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阿里學到的第三課:創業必須做虛一點

陳廷鴻
陳廷:搞內容服務的生意人
4 min readSep 19, 2018

身份揭露:我在 2018 年七月加入阿里巴巴,擔任知識付費運營專家。本文僅代表我個人意願,不代表任何一家公司與組織。

為了不違反阿里集團規範,我不會提到任何集團內部資訊,僅就我個人理解與公開資料寫下這篇文章。

馬雲在 2009 年在一場演講提到:

把實的做虛,把虛的做實,方能成為優秀企業家。什麼是「實」?是營業額、利潤這些看得見的收益。什麼是「虛」?是指企業價值、文化、使命、流程、制度這些看不見的內容。

而我剛完成為期兩週的阿里新人培訓,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阿里創辦人(小百科:阿里共有 18 位創辦人,號稱十八羅漢)談虛的層面,並反思阿里怎麼走到現在。

虛有三個層面,分別為願景、價值觀與夥伴。以下是阿里的三個層面思考。

  1. 願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以及活 102 年。
  2. 價值觀:客戶第一、擁抱變化、團隊合作、激情、誠信與敬業。阿里內部稱為「六脈神劍」
  3. 夥伴:推動阿里前進的是每一位阿里人。

願景,這群人為什麼要聚在一起

願景很虛渺,卻像膠水一樣把所有人的行為與認知黏在一起。另一方面,願景也會左右企業發展方向與資源分配策略。

價值觀,這群人如何達成願景

阿里成立初期並沒有制定價值觀準則。但創始員工表示,即使當初沒有價值觀準則,團隊內卻逐漸發展出屬於阿里自己的價值觀,例如:團結與誠信等。

而後當阿里引進外部高管時,才建立阿里價值觀體系,也就是現在阿里的「六脈神劍」。這價值觀準則分別代表個人、個人與夥伴,以及個人與外在環境。

首先,身為一位阿里人必須敬業、誠信與激情。而在面對公司內部任務與夥伴時,則要抱持擁抱變化與團隊合作精神。面對市場時,則以客戶第一為優先。

我好奇為什麼「擁抱變化」這麼重要?以我為例。我入職當天,當初面試我的主管與接待我的同事已調職,我直接向新主管報到。而後我也聽到其它部門同事說,入職一個月換了兩三個部門,主管也換了幾個。

組織與團隊變化之快,似乎是阿里內部常態。

而這跟我在阿里學到的第一堂課《亂花錢,是我對市場的尊敬》中提到組織管理概念有關:

當時阿里成立三家子公司,都為了解決同個問題 — 中國電子商務的未來是什麼模樣。而阿里選了這麼浪費資源的方法,找了三伙人各自去嘗試,別管其他兩伙人。

浪費資源背後的邏輯是,企業藉由犧牲短期資源效率,換取長期不斷逼近正確方向的機會。

為了適應市場變化與理解市場,人員與資源調整快速,而老阿里人似乎都習慣這種速度了。

我還滿期待這種不安定感的,哈哈哈。

夥伴,是實踐願景的一群人

人是價值觀的載體與願景實踐者,他們拚命將這些「虛」的概念實踐到真實世界。

談起來很虛,卻影響創業的方方面面

起初我參加新人培訓時,一直無法融入阿里企業文化。直到我看完了阿里官方紀錄片《造夢者》與訪談一些老員工後,才比較理解阿里文化背後的故事,例如:SARS 期間阿里員工被要求隔離、員工寫自動程式搶月餅結果被開除等。

而阿里幾個創辦人在紀錄片也提到,有時候阿里執行方法已無法用理性邏輯解釋,而是根源於阿里集團的 DNA 影響了決策。甚至這些虛的價值觀與企業文化幫助阿里度過許多難關。

而我用了 Simon Sinek 的黃金圈概念梳理願景、價值觀與夥伴的關係。黃金圈,從內而外分別是 Why, How and What。

願景驅動,說明了 Why。價值觀準則解釋了 How。而夥伴則是達成願景的 What。

--

--

陳廷鴻
陳廷:搞內容服務的生意人

一位搞學習的學習者。PressPlay Academy 營運長兼雜工。曾扮演阿里巴巴知識付費運營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