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發展心理學《了不起的我》

比《原子習慣》更有洞見的自我成長書籍。

Hzgua
誌瓜筆記
Mar 24, 2021

--

作者簡介

《了不起的我》由陳海賢所著。陳海賢是浙江大學心理學博士,擁有 13 年的心理諮詢經驗,接待超過 6000 位來訪者。同時,陳海賢也是得到 App 付費專欄的熱門老師,其開設的兩門課程《自我發展心理學》與《親密關係 30 講》總計有超過 12 萬名付費者,收聽次數更是突破 500 萬。

內容簡介

《了不起的我》是一本講述自我發展的心理學書籍,全書分為五大章節,分別是《開啟行為的改變》、《推動思維的進化》、《發展關係中的自我》、《走出人生的瓶頸》與《繪製人生的地圖》。前三章用「行為」、「思維」與「關係」來描述自我的發展,第四章則是討論發展時會遇到的轉折期,第五章是把人生年齡的背景因素套入前四章的內容,做綜合的論述。

這次的心得,由於如果要對每一章作簡介,其中的內容太難取捨了,要完整的敘述一個主題就得用巨大的篇幅。因此底下我只列出兩個我閱讀本書時感受比較強烈的主題,分別是《心理舒適區》、《關係的視角》跟各位做分享。在 PTT 的心得結尾一樣有每一個章節的閱讀小筆記,另外,先前我製作的 Podcast 節目有幾期是在解讀本書,我會把連結放在最後,歡迎大家參考。

心理舒適區

提到自我成長或自我發展,那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本著名作品《原子習慣》了。《原子習慣》以四個步驟拆解一個人養成習慣的過程,分別是:「提示、渴望、回應與獎賞」。

如果有閱讀過《原子習慣》的朋友對於「提示」這個步驟的概念估計不會太陌生,提示指的是打開你大腦的開關,就像是進到餐廳是吃飯的提示一樣。如果沒有看過《原子習慣》的朋友也不用擔心,簡單來說,「提示」決定了你接下來的行為有什麼選擇,你可以把提示理解成「環境促使你做某個行為」這樣的要素。

有專家這樣建議,說如果你想獲得好的睡眠品質,那床除了睡覺跟性愛之外就不該有其他用途;如果妳想獲得好的工作環境,那就把遊戲的空間和工作的空間做區隔。這些敘述從「提示」的角度來說都有道理,可是這樣的敘述在乍看之下,會讓人誤會「提示」就是「環境」本身。於是,在《了不起的我》一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比「提示」更進一步的想法:「心理舒適區」。

舉個例子說明,你身邊有沒有過一位朋友,他覺得自己過得不太好,希望能有所改變,所以想換換環境,可能是去國外讀書,或是到另一個城市工作等等。這樣的作法很符合「提示」法則:你朋友給自己一個全新的環境,全新的環境會帶來全新的提示,進而讓自己做出改變。但有時候,情況並沒有轉好,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陳海賢說他見過一些人,換個地方、換個工作,馬上就有脫胎換骨的變化。他也見過很多人,去過很多國家,在很多地方待過,卻一直沒什麼變化。

這是為什麼?明明換了新的提示,為什麼行為沒有大幅的改變呢?如果把《原子習慣》中所謂的「給新的提示」換成本書中「走出心理舒適區」的想法的話,也許會比較好理解。

心理舒適區指的不是熟悉的環境,而是我們「應對環境的固有方式」。

所謂「走出心理舒適區」,並不意味著走出熟悉的環境,而是改變了應對方式。理解心理舒適區這個概念可以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人不是根據現在的生活去選擇合適的應對方式,而會根據熟悉的應對方式來建構現在的生活。

明明生活已經有了改變,明明強迫自己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但只要沒有走出心理舒適區,我們就會仍然堅持它還是原來那樣,由於我們熟悉原來的對應方式,就牢牢地抓著他不放。如果一個人真的在追求改變,那麼除了改變外在環境,體認到還要改變應對環境的方式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我覺得心理舒適區的概念比「提示」來得更好,看看那些在圖書館卻還在打手遊的學生,還有那些在咖啡廳卻能專心致志的人們,身處環境給的提示與他們要做的行為截然不同,但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應對環境的方式」所以才能泰然自若的做自己的事。

關係的視角

《了不起的我》這本書在討論自我成長,可是到底什麼是自我呢?作者用英國詩人 John Donne 寫下的一段話解釋的很清楚: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

自我並不是只個體本身,還指個體身處的環境,甚至環境比個體更重要。並沒有什麼單獨的自我存在,每一個不同的關係裡都有一個不同的自我。常常,不是個性或個人特質決定了我們的想法或行為,而是我們所處的關係。如果我們表現出了自己不想要的行為,那不是我們個人的問題,而是我們所處的關係出了問題。

總而言之,關係就是自我。要說明這個概念,我得先問問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你是開朗、熱情、謹慎還是悲觀呢?如果你是開朗的人,那你身處戰爭之中、身處一個陌生的派對之中、身處一個葬禮之中都還是相同的開朗人嘛?

我想你大概聽懂我要表達的是什麼了。有的人跟陌生人說話時,可能會臉紅、害羞,可是在熟悉的朋友面前,他會玩得很嗨;有的人在辦公室是拼命三郎,可是到了家裡,就會往沙發一躺,想著反正家務有其他人做。對,內向的自我、外向的自我、勤快的自我、懶惰的自我,這些都是自我,只是處於不同關係中的自我。現在,你了解了關係跟自我間的聯繫,但關係的作用遠遠不止如此。

很多時候,關係除了決定我們當時的自我狀態,還決定了我們個人的行為。

假設一個媽媽正在大聲地斥責兒子:「你怎麼又沒做作業?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暴躁易怒的媽媽,好像暴躁易怒是他個性中的一部分。忽然手機響了,這位媽媽接起電話,立刻滿臉笑容:「是老師啊!您說要找時間來家訪?好啊,歡迎歡迎。哪裡哪裡……孩子在學校讓您費心了…。」你看到這裡又會覺得,這是一個熱情有理的媽媽。

到底哪一個是真正的媽媽呢?有的人可能懷疑,媽媽對老師的反應是不是偽裝的。對兒子的反應會不會更接近真實的她?我們不是在親近的人面前,才更容易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嘛?可是從關係的視角來看,這剛好表明,在「親近」和「疏遠」這兩種不同的關係中,媽媽的行為和情緒反應是不同的。媽媽的兩種表現都是真實的,都是他的自我,並不存在什麼「真實自我」或「虛假自我」的差別。

也有人會說,這只是一時的反應,如果我們能看到他長久的表現,是能將了解他的個性的。可是,換個角度想,所謂的長久表現不過是在另一段長期關係中的表現而已。從關係的角度出發,所謂的人格或個性,不過就是人在某一段特定關係中的行為、語言和情緒表達方式。如果我們能從關係的視角出發,我們思考問題的維度會發生重大轉化。

試著用關係的視角考慮看看你目前遇到的人際問題吧,選擇你一個想實現的改變,例如想在工作中變得更有效率、在生活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氣,或者在朋友面前表現地更自信。然後思考:在什麼樣的關係中,你會表現出拖延、易怒、不自信?在什麼樣的關係中,你又會表現出高效、耐心、自信?試著思考關係是如何影響你的行為,也許就能在一些看似無解的問題中找出合理的答案。

心得

我好喜歡這本書前言的標題《你要走多少路,才能成就自己的了不起》。另外,在這本書的封底打的廣告詞是「每當你對自己不滿意的時候,就翻開這本書!」乍看之下,這兩句會給你一種本書是滿滿雞湯的感覺,可是事實卻不盡如此。這本書是一本扎實的心理學著作,雖然我不是心理學專業,但看著作者引述的實驗與諮詢的故事,也對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以及濃厚的興趣。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每一章的最後都會有一個反轉。在「行為改變」的最後一篇,作者寫下不改變也是一種改變;在「思維改變」的最後一篇,作者說本章所說的,都只是局部的知識;在「關係改變」的最後一篇,作者說雖然自己一直在強調獨立與課題分離,但獨立是為了更好地連結。

這種否定,就是自我發展的過程。他不是說了「是」,然後說「否」;說了「對」,然後說「錯」這樣的否定。而是「除了這個,還有更多」的否定。

也許這是自我發展的真相:在不斷地認知真相,再認知到真相不只如此,最後再認知到新的真相的過程中成長。類似佛家說:「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感覺吧。在閱讀本書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我先前讀過一些相關領域的書籍,我的感受不是「喔喔原來有這個新東西」反而是「喔喔原來這個東西可以這樣解釋」。因此,我不會把這本書推薦給沒有看過一些自我發展書籍,例如《原子習慣》、《刻意練習》等等書籍的人,因為我認為這本書的洞見比前面提及的那些暢銷書要更深一些。

這樣說吧,如果你已經知道一些道理,就沒法退回去,假裝自己不知道。可是太早知道這些道理,你就來不及展開探索他的過程。你走的歪路不夠多,這些道理就沒有足夠的內容來支撐他。比起這些道理,你知道這些道理的過程才是更重要的。我認為這本書,能夠在你探索的過程中指出新的風景給你看,但如果你正要準備開始旅程,還是先從新手教學開始跑一遍吧。

備註

  1. PTT Book 版心得(內有章節筆記)
  2. 《誌瓜週話 14:怎麼做出改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