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婚姻綠卡] 找律師還是 DIY & 費用整理

除了費用之外,關於找律師還是 DIY 的各項考量與選擇

Tiffany Chen
82年生的蒂芬妮

--

** 本文單純為 2022 DIY申請婚姻綠卡的過程紀錄,非法律相關專業人士。任何訊息請在 USCIS 官網確認最新資訊,或尋求律師協助,作者無法提供任何法律資訊唷 **

👉婚姻綠卡系列目錄:2022 婚姻綠卡 DIY 申請紀錄

每個 Form 都各自有填表詳細指示。後來,我們選擇了 DIY,準備期間把所有說明文件皆細細讀過(Img 1, Img 2

該多花台幣六~十萬找律師嗎?

這個問題也是思考了一陣子,後來評估各項資源後,我們決定自己申請,不過關於日後收到 RFE,找律師的補件過程,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以下會由四個面向分享當初在選擇找律師或是 DIY 的各項考量,提供參考~

💡 Contents:
1. 費用-申請費與律師費
2. 時間-是否有時間閱讀各個申請表的說明文件
3. 案件-是常見的綠卡申請案件嗎
4. 人脈-遇到問題時有親友能詢問嗎

1. 費用-申請費與律師費

申請費 (USD)

無論是 DIY 或是請律師,都有申請費這項基本支出。基本支出有 I-130、I-485 申請費,以及移民體檢費,加一加總共約 $2100

律師費 (USD)

律師費依地區、事務所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 $2000~$3000,也有 $3000 以上的,有些也提供以小時計費的諮詢服務。可以用地區 + Cost for immigration lawyer / attorney fee 作為關鍵字搜尋。

2. 時間-是否有時間閱讀各個申請表的說明文件

USCIS 官網上,每個 Form 都有提供說明文件-Instructions for Form I-130, Form I-485, Form I-765, Form I-693, Form I-864, Form I-131 [3][4][5][6][7][8]。如果選擇了 DIY,除了網路上的分享文章之外,也要把各個申請表的說明通通看過,畢竟申請表隔幾年會更新一下,每個人的背景也不盡相同,需要花時間閱讀文件,了解最新規範。

一開始覺得說明書的單字偏難,看第一份的時候比較費力,了解文件的術語之後,看其他幾份就比較沒那麼辛苦了。還在猶豫是否該 DIY 的話,可以先看看這些官網提供的說明,想想是否有時間閱讀全部文件。

USCIS 官網上,每個 Form 都有提供十幾頁至數十頁的說明文件。

3. 案件-是常見的綠卡申請案件嗎

案件複雜度也是一個指標,畢竟越多擁有相似背景的人申請,越容易在網路上找到資料。網路上最多婚姻綠卡 DIY 的案件為-跟美國公民結婚、公民在美國有工作、公民在美國有報稅紀錄、申請人沒有逾期居留也沒有違法紀錄、交往多年有許多證明真實婚姻的資料。如果符合多個上述條件的話,不妨可以試著上網查查看,考慮是否自行申請。

4. 人脈-遇到問題時有親友能詢問嗎

前陣子剛好有朋友走完 DIY 申請綠卡的流程,或許因為這個緣故,讓我們對 DIY 的信心指數大增吧。準備過程中,也有向朋友詢問幾個比較不確定的欄位,確認對欄位的理解是否正確。

若身邊有最近幾年申請的親友,無論親友是找律師或自行申請,在遇到問題時,如果有人能夠請教,將會是很大的幫助。

總結

該多花台幣十萬找律師嗎?或許正在準備申請的你,也有相同的煩惱。這篇文章分享我們從四個角度思考該不該請律師的考量-費用、時間、案件複雜度、人脈。後來評估各項資源後,決定 DIY 送件。

現在走完申請流程了,還是不太敢說出「DIY 很容易」這類的話,因為收到補件時確實很慌張,當下也有閃過為什麼我沒有找律師的想法。雖然找律師不代表不會收到補件,但或許是個令人心安的途徑。不過,即使決定了找律師,也強烈建議自己要把所有申請表格、文件都了解一下,並且詳細檢查,畢竟這是攸關你/配偶是否能合法居留唷。最後,非常感謝網路上許多人分享的申請心得,關於我們補件的故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美國][婚姻綠卡] I-485(I-864) RFE 補件紀錄,祝福各位申請順利。

-2022.02.15。

如果覺得文章有幫助的話,也歡迎點擊連結,贊助我一杯咖啡唷☕

--

--

Tiffany Chen
82年生的蒂芬妮

Graphics Software Engineer @ MD。白天是名軟體工程師,晚上偶爾寫寫 blog,2021年秋天跟著 DRT 搬至美國亞利桑那州居住,記錄AZ新鮮人的日常生活&軟體工程筆記。現居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