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總統的老驥伏櫪
「很高興我可以回家了,這裡一切都很美,只是有點像監獄。」
走出待了九年的總統府,喬治.納波里塔諾對著在廣場上歡迎他的小朋友說。
喬治陷在老人斑和皺紋間的雙眼仍舊炯炯有神,挺直背脊前進,儘管有些蹣跚,腳步帶著尊嚴,甚至是莊嚴。當這些孩子的爺爺六十多歲退休頤養天年時,九十歲的喬治肩上還扛著治國重任,苦苦守護著義大利,以免利益薰心、勾心鬥角的政客讓國家分崩離析。
喬治王摘下王冠
從一開始被當作誤闖叢林的小白兔,喬治.納波里塔諾(Giorgio Napolitano)在位期間經歷五任政府,伴著義大利度過共和國建立以來最艱辛的時刻,躲過歐債風波的倒債危機,因此被稱為「喬治王」。
然而,老驥伏櫪的他壯志未酬,無法如願推動改革,未能改變難以組成穩定多數政府的選舉制度,以及錯綜複雜的兩院制與中央地方關係。
納波里塔諾一九二五年出生在南部拿波里,大學時攻讀法律,除了擔任律師也寫得一手好文章。墨索里尼統治義大利時,他加入反法西斯陣營,並在共產黨合法後成為黨員,在地方擔任幹部,從此踏上政治路,曾任議員、內政部長,並成為第一位有共產黨背景的義大利總統。
前年國會大選後,原本分歧的政治版圖更加支離破碎,歷經五輪投票都無法選出新總統。在左右政黨同聲要求下,納波理塔諾勉為其難答應,挺著老邁的身軀繼續為國服務,順利越過門檻,成為義大利首位連任總統。今年一月終於如願,提前卸下總統職務。
義大利憲政體制採內閣制,總統只是虛位元首,但近年來政府脆弱、政黨分裂,為穩定政局,擅長在左右之間縱橫捭闔,並受民眾信賴的納波里塔諾將權限擴張到極限。
三年前,從希臘點燃的歐債危機一路延燒,西班牙、葡萄牙相繼淪陷,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的義大利也岌岌可危,當時的右派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卻身陷性醜聞,被控在荒淫無度的派對與未成年的摩洛哥女郎性交易。
羅馬不是雅典,一旦失守歐元勢必瓦解。
在歐元區主要政要的要求下,納波里塔諾施壓貝魯斯柯尼下台,並力抗左派解散國會重新選舉的壓力,任命曾在歐盟擔任要職的經濟學家蒙蒂(Mario Monti)為終身參議員和總理,銜命組成技術內閣,經過參眾兩院同意後上路,帶領義大利度過經濟危機。
一年多後,貝魯斯柯尼挾著民眾對撙節政策的怨忿,威脅不再支持蒙蒂,內閣再度風雨飄搖。
納波里塔諾不得不解散國會,但選舉結果無法組成穩定內閣,他出人意表任命二線的左派政治人物雷塔(Enrico Letta)為總理,國會同意後左右聯合的「拼裝車」內閣勉強上路。雷塔最終卻面臨黨內逼宮,未經大選但奪得黨主席大位的倫齊( Matteo Renzi)去年初獲得納波里塔諾提名、國會同意,坐上總理寶座。
納波里塔諾三次任命非政黨黨魁或未經選舉的人士擔任總理,引起逾越權限的爭議,貝魯斯柯尼甚至批評,當年被迫下台如同「政變」。
不過,憲法專家巴貝拉(Augusto Barbera)表示,「政府脆弱、政黨動盪,迫使總統的影響力大增,但每任總理還是經過國會同意。納波里塔諾的每一步都精心研究過,沒有違憲。」
猶如教宗選舉,對手攜手、同黨內鬨
如今「喬治王」退位,失去庇蔭的倫齊面臨嚴峻考驗,寄望能找到具有聲望但自願限縮權限的繼任者。總統府所在的奎里納里宮(Palazzo Quirinali)曾是天主教教宗的宅邸,總統的選舉方式也充滿推舉教宗的閉門會議(conclave)色彩。
總統選舉由參、眾兩院議員和地方代表組成的「大選舉團」投票,前三輪必須獲得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到第四輪降為過半的簡單多數選票。依過去經驗,執政黨支持的候選人若無法過關,會再提名新的人選。在技術操作上,倫齊私下表示,「直接把目標放在第四輪」,降低當選門檻,但至今對人選仍不鬆口。
一○○九名大選舉團成員中,倫齊的民主黨(PD)佔四四六席,直攻簡單多數都沒有勝算。倫齊說,「貝魯斯柯尼會支持我提出的任何人選。」貝魯斯柯尼的親信加上但書,「任何能夠讓貝魯斯柯尼重回政壇的人選。」
貝魯斯柯尼因為逃稅案定讞,被褫奪公權並失去參議員資格,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倫齊黨內席次不足維持政府穩定,為保住大位,去年與貝魯斯柯尼簽有推動憲政改革的協議,總統人選仍受到這位影響政壇二十年的前總理牽制。
這是同一國會推選兩次總統的首例,一三年的經驗理當有助於推測眼前的選舉。然而,即使左右兩大黨領導人攜手,不顧外界「密室政治」批評,將在二十九日開始的選舉,仍充滿變數。
上次選舉時,時任民主黨主席的貝薩尼(Gianluigi Bersani)提名曾任總理、歐盟主席而且是創黨元老的普洛迪(Romano Prodi),結果黨內竟然有一○一人跑票,如今左右主要政黨都面臨內部壓力甚至分裂危機,臨陣倒戈、遊走不同立場的黨派是義大利政客常見的戲碼,選票動向更難預測。
如果無法順利選出總統,倫齊政府恐難以為繼,希臘正是因為總統難產而不得不提前大選,羅馬政治亂局將讓多事之冬的歐盟再多個燙手山芋。
然而,更令人憂心的是,現行選舉法被判違憲,因為對得票最多卻未達到門檻的政黨或聯盟有席次獎賞,因此「過度代表」,而且選民無法在選票上對候選人表示偏好。新選舉法則因為充滿爭議無法通過,一旦國會解散,選舉恐怕面臨無法可依的窘境。
(本文2015年發表於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