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小龍鳳:首屆民選立法議席,功能組別橫空出世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Mar 11, 2020

當年聯合聲明拍板,立法局隨即開放民選議席,功能組別間接選舉橫空出世,港府形容是循序漸進過程,實則是拉攏各界利益版塊以便平穩過渡九七策略。雖然制度開放有限,青年精英磨拳擦掌,好些人日後成為政壇大老。

1985年立法局開放民選議席,功能組別橫空出世,當選勞工界的譚耀宗當年被視為較激進勢力。[圖: 鏗鏘集 還政於民I(1985年9月29日)]

鏗鏘集 還政於民I(1985年9月29日):

「立法局選舉第一個組別,社會服務組別結果:陳小姐得22票、許賢發先生取得76票、麥海華先生取得41票。現在宣佈許賢發先生當選。」

三天前立法局間接選舉選出本港自英國統治以來第一批民選立法局議員。

記者:「你認為新立法局與以往相比,意識形態上有不同嗎?」
鄧龍威(中大社會學系講師):「觀乎新議員職業背景和意識形態,應沒具體差異,因大部份屬專業人士和商人,一般對問題看法溫和保守,這可說是社會主流,也構成立法局主流。」

鄭宇碩(中大政治行政系講師):「不過運作上頗有不同,因過去立法局有爭議可透過小組會議或非正式接觸解決,未必在公開會議上看到。現在有24位要向選民交代的議員,很多政策論爭要在公開會議表態發言,直接向選民交代。」

以往立法局由16位官守議員和30位由港督委任的非官守議員構成,沒有民選議席。

以後立法局將轉移到舊高等法院舉行,新立法局議員結構,是10位官守議員,22位委任議員和24位間接選舉產生議員,這些民選議席佔全體一半以下。

從非官守議員行業做對比,以往立法局商人和專業人士佔八成。

今屆民選和委任到目前共41位,其中商人16位,專業人士17位,也佔非官守總數八成以上。

標誌著較激進勢力如勞工界譚耀宗、彭鎮海及壓力團體司徒華共只佔3席。這選舉結果相信政府不意外。政府制訂代議政制白皮書,目的是循序漸進改革政制。

曹廣榮(行政司):「白皮書目的是第一要逐步發展政制,可以直接向港人負責交代,我相信『逐步』這字我們已走第一步,可說已達到這目的。」

鏗鏘集 還政於民I(1985年9月29日)

時代的記錄 第39集(2017年3月2日):

李家文(主持):「麥海華你當年參加功能組別選舉,有否想過由間接選舉選出的議員認受性如何?當年那樣做算不算『袋住先』?」

麥海華(前立法局功能界別候選人):「回顧1980年代,最初區議會開始有委任議員,然後是選舉。1985年立法局三分一議席由選舉產生,當時對社會來說是個開放機會。我們覺得最終應該舉行直選,但當時沒有太多激進人士要求一定要全面直選,希望按部就班,相信這是港人很現實的想法。」

吳靄儀(前立法局議員):「香港人在此不太現實,當時最震撼是立法局終於有選舉,開放立法局議席本身已是最大進步。開放功能組別選舉很多人有意見,我當時有很大意見,也不只我,很多人在聯合聲明簽署後,認為港人治港,希望推行民主制度,覺得立法局必須推行直選。」

李家文:「當時不同界別選舉方式不盡相同,有些以人為單位,有些以會為單位,當時政府考慮甚麼?」

吳靄儀:「港英政府最主要藉口是向中方交代,若保留立法局在任議員可用甚麼方法?用選舉就要把從前委任的人選進去。工商界有些商會全由公司組成,只有公司會員,有些既有公司會員,也有個人會員。」

麥海華:「當時社聯以會員機構做選民投票而不是社工,因社工人數多,但沒有註冊制度,不知誰是社工,所以由機構投票。」

吳靄儀:「法律、醫療等專業界別通常都有專業團體,若你在該專業團體有資格投票,就可以成為選民。」

鏗鏘集 還政於民I(1985年9月29日)

馬嶽(2013)《港式法團主義:功能界别25年》7–12:

從香港政制發展的歷史角度看,自殖民地成立初期,為工商界和專業領袖「度身訂造」議會席位,以保證他們進入建制以代表其利益,一直是殖民地管治策略和政治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在1985年前…行政局和立法局的成員一概由港督委任,包括官守和非官守議員…主要功能是吸納社會上經濟影響力最大的利益集團的代表,以及部分專業人士領袖,進入決策機構協助決策,是非殖化前所謂「共識政治」(consensus politics)的基石… 隨著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非殖化和民主化已是必然的政治議程…雖然附件中沒有清楚說明選舉的模式,但明顯九七後的立法機關不可能保留委任議席。工商界領袖要繼續在議會中有代表,必須透過某種選舉形式進入議會…功能界別選舉便是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

港英政府在1984年7月發表的《代議政制綠皮書》,首先建議設立「按社會功能劃分的選民組別」…《綠皮書》並指出「…本港的特殊政治環境,財經界及專業階層對建立本港前途的信心和繁榮至為重要,他們必須獲得完分的代表權。」…「是立法局獲得大量專門知識和專家寶貴意見的途徑。」…84年《綠皮書》建議的功能界別選舉,正是順理成章地以一個「選舉」模式制度化把這個「不成文的甄選制度」,令其可以過渡九七。同年11月發表的《代議政制白皮書》把這個構思落實,並提出成立九個功能界別,選出12名立法局議員…

以上的理解和設計,與中央政府當時對香港未來政制的思考和需要不謀而合…中央政府一方面歡迎本地華資資本家以「真金白銀」表達對香港回歸的信心,願意在政治上給予他們更大的影響力以作鼓勵…另一方面也可作為快速全面民主化的一項緩衝機制…。自《基本法》1985年開始起草以來,內地草委和工商界領袖均極力支持功能界別選舉制度…

鏗鏘集 還政於民I(1985年9月29日)
鏗鏘集 還政於民I(1985年9月29日)
時代的記錄 第39集(2017年3月2日)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民主小龍鳳 #立法局選舉 #麥海華 #吳靄儀 #許賢發 #譚耀宗 #彭鎮海 #司徒華 #曹廣榮 #鄧龍威 #鄭宇碩 #委任議員 #間接選舉 #循序漸進 #非官守議員 #民選議席 #代議政制白皮書 #政制改革 #聯合聲明 #港人治港 #專業團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