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現場 118:前途陰影港人四散,羅大佑偏愛東方之珠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Nov 4, 2022

過渡期香港移民潮不絕,不少大財團亦遷冊外國,有音樂人卻刻意來找尋機會與靈感。1980年代下葉,浪跡天涯的意大利人花比傲要在香港街頭發掘東方麟爪;羅大佑亦從台灣遷來建立創作基地,形容香港是買辦中轉站,又說要見證中國巨龍如何吞這明珠。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有人這樣說過,香港是全世界唯一有老鷹盤旋的大都市。「可能這是資本主義的好處,大家都唔得閒,誰有時間射鷹?哈哈…」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這人又說,中區有一顆星,由巨大建築物設計構成的星,不分晝夜照亮香港。「這顆星應該是國旗上的星,這星星是種壓力?或者一種希望?」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這人還說,150年來,香港在東方夾縫中妥協求全,任何人到此都會捨不得離開。「很奇怪,好像有東西吸引你,不准你離開這地方。現在很可惜,很多人打算移民,我猜很多人想著移民問題,其實不想離開。」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距離1997年還有6年多一點,不斷有香港人移民他去時,竟然有人對香港一見鍾情,落地生根。「東方之珠,我的愛人,你的風采是否浪漫依然…」
「月兒彎彎的海港,夜色深深燈火閃亮,東方之珠整夜未眠,守著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羅大佑首次到香港是1983年:「同女仔一樣,一見鍾情,呢啲嘢無得傾,好難講。可能你自己係香港人,睇唔到呢啲嘢,因為呢啲係經過比較之後先至清楚差別喺邉度。香港係東方同西方文明平衡得好犀利嘅地方,譬如彌敦道,嗰啲霓虹燈,招牌掛嘅方式好似以前中國人街市掛招牌方式,但彌敦道大好多,俾我一種好現代但又好古典嘅感覺。」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羅大佑,台灣人,父親行醫,他也繼承衣缽學醫,但自小醉心音樂,讀書時已開始作曲,創作的歌很多都對社會提出批判。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羅大佑:「政治方面壓力很大,自由很受限制,寫歌方面,可能自己在台灣已出名,壓力變得很大。」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羅大佑終於在1985年離開台灣去紐約行醫,結果兩年後他放棄紐約,遷往香港定居,一直住了四年。羅大佑:「紐約是美國,香港雖然暫時不是中國,但一九九七後會變成中國地方,在中國政府統治之下。回到中國territory,領土,看自己可做甚麼?」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不只把家植根香港,羅大佑甚至將音樂創作的事業搬來從頭開始,正當大財團為擔心香港前途紛紛遷冊外國時,他反而認為此時此地可給他發展良機。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羅大佑:「現在1991年,我們看香港情況,其實很多東西可以談,這大時代,很多認同問題,究竟香港的中國人是怎樣的?大陸的中國人如何?我本身是台灣,到了外面又回到東方,又是怎樣的中國人?在香港這地方看事情清楚一點,給我更多靈感,因為大家有很多事情未講出來,很多事情要溝通,我認為音樂是很好的溝通媒介。」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羅大佑選了和他一樣喜歡香港的意大利人做工作拍檔:「很奇怪,他是意大利人,但他做的編曲創作的歌很中國化,比中國人寫的更中國化,可能他的血裡有甚麼中國東西?我不知道,像馬可勃羅喜歡中國不想回去。」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花比傲:「香港很美麗,我喜歡美麗的東西,這裡環境很舒適,景色觸發靈感,香港人令我感到像置身大家庭。」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花比傲十多年來邊唱歌邊浪跡天涯,幾乎走遍大半個地球,1987年選擇定居香港:「我像找到安身之地,所以我以此處為家,我深深敬仰中國人與中國文化,我在香港開始另一種生活,與別不同的生活。」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他同樣選香港做事業基地:「我覺得自己進步了很多,尤其在創作上,與香港人合作可以想做就做,若要有效率製作高水平音樂,必須有這種推動力。」置業安居,花比傲打算在香港長住,他說每想起回家就想到香港:「當我搭上返港班機,就有回家的感覺。當我閉上眼睛想哪裡回家?那是香港。」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花比傲喜歡逛灣仔舊街市,他說自己想像中的香港就是這樣,一幢幢舊樓、一檔檔擺賣,香港現代化的一面雖然較容易適應,但他更嚮往香港古舊傳統一面:「到灣仔舊區,會發現文明社會的起源。這些人忙於自己的小生意,很投入。從開始我就喜歡,即使不懂與他們溝通,但有種親切感。」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羅大佑對香港的感情,在《東方之珠》這首歌首次流露出來:「我寫這歌是1987年初,是我1986年在香港住了兩個月後,就是我所講一見鍾情的感覺,看到整個夜景,雖然大家都睡了,但好像有個力量支持著香港。如果中國是條龍,香港就像龍口一顆珠,要進入龍的身體,一定要經過珠的位置。香港是轉化站,把中國事物轉成可賣到西方世界的東西,把西方事物轉成中國人可以消化的東西。」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2019年,填詞人鄭國江在口述訪問提到,羅大佑《東方之珠》一曲早在1986年中已誕生,他在唱片公司邀請下,按羅大佑原曲國語歌詞意思重新填寫廣東詞。[圖:香港理工大學圖書館鄭國江訪談實錄(2019年6月19日)]
歌曲《東方之珠》粵語版手稿,摘自香港理工大學「鄭國江詞作手稿特藏」
圖:1987年選民登記活動「踏上公民路」,關正傑獻唱《東方之珠》粵語版。[摘自Shirauhi YouTube]
根據網友Shirauhi@YouTube的唱片廣告資料,歌手關正傑在1986年中推出專輯《啟示》時,是特意邀請羅大佑為其譜曲《東方之珠》。按此,羅大佑國語版歌詞有可能是粵語版面世後才誕生。目錄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記錄所反映,是委托協議的最後結果:東方之珠(編號 C-1023167805)原作曲詞權利屬羅大佑所有,鄭國江沒被列為原作填詞或共同作者。但協議如何產生,實際創作過程如何,外人無從知曉,只能憑僅有資料猜測。
網上找到羅大佑唱國語版《東方之珠》最早演出片段,是1988年亞洲電視六週年台慶,當時《音樂工廠·皇后大道東》合輯還未面世。
1990年,羅大佑在香港與台灣滾石唱片聯手成立「音樂工廠」品牌,翌年推出合輯《音樂工廠‧皇后大道東》,收錄他本人主唱、花比傲編曲的國語版《東方之珠》。[圖:當年「音樂工廠」之Karaoke MV,同時收錄《東方之珠》國粵語版歌詞。]
1991年「音樂工廠」又推出合輯《東方之珠Ⅰ:來自你,來自我,來自他》,收錄由李宗盛、陳淑樺、周華健、潘越雲、娃娃和趙傳合唱的《東方之珠》。[圖:TVB版群星MV]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一個欣賞西方制度的中國人,加一個熱愛中國文化的西方人,在中西文化相融的香港,各自找到自己夢想,並利用音樂這共通語言,抒發他們對香港的感情。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羅大佑:「九七是個很小的問題,最恐怖是像以前美國羅斯福總統說過,沒甚麼可怕,唯一可怕恐懼心理,恐懼這東西會傳染,譬如這人想著移民,那人想著移民,大家雖然表面上不會談這事,但大家都知道有事情在發生,這群體恐懼是最厲害的。」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記者:「是否因你有台灣護照和美國綠卡,所以你根本不必擔心?」羅大佑:「可能有關係,但我自己說過,九七時我一定在這裡,我要看清所有事情,一直到可能公元2000年,大家的命運會否不同?」
2004年5月,羅大佑在新竹演唱會上公開拿剪掉持了12年的美國護照,抗議美國要求台灣協助出兵伊拉克。[圖:TVBS(2004年5月22日)]
羅大佑作品《東方之珠》在主權移交時深受官方歡迎。[圖:1997年歌手劉德華與那英合唱《東方之珠》片段,摘自中國音樂電視YouTube]
1997年歌手劉德華與那英合唱《東方之珠》片段,摘自中國音樂電視YouTube
2021年中共黨慶音樂會歌手劉德華與那英再度合唱《東方之珠》,摘自中國音樂電視YouTube

方蘇:〈政治流行曲:從台灣唱到香港 專訪羅大佑〉《九十年代》第260期(1991年9月) 66–68:

羅大佑既把他的音樂「基地」「遷冊」到香港來,顯然是因為香港很吸引他。他在唱片的「製作人的話」寫下了這樣的字句:「一百五十多年來,香港就在被遺棄中成長,在東方與西方的夾縫中妥協求生存。她的歷史就是一段夢的軌跡…奇怪的是,任何來到這裡的人,都也像逐漸走進了她的夢境般,跟著她成長,而且奇蹟似的找到了他們的夢,而且不想離開…」「音樂工廠」的兩張唱片,都收錄了《東方之珠》一曲,顯然這是羅大佑很喜愛的作品。這首歌的歌詞有一句:「東方之珠/整夜未眠/守著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這首歌想說些甚麼呢?「諾言」代表甚麼呢?羅大佑說,所謂「諾言」,他可以這樣解釋:香港是一百五十年前被割出去的,交給繼母領養,那時有一紙承諾。然後今天說時間到了,要拿回去,於是又有新的承諾。這樣說,就聯繫到香港的九七問題了…
《九十年代》第260期(1991年9月)
羅大佑表示,他在香港寫的歌,無可避免地受到香港的政治氛圍 — 如九七及「六四」 — 的影響。「過去在台灣,聽國民黨說反攻大陸,覺得太遙遠了。如今在香港,你可以感覺到九七向自己逼近。」他說。談到文化創作者參加政治活動的問題,羅大佑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八月底,他會參加香港民主派政治團體香港民主同盟的籌款演唱會。他說,他自己的參與,是因為這件事和自己的工作及生活有關係。「…如果說我參加是為了香港,為了中國,那是屁話。我主要是相信參加了之後,對我羅大佑在香港的發展和自由有好處。」他作了一個比喻:「正如寫情歌,我只會為我愛的女人寫,不可能為別人愛的女人寫。」」他說爭取自由也如此,他是為了自己的自由去爭取;他支持甚麼人,那是因為大家要爭取的自由相同。
鏗鏘集 香港,我的愛人(1991年5月2日)
羅大佑作品《東方之珠》在主權移交時深受官方歡迎。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上,眾歌手合唱《香江組曲》串燒歌,當中包括《東方之珠》。[摘自MusicReliqueOz YouTube]
圖: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香江組曲》片段,摘自MusicReliqueOz YouTube
圖: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香江組曲》片段,摘自MusicReliqueOz YouTube
圖: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香江組曲》片段,摘自MusicReliqueOz YouTube
圖: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香江組曲》片段,摘自MusicReliqueOz YouTube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李家文(主持):「羅大佑說,你在香港看不到,外國的人有比較才知道香港的好處,兩位生活圈有很多外國朋友,他們怎樣看香港?」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我也認同,我那些外國朋友對香港很兩極化,有很喜歡香港,因為很有活力,很刺激、迅速,效率很高,很多事情發生,以飲食為例,全世界沒哪地方及上香港,這些觀點是真的,但問題是他們不在這裡工作生存,外人看香港,他生活無憂,彷彿從度假心態欣賞香港,的確有很多事值得欣賞。我每次離開香港一段時間,再回來都覺得沒有一個地方夜景及香港,但也有很多我看不過的地方,我不認為港人真很守秩序,一樣會爭先恐後、無禮貌。」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呂大樂(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社會研究講座教授):「最大差別是身為本地人關心這裡會看不過眼,若不關心很多事無所謂,不喜歡就不去看,只看自己喜歡的東西。若是自己人,很在意,不喜歡就更覺得需要改變。我想外來人都各取所需,羅大佑談香港時,當時台灣解嚴不久,他用來比較的框架,那種自由空間是與解嚴前台灣比較,香港顯得輕鬆得多。或者有些人不用在此長住,看法也會不同。」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李家文:「可能你們做長輩的會覺得香港是我家,我不太覺得現在年輕人有這感覺,他們不太快樂,對這事不感到自豪。」呂大樂:「相信他們仍覺得香港是我家,只是家的觀念改變了…」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李家文:「他們可能立刻想到劏房,很狹窄的住房問題,看到問題多於欣賞。」呂大樂:「當然也牽涉香港角色有很多變化,整個社沒有花心思去理解當中變化,我們都迴避了。中國要走向全球化,香港的角色是否仍是巨龍口裡的明珠那麼簡單?」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張燦輝:「香港的歷史任務已漸完結,1984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時,當時內地和香港差距很大,經過慢慢改變,在廿多年裡,中國躍升為第二大經濟體,1980年代時誰會想?所以香港越來越沒有位置,將會越來越低微,頂多變另一個上海。但香港仍有特色,在過去100多年建立的,也得到當時鄧小平承認一國兩制需要保存的地方,就是經濟、資訊方面等重要發展。」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時代的記錄 第4集(2017年1月12日)
圖: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
主權移交25年,昔日在特區成立慶典上獻唱的香港歌手葉蒨文、林子祥,再度在主旋律音樂節目「聲生不息」上合唱《東方之珠》。
2019年,《東方之珠》一度疑因作曲人羅大佑在公開場合為香港反修例運動講說話,被中國大陸音樂平台下架,但不久再受中港建制陣營重用。[圖:台視新聞(2019年6月23日)]
2019年9月14日,TVB動員百多藝人歌手在「香港唱好演唱會」上合唱粵語版《東方之珠》
2019年9月14日TVB「香港唱好演唱會」片段
2020年9月,中國來港核酸檢測人員合唱《東方之珠》展示民族情懷。[圖:鳳凰衛視 YouTube]
2021年七一前夕,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製作無伴奏人聲合唱版《東方之珠》慶祝中共100週年黨慶及香港主權移交24周年。[圖:點新聞(2021年6月30日)]
2022年6月,央視製作專題片《香江永奔流》,以 《東方之珠》粤語版做片尾曲。[圖:CCTV YouTube]
2022年6月,央視製作專題片《香江永奔流》,以 《東方之珠》粤語版做片尾曲。[圖:CCTV YouTube]
除了《東方之珠》受官方重用,羅大佑另一曲公益歌《明天會更好》亦有被挪用做中港和諧符號。[圖:中視新聞(2019年8月25日)]
1993年4月18日,港星北上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減災扶貧創明天》義演,音樂會完結時,眾人合唱羅大佑作品《明天會更好》,中共官員亦站立拍掌。[圖:梅艷芳科普館YouTube]
1993年4月18日,港星北上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減災扶貧創明天》義演,音樂會完結時,眾人合唱羅大佑作品《明天會更好》,中共官員亦站立拍掌。[圖:梅艷芳科普館YouTube]
2002年,羅大佑搬到北京發展,開演唱會、出版專輯,又出席選秀節目甚至央視春晚。[圖:2009年,羅大佑與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嶽以樂隊「縱貫線」名義在央視春晚演出。「縱貫線」以一年多時間在中國大陸及星馬北美等地巡迴演唱數十場,據稱吸金43億。]
2015年,羅大佑參與杜琪峰合拍片《華麗上班族》,負責大量配樂及作曲工作,獲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電影《華麗上班族》(2015)插曲片段
2017年,羅大佑在女兒出生後再度回到台灣定居,但仍有往返中國大陸工作。[圖:2018年浙江衛視節目「異口同聲」片段]
2019年12月CCTV綜藝「一堂好課」片段

延伸閱讀: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大限啟示錄 #廣東歌 #東方之珠 #香港前途 #羅大佑 #花比傲 #FabioCarli #滾石唱片 #音樂工廠 #鄭國江 #關正傑 #那英 #港同盟 #香江組曲 #林子祥 #葉蒨文 #王菲 #譚詠麟 #劉德華 #郭富城 #梅艷芳 #縱貫線 #李宗盛 #周華健 #張震嶽 #央視春晚 #華麗上班族 #杜琪峰 #周潤發 #張艾嘉 #陳奕迅 #湯唯 #董建華 #江澤民 #汪明荃 #肥媽 #明天會更好 #減災扶貧創明天 #魯平 #張燦輝 #呂大樂 #鄧小平 #一國兩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