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長期以來的極端理財現象

Kyle Wu
SmartAlpha
Published in
7 min readJul 7, 2020

段落大綱:

  1. 前言
  2. 高儲蓄率
  3. 高保險滲透率
  4. 高房價
  5. 結語

前言:

因為思考投資決策的合理性,我們有辦法成就自己的財務目標。

一個國家的消費和理財習慣,反映了地區集體意識的結果。在台灣社會高儲蓄率高保險滲透率高房價等相對於國外的極端現象下,我們有必要探清原因和眼前資產的價值,避免因為誤判和羊群效應導致財富或機會成本的喪失。

今天,我會提出我認為現象的發生原因,以及我對該現象的見解,以下言論不會是投資建議,僅就觀察到的資訊進行解析。

1. 高儲蓄率

儲蓄率 = 可支配所得 — (民間支出 + 政府支出)

台灣以及其他華人國家,長年佔居世界儲蓄率排行前幾名。高儲蓄率背後反映了偏好定存等商品的普遍心態,而現象的產生可以歸因於長年以來流傳的「觀念」。華人由於儒家文化,理財態度偏向風險趨避、崇尚節儉。也有理論指出,東亞歷史的動盪提高人民儲蓄的預防性動機,近百年少有戰火的北美則因而僅有 10% 左右的儲蓄率。高儲蓄率雖然在企業剛開展階段提供了便宜的資金成本供借貸,但在融資環境健全的台灣,高儲蓄率排擠了部分民眾消費,貨幣無法流通以產生大乘數效應,犧牲了創造現有 GDP 的機會。

如只以存款為唯一理財方法,會發生什麼問題?

美聯儲( FED )宣布開始無限 QE 後,正式宣告了一個法幣信用降低的時代,意即開始瘋狂的印鈔票,增加市場上的現金流通,長期而言有機會造成通貨貶值。(大量的金錢多投往投資市場,造成資產價格上揚

碰巧的是,為了增加資金貸放活絡經濟,FED 將利率降至接近於 0 ,而商業銀行利率已經來到幾乎史無前例的低點。在近年接近 2% 的溫和通膨下,實質存款利率已經來到負值(亦即你把錢放在銀行,購買力會逐年下降)。

高儲蓄率或許給了人們感性上對於自己「財富」增加的確幸。但理性上來說,表面上看似 0 風險的存款商品,其實隱含了包括負實質存款利率通膨上行風險選擇其他資產的機會成本等,在 FED 資金大放水的時代,我們有必要再重思持有現金、和存款的合理性。

(投資大師 Ray Dalio 曾在年初時提到現金是垃圾的觀點)

2. 高保險滲透度

保險滲透度 = 各國保險費占其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比重

Image by 彭禎伶

台灣人愛購買保險是眾所皆知的,尤其是儲蓄險。

保險的本意為合理轉移自己無法負荷的風險給保險公司,例如:以我目前的經濟能力,無法負擔大額的手術費用,因此我可能需要重大傷殘或鉅額手術相關的保險。

理賠金額 x 事件發生機率 = 合理保費(保險公司無任何盈餘)

若實際支付保費金額 > 合理保費,保險公司有利可圖。

若實際支付保費金額 < 合理保費,受保人有利可圖。

但事實上,保險公司擁有精算師和數據團隊負責衡量事件發生機率、理賠金額、民眾可接受的保費等關鍵因素,業者在這份合約中才是真正的 Play Maker。再者,我們有時會在看似眾多選擇的保單中,添加我們自己的感性判斷,例如:對保險公司的品牌印象親朋好友口碑業務員的口才對於未知的恐懼等。保險業會在台灣有如此大的市場,是出自我們真實存在的需求,還是說有一部分的我們購買保險的動機是出於非理性的呢?

犧牲流動性和資產翻倍機會,保儲蓄險值得嗎?

另外,保險分為產險和壽險,而台灣人最愛買的儲蓄險屬於有儲蓄功能的壽險。有趣的是,這些「號稱」比銀行利率來得高的保單,卻有著高解約金低理賠金以及更低的實質利率。犧牲了流動性保險轉嫁風險的部分功能,卻承擔了其他資產的機會成本、通膨上行風險。就我所知,這類商品較適合有錢就會馬上花完的月光族,因為解約會痛且每月得固定撥款,可能有辦法在一定時間後存下一小筆錢。而若擁有理性的消費及儲蓄行為,我們又何不試著找別的方法呢?(何況若突然有急用得領出儲蓄險,繳納違約金的損失相當可觀)

因此,大家不如在購買保單前,先行了解自己的需求,且最重要的,不要買自己不了解的產品,而這也是我們該在每個財務選擇裡所秉持的。

3. 高房價

房價成長動能包含所得、人口、建案數、政策改變,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預期心理

Image from MacroMicro

從信義房價指數中發現,以 2002 年為基期,時至今日台灣總體房價已有約300% 之增長,不論是自住或出租都有相當高的收入。房價增長的因素極其複雜,這裡僅提出觀點以供思考。

房屋市場有週期性,不太可能只漲不跌。

近 10 年來,房價所得比不斷創新高,台北市由 2002 年的 6 倍到現在已經攀升至 15 倍,意味著每戶家庭平均要工作 15 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得起台北市的房子,而這還只是中古屋,新建案在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高達 33 倍。相較於東京新建案房價所得比的 13.3 倍,顯見房價成長原因與人均所得關係不大,且台北市的人口在 20 年來幾乎沒有任何增加。

撐起房價的,有沒有可能只是羊群心理和對未來的短視?

Image from MicroMacro

在 2020 年底,我們恐怕將見到台灣人口正式進入負成長,台灣最有生產力的一個世代即將退休。老實說,他們留下的資產如房子、土地動輒價值千萬以上,後人的基本生活所需以無後顧之憂,存錢買房的動機也將跟著下降。在少子化、老年化、尊崇個人主義的現代社會,我們是否有可能陷入如同日本的「低欲望社會」。換言之年輕人多已不將「買房」列為人生的必要項目之ㄧ,及時享樂、出國玩、輕鬆過日子可能成為主流選項,況且「有房斯有財」以及「買房留給小孩」的觀念更已與上一代大不相同。

另外,在民間要求打房聲量不斷、公共住宅供給增加未來針對房屋持有稅採累進稅率(尤其是建商持有的房地產),以及課稅稅基將趨於與實際坪數相同等不利因素之下,台灣人對於房市後續增長的幅度,恐怕有過度樂觀的可能。

結語:

大部份支持持有以上資產的原因可能包括:因為新聞媒體的宣傳,認為證券市場風險過大而持有現金認為購買保險才是保障家人和自己健康安全的最好方法聽說買房再出租給別人相當於是叫別人幫你繳貸款,感覺很賺。

以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僅因持有以上觀念進行財務決策是相當危險的。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是特別的,不同的資產規模年齡工作性質都會導致對你最好的答案,不一定適用於其他人身上。再加上現在資訊的普及化以及投資標的多元性(例子:擔心個股風險可以投資股票型ETF、想投資房地產也有REIT 可以做選擇,流動性也較佳),我相信投資人也開始了解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由今年 COVID-19 崩盤後台灣券商以及美國大型券商 Robinhood 等開戶人數創新高,可見散戶也願意「在市場中,把手弄髒」,而這也正是學習投資最好的方式之一。

也許我們平時都忙於上班和課業,沒有過多的時間培養理財觀念或進行主動投資,但我們仍應學習觀察市場和資產的內在價值,以及用理性的心態看待資產報酬和隱藏風險,因為唯有「趨吉避凶」,才能有效保護好自己的財產。

願大家都能透過理財達成自己的財務目標

其他建議文章:

新手投資常見的問題-投資前的心態準備有了ETF 我們還需要主動投資嗎?4個振興券背後的經濟學原理

--

--

Kyle Wu
SmartAlpha

A Cornell CIS student striving for a better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