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小龍鳳:壓力團體壯實力,學運社運爭議席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Nov 28, 2018

1980年代初港府推行地方分區有限度直選,一班壓力團體領袖起初擔心被吸納,後來逐漸放下戒心積極參選,更動員昔日人脈支持。1970年代學運社運力量,成了選舉重要本錢。

圖:1983年香港大事回顧

馬嶽(2012)《香港80年代民主運動口述歷史》頁32–33:

問:當時主要包括哪些壓力團體?

馮[檢基]:SOCO、教育行動組,居民委員會、一些地區壓力團體。公屋評議會是同意參選的。壓力團體領袖就不信政府真的會開放民主,覺得進了建制,就會被建制束縛,發言與動員民眾的難度會很高,所以覺得不應該參加…但我說當我當選了議員,第一,我有身份地位;第二,我有了身份地位後,我的發言權大了,因為我們都是壓力團體,靠傳媒輿論。我有了身份地位,找傳媒機會高了…70年代有兩種人,一種是壓力團體,上街抗議;第二種就是葉錫恩,民選議員,出來就訪問葉錫恩。我想當個民選的葉錫恩,他背後有一班群眾…到時就定比葉錫恩大、比壓力團體大…我70年代約房屋經理,經理都不理我。但當我是市政局議員的時候,我約你署長,你不見我?我不信…

圖:鏗鏘集 風起雲湧(1985年1月13日)
圖:馮檢基(2011)《我的奮鬥心》。
圖:鏗鏘集 民意(1981年3月22日)
圖:鏗鏘集 民意(1981年3月22日)

《香港80年代民主運動口述歷史》(2012)頁7–10,13:

李[植悅]:…那時我在深水埗李鄭屋做社區工作…當時匯聚了一群比較有「運動」經驗,例如搞學生運動,或者搞壓力團體的人做社區工作…我在中大唸書時搞過學生運動,像學生報、參加學生會、《聯合學生報》編輯選舉等…當時因為社會福利發展比較快,很多同學都是很虔誠的基督徒,很投入的社工,有一些像我一般可能政治化一點…當時搞群眾運動只有幾條路,一是加入壓力團體…83年時支持我的核心,都是當區的社工…核心成員包括方敏生,現在她是社會服務聯會總幹事,她當時在深水埗做社區工作。這群人其實是希望實踐和體驗一樁事,就是social planning,即所謂社工參政…

圖:鏗鏘集 學壇政風(1985年2月3日)

…當時深水埗有40萬人左右…馮檢基從英國回來…他問:「喂,你有沒有興趣出來選舉?…」我說可以考慮…當時亦找不到適合的居民,因為地區太大,競爭對手知名度相當高,例如在區內雄霸幾十年的有黃平漢,還有些專業人士,美孚有一位姓鄧的會計師,還有一位姓彭的、在建築公司工作的有錢人。當時勝負其實都無所謂,因為目的是要推動一群居民,是一個團結街坊、社區教育的方法…所以我們很着重招募義工…我們參選時,居然沒有任何街坊組織和互委會支持我…於是繞過這些組織,嘗試直接接觸每一戶居民…我記得我們拿了幾千塊出來,全都是大家捐的…當時是一個很理想主義的選舉。由於我在中大有搞學運的背景,於是回到中大招兵買馬,有一批大學生跑出來。最鼎盛的時候,助選團超過100人…這批人當然比較多意見,要駕馭是比較麻煩,要講好多道理…我告訴你有項數字是很「恐怖」的,在李鄭屋邨簡直是overwhelming(壓倒性),五個候選人我拿了九成票,所以證明家訪的方法是很有效的…

圖:鏗鏘集 學壇政風(1985年2月3日)
圖:鏗鏘集 學壇政風(1985年2月3日)

問:是否覺得由70年代學運,接着社運、居民運動,到了參政,反映了香港社會變遷或發展階段的過程?

李:當然是,我是大家捧出來的,70年代搞學運,特別是社會派那一批,各路英雄搞壓力團體,接着便搞議會,這很明顯是一個發展的階段…到了立法局直選,我便當「逃兵」了。

圖:鏗鏘集 學壇政風(1985年2月3日)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民主小龍鳳 #區議會 #市政局 #地方行政 #壓力團體 #教育行動組 #社區組織協會 #公屋評議會 #葉錫恩 #居民運動 #社會派 #聯合學生報 #麥理浩 #方敏生 #社會服務聯會 #黃平漢 #鄧潤廉 #彭書榮 #馮檢基 #李植悅 #社會運動 #學生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