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調查報導路上——給未來女性領導人的5個建議

2021年GIJC演講摘要

李雪莉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Nov 13, 2021

--

(文/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
國際調查記者年會(GIJC)上週舉行,2017年到南非、2018年在首爾,2019年在漢堡,都有機會跟其他國家的記者分享做調查報導的經驗,每年有一次機會抽離繁忙的工作,去到遠方,跟大夥聚在一起,知道自己不孤單,這趟旅程似乎幫助我有能量,能在記者這條路上走得再遠一些。

全球深度報導網GIJN(Global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Network)是扶持調查報導發展的非營利國際機構,致力於整合並分享深度報導資源,舉辦國際會議、組織專業培訓。自2003年成立至今,GIJN 在全球82個國家有211個會員組織,《報導者》是台灣唯一的會員組織。GIJN每兩年舉辦一次GIJC年會,中間則有亞洲年會,每次都是長達三天半的會議,同時間有多個場次的分享,每回聚集來自500到800名來自各國的記者。

2021年的會議採線上,雖然無法實體互動,做為會員代表,此次GIJN的執行長David Kaplan邀請我分享的主題是自己從來沒談過的 ——Women and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 Tips on Leadership,女性領導在調查報導裡的角色。當我開始從記憶的抽屜裡思索,究竟經驗過什麼?身為女性調查記者,又是一位組織的領導人,究竟有什麼值得分享出來的?

於是,我開始寫下一些心得,這些建議只是我個人經驗而來的意見,不完全適用每一個人。寫下這些,不是因為我的經驗多完美(而是很不完美吧),而是我發現,走入調查報導的道路並不是事先規劃好的,而是在黑暗中逐步摸索出來的。來到《報導者》之前,我已在深度報導耕耘了15年,但調查報導是截然不同的領域,如今要帶領一個調查媒體,又格外不容易,而我得承認,我經常感受到孤單。

孤單、過勞、自我質疑⋯⋯,過來人的體悟與小建議

圖片來源L:現場講者的簡報檔。
圖片來源:Marina Walker Guevara

不確定這種孤單感是否女性特別強烈?我想孤單的情緒不分性別,但我個人的經驗,有為數不少的女性,以及特別要求完美主義的夥伴,會出現imposter syndrome(冒牌貨症侯群),經常覺得自己不夠好、認為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值得這個位子、不敢接受別人給予的正面肯定等……。每當這樣的情況出現時,我總會感到心疼,明明已經這麼努力也做得也相當好了,怎麼還無法肯定自己。

究竟,一旦踏進調查報導,我們需要了解什麼?又怎麼避免心情上、身體上的過勞(burn out)?如果有機會在關鍵位子上帶領部門或整個組織,怎麼在過程中認識自己,幫助別人,協助自己與組織做出最好的抉擇?
以下有幾個建議想給有志在調查報導路上的妳/你參考,希望能起一些鼓勵的作用:

我的第一個建議是:在調查報導的路上,不要讓性別界定了你是誰以及你可以做什麼(Don’t let your gender define who you are and what you can do)。

不要被性別角色框限住你探討的議題,也沒有什麼女性不能做的議題。我們曾經調查過遠洋漁業的人口販運、毒品的販賣與濫用、長照與醫療的調查等,在這些危險或複雜的議題上,女性同仁們展現堅毅的個性,追根究柢、不怕威脅、總能讓受訪人說出真話。這些特質確實能增加調查的成功比例。雖然女性可能有生理限制,例如不少遠洋漁船不願意讓女性上船,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與NGO合作、與攝影記者密切聯絡,跨過現實世界對性別的侷限,直探事實本身。

但不被性別角色框限之前,要認清調查報導的本質,並且有紀律地持續學習新的調查方法。在做調查時,要認知到調查報導本質跟一般報導不太一樣,調查報導是揭露inconvenient truth,不是件討喜的事,也會引來backlash,或遭遇排山倒海的壓力與威脅。在進入這個事業前,要清楚認識到挑戰與衝突是常態,並瞭解自己的性格能否接受衝突,避免有錯誤的期待。學習使用新工具與新的調查技巧也非常重要。不論是釣魚法、用數據資料庫找到證據、臥底法、跨國合作採訪等,有紀律地持續學習新方法是很重要的。

我的第二個建議:新聞是團體戰,要看到記者之外的團隊。

調查報導的領導人或專案負責人最好能是一位刺蝟型的調查記者,也要有廣泛知識的狐狸型特質。領導人要像刺蝟一樣,專注而深入地挖掘新聞,但又要像狐狸一樣,什麼都懂一些,也要能夠跨域,記者之外的工程師、設計師、社群編輯,要能與他們溝通。要了解記者之外的團隊成員是因為,調查報導絕對是團隊戰。如果要打破同溫層,讓更多讀者看見,讓讀者願意支持,讓組織永續下去,我們必須努力把文字報導轉譯成影片、漫畫、聲音等作品。這些產品需要工程師、設計師、聲音製作人共同的努力。

不過,我觀察到,這些記者之外的人才在新聞媒體的流動率特別高,原因是這群人才如果被放到其它產業裡,可能有較高的薪資,在媒體裡的成就感來源不一定有記者編輯多,而他/她們又得被緊張不固定的新聞節奏牽動。除了給出一個至少合理薪水,有幾件事我們得做:

(1)理解他們思考的邏輯、慣常用的溝通語言和方式。
例如,我的夥伴們曾提醒我美編和設計師的職稱反應了不同的想法。美編兩字可能只是做較後端的工作,但設計師是更有主體性,從前端的設計思考到執行流程與品質的控管。

(2)理解他們的工程流程。
記者或主管會沒有惡意但膝反射說出:「這個你就簡單做」,以為只是畫一下貼一下傳一下,「簡單做就好」的想法是對他們工作流程的錯誤認知。

(3)即使再小的團隊,也要為他們思考career path和成長的路徑。
在新聞媒體,從記者到工程師到設計師甚至總編輯,都應該想像每個人的成長路徑。我觀察,三年經常是許多工作者要再跨越的一個檻。

我的第三個建議是:不管你的管理風格是理性的還是溫情的,最重要是真誠(authentic)。

新聞媒體最重要的資產是人,這不是說說而已。要有心理準備你會花很多時間在溝通。但溝通上,很多人說女性領導人比較bossy或情緒化,但他們不會這樣形容男性,女性領導人的確容易被放大檢視。所以我會建議:

(1) 不要讓別人來定位自己的領導風格。
當有人用bossy(專橫)或demanding(苛求)來形容女性時,很有可能當事人是在展現專業與堅定的態度;又例如女性領導展現彈性時,往往被描述成為unpredictable(難以預測)。所以,請釐清這些形容詞的差異,確認自己是怎麼樣的風格,並建立敍事,不要把詮釋權交給別人。若被人錯誤詮釋,你得挺身而出澄清。(畢竟,女性領導人有更多機會被說小話)

例如,我自己曾經被夥伴這麼描繪說「你就是適合當黑臉」。一開始我覺得這個描繪說不出來哪裡怪,選擇沈默,但後來我發現,其實這個描述是很錯的,於是當我再次聽到這句話時,我開始試著解釋,領導人是要負責任的,不是坐在位子上被喜歡的,沒有人喜歡當黑臉,但我們做決策是因為要為組織負責。「當黑臉是專業下的選擇,不是個人的喜好」。

(2) 不論你是比較感性的、理性的、活潑的,或安靜的領導人,不要太害怕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但有些原則要注意:你的決策必須把組織和專業放在個人之前、你必須建立一個公平的環境、你必須真誠溝通、犯錯時得認錯。我們不可能是完美的人,讓同事知道我們不是全知,也有自己的侷限,但做為領導人,我們願意聆聽各種積極性的建議,但不要試圖改變自己個性的本質。

(3) 在各種同理的或耐心的感性溝通之後,還是要記得,我們的存在是幫助自己和同事們回到具體可執行的層面。

我的第四個建議是不要敷衍自己領導的團隊,要認真面對他們之間的衝突,並且要為團隊風格定調。

不少領導人的習慣是在發生衝突時,拍拍同事的背,說沒事。他們期待的不是這樣的對待。在這個強調自我的年代,如果有關鍵成員的內部溝通出狀況,領導人若為了省下溝通時間,選擇表面和平而掩蓋問題,結果只是累積和延後衝突的發生。不要只是pat their back,don’t patronize them,而是幫他們拉高格局,從不同面向解讀衝突的本質,再一起想方法前進。

我最後一個建議是在邁向領導的過程,減少「為什麼是我」的詰問。

在過程中可能會經常遇到挫折而反問自己:自己適不適合做領導?是否這就是我要走的路?難道沒有人能跟我一起做決定一起承擔?在這過程中,有幾件事可以幫助你不那麼孤單,而有機會真正接受領導人的角色而不感到勉強和違和。

(1) 為了避免自己burn out,不要凡事親力親為。
要能從第一線適時退到大後方看全局,記得花兩成的時間思考策略、關注大局。你的團隊任何人拿下勳章,都是對領導人和專案負責人的肯認,不要擔心自己沒被看見;但如果你不適時退到後方,只想站前線去打仗,你會顧此失彼,有時後院失火也沒注意到。

(2) 小步快跑——學習軟體開發的精神。
我的同事凡逸前陣子分享時提到這個概念,這也是我們家工程師泰勒一直在執行的,我很認同。目前4、50歲的領導人,經常在帶領的是一群比我們小5歲甚至到20歲的年輕人,世代變化很快,新世代的存在焦慮很強大,更需要快速的激勵和經常再確認目標。

做為領導人,不論你帶2人、20人還是50人,為團隊展開各種小步快跑的計劃是必要的,讓很多事能快速開展,避免老態龍鍾的文化。此外,一旦同事新計劃失敗,當做寶貴的學習,不要急著咎責找替死鬼。一個願意容錯的環境,才能確保團隊持續學習,而軟體開發的精神,即便失敗,成本也不會太高。

(3) 建立自己的核心的團隊,協助你做判斷。
領導的成敗經常繫於最後一人,我們可能都是要承擔成敗的人。但在決策前,擴大自己的決策圈很重要,可以建立自己的核心團隊,最好裡頭有不同領域、經驗、年齡的代表,除了記者背景的人才,建議有社群媒體背景的人,如今很多的風險來自社群上的聲音,敵人經常出現在平行世界之外。

同場加映|如何照顧好自己?普利茲中心總編:學會說不、放下偏執

會議裡的另一位講者,是來自阿根廷,目前在美國普利茲中心(Pulitzer Center)擔任總編輯的Marina Walker Guevara,是當天壓軸,她說的話引起許多共鳴。

Marina的經歷很有意思,她在阿根廷擔任資深記者,有一天卻決定到美國發展,而且從實習生重頭做起,那個組織是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也就是組織跨國記者在2016年發表「巴拿馬文件」(Panama Papers)、2017年的「天堂文件」(Paradise Papers)、2021年發表「潘朵拉文件」(Pandora Papers)的ICIJ。Marina做出這個選擇時,她的家人不太能理解為什麼要從資深記者轉去調查組織實習。但她跟隨著自己的心,踏入了這個領域,後來還成為了ICIJ的副執行長。

「工作的軌跡不必然是直線進行,也不必然是朝同個方向行進。」——Marina Walker Guevara

圖片來源:截圖自Marina Walker Guevara的簡報檔

Marina 觀察到,女性經常會對自己催眠說出以下的話:

●我好累,但值得。我們正在改變世界。
●我應該要對這個邀約說不,但我不想讓別人失望。
●我會休假,等我忙完這個案子。我以前常運動,但最近沒時間。
●我的團隊工作好認真,我不該把自己放在最優先的位子。
●我每天都在會議,實在很難看到全局。等我忙完a、b、c、d⋯⋯事情後, 再來思考下一步。

她說,工作與生活不一定能平衡,但在工作與生活的整合中(work and life integration),很要緊的是怎麼照顧自己,幫助自己維持一個好的節奏,不讓工作侵蝕到生活。

她的作法是在便利貼上寫出100個自己覺得健康和快樂的好習慣,經常看這些牆上的便利貼做為提醒,努力實踐。她也提醒,不要一直加諸自己「失敗不是一種選擇」的偏執;要懂得為自己設立界限,學會對別人說不;也要有多一些與自己價值相同的夥伴相互支持。

我是很認同Marina說的。雖然我現在列不出100項好習慣,但我已列出10項了。在調查報導這路上,只有把自己的身心健康照顧好,才能走下去。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來源:截圖自Marina Walker Guevara的簡報檔

這裡是GIJN為女性記者提供的各種資源連結:https://gijn.org/resources-for-women-journalists/

對這個議題有興趣,歡迎聽聽其他媒體機構女性領導人的分享:https://youtu.be/VvWQMAH0kvY

--

--

李雪莉
報導者開放實驗室

等待轉折,摸索顛倒,努力避免心靈與思想的退化。待過蒙特婁、北京、香港,半輩子在學習用文字和影像把故事說好,現在努力在調查報導之路邁進。期許成為更好的人、有人類學的細膩、社會學的宏觀、能回到本質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