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九七香港:選舉規則七年三轉比例餘額遏止獨大

Editor
recall-hk
Published in
Oct 27, 2017

九七前後立法議會選舉規則接連變更。有學者分析,為遏制具明星效應民主派透過直選一黨獨大,原初雙議席雙票制,一度被換成單議席單票制,最後以比例代表制最大餘額法,成功將優勢架接給當時得票第二大黨民建聯。

鏗鏘集:非常民主(1997年12月14日)

鏗鏘集:非常民主(1997年12月14日)

蔡子強:「香港悲劇是七年轉三次選舉制度,每次都因某些人如民主派取得太多議席,所以要改,令保守派或親中陣營可取得更多議席。這次轉『比例代表制』對香港政治生態產生影響深遠,但整個過程中沒有討論。」

殖民地政府管治香港,一直行政主導,民選立法議會歷史很短。1991年,立法局首次有18個直選議席,21個功能界別議席,當時仍然保留17個當然委任議席。

1995年,直選議席僅增加兩個,共有20個席位,功能界別卻大幅增加至30席,同時取消委任和當然議席,另增設10個選舉團議席。這樣設計分配,根據基本法是為與香港特區首屆立法會產生方式銜接。

1998年形式上與1995年相同,實則南轅北轍。60個立法會議席一半是功能界別,由於新九組取消,大部分在職人士不能多投一票,原本260萬選民大幅削至20萬;另有10個議席由選舉委員會選出,1995年選舉委員會全是直選區議員組成,今次改由間選800人的大選舉團組成,放棄原本體現均衡參與的投票方式,改用全票制,高票才當選。反而只佔總議席三分一的20個地區直選議席,卻採用體現均衡參與的比例代表制,得票不足兩成仍可當選。

蔡子強:「西方爭論數十年究竟何者較佳,可以有不同原則去支持不同制度,但政府卻雙重標準:直選講公平用『比例代表制』,到選舉委員會突然不講公平,要簡單易明,放棄『比例代表制』,完全人格分裂。」

1991年選舉採用「雙議席雙票制」,民主派在大部分選區囊括兩個議席,被批評具聯票效應,對政治明星眾多的民主派有利。

蔡子強:「為消除聯票效應,當時折衷採用『單議席單票制』,以為可減少民主派席位,但1995年選舉中,民主派仍得壓倒性勝利。」

「單議席單票制」是勝者囊括的制度。1995年選舉,民主黨只用四成票數就取得六成議席:民建聯得一成半票數卻只得一成議席。當時文匯報社論批評「單議席單票制」是港督彭定康為民主黨度身訂造,目的製造一黨獨大,「單議席單票制」從此被否定。

[1997年7月8日]
吳榮奎(前政制事務局局長):「唯一較能充分反映選民整體意願的制度,是『比例代表制』。」

蔡子強:「從外國經驗可知,[香港所採用的]『最大餘額法』相對其他『比例代表制』方法,對得票最多政黨不利,卻使選區第二大黨得益,那通常是民建聯。」

程介南(民建聯前副主席):「從民建聯成立開始,每次講選舉都建議『比例代表制』,理由是,香港可見將來都不可能產生執政黨,我們相信議會應反映不同聲音。」

鏗鏘集:非常民主(1997年12月14日)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九七後首屆選舉 #立法局選舉 #政黨生存戰 #雙議席雙票制 #單議席單票制 #均衡參與 #比例代表制 #最大餘額法 #黑爾基數 #浪費選票 #泛民碎片化 #蔡子強 #吳榮奎 #程介南 #彭定康 #民主黨 #民建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