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yourself better!|《華爾街日報》重新定義閱讀的意義,帶領讀者遠離數位時代的混亂與喧囂

柏樺 Po Hua
Cympotek 信集界科技
5 min readNov 22, 2019
帶著自己的觀點去閱讀。|圖片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撰文:吳柏樺
編輯:李穎勳

什麼是閱讀?

人們對閱讀的定義,隨著時間、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而有所改變。

近幾年,歐美媒體《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彭博》等紛紛吹起「付費牆」(Paywall)風潮,影響了臺灣與香港媒體《端傳媒》、《天下雜誌》、《蘋果日報》等業者動作頻頻。

當今訊息爆炸的時代,各式各樣的內容無奇不有、真假難分,甚至成為深化不同人群對立與仇恨的來源。而我們與親友間的對話、社群網站上出現的貼文或網路迷因,片段式且大量的資訊破碎化了人們有限的時間。

為了回應這種種現象,媒體業者決定築起「付費牆」來,更加用心地耕耘、管理自己所生產的內容;牆外的人必須支付一定的費用,才能跨越這道牆、看見裡面的東西。這種做法既展現了媒體對讀者的承諾,也是對自己製作出來的內容品質肩負起必要的責任。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是歐美最早建立付費牆制度的媒體之一。

當媒體築起付費牆,意即牆外的人無法輕易看見牆裡的內容,因此,要如何吸引讀者掏錢、支持媒體,就成為商業上的一道難題。

直到最近幾年,《華爾街日報》改變策略,開始不斷測試「動態付費牆」(Dynamic paywall)技術。透過這項技術,網站系統會根據讀者初次造訪、造訪頻率、閱讀使用裝置、偏好文章類型等項目進行評分,進而決定給予每一位讀者次數不一的免費試閱篇數。

受惠於這項技術應用,2017 年時,《華爾街日報》全球讀者增長約 30 萬人,同時總訂閱人數已經達到將近 130 萬人。其中,他們還注意到,學生和女性讀者人數都明顯呈現增長。

「人們變得比以往更加希望並且需要多元特質的領導人。」《華爾街日報》行銷長沃特福德(Suzi Watford)認為,社會風氣與人們的價值觀與時俱變,讓現代人更加相信女性同樣擁有領導人的能力與特質。

於是,他們便決定將「女性讀者」作為 2017 年「年度行銷活動」的主要訴求對象。這項舉措,對一直以來占近 8 成男性讀者的《華爾街日報》而言,就成了一次重要突破。

「帶著雄心壯志地閱讀」(Read Ambitiously)行銷活動,2017|影片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時間來到 2019。

隨著川普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促使全世界民粹主義與右派保守勢力興起,再加上,自川普參選美國總統後,「假資訊」、「假新聞」等操作事件也變得更常發生。

當這些情況嚴重地影響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與方式時,《華爾街日報》希望透過一場全新的行銷活動,重新向讀者定義:什麼是閱讀

「讓自己有更好的閱讀」(Read Yourself Better)行銷活動,2019|影片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從這場行銷活動的名稱──Read Yourself Better──進行解讀,在意義上便傳達出「讓自己擁有更好的閱讀」「好的閱讀會讓自己變得更好」「好的閱讀,能讓自己更好地閱讀自己」 的三關語,清楚地表示一個「好的媒體」在這時代的重要意義──而《華爾街日報》就是這些選項中的媒體之一。

拋去演算法去閱讀。|影片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拋去標籤去閱讀。|影片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掃尼碼悄悄話

到目前為止,《華爾街日報》2019 年的行銷活動,雖然還不能夠看出帶來多少實際成長,但是《華爾街日報》的廣告確實讓許多看過的人深刻有感。若讀者能夠拋去標籤、拋去成見、不受演算法引領著走,並同時帶著自己的觀點去閱讀,那麼就能夠看見屬於自己閱讀的意義。

我們先前介紹過英國新聞媒體《衛報》(The Guardian),當他們推出品牌廣告時,除了透過影片形式,同樣也在街頭、車站或地鐵等處的廣告牌上,展開他們的行銷宣傳。

《華爾街日報》的做法也是如此。

置入情境思考一下。當你走在街頭,接著看到寫著「拋去標籤去閱讀」廣告牌時,當下心裡肯定覺得:「這句話挺有意思!」

但如果單看廣告牌而言,還是比不上廣告影片來得震撼。

因此,如果能印製 QR code 在廣告牌上,就可以輕鬆地讓民眾導入連結、觀賞影片;除此之外,或許能夠再結合「新聞事件情境遊戲」,比方說,跟著中東難民一同搭船前往歐洲,共同經歷路程上的種種困難等的事件體驗,就可以讓民眾了解到議題重要性。

另一方面,《華爾街日報》所推廣的「付費訂閱」,也能從廣告牌上透過 QR code 導入,甚至結合新聞互動遊戲,最終再附上一個完美的「呼籲」──如果你對深入議題探討感到興趣,或是願意支持我們,歡迎你透過這個連結,來參與我們的未來、和所有的新聞製作體驗!

這樣的作法,或許也是一種推廣「訂閱付費」服務的有效方式。

☎ 想做【一物一碼】的應用?
請至 Tmot 集界科技官網聯絡我們,或追蹤臉書粉絲頁

--

--

柏樺 Po Hua
Cympotek 信集界科技

閱讀、攝影、寫作、徒步|平時感性,做事理性|生活的目標是,當一個說好故事的人| 聯繫方式:tony18120141995@gmail.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