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具如何讓新聞擁有更多可能性?

Mimi Chen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11 min readFeb 16, 2017

上一篇活動摘要報導「哪些媒體們的大挑戰,到底是什麼?」中,Hacks/Hackers Taipei聯合創辦人、現為《FT中文網》(FTChinese.com of Finanacial Times)數據編輯(Data Editor)的史書華提到,「科技」已與新聞編輯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許多媒體甚至會自行開發數位敘事工具,好讓記者能運用最新科技來說故事。

瀏覽國內外的數位專題,不難發現許多資訊技術已慢慢應用至新聞報導,舉凡VR、遊戲、資訊圖表、資料爬蟲技術、互動地圖等,都搖身一變為挖掘、呈現新聞的方式。

因此,這個主題便邀請了「資料視覺化平台PlotDB」創辦人吳泰輝、「李慕約設計公司」創辦人王向榮、「沃草」設計師游知澔與專案經理王希,從科技的角度,分享如何運用程式技術讓新聞擁有更多可能性。

兼具「互動圖表製作」與「資料管理」的大平台

資料視覺化平台PlotDB」創辦人吳泰輝(Kirby Wu)長期於新聞系所教授「資料視覺化」相關課程,另方面也常與新聞從業人員接觸,發現學生和記者常有製作互動圖表的需求,但卻礙於程式技術門檻,往往不知道從何下手。

想辦法解決技術問題、專題上線後,許多專題或圖表背後均由大量資料建構而成,如何儲存、分類這些資料成為一個傷腦筋的問題,也形成另外一個大魔王:「資料管理」。吳泰輝說明,一般的管理資料流程應該如下:

儲存 — 檔案存放的地方
編輯 — 實際寫入內容
執行 — 產生互動內容的方法
更新 — 交換檔案的方式
輸出 — 存成向量檔編輯
測試 — 確認內容正確性
專案 — 將不同主題分開放

但因為技術門檻,所以目前的可能方案變成這樣:

儲存 — Dropbox, share folder
編輯 — 教大家跑 script, 叫工程師改顏色跟錯字
更新 — email 修改檔案
輸出 — 使用 SVG Crowbar 存檔
測試 — 自己拖拉視窗做移動端測試
專案 — 資料夾1, 資料夾2, 資料夾3 …

簡單來說,由於工程師擁有程式能力和相關知識,一切都可在資料管理平台「Github」完成,但對記者來說技術門檻還是比較高,因此需要利用不同目的導向的工具來修改及儲存資料。

但上述方式其實也非常麻煩,需要經過複雜的步驟才能達到資料管理的目的,究竟有沒有最佳的替代方案呢?他提出了以下解決辦法,同時也是PlotDB平台目前正在開發的功能:

儲存 — 統一線上介面
編輯 — 工程/視覺/文字定義介面分開
更新 — 直接改在同一個網址
輸出 — 介面提供輸出功能
測試 — 介面提供測試功能
專案 — 不同作品可獨立存放、也可共用源碼

當數位內容產製量大增,便出現圖表製作和資料管理平台的需求,PlotDB也因而誕生 — — 一個可重複使用不同圖表模版的平台。吳泰輝解釋,在此平台上,使用者就算不會寫code,只要匯入資料,也可以做出互動圖表。此外,不同專業人員還可在同平台上管理報導內容,從記者到工程師、設計師,均可直接編輯、更新、輸出、測試內容。

吳泰輝介紹《上下游新聞市集》應用PLotDB的案例(攝影/余志偉)

在這個時代,若是要做數位報導,與以前不同,可以大量重複使用模板。」吳泰輝指出,許多國外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都在思考如何加速新聞產製流程;他認為,下個時代的媒體產製流程,將依循著「協作、再利用、封裝、內容管理」四個步驟,而每個組織都應該發展出有效率的資料、內容、工具管理系統。

Q&A時間:「針對媒體在專案/資料管理上的建議是?」

吳泰輝:工程與非工程的管理方式完全不一樣,需要在中間搭起橋樑,找到一個交集點,PlotDB可能是個嘗試方向,目前他還在摸索中。

王向榮:如果從工程、研發產品的方向來思考,當工程師要做網站產品時,首先要讓所有專案參與者知道「專案的目的是什麼」,並要把所有的事情,例如:需要什麼功能、誰負責、遇到的問題等,全部記錄下來,可以作為未來產品開發的參考方向。

王希:可以使用Google Spreadsheet來解決協作和管理。

「爬蟲」是什麼?資料可以怎麼應用?

第二個主題「科技如何幫助挖掘、呈現新聞」的講者是「李慕約公司」共同創辦人王向榮(Ronny Wang)。他是名極度熱血的公民黑客,身兼全球前3大公民黑客社群「零時政府」g0v )的多項專案發起人,包含新聞小幫手」(阻止網路問題新聞流竄的協作服務)求職小幫手」(幫助求職者在網站上看到應徵公司是否違反勞基法)等專案。

王向榮談到,投入運用程式挖掘、梳理資料的契機,來自2012年內政部做的「不動產實價登錄網站」。王向榮原本讚許政府此舉,認為「資訊透明才能讓房屋交易透明化」,但沒料到內政部的網站實在讓人難以上手。例如:一定要點選地區選項,才能查詢交易細節,要換地區還要重新設定。

當時有工程師寫了一般暱稱為「爬蟲」( Crawler )的機器人程式,爬下實價登錄的資料,做出淺顯易懂的民間版網站,使用者可以在Google map上一覽各地區房價,非常方便。這個案例讓王向榮在訝異之餘,有了個想法:「如果政府把資料提供出來讓民眾自行利用,發揮創意把網站做出來,絕對會比政府好用非常多。

民間版所製作的「實價登錄地圖」介面(攝影/余志偉)

自此,王向榮便踏上了「資料爬蟲之路」。談到「爬蟲」,他開玩笑的說,「爬資料不只有趣,也有意義,有意義是說今天我睡覺的時候我的程式還在幫我爬資料,我睡覺的時候我還在工作,cp值超高的!」

王向榮接著分享了幾個用爬蟲爬下政府網站資料後再加以重建的案例。其中「台灣公司資料」一例,來自於先前統一集團發生食安問題後,他想知道究竟有哪些品牌隸屬統一集團旗下,於是便到「經濟部商業司的公司查詢網站」,發現資料內容裡有「董監事」以及「法人」名單,他靈機一動:「是否可以看出公司之間的關聯性?」

統一集團的公司關係圖。(照片/王向榮提供)

於是王向榮啟動爬蟲,一連爬了兩個月,爬出100多萬筆公司的資料,做出「台灣公司資料」網站。他並利用所爬出的董監事名單,串接相關人,製成「台灣公司關係圖」服務,只要輸入公司的統一編號,就可以知道該公司與其他公司的關聯。

這個服務開放給所有人使用,譬如環保團體便曾運用此服務查出美麗華集團的相關公司,用於美麗灣抗爭,而有名研究員也將此資料應用於「國民黨的黨營事業」研究,找出國民黨黨產的關連。種種結果,都應證「把資料釋出,民間就會自行應用,甚至產出不同作品」。

(註:對Ronny其他專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零時政府g0v的網站,或關注 (g0v)臉書社群,參加每兩個月舉辦的黑客松活動。)

王向榮期待,資料爬出來後,媒體可以利用這些開放資料,找出問題,做出有影響力的報導。他說:「工程師喜歡處理資料,角色像是漁夫或農夫,找出政府有哪些食材。媒體朋友是大廚,可以透過跟工程師合作,互想辦法從更多政府資料中,找出有趣的點把它變成更好的料理,讓全民都可以吃到。

Q&A時間:「如何用資料說好故事?」

綜合四位講者的意見,結論是「必須先思考作者要說什麼故事,切角度將重點說出,不用將資料全盤呈現,但可將原始資料附上,讓讀者方便查證。

另外,記者如果想接觸簡單的資料分析,可以先從Excel開始。

用科技與組織降低公民參政門檻

第三個主題「公民組織作為一種科技」的分享者王希和游知澔,分別為「沃草」專案「立委出任務」的PM和設計師。

會盲目投票,不是我們喜歡當瞎子,而是我們看不到東西。」王希說,關乎行使投票權的選舉人公報,不但沒什麼人看,也沒提供立委候選人針對特定議題的立場資訊。

王希認為必須讓選民知道候選人立場,才能知道自己想投怎樣的候選人。(攝影/余志偉)

他們當時思考,有沒有可能建構岀「立委履歷」,讓投票人知道候選人各自的立場,於是決定打造「立委出任務」,透過類遊戲互動方式,提供選民快速了解現任立委與下任候選人立場,並分析政黨對於議題表態和優先法案的未來承諾。

王希說,他對王向榮的分享心有戚戚焉,確實政府開放的資料不少都非常難用。例如專案中用到的「立法院公報」幾乎是PDF檔,難用之外,資料格式也一團混亂。

交流會上有人提問「會不會擔心資料視覺化後的資訊淺碟化」,王希笑說:「當然會淺碟化啊,不然所有資訊都塞給你,沒有人要看。」面對政治資訊門檻較高的狀況,游知澔說沃草的重要資產是「擁有關於國會體制及實際運作專業知識(domain knowledge)的人」。有這樣的人,「立委出任務」才得以將立法院公報、各政黨候選人承諾等繁雜的資訊消化、判斷,以遊戲化、視覺化的方式介紹議題,讓民眾更容易了解立委與候選人。

「沃草」希望藉由不同方式,降低公民參政門檻。(照片/游知澔提供)

游知澔說,不是只有資訊科技是科技,空間、組織、溝通都是一種科技。公民是民主政體中最重要的角色,沃草一直希望降低公民門檻,而科技並非重點,組織才是。

組織生產科技,改變公民和媒體;運用科技把組織變得開放、協力,讓原本的封閉的想法不斷長出新的可能性。

游知澔也提到了,目前正參與設計由 (g0v)貢獻者yutin發起的一個為新聞媒體設計的內容管理系統(CMS)「DipSpace」。這個開源的系統期待能讓「媒體」與「讀者」雙向互動,讓網友有機會透過評論與補充,成為報導的貢獻者,結合專業者與群眾的力量,讓報導更有價值。

「DipSpace」也希望能促成「媒體」與「媒體」的合作,以開源為基礎,解決共同的問題,找到共同的答案。

(目前「DipSpace」這個專案正在「 g0v公民科技創新獎助金」提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站看更詳細的介紹,也可以直接在提案下方加入討論。)

四位講者回答參與者問題。(攝影/余志偉)

Q&A時間:科技協作可以幫助媒體工作嗎?

游知澔:保持樂觀,相信協作的力量。相信媒體工作者的專業,協作時,如何在專業與群眾之間取得平衡很重要。自己還沒有找到協作準則,每次協作狀態都不同,保持開放的態度、培養信任,這是目前我所能想到的。

王希:目前對全部功能協作開放,還沒有那麼樂觀。以前的開放協作的經驗,常遇到早上很順利但最後資料被刪除或是刻意放上錯誤訊息的狀況,所以還是有風險要評估。記者跟讀者協作確實可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沃草在內部討論的時候都朝這個方向前進,本質上還是相信協作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但以資料來說,我覺得同時要考慮的事情是,「媒體或記者如何查核這些資料?」大方向是如此,但細節如何查核,是需要小心的部分,目前沒有想到具體解決方法。

王向榮:協作有個前提是,歷史紀錄可以保留。若遇到惡意破壞者,可以回溯到惡意破壞前的狀況,只要可以回復歷史紀錄,就不用擔心惡意破壞的問題,因為維基百科也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今天你花了心力做一道菜出來,是不是能把做菜的過程公開出來,就有其他的大廚可以用此再做出其他的菜。未來的協作我認為是這樣,大家把過程資料分享出來,讓大家有更多的創作。

吳泰輝:前面幾位從公民協作和群眾參與切入,我覺得可以從很多面向思考。在編輯室內成員合作可以加速工作是無庸置疑的,協作有沒有可能是記者和讀者的協作?這只是第一步想像。接下來可以思考,像《急診人生》如果是多人線上即時RPG呢?刻意闡述的是社會的縮影,變成讀者和記者之間協作報導。

再接下來可以變成在VR環境,或是AR等新科技運用。下一步是由機器來補助,協作過程由機器人參與,最後由你微調,產生報導。應該要思考未來的形狀。不只是報導,對媒體、商業模式也都值得思考。

(數位媒體的大挑戰是什麼?來回顧主題一重點摘錄報導「那些媒體們的數位大挑戰,到底是什麼?」)

想看更多關於活動的討論嗎?請看以下資訊:

【直播影片】

主題一:揭密新聞室內的數位專題產製流程

題二:科技工具如何讓新聞擁有更多可能性

主題三:主題短講

【交流會文件】

共筆記錄

講者分享連結

(重點摘錄/陳貞樺、賴子歆)

有你,才有《報導者》,邀您用行動支持!

優質深度報導必須投入優秀記者、足夠時間與大量資源⋯⋯我們需要細水長流的小額贊助,才能走更長遠的路。竭誠歡迎認同《報導者》理念的朋友贊助支持我們!

贊助報導者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

--

Mimi Chen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分享數位工具、資訊圖表、多媒體網頁製作等心得,有時候會來一點生活經驗文。工作信箱:chenchenhua11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