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現場 120:主權移交十年,港式繁榮失色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Dec 28, 2022

主權移交十年,中國經濟崛起,港人變成港燦。有昔日中國移民重返故鄉打造北京蘭桂坊,指香港商機有限又不適合長期生活;阿一鮑魚形容港人豪氣不再,但慶幸陸客繼續食得闊綽;移居紐約的中國歌手艾敬應旅發局邀請重唱《我的1997》,期盼港人跳出井底,更接受大陸原創音樂。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區家麟(主持):回歸前,內地歌手艾敬一曲《我的1997》反映當年內地人對香港的嚮往,這歌在內地風行一時,曾一度令內地政府擔心會引發偷渡潮。十年間,內地人由給人稱為「阿燦」,到現在香港自嘲「港燦」,內地人又如何看我們香港?最近,艾敬重新改編這歌,描寫回歸十年的變化。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艾敬《我的1997》] 「甚麼時候有了香港,香港人又是怎麼樣?他可以來瀋陽,我不能去香港…香港、香港,怎麼那麼香?讓我去那花花世界吧,給我蓋個大紅章…」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九七前幾年,《我的1997》這歌令內地女歌手艾敬一炮而紅。

艾敬:「那時沒來過香港,對香港非常嚮往,很多東西都是聽說,比如香港購物特別好、非常方便、有午夜場等等。我住北京,但戶口還在瀋陽,要來香港或出國,也是回去求老大媽給我蓋章,很多程序都要花很長時間等待。」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內地和香港只是相隔深圳河,當時艾敬感覺香港雖然近在咫尺,卻遙不可及。

[《九七透視》片段] 艾敬:「我當然去到深圳,看到一個非常漂亮很大的海關,就像山一樣擋住我對香港所有的幻想。」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Hong Kong!」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龐嘉卉:「當年是1985年,我們完全像鄉下來的,不能怪香港小看大陸,真的很落後,我們甚麼也沒見過,廣東話叫鵪鶉,傻傻的。所有香港人也很優秀很出色,他(丈夫)的生活、眼界和工作,方方面面也很能幹。」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龐嘉卉在北京出生長大,早在1985年,當時只有21歲的她嫁到香港。住了不久,她發現自己跟香港人有距離。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龐嘉卉:「我記得重播《網中人》,很多方面的影響,報紙、雜誌寫大陸人,令我們很自卑,認為大陸過來的,就是鄉下來的,所有香港以北的人,全是北佬、北妹、燦妹、燦叔。」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九七前,很多內地人視香港為天堂,龐嘉卉反而決定返回自己故鄉北京。

這是北京三里屯,每逢假日來吃飯喝酒的人特別多。

龐嘉卉:「因為我在香港這麼多年,有香港生活經驗,看到香港的蘭桂坊是我喜歡的環境、風格,我在北京找不到,就自己在北京創造。」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她跟朋友在三里屯投資過千萬,將三萬呎單位租給不同特色餐廳。她說內地商機處處,快人一步北上大展拳腳,令她尋回自信。

龐嘉卉:「我追求的跟香港人有一點分別,香港多數是賺錢謀生,我希望我的生意裡有文化、有藝術、有international。」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她一家在北京定居,暫時沒計劃回港投資。

龐嘉卉:「越先進的地方,商機越來越少。香港消費太高,如果在香港生活,壓力太大、太倉促,不是享受人生的地方,節奏太快。我回去見朋友,包括購物消費,但如果長期生活,有很多地方可以選擇,不一定要在香港。」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浪新聞(2007年4月15日)://1987年嫁來香港的北京姑娘龐嘉卉,1997前回到北京經營起了亞洲菜餐館,生意極佳,最近在成都開設了會所,兩年後還打算來港上市…龐嘉卉在北京時修讀酒店及旅遊學,在港住滿一年後便回京工作,出任香港駐京酒店的首席代表,1989年回港, 與友人合資50多萬元,開設中式餐廳,學做香港人…香港回歸前她結束了香港餐廳,1995年與北京朋友合資開了亞洲菜餐廳 — — AsianStar,這次投資額是上次的8倍,達400萬元…在香港的生活經歷,成為龐嘉卉內地發展的靈感:“我看見銀行門口的護衛是包頭印度人,覺得很有趣,所以在AsianStar 門口也請了一位。”…兩年內,AsianStar分店擴至4間。1997年,在三里屯開設泰國及印度餐館,2002 年即籌備“同里”。錢,對龐嘉卉來說已不重要,她甚至看不起只為錢奔波的香港人,“香港人很悲哀,有錢不代表快樂,有飛機、有油田又怎樣?花錢買到的快樂,太簡單。”…說起那個曾令她仰慕的香港丈夫,“別人都以為我是單身,老公仍是原地踏步,心態停留在曾經繁榮的香港;我跟中國內地一同進步,我是窮過來的。”//[圖: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龐嘉卉(左一)被稱為三里屯同里創始人,但坊間有爆料指她未嘗持有所經營餐廳及會所股份,更不是同里大廈業主,其母張慶鄂(網名撇撇)是2003年註冊之北京三里屯同里商貿公司,該公司因拖欠租金薪資及拒交還場地被列入失信企業。龐嘉卉長女雷宛螢(網名晚晚)在香港出生,隨母回北京生活,曾被稱為「網紅鼻祖」,後來與紅三代丈夫林瀚携手創辦私人美術館,轉營做藝術策展人,也被坊間指充富豪。[圖:「網紅鼻祖」晚晚(左四)與丈夫林瀚(左三)結婚照,左五為林父林安利,據稱是紅軍62軍184師師長林彬之子。圖片摘自騰訊網,原圖白富美妖姐微博。]

回歸十年,內地人要跨越深圳河越來越簡單。經各口岸來港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單單去年內地旅客超過1350萬人次,香港的神秘感逐漸消失。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Mabel來自吉林長春,每年她都會來香港旅遊,旁邊戴眼鏡的妹妹是香港人,每次她都會帶Mabel到處遊覽購物,她們特別喜歡逛名店。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Mabel:「這幾天買的有化粧品、首飾,還有袋子和眼鏡,大概有30多萬。因為我今年買股票賺了不少錢,所以也過來消費一下。」

根據統計,去年內地旅客來港總消費近400億元,是所有旅客之冠,好像Mabel這樣捨得花錢的內地人也不少。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如何挑好燕窩?」
「大盞、密實、原裝。」
「你幫我拿兩斤。」
「我覆述給你聽聽,白燕盞兩斤,1200元一斤,24000元…一共129,267元。」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Mabel:「有的自己用,也有送給朋友或親人,帶回去的手信。」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這是三頭鮑魚…」「這魚翅很粗…真是好吃。」

Mabel在內地開服裝連鎖店,來香港玩也吃得特別豪氣。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Mabel:「價錢無所謂,因為賺到錢,吃到開心的東西,或者感到超值、物有所值。」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她說,他們甚至比香港人更捨得用錢。

Mabel:「上海、北京,全國各地我也有走過,我走很多地方以後,我也來香港,比較下,這種距離感真很的貼近,內地人消費甚至比香港強勁,他買東西十多萬,一隻錶3萬5萬都會買。」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一哥是這間酒家的老闆,他說九七前來這裡消費的都是香港人。

楊貫一(酒家東主):「九七前,吃鮑魚的人非常多,那些人賺了錢就吃,但在(香港人)賺了錢,未必好像以前那樣豪氣。為甚麼?他們懂得怎樣花錢,需要吃就吃,不需要吃就不吃,不是魚翅撈飯就代表風光。」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回歸十年,他慶幸還有內地客願意花錢吃鮑魚。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楊貫一:「大陸客都佔三成多,有時一晚有四成。國內人很會吃,國內乾鮑比較少,同時沒那麼多選擇。來到這裡,知道一定要吃大鮑魚。」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香港旅遊發展局片段] 「1997已經到了!我們可以去香港…」

九七之後,艾敬也離開了北京,移居紐約,旅遊發展局最近再邀請她將《我的1997》重新改編和填詞,宣傳回歸十週年。

艾敬《我的1997和2007》MV
艾敬《我的1997和2007》MV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艾敬《我的1997和2007》MV
艾敬《我的1997和2007》MV

艾敬在美國經常留意香港的消息,2003年沙士期間,她對香港人印象最深。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艾敬:「沙士之後一兩個月我就來到香港拍東西,我感受是香港港人非常了不起。我特別觀察街道上一塵不染,讓你想躺在地鐵裡睡覺,也覺得很乾淨。就是這種應變能力,香港人這種堅韌。」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艾敬《我的1997和2007》MV
艾敬《我的1997和2007》MV
艾敬《我的1997和2007》MV

這段音樂短片在香港拍攝,除了艾敬和導演寧浩外,幕後工作人員大部份都是香港人。回想以前,艾敬說香港曾經對內地人十分冷漠。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艾敬:「其實這種心理很正常,我去美國錄音時,在最有名的錄音棚,我說我來自北京,他說China, so far。他覺得除了美國還有誰呀?我覺得香港曾經有過這種冷漠,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一個城市發展得非常好、非常富裕的時候,她怎麼會向沒有那麼好,沒那麼富裕的城市人民去學習?這是比較膚淺的,但也是客觀現實。」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寧浩(內地導演):「所以我們也想,我們拍的時候也在溝通,最好不要有太大的距離感,因為香港的繁榮已經表現得很多,希望能創造一種比較親近的感覺。」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雖然近年兩地越來越融合,不過艾敬仍然有遺憾。

艾敬:「原本我以為香港人可能會認為我來自大陸的創作比較特別,但是在我的那個年代,香港觀眾整體來講,接受力還是比較弱。但我相信有一天,將來他們會更多接受大陸的原創音樂。」

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當年人們提起艾敬,都想到1992年作品《我的1997》,得到央視垂青,廣受中國民眾歡迎,她本人也形容這是歌唱事業高峰,其後在美國錄製的專輯《中國製造》一度被中國當局禁止發行,2000年後,艾敬轉營為當代藝術家,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歐美藝術館辦個人作品展。

搜狐娛樂(2006年9月25日)://主持人大鵬:似乎你特別介意別人總提起這首歌?艾敬:是的,《我的1997》的確成就我後來很多個人生活的改變,使我這只流浪的燕子能夠飛起來,但是它給我的事業帶來很高的障礙,起點太高了之後,為了感激和回饋所有支持這首歌的朋友,所以我[每]一張專輯都要超越過去…艾敬已經去過香港了,跟很多世界的音樂家合作,跨越97年。再一個想法,不希望人們老是說一定要讓我只唱這首歌…//
搜狐娛樂(2006年9月25日)://主持人大鵬:…剛才自己講很多歌曲超越了《我的1997》,談談《MADE IN CHINA》,沒有通過審查…艾敬:不提《MADE IN CHINA》沒有發表的原因,只提這首歌的創作,艾敬不需要很惹人眼的標題來說明這首作品。這首作品是我98年4月在洛杉磯錄製完成的,98年年底去紐約拍了MV,唱著MADE IN CHINA。它主要是表達我在海外找到中國人的標籤,找到我自己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找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應該是從海外來看待我是中國人的這種感覺。98年沒有出也是因為那會兒海歸也少,WTO、2008,中國向外的那種自豪和自信還沒有現在這麼發自內心的自信。海歸也多了,從海外回來的人也多了,從經濟上全球地位的確立、影響力、中國文化的影響力等等,這個時候出版是非常貼切的,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也是當時的超女,也是老百姓選出來的,我的兩首MV《流浪的燕子》和《我的1997》在央視播出的時候,支持我的人那時候寫信不是發短信,信都是幾麻袋幾麻袋的裝,在當時的央視來講,他們也是非常驚訝,甚至措手不及,覺得不可思議,也是這樣的,也是人民選出來的…//[圖:艾敬《我的1997》MV,摘自滾石唱片YouTube]
艾敬《我的1997》MV YouTube留言摘錄
2021年2月3日 艾敬深圳美術館個展短片

專研中國文化政治的以色列學者Nimrod Baranovitch指出《我的1997》被受主旋律推崇的張力,又說台灣聽眾不滿此曲與艾敬其他作品包括大陸的大國沙文主義。

南方人物週刊(2018年1月3日):

1989年的廣州,在東方賓館,兩個尋找音樂路的瀋陽女孩見到了香港音樂人梁和平。她們的名字是艾敬和那英。那次見面,梁根據兩人的風格和性格差異,分別做了建議。他給艾敬推薦了美國的蘇珊•薇格和美國的Tanita Tikaram,都是民謠搖滾(Folk Rock)風格的女歌手…

在與梁和平見面一年之後,《我的1997》問世…著名音樂評論家金兆鈞曾回憶…香港回歸的談判完成後,就有音樂人開始創作相關題材…“一類是我們的家長要把孩子領養回來,一類是兄弟姐妹要回歸。艾敬的視角卻很特殊…觸及了當時青年一代人的內心自我表達和對歷史的反思…”

2021年2月3日 艾敬深圳美術館個展短片

在大陸風行的同時,也傳到了港澳臺和其他亞太地區。外國記者通常會解讀其有政治隱喻…這首歌完成時取名《1997》,後來艾敬改作《我的1997》…她不想讓這首自述性歌曲顯得太“政治”,但“非常諷刺的是,恰恰是這種表達 — — 增加的‘我的’一詞,艾敬強調她與集體主義或者國家是分開的,她是完全獨立的個體,反而讓這首歌更加政治化了。”音樂理論學者尼姆羅•巴拉諾維奇(Nimrod Baranovitch)在他的著作《中國新聲音:流行音樂、民族、性別和政治1978–1997》中評述…“在《我的1997》和她整個的音樂活動中,艾敬與國家和官方話語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 巴拉諾維奇說。內地觀眾和官方話語認為這首歌表達了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啦”),這當然會使它受到歡迎。但它同時也包含嚮往香港的“花花世界”,對不能去香港看望男朋友的抱怨,都有“崇媚”和不“愛國”的嫌疑。

“一位臺灣朋友告訴我,與大陸相反,大多數臺灣人不喜歡艾敬的《我的1997》,以及她後續的所有的歌,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彰顯了大陸的大國沙文主義(chauvinism)。” 巴拉諾維奇在書中說…

當時艾敬簽約日本的一家唱片公司(五大唱片之一),該公司專門為她成立了亞洲部。但是,艾敬感覺,“實際上我個人的事業發展在香港一直都沒有得到認同。這也是作為一個大陸人,我並沒有被香港認同。喜歡我的那部分人一般都是知識層面的知識份子,普羅大眾肯定會覺得這個內地妞,或者說她要來幹嗎?分一杯羹嗎?我覺得戴著某種有色眼鏡…我覺得在香港我都很難交到朋友,就不要提在那裡發展音樂了。”

圖:2021年2月3日 艾敬深圳美術館個展短片

1997年7月1日,香港真的回歸了,艾敬和她的家人在香港見證了這個歷史時刻。她在天星碼頭附近的一個酒店平臺參與了電視直播,鏡頭直對著海上查理斯王子的皇家遊艇。她接受主持人的訪問並現場彈唱《我的1997》…

1998年,她的專輯《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被禁止發行,審批意見寫在綠色的稿紙上:“以‘中國製造’為題,有損中華民族尊嚴”。艾敬保留著這張紙,因為審批的人“寫著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從此開始,艾敬漸漸向歌手身份告別…

南方人物週刊(2018年1月3日)://艾敬在香港拍攝過一部電影《等待董建華發落》。影片主要講述英國統治時期,由於無法給予未成年重犯刑期,這些少年犯被判“等待英女王發落”。香港回歸前夕,還沒有等來英女王賜予明確刑期的犯人們害怕在內地的刑罰體系下被判死刑或繼續無了期地等待,各方請願。艾敬在其中扮演了隨母來港的內地妹譽玲,她幫助犯人們發聲請願爭取確定刑期。導演邱禮濤在選擇艾敬來扮演該角色時說,“艾敬也是我相識十多年的好朋友,她的性格有點像譽玲,同樣地富正義感和不喜歡香港。”艾敬說:“他從來沒問過我是不是不喜歡啊。他應該是能感覺到……”// [圖:《等候董建華發落》(2001)劇照,摘自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網站。]

現在的香港對於艾敬來說,多是中轉或短暫停留的地方。假如停留超過3天,她就很狂躁。住處緊鄰著shopping mall,“除了花錢,不能有任何行為。……它讓我不透氣,花夠了,我得趕緊走,不然我要破產,得趕緊逃離香港…”

南方人物週刊(2018年1月3日)://2007年,香港的旅遊發展局找到在紐約生活的艾敬,希望她能在回歸10周年之際,改編《我的1997》。艾敬本能地拒絕。對方又說,其實艾小姐,你唱的是自由行,我們當時香港人很害怕,可是後來發現你太超前了,你首先唱出了自由行的概念。// [圖:艾敬《我的1997和2007》MV]
艾敬《我的1997和2007》MV
艾敬《我的1997和2007》MV

2020年底,艾敬曾撰文讚揚中國體制在全球疫情下有獨到優勢,獲官方喉舌《文匯報》轉載報道。

2020年12月25日《文匯網》轉載艾敬文章,讚揚中國體制在疫情下有獨到優勢://再過幾天我們就要與2020告別了,回想這一年全球經歷的「驚心動魄」的災難此起彼伏,病毒仍然在肆虐,或許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幸運的是國內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這或許也是第一次讓全世界知道了中國現行體制的優勢,我們的國民犧牲小我換得集體安全的意識非常強,因為我們的基因上深深地刻錄着「仁忍」二字,我們的智慧源於我們歷經的苦難。那些為國家和民眾付出生命的白衣天使們,那些在危難時刻建造方艙醫院的戰士們以及所有參與者,那些無私奉獻的義工以及捐贈錢物的人們,無不彰顯着他們高貴的品質,我們都應該牢記!//[圖:新聞透視 外人看香港(2007年6月16日)]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後九七香港 #區家麟 #港燦 #艾敬 #我的1997 #寧浩 #NimrodBaranovitch #龐嘉卉 #雷宛螢 #晚晚 #張慶鄂 #林瀚 #三里屯 #自由行 #阿一鮑魚 #楊貫一 #旅遊發展局 #香港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