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現場 089:為何鄧小平不在新疆辦特區?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Aug 4, 2018

文革時不少上山下鄉城市青年選擇投奔他方,部份循難民方式經香港逃往美國,更多則留港定居。有研究認為由於語言地理相近,多數逃港知青來自廣東省,間接促成當局開設深圳經濟特區,用生意留住民眾。

議事論事(2012年5月18日)

議事論事(2012年5月18日):

陳秉安(深圳特區報前記者):「西德柏林圍牆跟逃港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他們只幾千人逃跑,死幾百人;中國呢最保守文章說70萬。」

逃亡潮自1950年代開始沒停過,當年香港成避難天堂,但葬身大海的也不計其數。一班文革時偷渡來港老知青不時重臨當年上岸舊地。

張宇德:「游了足一個晚上,太陽出來仍浸水中,性命是撿回來。」
關鎮威:「偷渡時想法是橫豎要死,成功就賺了。」
黃東漢:「並非正式救生圈,是塑膠枕頭、單車輪胎或避孕套充氣做成。」

議事論事(2012年5月18日)
議事論事(2012年5月18日)

小平與香港:為中國的經濟振興殺出一條血路(2004年9月5日):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以毗鄰港澳的廣東做改革開放突破口。寶安縣是深圳前身,1970年代是民眾越境來港出發點,邊防部隊防不勝防,鄧小平說:「這是我們政策有問題,不是部隊管得了。」

小平與香港:為中國的經濟振興殺出一條血路(2004年9月5日)
小平與香港:為中國的經濟振興殺出一條血路(2004年9月5日)

星期日檔案 大逃港(下)(2012年11月18日):

陳秉安寫《大逃港》一書,他說這歷史跟成立深圳經濟特區很有關:「為甚麼鄧小平不在新疆辦特區,不在黑龍江辦,要跑到深圳,跑到寶安縣這地方辦特區呢?因為當時群眾大批往香港跑,當地為留住群眾就搞優惠政策。」

星期日檔案 大逃港(下)(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檔案 大逃港(下)(2012年11月18日)

1970年代中主管深圳邊防的前寶安縣委副書記李定,形容大逃港令中央意識到要加快成立經濟特區:「你天天派解放軍來堵,幾十年沒解決。有錢了,吃飽飯就不逃。大逃港引起中央領導提前改革加快辦特區。」

星期日檔案 大逃港(下)(2012年11月18日)

〈從廣東逃到香港的知青〉BBC中文網(2016年5月25日):

文革十年造成巨大災難,一直研究文革逃港者歷史的金虹對BBC中文網說,廣東省的知青偷渡到香港是當時全國獨有的現象。「其他地方的知青沒有這個地利,香港與廣東這樣近,容易嘛。第二,(其他地方的知青)語言不通,其他人一眼就可看穿他們的身份。他們也難以接觸(香港的)風土人情。」 …

香港大學人文學院的講座教授馮客(Frank Dikotter)對BBC中文網說,1968年香港約有2500名從中國大陸來的非法入境者…1973年香港錄得逾6000名非法入境者…與向(香港入境處)人事登記辦事處申請身分證的數字相比,上述的數字大概只代表三成進入香港的非法移民…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教授…潘鳴嘯(Michel Bonnin)則對BBC中文網說…他的其中一個朋友在廣州培英中學幾個班進行調查,其中發現試圖偷渡者有八成人成功,至少8.6%的人在中途死亡。假如按這些數字推算,大概有25萬廣東知青嘗試偷渡,當中20萬人成功…

文革期間有逃港者循難民計劃到其他國家,不少到美國定居;亦有在香港安定後,再申請移民…

圖:議事論事(2012年5月18日)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逃港潮 #打造繁榮美景 #深圳河 #毛澤東 #陳秉安 #梧桐山 #大鵬灣 #后海灣 #吉澳 #馮客 #FrankDikotter #潘鳴嘯 #MichelBonnin #金虹 #知青逃港人數 #馮客 #黃東漢 #張宇德 #關鎮威 #柏林圍牆 #上山下鄉 #廣東省知青 #鄧小平 #經濟特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