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間物種》談紙本書的「空間感」

《空間物種》內頁

白紙上,沾黑了純淨的空間,賦予一個意義,使其向量化:

從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右

──Georges Perec

法國作家喬治.培瑞克在《空間物種》花了一個章節的篇幅談「紙頁」上的空間。很多人可能下意識地將紙上的圖文看作是一個2D的平面世界,但其實紙張擁有實體,因此我們可以直接從大小、厚度、重量、觸覺感受一本書,同時也可以藉由貼便條、夾上書籤、加註、折下書頁的一角,以及在書中第一頁簽名、蓋章或寫下日期建立我們和一本書的關係。

面對一張張書紙,我們有好多種方式可以和它互動,一本書由新至舊的過程也反映了擁有者的氣質和個性。有人喜歡一本書完整如新,連書封摺線都不忍折下,有人喜歡把書衣當作書籤,有人貼滿塑膠便利貼,有人細心做了索引,就連用螢光筆、原子筆還是鉛筆畫線,每個讀者考量和講究的地方也不相同。

就像我們身處一個空間當中,因為開始在裡面生活,留下了自己的痕跡,才會對空間產生感情,面對紙本書也是一樣。

培瑞克也提醒了我們,閱讀紙本書其實帶有明確的方向性。有時候要寫文章、查找資料的時候,我們倚賴的是一種空間感──腦中朦朧的某一段話、某個概念出自於家中哪一格書櫃的某一本書、又那段文字印象中位於書中前半後半、左頁右頁;很明顯地,這個尋書的動作其實建構在一個我們對於真實空間的認知之上。

透過書本內部及外部空間產生的記憶連結,使我們和紙本書建立一種無可被取代的親切或親近感,對我來說這是既迷人又神秘的閱讀經驗。喜歡閱讀的人不會像以前在學校準備考試一般,對於教科書本中的內容死背硬記,而是有機會透過某個「空間」或某種「情境」將知識內化,讓思緒留在腦中。一兩年前寫過一篇文章談紙本地圖和電子地圖的差別,講的也是這樣的概念,如今早已習慣依賴電子地圖的我們,會不會我們的腦袋裡面,真的少掉了什麼東西?根據研究,有了數位設備的「幫助」後,我們對於城市空間的理解無可避免地變得更為破碎且扁平化,除了使用起來便捷快速的優點之外,在趨向標準化、規格化的各式電子輔助裝置當中,我們究竟獲得了什麼、失去了什麼?這個問題需要更細緻的追蹤與研究探討。

因為個人偏好及工作需求,我沒有使用電子書的習慣,但只要能夠持續有好書出版可看,無論是圖書館、獨立書店、連鎖書店、紙本書還是電子書的推廣和創新我都樂見且充滿感激。不過如同前述所說,我覺得目前電子書的技術要取代紙本書所擁有的獨特「空間感」並不容易,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個觀點出發,以此延伸思考實體書店和紙本書的未來和可能性。

推薦閱讀
《空間物種:一部空間使用者的日誌》,喬治.培瑞克,麥田出版
當人人手上都有google map,我們為何還需要紙本地圖?〉,林思駿,週刊編集第62期

  • 更多在地介紹在我們的臉書頁面「在地偏好Topophiliastudio
  • 喜歡我們的文章,也請您不吝拍手給我們鼓勵喔!

--

--

在地偏好工作室
topophiliastudio

「在地偏好」是一間承接地方研究、空間觀察、視覺設計、插畫創作的工作室。「Topophilia」即為「在地偏好」之意,又可譯為「戀地情結」。我們擅長觀察、記錄複雜的空間與生活細節,再將其轉換成為易於理解的視覺表現。作品包含地圖繪製、田野調查、插畫創作、課程規劃、駐村研究等多重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