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組織內的變形怪?我的數位內容管理(PM)工作內容

Mimi Chen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7 min readSep 29, 2017

近兩年的記者生涯,做了許多不同領域的專題,形式也五花八門,從單純文字稿、資訊圖表到數位網頁都碰過。就在這個月初正式轉職成「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這個職位,想分享目前為止對這個職位的心得。

新聞室的PM是什麼?

從「一人輕裝報導」到「團隊整合敘事」的轉換過程,讓國外編輯台出現了許多「slash」記者,也就是雙重、多重專業的記者,通稱「互動記者」( Interactive Journalist)。

敘事型態的變化,也對傳統編輯室內的專業造成巨大改變。去年國外的編輯室開始出現一個新的工作職稱「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r)

-史書華(Hacks/Hackers Taipei聯合創辦人、現為《FT中文網》數據編輯)

PM這個職位很常見於科技產業(但似乎又細分專案經理、產品經理等),工作內容非常繁雜,包含了解消費者、了解產品規格、控管成本、追蹤進度、推廣產品等等。但在媒體業,隨著數位科技發展,記者、工程師、設計師合作越來越密切,這也是為什麼需要一個跨部門溝通的角色。

這個角色不只需要了解記者目前正在做的新聞內容、還要規劃數位專題時程、幫助記者發想搭配的數位形式、甚至規劃後續的專題行銷,同時也必須和工程師、設計師組成的小組密切合作。

在《報導者》去年舉辦的「那些媒體們的數位大挑戰」中,《報導者》、《天下雜誌》、《聯合報新媒體中心》的捧友們其實都有提到各自的工作內容,儘管媒體屬性不同,但三人的工作內容共通點都是「管控規劃專題」與「溝通不同部門」

因此我想想就這兩點談談。

建立標準流程,並利用科技工具讓大家都「On the same page」

首先,我覺得建立標準流程hen重要。

每個數位專題都因為新聞性議題不同,而有各自的特殊性。但有一個大概的流程,讓每個角色知道怎麼參與整個專題製作真的蠻重要的。

以《報導者》為例子,我們正嘗試建立這個流程(目前還在試驗中!),目前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評估期】,參與角色:記者、PM

之前的經驗是每每要發動數位專題,就會拉一大坨人(記者、工程師、設計師、社群、主管)下去開會,在還沒有聚焦議題之前,討論很沒效率。由於組織較小,資源有限,目前PM這個角色設定為「先評估數位可行性與目前人力調控」,再來決定是否要製作數位專題。

記者在兩個狀況下可以尋求幫忙:

  1. 覺得自己的題目可以發展成數位專題
  2. 自己的題目需要數位協助(例如:製作地圖、資訊圖表、分析資料等)

我們會希望記者發動數位專題前,先做過初步採訪跟研究後(找到新聞點),才不會無法聚焦討論。記者確定後先填寫「Trello」,填好對應的問題後,PM就會去找記者討論「可行性」。

Trello內必須填寫的資訊

「可行性」包含:時效性(很急做要考量人力、如果不急就慢慢做)、做成數位的必要性,是否有其他呈現方式等等。

另外,PM、工程師、設計師也可以有發動題目的權力(例如有新技術想要嘗試的時候),但就必須跟記者合作找到新聞點,經過主管核可後才能成立。

第二個時期:【研究歸納期】,參與角色:記者、PM、負責的設計師、工程師

經過幾次會議確認提案可行時,PM會將提案收斂成以下幾點:

  1. 數位專題想要強調的角度是什麼
  2. 目標讀者是誰
  3. 目前想像的數位形式是什麼

然後進到「動腦會議」,這個會議會召集記者、設計工程部門參與。召開之前會把收斂後的資訊提供給大家,請大家在開會之前做survey,在開會時可以提出討論。

以會議結果寫出不同方案,由多媒體小組(工程師、設計師)評估每個方案的實作性,以此做出專題最後呈現的結論。

動腦會議最後必須要產出:

  • 各方案有哪些
  • 各方案的實作可能性(每個人投票出最喜歡的點子、最可行的點子、最瘋狂的點子,再進行討論)
  • 最終共識

會議目的主要是希望在符合題目需求的前提下,可以盡量創新,但如果無法達成共識或技術欲困難,可參考成員所提範例,以此做延伸。通過後,會由工程師主管分配專題負責的設計師和工程師。

第三個時期:【製作期】,參與角色:PM、負責的設計師與工程師

這個階段PM就是「盯、盯、盯」,確認工程師跟設計師製作的進度、是否遇到困難等等。所有製作時程再一開始會先列出來(當然會先列緊一點,因為中間會遇到太多突發狀況)。每週都會meeting一次,確認進度。如果有需要溝通的事情,會提出討論。

我的作法是創一個數位專題的「google共用月曆」,把所有專題開會、死線都清楚列上去,讓每個相關同事都知道進度。此外,google月曆也可以發會議通知,超級方便!

PM主要擔任記者與製作部門的橋樑,如果遇到的什麼問題隨時反應。會遇到的問題五花八門,像是原本想的方案遇到技術問題阿要想備案、記者發現新的新聞點想要新增修改方案等。PM就必須居中協調找到兩方可以接受的方案。

最後測試調整期,我們會做以下事情:

  • 請親朋好友盲測
  • 各載具測試:桌機(mac、windows)、平板、手機(ios、android)

第四個時期:【行銷追蹤期】,參與角色:記者、PM、負責的設計師與工程、行銷經理、社群小編】

在專題都完成後,會進到最後一個步驟。

專題PO出前,我們會邀集相關的同事,一起討論這個專題可以用什麼方式推,可以聯絡的意見領袖是誰。關於PM需要幫忙想行銷方式的種種,非常強烈推薦閱讀聯合報新媒體中心,數位內容編輯魏妤庭所寫的「從零到爆品 洞察讀者的探索實驗」。裡面所提到的「整合性規劃的議題行銷設計表」,對我們來說獲益良多。

文中所提的圖表,來源:「從零到爆品 洞察讀者的探索實驗

專題PO出後,我們未來希望能建立流量追蹤流程,包含以下:

  • 一般流量追蹤:facebook分享數及點閱量、GA後台流量、跳出率
  • 特殊流量追蹤:按鈕埋追蹤碼

把自己當做「記者」與「工程設計部門」的橋樑

當然上述流程可能會隨著組織人員架構改變,應該會是一個「有生命的」、隨著專案數量累積調整成最有效率的流程。(我們目前也還在實驗中)但現在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一個需要了解資訊技術、使用者體驗、新聞三個領域的變形怪職位。目前我姑且把它定位成記者與工程設計部門的橋樑。

最近Knight Center新開了一門課程「Product Management for Journalists」,課程中將會教你如何在新聞室裡管理數位專題,包含建立文化、策略以及流程。(已經秒報名!!)也推薦給大家~

有你,才有《報導者》,邀您用行動支持!

優質深度報導必須投入優秀記者、足夠時間與大量資源⋯⋯我們需要細水長流的小額贊助,才能走更長遠的路。竭誠歡迎認同《報導者》理念的朋友贊助支持我們!

贊助報導者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

--

Mimi Chen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分享數位工具、資訊圖表、多媒體網頁製作等心得,有時候會來一點生活經驗文。工作信箱:chenchenhua11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