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需求分析-單元6】目標族群定義

ux.3toryu
UX 三刀流
Published in
15 min readSep 27, 2022

這裡是 UX 三刀流,我們透過分享系統化的知識與大家交流 UX。

在這邊你可以獲得與 hahow 課程相同的文字版內容;並且我們不定期舉辦免費的講座、AMA、共學讀書會。關注 UX三刀流 Telegram 才不會錯過最新的消息和學習資源,並和其他 Uxer 交流!

這是一門結合用戶需求設計的先見、商業思維以及數據分析的產品設計課程。在「使用者需求分析」章節中,屬於「用戶流」的範疇,目標族群的定義單元中,我們會介紹使用者、目標族群跟市場之間的相對關係,也會介紹常見描繪產品目標族群的框架跟方法,幫助大家了解如何認識產品的目標族群。本篇為「使用者需求分析」章節中的單元6,將分為兩個重點段落:

1.使用者、目標族群與市場
2.描繪產品目標族群 — Persona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章節的職場章節情境:

很明顯產品菜雞瞄準了所有的年輕人以及所有的學生族群,這個切割目標族群的方式顆粒還是太大。那到底目標族群應該怎麼定?

一、使用者、目標族群與市場

所謂的目標族群,就是我們的產品未來進到市場上會用、會買的那一群人,而之所以被叫做目標族群,是因為這一群我們鎖定的消費者,他們之間有一些「共同的元素」這通常就是我們指的需求跟痛點!從目標族群之中找出一位最經典,可以代表目標族群的目標用戶,或者是叫「目標使用者」 (Target Audience)一般會叫做 TA,從「用戶流」的角度,我們必須要知道目標族群裡面的人是怎麼組成的?他們是誰?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的元素?核心的需求是什麼?為什麼需要我的產品?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到是我畫的這個灰色圈圈,在這個圈圈裡面並不是每一個使用者都長得完全一樣的,你可以看到整個灰底的圈圈是「需求範圍」依著這一群人被稱為目標族群,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需求,但這些人並不是100%相同的。你必須要能夠清楚地掌握這個核心的概念,了解其實目標族群就是一群對你的產品感興趣的人,因為共同的興趣所以需要你的產品,產品所鎖定的「使用者」就是目標族群裡面典型的代表。

在產品設計的同時,也要思考目標族群到底有多大?這是從「商業流」的考量。譬如說這群人到底有多少?他們真的存在嗎?我要去哪裡找到他們呢?他們能夠付得起多少錢來買產品?(這可能關係到你的定價)這些目標族群現在的需求正受到哪一些「競爭對手」的產品在服務呢?等等多種面向的問題存在。因此,從「用戶流」的角度來看,透過目標族群找出的使用者的需求,來引導產品的設計,而「商業流」重視的是顧客客群的規模,以及在商業思考上面的一系列策略規劃。

那麼怎麼定義目標族群呢?
常見的定義方式的第一種,是透過「人口統計變數」(Demographics)例如大家很熟悉的性別、年齡、居住地點、學歷、職業、收入等等這些都是人口統計的變數。

人口統計變數可以用來對人們有一個基本的界定,但這樣的界定方式是比較粗糙的,就如同菜雞所瞄准的學生族群,很明顯一個班級50位學生,每一個人的特性跟需求可能都是不同的,所以人口統計變數在區分目標族群的時候有它的侷限存在。

第二種用來區分目標族群的變數,叫做「心理變數」(Psychographics)我們看一下左下角這張圖片,這裡有三個家庭,爸爸媽媽、還有一位女兒。這三個家庭的家庭成員組成是一樣的,爸爸媽媽跟小孩的年紀也是一樣的,但你可以從他們的穿著打扮,很明顯的知道其實是三種不同的人,這張圖是用來說明,人口統計變數並不容易精準的來對準使用者,所以心理變數可以去彌補,甚至去引導人口統計變數的不足之處,也就是可以幫使用者做一個更好的分類方式。

「生活形態 」( lifestyle ) ,是一種很常被用來區分目標族群的心理變數,所謂的生活形態包括了 3 個主要的元素:Activities、interest、Opinions

  • Activities 活動
    包括了他的工作、嗜好、參與的社交活動有哪一些?是否正在度假?喜歡什麼樣的休閒娛樂、是不是某一些俱樂部的會員、有沒有參加什麼樣的社群或社團?喜不喜歡從事購物或者是運動的活動?
  • Interest 興趣
    表示他將生活上的時間都投入在哪些地方。譬如說家庭或者是工作,或者是社交流行美食、追求個人成就等等。
  • Opinions 意見
    這包括它是以自我中心的,還是他關心很多的社會議題?他喜歡參與政治嗎?他喜歡接受商業經濟、教育產品等等的情報嗎?他有什麼樣的看法,喜不喜歡主動的對於社群表態他的意見呢?

生活形態更重視人們在「情感面」、「動機面」「價值觀」的面向,是非常好適合拿來區分目標族群的重要變數。

目標族群的界定,其實取決於你現在正在做哪一段的設計。什麼叫做哪一段的設計呢?我們從使用者體驗 (UX) 到顧客體驗 (CX) 可以拆解出在需求最前端我們做的是「產品的設計」但是產品上線之後,需要跟使用者對話,這時候在網路在服務上面可能做的是「內容設計」;當你的產品上線之後要去做推廣,關係的是「行銷設計」;開始有了用戶之後,可能也有一系列的「活動設計」搭載著活動又有不同的「廣告設計」

在這裡請記得,我們講到的設計是一種更全面的,不是單純只是在討論 look and feel 這個層次的設計,因此不同階段的設計,都會有面向的對象。因為設計都是要接觸到人的,所以這時候可能要思考的目標族群,在 切入點 定位 上面的方式會有所不同。

舉個例子給大家聽:父親節快到了,有一個國小的學生想要買刮鬍刀送給爸爸,因為他聽說父親節送刮鬍刀,父親👨會很開心!因為只有國小,他對於資訊情報的掌握品牌的比較沒有概念,因此請教了國中的姐姐🧍‍♀️上網進行搜尋,看了網友的開箱文、口碑分享、產品評價之後,她選定了其中的一款產品,然後跟弟弟講說這個產品非常適合我們送給爸爸,由於沒有錢,孩子們與媽媽討論,想要送這個款式的刮鬍刀給爸爸,媽媽看了價格,告訴他們另外一個款式可能更好,價格更實惠,最後姐姐跟弟弟買了刮鬍刀,也送給了爸爸,爸爸開始使用的時候,因為產品好用又是小孩的孝心,他覺得非常開心、感覺很好,也跟同事推薦了這一個品牌的刮鬍刀。

好了,故事聽到這裡,請問這些的角色,哪個是我們的目標族群?

是腦袋裡面先有想法,想要買刮鬍刀的弟弟;還是在網路上搜索比較之後,決定要買哪一個款式的姐姐;考量價格跟產品的質量之後,決定最終購買什麼品項的媽媽;真正拿到產品開始使用的爸爸。從上述的例子中,你可以了解到,在不同階段的設計,我們面向的是不同的目標族群,設計師要做的事情也就不同了。

所以身為一個UX的工作者,你可以有一個更全面性的思維來看待人跟產品的關係。而我剛剛所講的,每一個階段的使用者跟產品之間的關係,都可以是使用者體驗設計的一個部分。一個產品得要被使用者需要,通過了比較、最後決定購買,才會真正到使用者手上而被使用,前面介紹的人口統計變項,是從物理的特性來區分目標族群;生活形態則是用心理的特性來區分目標族群,但其實人們對於產品的興趣並不是同時間發生的,這是因為每一個人對於產品的需求強度並不一樣,有些人非常渴望早一點使用新的產品、有一些人則是更務實的考慮到CP值、有些人則對這些產品無感,因為在他生活上可能並不需要。這個論點其實只考慮到人們跟產品之間的需求關係,需求強度不同,人們願意購買及採用產品的先後順序也就不同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下圖中的「創用者」這群人是在一個產品到達市場上,剛被揭露跟公開的時候,他們就非常想要去採用的這一群人,舉例來講:你可以想像到當新的遊戲機發售的時候,總是有人在商家門口徹夜排隊為了要早一點使用到全新的產品。

而有一些人雖然也很期待早一點使用,但是他們會稍微落後創用者一點,也許是等到通路更便利更全面的時候,稱呼「產品的早期採用者」

這兩個族群,關係到市場對於產品的最初反應,如果創用者跟早期採用者都,為你的產品瘋狂喜歡,那麼你的產品就很有機會跨過所謂的斷層,而進到真正的「大眾市場」包括早期大眾跟晚期大眾,他們囊括了整個市場,幾乎所有的比例,是產品在市場上創造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版圖。

而最後的「落後者」就是當每個人都在使用的時候,他還沒有開始使用的那一群人,很明顯他們對於產品的需求跟渴望程度,遠不及前面的4種族群。

因此你可以發現人們在接觸產品、採納產品的先後順序,是一個時間的關係,不同時期的客群雖然買的是同一個產品,可是他們購買的需求並不相同。早買可以優先跟朋友炫耀,讓自己感受一種獨特的優越感,甚至早買可以有一些「先進者優勢」比如遊戲市場,你早一點開始玩,未來你的等級就比其他的玩家要來得高,而這些落後者或是晚期進入市場的大眾,未必真正需要這個產品,而是可能來自於社會的壓力,或者是這時候的產品價格已經相對較低而來採用,像是智慧型手機可能會感受到來自於同儕的壓力,因為大家想要通過 LINE 或者是 Instagram 這些通訊軟體聯絡到你,因此你無法不在上面。所以產品在設計的時候必須要思考到,每一個階段的使用者他們購買產品的動機跟理由,這個也是在產品設計的時候,與使用者溝通的重要元素之一!

所以綜合我們上面的說明,相信你應該非常了解:

所謂的市場是指「現在的目標客戶」跟以後有可能會買產品的「潛在目標客戶」,共同組成的。

而目標族群中最典型的代表者,就是「使用者」當你的產品是完全創新的、還沒進入市場的時候,他就是你鎖定的目標使用者;當你已經有了在市場中的產品,而這些使用者就是正在使用你產品的人(或是競爭對手的使用者)

因此,為什麼要在產品設計的時候,了解使用者跟目標族群呢?

這個目的就是在推論產品未來要做給誰用的,以及這一群人有多大,未來還有機會繼續拓展的時候,隨著時間、隨著人們興趣的發展,還有沒有更多的一群人?當所有該買的人都買了,整個市場到底有多大呢?以及這個市場都是在滿足同樣需求的一群人,那麼整個市場裡面有哪些競爭對手存在?這些都是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深入去思考跟了解的。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去定義一個目標客群,常常聽到使用 Persona 這樣的方式,來描繪的一個目標使用者,到底是什麼意思?

二、描繪產品目標族群 — Persona

使用者描繪「User Story 」跟「人物誌 Persona」是兩種常用的方法。

方法幫助我們去勾勒跟描繪出,目標族群裡面的典型使用者,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呢?因為產品的研發通常是跨部門一起進行的,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包括了:產品研發的專案團隊、行銷人員、廣告市場的人員,以及相關的利害關係者。大家腦袋裡面雖然都對產品的使用者有著一定的了解,但是我們大家想像的那個人,可能有所不同。就如同在職場情境裡面菜雞所提到的,他想要瞄準所有的年輕人,那麼年輕人在大家的腦袋裡面,想的又是一樣的嗎?這時候如果有一個故事,搭配一個人物,在文字的描述底下是栩栩如生的,而且他就像是電影的主角一樣被精準的定位,你可以看出來他的年齡、工作、職稱、所喜歡的品牌偏好、在哪裡接觸,各種不同的資訊管道以及他的個人特質等等,我們可以透過描繪經典人物的一個故事,幫助我們所有的產品研發團隊,使大家腦袋裡面所想的那個角色是一模一樣的。

當然一個產品可能有多個目標族群,透過這些目標族群,個人的屬性揭露,可以讓整個研發團隊,更精準的了解產品所瞄準的對象。在進行人物誌的設計的時候,你可以制定各種不同的屬性,這些屬性是你深思熟慮過的,因為你在進行前期的市場分析跟競品分析的時候,已經非常了解什麼樣的關鍵原因,可能會影響到你的產品被採用或被選擇。所以你必須要去聚焦、定位出具有鑑別力的屬性,用這些屬性特徵來描述你的使用者。

舉例來說,這是我們針對年輕小資的理財族群,在理財需求上面進行的人物誌設計。你可以在這裡特別發現我們除了教育程度、職業之外,更著重在他的動機跟目標以及生活形態,和他所遇到的痛點及挫折:

Lucy 是一個 24 歲的小資族群,他有一小筆的積蓄,但是面對投資他顯得有點不知所措,因為市場上的資訊資源太過豐富讓他無法消化,而他想要投入理財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盡快實現財務的自由,希望能夠找到「有趣又快速」的學習方式跟其他人一起去學習,但是因為他上班的時間是朝九晚五,其實沒有什麼樣的額外的時間,而且因為他沒有經驗,再來他沒有持續學習的動力,所以造成目前缺少進入投資實戰的經驗,我們也設定他是喜歡手機的遊戲,也喜歡各種不同療癒的可愛小物的女性。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心裡對於小資族群的人物誌,是不是也有其他的想法?其實人物誌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使用者研究工具!

這是因為如果我們在設計人物誌的時候,大家並沒有對於產品的屬性以及想要進入的市場,有一定程度的認知跟理解,我們的思考可能會相對比較發散。其實我們在進入人物誌的設定之前,會經過一系列的 訪談 ,上面各位看到這些對於目標族群的不同描述,是來自於不同年輕 客群調查的報告 ,其他 次級資料的訪問研究 綜合出來的一個結果,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一個小資族群,但是他身上的元素、他的動機跟目標、生活形態等等的特徵,其實是來自於其他數個跟他相同的小資族群,目標族群裡的目標使用者,是從目標族群裡抽出來的一個「典型代表人物」

製作 Persona 的目的,是為了要讓設計團隊,對於目標族群有一樣的理解跟想像。

這裡列出了幾個檢核要點,幫助你在設計 Persona 的時候能夠更精準,因為你必須要了解到:Persona 不是由你任意編寫出來的故事主角!

Persona 的製作其實是透過資料分析跟解讀歸納而呈現的。所以你可以把 Persona 當做是一個呈現資料的畫布,而透過分析跟解讀資料可以幫助你在描繪 Persona 的時候可以更合理。檢核要點:

  1. 這個「人」可以代表目標族群嗎?
    首先你可以問問自己,我們選定的這一個人物,他可以代表目標族群嗎?從一些市場上的資料了解你所設定的這個目標族群,他們有哪些需求?這個部分可以透過一些資料的收集以及競爭對手的分析,掌握一定的情報。
  2. 選擇的「特徵」有代表性嗎?
    第二個部分你選擇用來描述目標族群的特徵,是否具有代表性,這關係到從第一個階段你所掌握的目標對象,他在採用產品的時候,可能有哪些關鍵的人口統計變項或者是心理變項?會影響到他對於這個產品的使用需求或者是使用期待。又或者是典型的特徵更能夠勾勒出,他在情境裡面的痛點,讓產品設計團隊更能夠親身經歷到,這個使用者所面臨的問題。
  3. 「痛點」和「需求」合理嗎?
    我們通常會透過深入訪談的方式,真正去了解這個目標族群,他們在面臨問題的時候,心裡的感受如何?是否試著用哪些方式來解決他的痛點?成效如何?是否有想像過任何的解決方案?
  4. 對「設計」有什麼啟發?
    前述收集的資料與信息,這些想法也都可能對你的設計有所啟發,因此 Persona 它更像一個,透過種種的需求分析方法擷取出來的共同特徵,聚焦在同一個使用者身上,它可以讓你對於產品的設計有更多突破的機會。
  5. 如何引導需求到概念設計
    我也相信透過一個合理定制的 Persona ,能夠幫助你的設計團隊,在面對這一個眼前的目標族群,引導到概念設計的時候能夠更合理,在未來將他的需求展開到用戶旅程地圖上。

結語

在這個章節,你學會了目標族群的定義、了解了使用者目標族群與市場之間的相對關係,我們也深入的介紹了 Persona 應用的場景,以及在製作Persona 的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誤區。

看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想法或疑問呢❓
比如:目標族群的資料收集過後,該怎麼提取特徵❓
什麼情況下需要制定多個目標族群❓

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或是看看其他人在 共學筆記 上的想法唷!

我們下一個章節見:)
【使用者需求分析-單元 9 】產品價值主張

by 助教 Lucy

註:
加入UX三刀流 Telegram,獲得更多免費學習資源。
若你想收藏影音版的內容,或是重複收看的需求,可以參考 hahow 的「用戶x商業x數據 | UX‧三刀流產品體驗設計」版本!
持續關注 medium文章,不錯過文字版內容。

作者資訊

經歷介紹

--

--