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田園交響曲

Beethoven: Sinfonie pastorale

YANG Eeche
新北市交響樂團 TMSO
Dec 13, 2020

--

地球上沒有一個人能像我一樣熱愛鄉村,熱愛自然,甚至一棵樹⋯⋯
這部作品是描寫人們在田園的喜悅氣氛中,心中所引發的某些情感⋯⋯
只要一走入田園,我跟我不幸的耳朵便會豁然開朗⋯⋯

第五號曲(作品67)在描寫人,相對地第六號曲(作品68)則在描寫自然,有人說前者是男性化的,後者則是女性化的。或者說,前者以集中凝縮的形式構成,後者則由擴張溢流的形式形成。自古以來,這兩首曲子都被公認是擁有兩種相反而互成對照性格的樂曲。此外,由於此二曲作曲時間相同[近],所以也有人說,它們就像正負兩種電極同時存在一樣,根本就是很自然的結果,而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本曲由作曲者親自命名為《田園》,[並且]是他少數各樂章均有標題的作品。[註1] 由於樂曲本身亮麗動人、洋灑洗鍊,故能和第五號交響曲同時並列為世界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

雖然說本曲中的各樂章都各有標題,但樂曲本身卻絕不是寫景的音樂繪畫。如貝多芬在本曲初演時所說:「本曲中,感覺的表現更甚於繪畫。」但以後,由於貝遼茲對本曲有極深入的研究,所以往後貝遼茲標題音樂的誕生,本曲可能是最大的推動因素之一。

分析

按:本文將本曲分為五個樂章,但同時也可以將第三與第四樂章合而為一,將全體當作四個樂章來看。另外也可以將第三、第四、第五樂章串聯,將全體視為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從容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F大調,2/4拍子,奏鳴曲形式

與第五交響曲同樣,沒有導入部,即刻便由第一小提琴呈現明亮的第一主題,是充滿鄉土趣味的優美旋律。乍見之下,外表顯得樸拙自然,不見任何雕飾工夫,而事實上,在這僅有四小節的旋律中,便有三個不同的部分,各別具有獨自發展的可能性,在以後,都曾加以充分利用。
第二主題是自第六七小節開始,由第一小提琴呈現。
發展部是第一主題分成三個動機,充分加以發展利用。
再現部的第一主題是由第二小提琴與中提琴呈現,無延長記號,在第五號交響曲第一樂章再現部的第一主題之後,有雙簧管演奏花奏,本曲中則有第一小提琴擔任相同的角色。
以後續接結尾,全樂章充滿和平安詳的氣氛,瀰漫於前曲中的火藥氣味則絲毫未見。

第二樂章
很快的行板(Andante nolto mosso),B♭大調,12/8拍子,奏鳴曲形式

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現的第一主題顯得悠揚而明亮、澄清。
第二主題同樣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同樣顯得悠揚動人。旋即,律動寬闊而沉穩的旋律於低音部出現,表示小河以無限靜定安詳的姿態向前流去。
鳥的啼叫聲出現於本樂章的最後,夜鶯(長笛)、鵪鶉(雙簧管)、杜鵑(單簧管)的輕啼依次出現。

第三樂章
快板(Allegro),F大調,3/4拍子,詼諧曲[註2]

由弦三部演奏的主題,令人聯想起手舞足蹈,野性味十足而充滿狂歡趣味的農村舞曲。在一場酣舞之後,馬上再由雙簧管無限得意般地吹奏出洋溢著鄉村趣味的旋律。據說,這是在描寫老農夫們在播弄只有這種三個音的樂器的一本正經模樣!
中段部分轉為2/4拍子,第一與第二小提琴呈現的主題,仍舊是節奏感強烈的舞曲風樂曲,隨著旋律愈趨昂揚,兩支小號乃以八度之隔加入,以加強音量。
以後,又回復3/4拍子的詼諧曲部分,馬上再轉成急板、速度加快,跨入次一樂章

第四樂章
快板(Allegro),F小調,4/4拍子,無特定形式

在樂器方面,本樂章另外加入短笛、長號以及定音鼓,風格趨向於描寫音樂。
遠雷由遠而近,狂風驟起、雷電交作、大雨傾盆⋯⋯。但很快地就風雨停息,雲齋天光!長笛聲在晴空中悠揚,進入次一樂章。

第五樂章
稍快板(Allegretto),F大調,6/8拍子,迴旋奏鳴曲式

牧人之歌的部分首先由單簧管演奏,繼而續以法國號的演奏與之應和。然而[?]第一主題才由第一小提琴奏出。其次,繼續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法國號相繼予以反覆。
第二主題仍舊由第一小提琴呈現。[轉錄自本團1995年3月18/19日演出之節目冊內容]

本團演出

  • 2020.12.13 新故鄉‧新希望 新北藝文中心演藝廳 (僅演出第一樂章)
  • 1995.3.19 蕭邦與貝多芬之夜 桃園縣中壢藝術館
  • 1995.3.18 蕭邦與貝多芬之夜 鳳山國父紀念館

--

--

YANG Eeche
新北市交響樂團 TMSO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主修管弦樂指揮,專長為合奏訓練、弦樂合奏技巧、古典主義作品研究、音樂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