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小龍鳳:中央首肯白鴿方案,擴大超區功能寸土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45 min readSep 30, 2020

2010年五區補選後,溫和泛民陸續入中聯辦破冰會面,提交包括一人兩票「超級區議會」的政改建議,會議各說各話,部份泛民一度氣餒,民主黨何俊仁認為北京未全面封殺,遂以主席個人身份建議暫時放下2017/2020真普選保證,集中爭取超區成果。港府隨即數日內「成功爭取」北京及建制政團接納,擴大功能組別方案獲大比數通過,更得民主黨、民協及「泛民少數派」李國麟加持。至於溫和泛民期望與北京建立的互信溝通機制則不了了之。

新聞透視 政改起步(2010年6月24日)

1. 苦候西環忍辱負重,孤注遊說終極鬆綁

政改死線日近,溫和泛民代表先後入中聯辦提交改良建議,卻接連被京官公開否決,民主黨爭十年立法終極普選路線藍圖落空。北京傳來各種風聲,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與泛民學者認為中共鴿派仍有空間。民主黨六人報告載,6月10日中委會有認為應聚焦2012超區改良方案,但不妨等當局主動提出時再表態。三日後,何俊仁決定押重注於超區方案,公開說會遊說黨接受,若不成功引咎辭職。此語一出,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即邀請何俊仁與黨友張文光會面,確認民主黨願有條件支持區議會改良方案後再傳達北京。

新聞透視 政改推手(2010年7月1日)

民主黨六人報告:

…由於唐英年只詢問民主黨涉及2012年區議會改良方案部份,何俊仁有上述的回應。但民主黨從沒有放棄廢除功能組別的立場,而是藉與中央已開展的對話繼續爭取為10年普選路線圖立法…此外,6月21日政府的新聞稿也指出:民主黨並沒有放棄取消功能組別的訴求。

Now新聞台 2010香港大事回顧

新聞透視 政改推手(2010年7月1日):

[24/5 談判]
5月24日,民主黨跟代表中央的中聯辦副主任李剛會談,要求中央就2017、2020真普選作承諾,繼續溝通渠道,以及2012年區議會功能組別,由400名區議員互選改為全港320萬選民直選,方案類近當年新九組變相直選。3日後,成員包括泛民和學者組成的「終極普選聯盟」跟李剛會面,當晚李剛已否定區議會方案。

圖:星期二檔案 起錨‧拋錨(2010年6月22日)

[2010年5月26日]
李剛(中聯辦副主任):「如果把選民基礎擴大到全社會,這不符合基本法立法原意,也容易引起質疑是否付合全國人大的決定。」

陳健民(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當時我們覺得負面,沒想到這麼快這階段就公開這樣說,詳細看,他說話第二句很重要,他沒完全說死是違反人大決定,只說很容易引起質疑。」

陳健民說,他們發覺好幾次中方人士說法都是負面得來又沒完全說死,令他們還有一線希望。

[29/5 僵局]
政府高層落區宣傳政改方案起錨同時,民主黨向中央提出要求人大為香港未來十年的普選立法但被拒絕。

陳健民(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北京有些朋友向我們提出,是否可聚焦討論將原來政府提出的方案擴大到80席,我將這訊息帶回去跟何俊仁說,何俊仁很快在民主黨核心討論後,說他們不能接受。何俊仁由始至終在有關2012年這部份完全一步不讓。」

何俊仁(民主黨主席):「80席那方案只是增加比例,10席直選,10席間選,我們不接受,間選就是間選,仍是爛方案,爛得更多吧。所以我跟普選聯學者說,我不接受這方案,因我過不到自己那關。」

2012年沒法談,他們唯有寄望中央就未來政制會有新說明。

[7/6 期待]
[2010年6月7日]
喬曉陽(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通常所說的普選,是指選舉權的普及與平等,不過一如國際上一般理解,有關選舉權利,是允許法律作合理限制的。」

喬曉陽的講話,沒有為2017及2020年普選作出更多承諾,談判已打定輸數。

何俊仁:「很多人也覺得這談判是徹底失敗,但當時我有一個想法,如果得到階段性成果,也可以有新突破,我覺得北京頗想有一個和解,他們中有些鷹派,亦有很多幫我們促成這事的鴿派。」

[13/6 和解]
何俊仁(民主黨主席):「政府的2012年方案,如果不作重大修改,我們一定反對,唯一可以考慮接受的是將六席(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交給全港市民一人一票選出。」

何俊仁公開啟動階段性和解,表明中央接受民主黨2012年方案的話,他會遊說民主黨支持政改方案,通過不到就引咎辭職:「2012年我們要求中央接受我們的方案,然後我再遊說民主黨大會接受,將終極普選問題暫時放下,不是放棄。我說完這些,唐英年星期一很急約我見面。」

6月14日,特區政府確認民主黨願意有條件支持政改後,重新向中央匯報。

陳健民:「我們寫文章是常說一念之間,覺得要看最高領導人究竟眼光如何,有否這樣的氣度去處理香港這政治局面,願意突破這思維。大家其實在博弈,我覺得那時間沒人有把握,可能整件事拉倒就拉倒。」

2. 最後關頭改口放行,惟恐錯失慌忙起錨

6月17日「余曾辯」當天,梁愛詩突然公開「改口」稱民主黨超區方案沒違反基本法及人大決定,其後基本法委員會內地委員饒戈平亦放出類似口風。19日,曾蔭權約見何俊仁和張文光稱中央目前只考慮超區方案,不能再新增要求提高叫價。翌日,中聯辦副主任李剛等人再會見民主黨何俊仁、劉慧卿和張文光,就超區方案開綠燈,張文光問及普選路線圖十年立法進展,李剛說會深入研究。

新聞透視 政改推手(2010年7月1日)

21日,港府宣佈接納民主黨方案,政府新聞稿刻意強調民主黨沒放棄取消功能組別訴求。同日民主黨特別大會討論至深夜,通過支持超區方案及特首選舉方案。何俊仁等聲稱要爭取押後表決,以便公眾消化接受。

頭條新聞(2010年6月26日)
新聞透視 政改起步(2010年6月24日):[2010年6月21日] 曾蔭權(行政長官):「他們所表現的誠意與承擔,相信會得到立法會大多數議員及市民大眾認同支持。」//

新聞透視 政改推手(2010年7月1日):

[17/6 拍板]
就在曾蔭權余若薇辯論當日,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推翻之前的意見,說民主黨區議會方案並無違反基本法,顯示中央已拍板通過,令民主黨方案起死回生。

何俊仁(民主黨主席):「不要說是小讓步,他要推翻這麼多人說過的話,然後由5席直選變10席直選,這是個大動作,都是個幾用力的翻身。」

新聞透視 政改推手(2010年7月1日)
Now新聞台 2010香港大事回顧://[2010年6月17日] 梁愛詩(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看不到他們提出的建議,這6席是由無功能組別選票的選民一人一票選出來,換句話說,並非全民一人一票選出來。這情況下,不算違反2007年決定。」//
2010香港大事回顧://范徐麗泰(全國人大常委):「政治上沒有不可能,政治是可以忽然間有改變的事物。」//
議事論事 政改何價(2010年6月24日)
議事論事 政改何價(2010年6月24日)
議事論事 政改何價(2010年6月24日)
Pearl Report(2010–6–20)
Pearl Report(2010–6–20)
Pearl Report(2010–6–20)

6月23日起,立法會一連三日辯論政改,何秀蘭提出中止待續,獲民主黨支持但在分組點票否決。隨後議會在建制派連同民主黨、民協及李國麟贊成下高票通過政改方案。民主黨鄭家富含淚宣佈退黨並投棄權票;聲稱堅持「一人一票」的黨友涂謹申則以不想黨再分裂為由投贊成票並留黨內;創黨主席李柱銘亦一度揚言退黨。力撐超區方案的公民黨湯家驊則自嘆沒鄭家富的勇氣,只好跟隨該黨立場投反對票。政改通過後,有傳媒隨即描繪投贊成與反對泛民議員「大和解」團結爭取終極普選畫面。

議事論事 政改何價(2010年6月24日):

Michael:「這是非洲傳統土著樂器,用來驅趕猩猩大象,今天我們帶來向立法會內議員吹奏,讓他們聽到議會外人們的聲音,其實我們很反對這政改方案。」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4日)
RTHK The Pulse(2010–6–25)
RTHK The Pulse(2010–6–25)://反對超區政改市民:「民主黨已經…要講拜拜。我早幾年已對他們很失望,因為本身我以前也是民主黨員,多年來也投票選他們,但幾年前已沒再選他們。(未來區議會、立法會會否再給他們機會?)不會,一定不會,連我家人也不會投票給他們,很失望。」//
RTHK The Pulse(2010–6–25)
RTHK The Pulse(2010–6–25)
RTHK The Pulse(2010–6–25)

政改方案在過去幾天峰迴路轉,中央在最後關頭接納民主黨有份提出的區議會改良方案。根據方案,負責選出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人數在2012年由800增加至1200人,每個界別各增100人;立法會新增10個議席,除了5個地區直選,其餘5個區議會功能界別議席,將交由全港320萬沒有功能界別投票權的市民選出。

何鍾泰(工程界,專業會議):「雖然本人對政府建議的方案有所保留,但本人仍支持方案。」

葉國謙(區議會,民建聯):「只要有利於政制向前發展,民建聯樂於、樂意以開放胸襟,以理性務實態度面對。」

支持今次政改方案令民主黨腹背受敵,在民主黨星期一的會員大會上,連創黨核心成員質疑民主黨今次妥協,是放棄對普選的承諾。會員大會雖然最終以大比數通過支持政改方案,但突顯黨內兩派政見壁壘分明。

范國威(民主黨改革派成員):「個人覺得他們想證明談判路線正確,所以希望無論如何都要有談判成果,但為這次談判成果,我們是否付出很深代價?這確是巨大分歧…是很傷心。」

何俊仁(民主黨主席):「今次這決定不只是民主黨一個歷史性決定,亦是香港歷史進程一個重要決定,民主黨黨員會遵守這決定投票。」

民主黨創黨成員鄭家富昨天在立法會不惜宣佈退黨表明心志。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4日)

鄭家富(新界東,民主黨):「在忠義兩難全下,我決定投票反對民主黨改功能組別方案。我無意強黨所難,批准豁免;亦不能強我所難,違背我個人信念。我唯有正式退黨。」

頭條新聞(2010年6月26日)
頭條新聞(2010年6月26日)

張文光(教育界,民主黨):「鄭家富說得對,快樂離開;但我補充一句,等待回來。很多事不是風頭火勢一時三刻能解決。」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4日)

李柱銘(民主黨創黨主席):「以前很多人退出民主黨,後來告訴我是不覺得黨中央珍惜他們的存在,感到黨甚至想他們走,所以就走了。我希望今次不要歷史重演。」

5年前政府政改方案在泛民綑綁策略下被否決,5年後政府提交原方案被批評比5年前更保守,民主黨提出區議會改良方案,堅持寸土必爭,但得不到其他泛民黨派支持。

陳偉業(新界西,社民連):「人民不是工具,不是投票時就氹你落疊要你支持,投票後就放你飛機賣你豬仔。」

余若薇(公民黨黨魁):「2005年民主派否決政改方案後,中央就給我們時間表。民主真是要逼出來,市民憤怒到某程度,政府一定要回應。若把所有精力、要求集中同一點,路線圖、路線圖、路線圖,機會大於把壓力鍋弄破,即使現時取得五席,事實是整個民主運動出現洩氣的問題。」

新聞透視 政改起步(2010年6月24日):由於民主黨只爭取2012年擴大功能組別選舉的民主成份,並無取得廢取功能組別的承諾,被其他泛民政黨指摘改變立場。黃毓民(立法會議員,社民連):「我們要求民主黨公開交代過去一段時間究竟和共產黨官方或非官方舉行過多少次暗室談判,向香港人交代!」
議事論事 政改何價(2010年6月24日)://潘小濤(時事評論員):「中國共產黨多年來在所有選舉都要預知結果才有安全感,除非共產黨轉變,失去這本質,但這是制度性轉變,有否可能在10年內看見?所以兩派分歧,不管接受現時方案或拒絕所有方案,我是不樂觀看見香港將來會因拒絕或接受而有真普選。」//

政改一役呈現泛民不同黨派在民主運動上採取的溫和及激進路線更加清晰,陳健民認為並非壞事。

陳健民(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一個民主運動,不能完全用群眾運動方式推翻政府,需要時進時退,無可避免會開始出現分裂,你亦可說是分工,大家以不同角色、不同位置去爭取民主,我相信這是未來形勢。」

張文光(教育界,民主黨):「路線分手,但目標仍一致是普選,普選日到來時,還分甚麼黨派?我仍要提起何達的詩:與你同行,想著有共同的理想,與你分手,想著會師的狂歡。」

議事論事 政改何價(2010年6月24日)
2010香港大事回顧://6月,政改表決。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向建制派支持者揮手,引起爭議:「大家都用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方法表達好不好?」「好!」//
圖:頭條新聞(2010年6月26日)
RTHK The Pulse(2010–6–25)
RTHK The Pulse(2010–6–25)://支持政改市民:「我來跟你們一起遊行,然後讓我兒子返來香港,我們一起一家人。」//
Pearl Report(2010–6–20)
RTHK The Pulse(2010–6–25)
RTHK The Pulse(2010–6–25)
RTHK The Pulse(2010–6–25)
RTHK The Pulse(2010–6–25)
RTHK The Pulse(2010–6–25)

新聞透視 政改起步(2010年6月24日):

「廢除功能組別!」「支持起錨!」

立法會辯論政改方案,焦點集中在民主黨的立場上。

劉慧卿:「有人說,劉慧卿你一定變了,我是變了…」

鄭家富:「我唯有正式退黨,離開與我共事16年的黨友。」

新聞透視 政改推手(2010年7月1日)
RTHK 2010香港政情大事回顧://何俊仁(民主黨主席):「我們要爭取有階段性、實質進步的成果,從而以持續累積的量變,帶來不可逆轉的質變,甚至巨變。」//

經過近10小時發言,修改《行政長官產生辦法》議案在下午2時許表決。

曾鈺成(立法會主席):「46位議員贊成,13位議員反對…我宣佈,議案獲本會全體議員2/3多數通過。」「無恥!」

投了贊成票的包括民主黨8票,其中一直沒表態是否根據民主黨立場投票的涂謹申最後亦投了贊成票。

涂謹申(立法會議員,九龍西):「對方案的分析是策略嚴重的判斷不同,並非原則路線不同,主席,最後我選擇留在民主黨。」

公民黨、社民連、職工盟李卓人、街工梁耀忠、公民起動何秀蘭、社福界張國柱投反對票,連同宣佈退出民主黨的鄭家富,共有13人反對。

繼1月立法會審議高鐵撥款,八十後青年再次號召圍堵立法會,要求徹回政改方案。

林輝(八十後反特權青年成員):「政府方案不論新方案好或不好,肯定沒經過足夠諮詢,推出48小時就上會,很不尊重市民。」

作為其中一個發起團體發言人,林輝強調不鼓吹,以暴力手段衝擊立法會:「八十後社會行動嘗試用理論、行動、藝術放在一起,可以看到苦行、集會模式、快樂抗爭。」

他認為目前政治生態,要抗爭才可引起社會關注。

RTHK The Pulse(2010–6–25)
RTHK The Pulse(2010–6–25)
RTHK The Pulse(2010–6–25)

任亮憲:「民主黨變成燒乳鴿…」

近年社民連崛起,成功以激烈抗爭手段吸引一些不滿目前社會制度的年輕人。今次政改爭拗,民主黨支持通過方案,成為批評對象。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4日)

陳偉業(立法會議員,社民連):「你沒有跟隨你的政綱去投票,就是欺騙和出賣選民,你不是欺騙選民是甚麼呢?」

頭條新聞(2010年6月26日)
頭條新聞(2010年6月26日)

有泛民中人擔心,泛民陣營的分裂無助未來爭取普選。

李卓人(立法會議員,職工盟):「我們如何看待民主黨方案也好,其實應視為人民內部矛盾,而不應看待為敵我矛盾。」

議事論事(2010年6月24日)://李卓人(新界西,職工盟):「梁國雄議員欠華叔一個道歉。」//
議事論事(2010年6月24日)://梁國雄(新界東,社民連):「指責我詛咒司徒華『癌上腦』這行為,我不想他死,也不覺得我的說話會令他死亡,我毋需道歉。」」//
議事論事(2010年6月24日)://李華明(九龍東,民主黨):「昨天何俊仁離開時,有人向他拋擲紙張、潑水,張文光的腦袋又被擲中,這是我們想見的嗎?但我們同事似乎樂於引導他們那樣做。」//
議事論事(2010年6月24日)://梁家傑(九龍東,公民黨):「希望張文光議員別再說不接受改良區議會方案的人全都指望一步到位,只有他才代表一步一腳印的理性爭取。」//

余若薇:「我們明天會繼續,希望明天會再見到大家…」

公民黨和社民連一同發起五區公投運動,今次亦聯手反對民主黨提出的區議會方案,但余若薇強調爭普選要理性、要團結。

余若薇:「因為去到普選的終點,仍有很崎嶇漫長艱苦的路,如果我們現時要互相攻擊,互相劃清界線,這不是泛民那不是泛民,其實將團結市民的力量削弱,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6日)

社會對立氣氛高漲,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認為政府要正視。

張炳良(行政會議成員):「就算政改通過了,不等於很多問題解決了,政府仍要面對這些問題,但如果政改2012無出路,社會上的矛盾,管治上的震盪會更強烈。

議事論事(2010年6月24日)
RTHK 2010香港政情大事回顧://陳偉業(立法會議員,社民連):「主席,我們強烈抗議,香港今日是民主發展最黑暗一日!」//
RTHK 2010香港政情大事回顧://曾蔭權(行政長官):「歷史會證明,我們走出這一步是對的。我很希望撕裂、指責和仇恨,將會在這一刻成為過去。」//

超區方案通過翌日,有傳媒即著力報道支持與反對政改的泛民黨派呼籲大團結七一上街畫面,又透露中央有意與民主「中間派」建立長遠機制凝聚共識,預料少數完全「不收貨」人士將被孤立。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6日)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6日):

民陣昨晚開會討論7.1遊行事宜,今日凌晨發表聲明…譴責民主黨投票支持政改方案,並要求民主黨書面解釋支持其投票立場。民陣發言人李偉儀稱,該會並無開除成員團體機制…本身是民陣成員團體的社民連,主席陶君行表明…不會要求民主黨退出民陣…公民黨黨魁余若薇也認為…不同泛民政黨的支持者可加入不同政黨的隊伍…剛退出民主黨的鄭家富也說…「我哋嘅工作係合作,唔係分化」。職工盟李卓人亦呼籲市民今年7.1上街,向中央表明香港人至今「未收貨」…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6日)

但那邊廂,「少數」抗議者聲音仍然觸目。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6日)://立法會昨日中午通過2012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決議案一刻,連日來在議會外反政改人士即時噓聲四起…有人拿起vuvuzela狂吹,希望議事堂內贊成政改方案的議員聽到市民的不滿聲音…連續抗爭三日,有人累得在立法會門外呼呼大睡,或坐在皇后像廣場休息。政改方案通過一刻,多名反政改人士即時面向立法會默哀,之後拿出香燭跪拜及高叫「民主已死」等口號,指昨日是香港民主發展最黑暗的一天…中六生黃程拿着一朵小白花,以紀念這傷痛的一天,「真係好痛心,好難受,對民主黨好失望」。她說,21年前六四事件後,港人爭取平反六四的心至今不變;97回歸後,港人爭取普選的心也未變過,偏偏民主黨親手把爭取普選的人心葬送…//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6日)://政改辯論這三天很漫長,雨灑下,停歇,又灑下。立法會外苦行青年跪在地上塗寫粉筆字,「我要真普選」、「高度自治」,寫了,被雨水洗去,再寫。反政改集會震撼力遠遜於年初的反高鐵運動,[80後反特權青年召集人]林輝承認,民主黨的轉軚使民間反政改的目標變得含糊,運動突然失去了明確的敵人。連續三日到立法會反政改的大學二年級生Ivan說,明知很大機會通過政改方案,還是到場力反政改,「都有啲失落,但我7.1會上街,繼續爭取民主。」反特權青年成員就在台上說過:「我哋要做政治幽靈,以後自己話事,唔再依靠議會裏面嗰班人。」//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6日)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6日):

警方先後拘捕了六名反對政改方案的示威者。非法拘禁、武力清場、搶走電話,警方連串鎮壓異見人士的手法,被質疑違反人權、濫用警力…

最先被捕的是80後反特權青年成員陳景輝,立法會前晚辯論期間他在立法會公眾席高叫口號,被多名保安人員制服後,交給警方處理。警方以「等候調查」為由,把陳景輝拘禁在立法會司機休息室兩小時。直至律師昨日凌晨零時抵達立法會,抗議警方無理扣留,警方才將陳景輝押往北角警署。陳景輝涉嫌干擾立法會秩序被捕,獲准自簽100元保釋候查…第二位被捕是前記者蔡淑芳,昨日凌晨3時許她被警方拘捕,指她剪毀鐵馬上的膠索帶涉嫌刑毀及阻差辦公。直至清晨7時許,蔡淑芳才獲准以100元現金保釋外出,8月底返署報到。

反政改示威者胡永勤被警方帶走[圖:蘋果日報(2010年6月26日)]

當立法會通過2012立法會產生辦法決議案後,下午1時半左右,四名反對方案的人士,包括民間電台「青台」節目總監楊匡、另一民間電台Ytalk!成員葉浩意等四人,衝出立法會外的干諾道中坐下示威。在場近百名維持秩序及戒備的警察見狀即時上前阻止,擾攘數分鐘後,將四人拉走至旁邊行人路上,十多分鐘後將他們押上警車。四人涉嫌阻差辦公被帶往北角警署,近五小時後獲准自簽100元保釋候查。楊匡說,衝出馬路本來是想追截載走議員的巴士,但追趕不及,索性仿效支持政改方案的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當年佢爭取民主而瞓街(1996年反對400選委小圈子推舉行政長官),我哋都想嘗試以同樣方式表達心聲。」

楊匡批評警方使用過份武力,他說,當警員要求他們離開時,各人已表示願意自行返回行人路,警方卻二對一強行抬走他們:「警員大力扭着我哋嘅手掌,抬到行人路,我哋問可以走未,有個指揮官好惡咁話你就想喇!」各人其後被押上警車。 另一名示威者Alex投訴,當他在車內欲打電話時,數名警員大力按低他,其中一人按着他的人中穴位,搶走電話…青台其後發表聲明,批評警方以粗暴手段打壓社會運動和平示威,行為令人髮指。聲明並譴責警方三番四次以莫須有罪名拘捕和平集會人士,令香港市民再次認清楚警察淪為政治工具的事實。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6日)://在鐵馬陣內撐到最後的,其實不是80後,而是50歲、頭髮有點花白的前記者蔡淑芳…蔡淑芳是八九民運六四鎮壓時,在天安門廣場留守到最後的其中一名香港記者。過去她沒有高調參加本地的社運,直至去年六四20周年之後,她成立了中國良心犯後援會,聲援譚作人、趙連海等…前晚,蔡淑芳和幾個年輕人爬入鐵馬陣,伏在地上寫字,後來年輕人逐一離開,虛弱的她卻堅持要警方主動解開鐵馬,讓她出來。警方不理會,凌晨2時許她跨出鐵馬陣…大批機動部隊立刻把她包圍,不讓她前行。今晨她從警署獲釋,又立即返回立法會繼續集會,「爭取自由同爭取民主一樣,唔去爭取的話就會冇」。但坐了一會她感覺暈眩…最後在朋友陪伴下離開。//
2010香港大事回顧://政改方案通過,國家主席胡錦濤積極評價特區政府工作。//

3. 洋洋得意階段勝利,眉來眼去早有先機

政改通過後,普選聯學者陳健民形容是超乎設想的實質進步,預料根據基本法原則,可透過議席循序漸進令泛民逐步增至接近立法會2/3多數。被認為是方案始作俑者的民主黨張文光,早在2009年11月政改諮詢時提出依據人大框架集中爭取2012年區會功能議席「變相直選」,逐步包圍孤立功能組別,造成不可逆轉民主潮流。張氏相信,其妙計得以成真,在於中央不惜妥協擺平香港管治危機。

新聞透視 政改推手(2010年7月1日)

議事論事 政改何價(2010年6月24日):

張文光(教育界,民主黨):「直選會逐步包圍孤立功能組別,時機一到,揭竿起義,將功能組別廢除。」

民主黨和普選聯學者認為,新方案可以逐步令泛民主派議席數目增至接近2/3。

陳健民(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這方案基本是左手叫停小圈子選舉,由400多人的區議員互選變成300多萬人可以投票;右手其實為議會帶來5個直選議席。以後基本上沒有互選或小圈子選舉,我相信從此以後成為歷史。所以你憑良心講,怎可能不是將政制推前一步?不僅計算泛民票數,還要計算以後這選舉形式如何對建制派產生影響,此其。第二,關鍵在能否跟中央在一些基本政治問題上取得互信,特別是民主黨。如果這些基本問題無法疏解,就會頂住;如果問題得紓解,事實上可影響建制派。你看這次建制派也很合作支持民主黨方案。」

議事論事 政改何價(2010年6月24日)

新聞透視 政改推手(2010年7月1日):

[2009年11月26日]
張文光:「你有否考慮過,區議會功能組別如果有的話,那6席只是由區議會議員提名,但由全港330萬選民普選產生?」

方案始作俑者是張文光。去年政改諮詢前夕,張文光在報章發表文章,要求2017、2020年落實真普選,特首門檻不高於2007年,以及2020年取消功能議席,不過原來當初兩個想法都未問准民主黨。

張文光(民主黨中委):「當時還在叫價2012雙普選,『張三點』是承認人大決議2017、2020年,『張三點』未問准,我提出後才得到附和,但我相信如果我一早提出,他們有很多人憂慮,就變成胎死腹中。」

「民主黨最無恥!」

最後民主黨還是被批評放棄2012雙普選,張文光說,他一直想不出如何突破空喊口號的困局。

「爭取普選!」

張文光(民主黨中委):「我由八八直選喊到2000年直選、2004直選、2007、2008雙普選、2012雙普選,我們像兩條平行線,像徐志摩的詩,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這樣下去不行。於是我嘗試在決議內尋求空間,用你的決議去發展我的民主。」

他說要取消功能組別,一條路是一步到位,另一條路是循序漸退。他說從來沒放棄過爭取終極普選,只不過先從2012年著手。

張文光(民主黨中委):「以直選議席的多數,去包圍及孤立功能組別的少數,通俗些叫『溝淡論』,學術些叫『溝路徑依賴論』,要創造一條路,直選越來越多,功能相對越來越少,而不能回頭、不可逆轉的走勢。人大寫死了,5席直選,5席功能,怎樣拆解這矛盾?於是我當時想,如果直選繼續是5席,但功能這部份的區議會將它由互選擴大到全港320萬沒資格在功能組別的人投票,即現在俗稱『一人兩票』,它仍然沒違反人大決議,但民主就剎那間擴至最大。」

政制紛爭不止,張文光分析香港出現管治危機,才是中央今次願意妥協的原因:「不是我們提的方案好不好,只不過這方案適逢其會,在這矛盾交匯點,可以被提出,而又適逢其會,民主派有兩翼互相互動,雖然不是立心配合,但客觀效果推動了民主前進。」

7月初,民主黨知會中聯辦及拉線人梁愛詩,將自行公開與當局交涉詳情,後在7月8日發表政改六人小組報告,當中日程表暗示,中央代理人梁愛詩2月中主動邀請民主黨對話,一切交涉發生於民主黨否決支持五區補選及組成普選聯後。

蘋果日報(2010年7月9日)

民主黨六人報告:

在2月12日…本人首次接獲梁愛詩女士的電話,說有要事商談。我們約好在假期後第一個工作天,即2月17日(農曆年初四)在金鐘港麗酒店會面。會面時,我獲告知梁愛詩代表中央政府最高領導向我傳話,她指民主黨是一個務實理性的政黨,可以考慮對話。她當時向我宣讀一份文件,內容大概強調2012年政改必須符合2007年12月29日人大常委的決定;而日後政制發展必須按2004年4月8日人大常委釋法規定的「五部曲」完成。最後,梁愛詩表示,中央期望我和民主黨要逐步疏離支聯會,為未來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我當時立即表示:這點不能接受,並強調我本人和民主黨的多位成員都不會退出支聯會常委。但梁愛詩隨即表示這個問題可用較長時間處理,更不會影響中央與民主黨就政改的溝通。我確實知悉與中央溝通沒有任何先決條件後,表示會回去考慮建議。

Now新聞台 2010香港大事回顧
Pearl Report(2010–6–20)

翌日梁愛詩發表聲明,澄清一切交涉是民主黨採取主動,並爆出《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在2009年底安排多個「摸底」飯局,何俊仁在12月22日午膳時向她表示想與中央溝通,2月會面是回覆該黨要求。同日,何俊仁聯同張文光、李永達緊急召開記者會,承認有在該飯局表達對話意願,但因梁以個人身份出席故未在報告披露。何俊仁再強調事件與該黨不參與公投無關;李永達表示民主黨一直有與不同「中間人」見面,未能盡錄。就《明報》總編安排飯局一事,坊間有評論將之與2009年《蘋果》黎智英涉民主黨高層飯局相提並論,指傳媒僭越角色擔當新聞製造者,《明報》甚至疑為北京服務。

梁愛詩:〈民主黨主動要求與中央溝通〉《文匯報》(2010年7月10日):

有關報告第3段所說:「在2月12日⋯⋯本人首次接獲梁愛詩女士的電話,說有要事商談。」本人首次與何俊仁律師與張文光議員談及與中央對話是在2009年12月22日,經雙方友好安排午餐聚會,當時他們兩位表達希望與中央對話,談論政改問題。我勸告他們先溝通多了解對方,不要設置任何先決條件,唯一條件是保密,直至雙方同意公開接觸為止。他們兩位同意,我於2010年1月10日將他們的要求向中央有關部門轉達。因此,2010年2月12日我的傳話是中央有關部門對他們要求的回應,找我作傳話。我從未參與中聯辦和他們的會談。中聯辦是中央駐港機構,有權代表中央。

〈發表聲明澄清並非中央主動接觸 梁愛詩:民主黨先提溝通〉《蘋果日報》(2010年7月10日):

梁愛詩昨午突然向傳媒發出聲明,指自己要就民主黨政改報告內容作出澄清。民主黨在報告中指,何俊仁於今年2月12日,收到梁愛詩稱中央要與他們對話的電話,但梁在聲明中說,其實她與何俊仁早於09年12月22日,已透過一個「經雙方友好安排午餐聚會」見面,當時是民主黨主動提出希望與中央對話。梁在聲明中強調自己並無參加談判,但她承認於5月29日致電何俊仁,解釋對民主黨方案有誤解,所以公開表示民主黨建議違反人大常委決定;她答應何「嘗試做些工作」,並於6月1日上書中央部門澄清…梁愛詩在聲明中強調…「不是某個政黨或某個人力量,能使議案獲得通過,希望關注政改問題的各界人士不要本末倒置」。

面對梁的澄清,何俊仁昨日聯同有份撰寫報告的張文光、李永達,隨即召開記招回應,承認梁所指的午餐聚會,是由《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和執行總編輯馮成章促成,會上也曾表示希望能與中央對話,但因梁以個人身份與會,故此未有在報告中提及。

何俊仁說:「佢(梁愛詩)當日甚至話畀我哋聽,佢對呢啲政治都唔係一定好有興趣,不過佢知道大家都好關心政改能否通過,如果有對話係最好。」…何俊仁強調,就算雙方接觸日期推前至12月22日,也肯定與民主黨不參與公投無關…有民主黨中人分析,梁發表聲明,強調是民主黨先要和中央溝通,相信是不想令人覺得「中央要主動搵民主黨,抬高民主黨」。

Now新聞台 2010香港大事回顧://[2010年5月24日] 何俊仁(民主黨主席):「我們不跟中央談判,是否我們香港自己就可以搞掂?我從一開始就講,香港民主發展最大障礙來自北京。」//

〈何俊仁認主動 指理解不同無矛盾〉《文匯報》(2010年7月10日):

何俊仁等昨日在梁愛詩發表澄清聲明後緊急舉行記者會…指出,該份報告主要記錄與「有中央身份者」的對話過程,而梁愛詩當時是以個人身份出席飯局…當時的表現「不太積極」,自己遂判斷這次並不是正式的接觸,事後也忘記了此事,故沒有將之加入報告內。民主黨立法會議員的李永達則說,政改6人小組一直有與不同的「中間人」見面,故未能一一盡錄…又指「眾所周知,民主黨沒有任何與中央溝通的方法及渠道,包括前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等,甚至連立法會議員,若他與中央有聯繫的,我們都不會放過」。《明報》隨後發表聲明,證實有關的午餐聚會…張健波在接受電台訪問時則表示,該安排是因為了解到民主黨有心與中央溝通,而梁愛詩除了相當關心香港,亦同中央有關係,認為是好人選。

東方日報(2010年7月10日)

〈《明報》總編搞10次政改飯局〉《蘋果日報》(2010年7月10日):

民主黨昨日在梁愛詩發表聲明後,首度披露與中央政改談判的源起,是來自一個由《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和執行總編輯馮成章促成的飯局…張健波昨日表示,09年11月政制改革方案出籠…他作為新聞工作者,很想多了解各方的看法,所以在11月及12月做東設飯局共10次,其中一次是宴請梁愛詩、何俊仁及張文光,於12月22日在中環鏞記舉行飯局。商台節目《左右大局》昨日電話訪問張健波,一度質疑對方製造新聞…張健波回應時稱,《明報》並無報道過上述新聞。「我哋係有十次飯局,去聽各方對政改方案唔同嘅睇法,完全冇問題。至於由呢個飯局衍生出來嘅嘢,就唔係我哋安排飯局嘅人可以控制到。」對於主持質疑《明報》應否擔當說客角色,張健波說:「我哋本身社評一定有自己立場,我哋覺得同中央傾係好嘅…我哋將自己旗幟鮮明嘅立場講出來,呢個算唔算係游說呢?我哋覺得應該為香港民主往前走盡一點力,咁席間拎出來傾冇問題。」

多年後李永達憶述,民主黨錯在誤信當局會信守承諾繼續與民主派溝通,並容許政制開放。思過同時,李又不忘嘲諷指,昔日反對超區方案那些政黨也背棄立場加入參選。

圖:蘋果日報(2010年7月10日)

李永達(2019)《判刑前的沉思》73–75:

有評論者曾提出民主黨在當時不參加五區公投,但又未能組織及發動龐大群眾,進行具抗爭力、對中央政府構成有壓力的運動,是一種策略考慮不周全甚至是失誤,我個人對這個說法大體上是同意。

公民黨,街工及新民主同盟,這三個反對民主黨方案的團體,都在2016年參與超級區議會選舉,無論他們以什麼策略性的理由例如什麼「寸土必爭」去解釋,其實他們是背叛了他們在2010年批評民主黨時候所堅持的原則。

如果共產黨一開始就說這超級區議會方案是最終政制方案,我們當然不會參與這個商討談判。若果說當時民主黨六人小組犯了一個錯誤,我個人意見,就是犯了我們在中英聯合聲明及草擬基本法時候所犯的錯誤,就是對共產黨仍然有一點寄望,希望他會信守他的承諾,逐漸推展民主政制。你可以說這個測試代價好大,但是最後損失的不過是民主黨幾個議席。

Pearl Report(2010–6–20)://李剛(中聯辦副主任):「中聯辦不是香港第二支管治隊伍,我們依靠特區政府和特首管治香港。民主黨願意理性溝通、坦誠交流,他們釋出誠意,不認同公投。」//

可以說,在這件事之後,我自己已經不再相信共產黨,任何公開的口頭承諾都不能相信,直至他真正能落實那個承諾為止。在談判過程中,中聯辦負責人曾經說過在這次政制的商討之後,希望能夠繼續和民主黨及普選聯繼續商討、溝通以後的政制發展。當然這只是信口開河,中聯辦的負責人早將這承諾拋到九霄雲外。

方案通過後,便要面對2011區議會及2012立法會的選舉。中聯辦又一樣指揮民建聯、工聯會選舉,又一樣大力攻擊民主黨的候選人。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教訓,我承認是犯了信任共產黨的幼稚想法。

圖:議事論事(2010年7月8日)

這個商討談過程的另一點,就是為什麼民主黨不可以在談判有初步決定之後,進行一個有民意授權的市民投票方法。一方面特區政府對我們是有很多的催促,要我們盡快就這個超級區議會方案作出決定,否則中央政府可能會收回這個看法。另一方面考盧到若要市民公投決定方案,這個做法是不可能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執行。因為要執行一個全港市民可以參與及有公信力的公技方式,是要有一個詳盡而合理的安排。最後我們只有倚靠港大的民意調查,作為我們佐證這個方案是否得市民支持的參考。

新聞透視 政改起步(2010年6月24日)
新聞透視 政改起步(2010年6月24日)

我同意這個做法未必是完全科學的,因為在支持民主黨方案中的。55到60%的市民當中,已經有一定百分比是建制派的支持者。若果要以民主派支持者作民意調查作出決定,我們更要參考就是在2008年曾經支持泛民主派的選民,是否支持這個超級區議會方案。若果兩個調查都超過半數,我們的決定才比較穩妥。

司徒華在其回憶錄則說,當時是他看準了接管香港事務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需要樹立政績,就大膽主催民主黨修訂當局的政改方案。

太陽報(2010年6月21日)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2011) 437–438:

我不諱言,民主黨的改良方案,主要的建議是由我構想的。眼見中方願意與民主派溝通,我力主民主黨就政府的政改方案,提出新建議…因為我看準了時勢,認為中方會接受我的建議。原因有三個。第一,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剛接管香港事務,方案能否通過,他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二,他在二零一二年,就會接替胡錦濤當國家主席,假如這次他所主理的方案被否決原地踏步,身為主管港澳事務的人,對他的威信打擊很大。他輸不起,十五年都沒有進步,不能交代。第三,從香港的形勢來看,香港在未來兩年,有很多政治事件發生…再到二零一二年三月間,就舉行行政長官選舉,曾蔭權已經任滿,新特首將會接任。他需要一個比較穩定的局面,才有較高的聲望。再到九月,又有新一屆的立法會選舉。一連串事務,牽涉到政改方案內容,假如這次政改方案不能順利通過,爭論會更加激烈,民意反彈會更厲害。為看事情可以比較平和的發展,習近平會給這個政改方案通過。

星期二檔案 起錨‧拋錨(2010年6月22日)://司徒華(民主黨資深成員):「這些是誣衊來的,我們怎樣出賣呢?首先是整個立法會選舉,普選成份多了,同時我們仍沒放棄爭取終極普選。這樣說的人是否聾了?是否一隻耳聽,一隻取不聽?我們從沒說過放棄爭取普選,我們還要繼續爭取終極普選的。」//

[同場加映] 保皇黨怨被過橋抽板 + 民主黨退黨潮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0日)
Pearl Report(2010–6–20)
Pearl Report(2010–6–20)

議事論事(2010年6月24日):

早前政府高官仍努力遊說建制派議員支持舊方案,豈料突然拋出新方案,令這些議員感覺與政府並非同舟共濟。

林大輝(工業界,第二):「這是雙人獨木舟,只有民主派與他(特首)同坐,民建聯劉江華,你們連船尾也碰不到,我們獨立議員,頂多是旁邊拍掌的啦啦隊。」

有議員說到眼泛淚光,不知是看到政制終於可以向前走而激動,抑或被迫臨時改變立場而深受委屈?

陳鑑林(九龍東,民建聯):「現時我們花在政制爭拗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應有比例,任何民主發展[哽咽]…都必須以香港經濟、香港民生作依歸。」

修改特首產生辦法的議案,經過九小時辯論,在超過30位議員發言後,以46:13票通過。不用重蹈2005年覆轍,司長當然感謝議員支持。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4日)

到修改立法會產生辦法議案時,之前未發言的功能界別議員顯得特別積極。

陳健波(保險界):「我們盡心盡力,誰若提出荒謬意見,例如『20元』言論,必然大受抨擊,我們怎會挺他?」

議事論事(2010年6月24日)

蘋果日報(2010年6月26日):

建制派在連日來的政改辯論中不時吐苦水,不滿特區政府將建制派看成「轎伕」…政改主帥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一連三天現身遮打花園答謝撐場者,以行動修補與建制派的隱藏裂痕。

工聯會葉偉明昨天接力為建制派發洩不滿,質疑就算政改方案獲得通過,「政府管治係咪更加順利?」聲言貧富懸殊及年輕人漸趨激進的問題未獲解決,「起錨」運動又將社會撕裂,認為特區管治已經出現危機,憤指「政府有乜嘢計劃將傷口撫平?將鴻溝拉近?」他更特別寄語政府別將遮打花園的政改支持者「當成用完就掉嘅紙巾」。

Pearl Report(2010–6–20)
RTHK The Pulse(2010–6–25)

有建制派中人不諱言對政府偏袒泛民主派有微言,指政府日後要爭取建制派支持必須付出更多努力,「可能大家只會講金唔講心」。自由黨主席劉健儀投票後直言政府有需要檢討政府與建制派成員之間的定位及處事手法,否則影響日後行政及立法關係。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民建聯劉江華表明理解建制派不滿無份「起錨」,但以足球賽為例指,「射入波嗰個梗係最矚目,但唔等於後衞、龍門,甚至連波皮都未掂到嘅領隊,入到波時唔開心」,以「心寬路自闊」為建制派不滿降溫。

RTHK The Pulse(2010–6–25)

中聯辦也開腔安撫建制派。新界區工作部副部長張肖鷹昨日回應有建制派議員不滿中央在政改談判後期只與民主黨溝通時,力指建制派的參與非常重要,強調若無建制派支持,政改不能成事,重申中央願意與「愛國愛港」的政黨溝通。

RTHK 2010香港政情大事回顧://政改一役,建制派沒參與的份兒,內心酸溜溜。民主黨因不想背負與政府串通之名,在其他政策上,不會輕易妥協。加上各黨派厲兵秣馬,準備明年區議會選舉,為爭取民意,自然不會輕易讓政府過關。起錨成功,可能是政府另一個危機開始。//

議事論事(2010年7月8日):

民主黨支持政改方案通過,引來不少批評和指責,要平息不滿,地區樁腳是向市民解釋的重要渠道。范國威屬於民主黨改革派,他和部份黨員一直質疑區議會改良方案是否可帶來更大民主空間,所以到現在仍未放棄向市民陳述方案利弊。他說自去年黨決定不參與五區公投開始,黨內反對意見聲音開始被邊緣化。

議事論事(2010年7月8日)

范國威(民主黨區議員):「要是你對區議會改良方案提出質疑,他們就覺得你可能在破壞黨的團結。若你的論點跟社民連長毛(梁國雄)夾雜粗口的批評一樣,就覺得你是社民連同路人。」

民主黨胡志偉是上屆區議會選舉票王,一直支持區議會一人兩票方案。他說任何政策決定都不可能滿足所有人,但身為黨員應服從黨內大多數決定:「始終是一個政黨,不可以在聽取不同意見後,擱在一旁不決定,我可在討論過程中不同意黨的總路線,但當我仍選擇留在黨內,如果我不同意的話,我會減少發言,這很平常,很多政策我未必同意黨的立場,但我不會高調表態。」

議事論事(2010年7月8日)

RTHK 2010香港政情大事回顧:

民主黨雖然勝出方案,卻隨時得不償失。對內損兵折將,創黨元老李柱銘公開唱反調,鄭家富更因堅持對方案投反對票而退黨。前幾日,再有30名黨員集體退黨。

范國威(前民主黨成員):「因為民主黨今日已經變質,不是我黨初加入時那政黨。」

民主黨對外也成為泛民同路人眾矢之的,聲討他們出賣民主,在七一遊行成為狙擊對象。

圖:議事論事(2010年7月8日)
圖:議事論事(2010年7月8日)

「堅定可信民主黨,關鍵時候賣香港!」

劉慧卿(民主黨副主席):「如果民主黨獲得數億元或其他利益,那是出賣;如果甚麼利益也沒有,最多只可說你不同意我們決定,何來出賣呢?」

RTHK 2010香港政情大事回顧://劉慧卿(民主黨副主席):「如果民主黨獲得數億元或其他利益,那是出賣;如果甚麼利益也沒有,最多只可說你不同意我們決定,何來出賣呢?」//
2010香港大事回顧://李永達(民主黨中委會委員):「努力20多年是為了甚麼?如果是出賣,收買,我們一早已經榮華富貴吧。」//
星期二檔案 起錨‧拋錨(2010年6月22日)://馮偉華(終極普選聯盟召集人):「這個月壓力很大,無論對手及在背後都腹背受敵,是很大考驗。更有人質疑是否投共,投向對方陣營。我們說,投共,20年前都可以做,已經飛黃騰達,我們不用現在做。其實我們堅持了這麼久,被人這樣懷疑,所以很多我們的朋友,核心成員覺得很難過。」//
RTHK The Pulse(2010–7–1)://司徒華(民主黨):「我說,他們的政治智慧與政治道德及不上水平,希望他們清楚了解問題。出賣,賣了多少錢?講出來吧,賣了甚麼?」市民A:「賣了我們。」司徒華:「賣了你多少錢?你是豬是狗,可以賣的嗎?」市民A:「我的選票啊!」司徒華:「你可以下次再選吧!」市民B:「選票是無價的,你踩著六四的人的屍體血肉,攀上道德高地,竊取他們…」司徒華:「那些屍體在哪裡?甚麼時候踩著?」眾人:「華叔不用斷章取義吧?」司徒華:「到底是你斷章取義,抑或我斷章取義?」市民B:「華叔,我祝你長命百歲,早日康復,看著自己接受歷史的審判!」司徒華:「多謝你祝福!」//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民主小龍鳳 #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 #基本法 #政制改革 #功能組別 #終極普選聯盟 #曾蔭權 #唐英年 #喬曉陽 #何俊仁 #余若薇 #李國麟 #梁愛詩 #劉慧卿 #張文光 #何秀蘭 #司徒華 #陳健民 #馮偉華 #鄭家富 #涂謹申 #李永達 #范國威 #陳偉業 #李卓人 #潘小濤 #何鍾泰 #葉國謙 #曾鈺成 #張炳良 #八十後 #林輝 #明報 #張健波 #馮成章 #中聯辦 #李剛 #五區補選 #五區總辭 #五區公投 #變相公投 #公民黨 #社民連 #民主黨 #李柱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