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文革,為使紅衛兵退場並解決城市失業問題,領導人毛澤東動員青年「上山下鄉」到農村受再教育。當時有廣州青年羨慕光鮮港客主動申請下鄉以便偷渡;也有人不甘終生耕田,決意到香港謀出路,年紀最小約14歲。
鏗鏘集 文革五十年(下)(2016年7月31日):
潘鳴嘯教授(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現當代中國研究中心):「1973年我在東平洲接了些偷渡的中國人,他說跟另一朋友來,朋友失蹤了,我們整晚沒找到。」
潘鳴嘯是最早到香港研究文革的法國學者,一次收留內地偷渡客經驗,讓他認識文革真實一面,開始從事知青上山下鄉研究。所謂知識青年,就是指當時響應毛澤東號召的學生,他們從城市被送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這些親歷文革的老知青,當年無法忍受種種政治壓迫,選擇鋌而走險偷渡到香港。
「我們這些知青拼了命,怎知道要往哪兒走?生死只可由天。」
吉澳是最多知青上岸地方,倖存者在岸邊立碑,每年悼念葬身大海的戰友。
潘鳴嘯:「偷渡很危險,有人游得不好,有鯊魚,也有民兵。」
熊景明(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前助理任主任):「這海灣死了這麼多人,年紀最小只有14、15歲,這歷史好像翻了過去,沒有人留意。」
〈從廣東逃到香港的知青〉BBC中文網(2016年5月25日):
對孫仲勛來說,「上山下鄉」反而帶來讓他偷渡到香港的機會。孫仲勛辭去廣州汽車廠的工作,申請下鄉…孫仲勛說:「我要部署去香港。我將戶口轉到農村,就算偷渡失敗要回來,也不會影響家人。」…1968年,孫仲勛時年23歲,首次嘗試偷渡…在深圳收容所被扣留一個星期…翌年,孫仲勛坐火車到樟木頭…又再被遣回。第三次…他與一個朋友結伴出發…晚上趕路,走了四五天,終於抵達深圳大鵬灣。孫仲勛和伙伴晚上10時多下水…七小時後終於進入香港境內。三天後,孫仲勛已在香港找到工作。
孫仲勛藉文革的「上山下鄉」偷渡到香港,但對當時大部份「知青」來說,「上山下鄉」令他們感到絕望,促使他們決心逃到資本主義的香港去…
文革席捲中國的時候,陳克治剛好讀完高中,凖備高考上大學。陳克治說:「1966年開始文革,高考暫停。當時以為高考只停一年……到1968年,我們這些人全部去了農村,失去我們的城市戶口。」…陳克治不甘心終身在農村渡過,母親亦鼓勵他偷渡到香港…陳克治夫婦…足足走了四五天才抵達海邊…兩人下水後,風浪極為猛烈…李潔馨說,當時的浪花有一層樓這麼高,一直迎面而來…陳克治決定把繩綁在自己的身上,另一端綁在救生圈,讓李潔馨拉著救生圈,由他拉她衝出大海去。翌日凌晨五、六點的時候,兩人終於抵達香港吉澳。島上有一個老婆婆將他們救起,並招待他們。李潔馨說:「那位婆婆告訴我們原來昨晚九號風球。」他們在老婆婆家住了三晚,之後成功抵達陳克治姨媽的住處。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逃港潮 #孫仲勛 #戶口轉農村 #陳克治 #李潔馨 #潘鳴嘯 #MichelBonnin #熊景明 #吉澳 #廣州知青 #上山下鄉 #文革 #毛澤東 #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