。[3] 作家倪匡更形容,香港將成巨大難民營。[4]

然而轉眼不過數年,很多「被代表」港人已重新接受當局所宣揚平穩過渡旋律,冀望繼續透過經濟合作促中國開放。

[1] 蘋果日報(2019–2–17) bit.ly/2DQVgXg
[2] [英國是擠迫海島,接收數百萬港人恐釀衝突] goo.gl/ot51X2
[3] 陳耀成網站 bit.ly/2DODq7n
[4] [支持反革命,港人無法回頭] goo.gl/kU9Xsx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編輯手記 #八九民運 #六四 #賀維 #GeoffreyHowe #太平門 #移民潮 #聯合聲明 #國籍政策 #信心危機 #居英權 #道義責任 #政治庇護 #國際地位 #倪匡 #今夜不設防 #越南船民 #LivUllmann #陳耀成 #浮世戀曲 #ToLiv #陳令智 #黃耀明 #顧美華 #馮建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