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金融風暴後,香港陷入衰退,樓市股市爆煲,企業裁員倒閉,多人飯碗不保。政府削公務員薪金,財政司唱獅子山下,又揚言推本土經濟。十八區爭相獻策,由人工瀑布、露天茶座到廟前賣武都有。那邊廂,深受街坊歡迎屋邨商戶,則被當局以過時為由陸續取締。
新聞透視(2002年6月10日):
梁錦松(財政司司長):「我將會親自主持一個跨部門小組,推動本土經濟發展。」
魚排釣魚是本土經濟,搞大笪地、露天茶座也是,有人建議髹欄杆髹電箱,或者在斜坡建瀑布,建議五花八門,本土經濟是甚麼?
區家麟(主持):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曾比喻,政府不會派魚,只會教市民捉魚,所謂本土經濟,政府說希望為普羅市民創造條件,發揮民間智慧,叫大家留意一下周圍社區很細微的事物,當中可能找到謀生機會。提出本土經濟以來,區議會有很多建議,我們先看看這些民間智慧是甚麼。
陳財喜是中西區區議員,梁錦松說發展本土經濟,他說重髹電箱也是個辦法,是用文化配合本土經濟的第一步。
除了髹配電箱,他更看上這些公廁外牆,說可請人重髹和砌壁畫。即使路邊欄杆,都說可發展本土經濟,請四五百個失業街坊,將區內欄杆全部重髹,每兩三個月髹一次,製造更多就業。
陳財喜(中西區區議員):「七彩顏色,路過也覺得漂亮。凱恩斯說過典型例子,政府找一班人掘洞,接著將洞再填滿。循環裡可製造就業。」
有人看上港島區山勢,打算向遊客入手。灣仔區區議員馮兩努,便建議在寶雲徑建10條人工瀑布。
馮兩努(灣仔區區議員):「即是開著大水喉,由上流下來流到底,找個水池蓄起那些水又泵上去,循環用這些水。香港人這麼棒,這些簡單東西,怎會困難?這只是金魚缸左右大小罷了,不是很大工程。」
馮兩努說這裡可建10條瀑布,全香港島那麼多斜坡,加起來可建超過100條,他還替這些瀑布起名字,說可以吸引更多遊客。
馮兩努:「例如這條叫作蟬聲水響,第二條又叫三潭印月,一直製造名稱出來,人們便希望登山走一走。」
本土經濟究竟是甚麼?政府說可以是文化康樂或者體育活動,總之有本土特色的就可以。雖然不少人認為目標空泛不清晰,但政府說不會自己用錢做生意,主要的提議都來自區議會。在十八區建議裡,超過四個區說要搞露天茶座,有十六個區說要搞大笪地。灣仔區議會建議趁7月回歸時在金紫荊廣場擺檔,成為最先上馬的項目。
馮兩努:「以前賺錢容易,排排隊都可以賺錢,不用動腦筋,我們看不起這些機會又沒有用過,我相信將來也是,錢要認真賺回來,不可以靠運氣。」
不過,還沒發展到經濟之前,首先就要花錢。
陳財喜髹電箱的建議,原先屬於區議會社區改善工程,會請藝術家髹。但他說,往後會再請失業人士做,響應發展本土經濟。區議會共撥二十多萬髹90個配電箱,即是差不多3000元一個。
陳財喜:「油漆有公司贊助,二十多萬其實…給藝術家,也請到藝術發展局幫忙推介了藝術公社幫我們。」
計劃下一步,希望用50萬請人重髹欄杆來製造就業,但這些工作其實路政署已有專人負責。工人說路邊太大塵,通髹完不消數日就變黑欄。
很多區都期望搞大笪地來製造就業,其中一個提議,就是在黃大仙廟外搞。現在黃大仙廟每日有幾千遊客參觀,在農曆年高峰期更有十多萬人。區議員說,有人就有商機。
林文輝(黃大仙區區議員):「舉個例,在廟前賣武,這很有特色,賣些中國功夫衣服,一些刀槍劍棍去留念,其實可以做。」
林文輝建議在這裡擺200個攤檔,這天他約了有關政府部門實地視察,這天共有七個部門官員來視察,這塊地其實林文輝申請了幾年,不同部門有其管轄範圍,一直不能協調。地政署想建小巴站,房屋署計劃建休憩區。政府委派民政事務署,希望做好協調工作。
區家麟:所謂本土經濟,其中一個目的是為小商販製造商機,不過時代轉變,大商場、連鎖店成為主流,就算房署的新商場,招租政策亦不會如以往,適合小商戶生存。社會進步,事事講法律、講規矩,即使搞露天茶座,想放幾張桌子到戶外也不簡單。
赤柱大街是少數可以合法擺放露天茶座地方,即使店鋪裡有座位,客人也寧願站在外面喝啤酒。
政府搞本土經濟,露天食肆是重點。這天,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到西貢海鮮街,看可否發展到像赤柱一樣。梁錦松又到魚排釣魚,實地視察。
梁錦松(財政司司長):「看到香港其實不止西貢,很多地方都有這潛力去發展本土經濟活動。」
高官一方面唱好露天食肆,但現實警察經常以阻街為理由清場,擺兩排椅子讓客人等位也不可以。
海鮮酒家東主:「也不是作奸犯科,殺人放火,是否要這樣立刻收起?」
檔主滿肚怨氣,但警察也跟規矩辦事,因為食肆發牌條件規定,增加座位數目,就要加大廚房及洗手間。
周煒瀚(海鮮酒家東主):「雪上加霜,令我們更難做。」
這次搞露天食肆,政府還要求商戶拆掉簷蓬,連用來遮雨的帆布簷蓬也要拆。有區議員說,民政事務署根本協調不來。
有學者認為要由民政事務署從下而上協調很多部門其實很難。
孫玉菡(民政事務總署助理署長):「看能否有些地方協調鬆動,協調工作是我們看家本領。」
除了露天食肆,本土經濟的重點概念就是扶助小商戶,不過一些部門的管理政策,似乎只對大商戶有利。
魏偉強原本在石籬邨經營粥麵店,屋邨去年重建,不能在房署商場經營,被逼租街鋪,租金貴了五倍,但生意差了。要租街鋪,因為房署現時的新商場,很多鋪位都會用協商形式租給指定連鎖店,不會公開招標。
魏偉強(粥麵店東主):「政府向來這樣,你有錢就來吧。但我有錢就不用租你那些屋邨商鋪,自己買鋪位做,問題是我們沒有錢。」
張建發(房委會商業樓宇總經理):「我們要賺取合理回報,不是做慈善,我們經營商鋪,這兩個原則要堅守。如果要我們對小商戶有很明顯優惠,相信現時政策不能做到。」
以新落成的龍翔中心為例,超過一半鋪位都是租給指定大型商戶,即使茶餐廳都是要新型連鎖式,實質上哪間鋪是協商,房署就以避免商戶尷尬為理由,拒絕透露。
張建發:「名牌的商戶、有口碑的連鎖店是我們業務夥伴,我們對他們有信心,因為他過往沒阻塞我們通道,又合乎衛生標準,他又會給我們顧客很舒適的購物環境。」
小商戶選擇越來越少,魏偉強轉租街鋪,還要重新領牌,他因為堅持自己煲粥和製腸粉,食環署要他領食物製造廠牌照,跟從酒樓及酒店的衛生規定。
魏偉強說社會進步,安全和衛生標準提高無可厚非,但令小商戶更加吃力。
政府說要搞本土經濟,幫小商戶拆牆鬆縛,但一直存在著富本土特色的屋邨大排檔,就被認為不合時代需要,房署會逐步取締。
李漢松做了40多年奶茶檔,茶葉要幾種加在一起,連杯和淡奶溫度都很講究。
記者:「坐著不熱嗎?」
茶客:「熱的,我常跟他說要開冷氣,但說是這樣,我們還是習慣坐在這裡。」
伙記:「始終喜歡大排檔,這裡很隨便,說甚麼都可以,大聲一點也可以,快餐店不同。」
李漢松的奶茶檔,每早也有萬多元生意額,足夠養活十多個夥計,他不知甚麼是本土經濟,只希望能繼續經營下去。
李漢松(奶茶檔檔主):「希望房署到時安排個地方,有冷氣有設施,讓我們經營,我們本身有一群熟客,唯有這樣希望。」
本土經濟講了三個月,到現時仍未見實質成果,政府說協調籌備尚需時間。
魏偉強:「官員要改,要讓立法會通過,要理這、處理那,問心一句,可能已是另一局面。」
區家麟:政府希望藉著發揮本土文化特色,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但很多一貫政策和規則可能很大限制。政府承諾會盡量靈活執行措施,簡化發牌制度,又改善環境,甚至更改土地用途來配合本土經濟發展。
— 歡迎分享,更多材料見內容導覽 —
搜尋本站資料,可用Google自訂引擎
考古陣地一覽
facebook.com/recall.hk
instagram.com/recall.hk
medium.com/recall-hk
mewe.com/join/recall-hk
odysee.com/@recall-hk
twitter.com/recallhk
mastodon.social/@recallhk
t.me/s/recallhk
#世代懺悔錄 #香港前途考古 #後九七香港 #本土經濟 #小商戶 #金融風暴 #獅子山下 #梁錦松 #房委會 #龍翔中心 #張建發 #民政事務總署 #孫玉菡 #馮兩努 #林文輝 #陳財喜 #大笪地 #露天茶座 #香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