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第四號交響曲

Beethoven: 4. Sinfonie

YANG Eeche
新北市交響樂團 TMSO
Dec 12, 2020

--

在貝多芬前後,交響曲在德國和奧地利作曲家們來說,是極其誘人的曲類,因為可藉之提高名聲,抑或表露實力,這件事在貝多芬也不例外。然而毋須贅言,貝多芬最喜歡也最得意的樂器是鋼琴,因此他在鋼琴上嘗試新東西,抑或開拓新穎的方向[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一旦成功,他就把它移用在交響曲或弦樂四重奏曲裡。不過話說回來,最適合於隨興所致,對於自己周遭的感觸或內心裡的感情表達出來的,依然是以鋼琴音樂為主。由此而觀,弦樂四重奏曲可以是為他的一種筆錄內心的日記或書信。

然而,遇到交響曲,貝多芬通常是更擴大其視野,把大問題帶進來;交響曲這種曲類在貝多芬來說,已經不是一種隨筆或日記或書信,而是披露心中的感情,展露思想的長篇大論文了。

由於交響曲在貝多芬的意義是如此,因此不像以往的作曲家的那樣循規蹈矩,而是刻意規畫。換言之,為了在自己的大論文裡表現,不惜使用各種各樣的音樂手段。在此他除了展露大膽的配器手法之外,當然也積極地引進了鋼琴音樂上所做過的嘗試。

貝多芬的九闕交響曲,如今被尊稱為「不朽的九曲」。這不但因為它是貝多芬音樂的精隨,又因為貫串在貝多芬一生的初、中、後期創作期,為交響曲史上無以倫比之故。這就是為什麼貝多芬的交響曲給予後世的作曲家強烈的刺激,並且令其向交響曲挑戰的原因。

分析

第一樂章
慢板–活潑的快板(Adagio – Allegro vivace)

導入部以B♭大調、4/4拍子、慢板寫成,以極弱奏開始。主部為活潑的快板,B♭大調,2/2拍子,以奏鳴曲式寫成。由導入急速轉入主部的樂句形成第一主題,主題迅速地發展,以後出現一種附帶切分音連續變化的經過部。然後,由低音管、雙簧管、長笛轉奏會話式的第二主題,以弱奏呈現。發展部以第一主題為基礎,此部分最顯著的特徵是定音鼓極其活躍。

再現部已經過縮短,而緊接著其後的尾奏部以第一主題為基礎,以極強奏力度一氣呵成,風格燦爛華麗。

第二樂章
慢板(Adagio),E♭大調,3/4拍子

以沒有發展部的奏鳴曲式寫成,本樂章同樣擁有優美的旋律,它由第一小提琴柔婉地呈現,是為第一主題。

第二主題同樣標記有如歌的(cantabile),而此處則由豎笛擔任演奏。豎笛靠貝多芬的力量把它擢升到和其他木管樂器同等的地位,尤其在本曲中,它更擔任很長時間的獨奏,充分發揮獨特優美的特色,實現了作曲者的心願。

再現部並不是將呈示部忠實地一一予以再現,它並包含發展部的因素,故較呈示部長時四小節。後接尾奏部。

第三樂章
詼諧曲,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B♭大調,3/4拍子

這是以B♭大調,3/4拍子寫成的詼諧曲,中段出現兩次,故詼諧曲的部分出現三次。詼諧曲部分是精力極充沛的旋律,其餘音縈迴盪漾,趣味盎然。

第一中段為稍慢的快板(Un poco meno Allegro),雙簧管奏出甜蜜溫柔的旋律之後,小提琴接著奏出鄉村[風格的]安詳靜謐的樂曲,與之相應。

本樂章並未標明是詼諧曲,亦或是小步舞曲,但很明顯的,它絕對是詼諧曲樂章沒錯。[註1]

第四樂章
從容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B♭大調,2/4拍子

奏鳴曲形式,以曲折的第一小提琴動機開始的本樂章,由第二小提琴與中提琴繼奏,再轉由大提琴與低音提琴演奏,以後彷彿如一種永恆的律動,悠揚輕快的旋律綿延起伏。

第二主題是由雙簧管呈示,由長笛繼奏。此處附有「溫柔地」(dolce)的表情記號。以第一主題為基礎的終結部出現。

發展部有最美妙的轉調趣味,而低音管便在撥奏的弦樂部伴奏下,以獨奏呈示第一主題動機逐漸進入在現部,再現部以後接別具匠心的結尾,結束全曲。[轉錄自本團1994年5月14日演出之節目冊內容]

本團演出

  • 2008.10.3 波奧浪漫情 台北縣文化局藝文中心演藝廳
  • 2006.3.12 狂飈英雄的劍與愛 台北縣藝文中心演藝廳
    客席指揮:吳宏哲
  • 1994.5.14 與鋼琴詩人的對話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

--

--

新北市交響樂團 TMSO
新北市交響樂團 TMSO

Published in 新北市交響樂團 TMSO

前身為成立於1990年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華興管絃樂團」,現任音樂總監為廖嘉弘教授。歷年著力於新北市民之育樂生活、落實文化基礎工作,台灣作曲家作品的發表亦是一大重點。

YANG Eeche
YANG Eeche

Written by YANG Eeche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主修管弦樂指揮,專長為合奏訓練、弦樂合奏技巧、古典主義作品研究、音樂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